CN213141315U -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315U
CN213141315U CN202020835569.0U CN202020835569U CN213141315U CN 213141315 U CN213141315 U CN 213141315U CN 202020835569 U CN202020835569 U CN 202020835569U CN 213141315 U CN213141315 U CN 213141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l
gantry
cross beam
wing plate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55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兵
吴年年
任新雷
张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55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包括有由外至内逐层嵌套设置的外门架、中门架和内门架,所述外门架设置为C形槽钢结构,横梁架分体式装配,所述横梁架包括有位于中部的横梁以及固接在所述横梁两端并分别与外门架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L形弯折设置,其弯折部的一端与横梁插接;所述挂链板呈倒Y形结构设置,包括有与连接件固接且竖向设置的连接杆以及在连接杆的另一端相向延伸设置的异形部和挂链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横梁架结合异形结构设计的挂链板有效的降低了外门架在承载链条时的应力,有效的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同时结合C形槽钢结构设计的外门架,使得该门架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门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的运用日渐广泛,其工况也越来越恶劣,一般来说,叉车较多采用的为三级门架结构,且通过交错的嵌套排列实现其功能,在具体应用中,叉车的前悬距越小,整车的稳定性越高,即可理解为整车堆垛货物重量越多,同时,现有技术也在不断结合叉车自身结构特性提高驾驶视野,即在保证良好的操作条件下最大化的为操作者提供更为开阔的驾驶视野;现有技术中的三级门架结构单一且使用性能有待提高,目前较为集中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门架结构系统较为单一,结构强度有待提高,同时横梁架和挂链板的局部区域应力较大,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门架变形,严重影响门架整体结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包括有由外至内逐层嵌套设置的外门架、中门架和内门架,所述外门架设置为C形槽钢结构,所述中门架和内门架均设置为H形槽钢结构,所述外门架、中门架和内门架上均形成有位于其各自本体上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
所述外门架的外侧翼板长度f和其内侧翼板长度e的关系式为:
G=f/e
其中,G为翼板的长度比值,并满足1<G≤1.45;
所述外门架的外侧部固接有横梁架,该横梁架分体式装配,所述横梁架包括有位于中部的横梁以及固接在所述横梁两端并分别与外门架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面固接有竖向设置的挂链板;
所述连接件呈L形弯折设置,其弯折部的一端与横梁插接;
所述挂链板呈倒Y形结构设置,包括有与连接件固接且竖向设置的连接杆以及在连接杆的另一端相向延伸设置的异形部和挂链部,所述异形部弯折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外侧部并在其一端与外门架固接,所述挂链部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内侧部并朝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外门架的外侧翼板和内门架的外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的外侧翼板的外侧,且所述外门架的内侧翼板和内门架的内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内侧翼板的内侧。
所述外门架的翼板长度比值G的取值范围为:1.25≤G≤1.35。
所述异形部弯折设置,并具有预设弯折曲率,该异形部沿挂链部所在最低水平面向下弯延设置,并与连接杆和连接件构成C形支撑结构。
所述挂链部弯折设置,且与所述的异形部形成在同一弯延面上。
所述挂链部朝向连接杆所在竖直面的内侧向延伸设置。
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形成有沿其弯折曲线开设的凹槽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横梁架结合异形结构设计的挂链板有效的降低了外门架在承载链条时的应力,有效的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同时结合C形槽钢结构设计的外门架,使得该门架形成的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三级门架的性能,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的横梁架为分体式结构,与传统的横梁架相比,其连接件的尺寸相对传统横梁架的截面尺寸较大,有效的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同时通过分体式结构设计以及结合凹槽部的优化方案,使得横梁架在整体重量未发生较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有效的增大了其对挂链板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采用的扁平化处理的加强板也进一步增加了其与外门架的接触面,有效的降低了其连接位置的应力值,提高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所设计的挂链板为异形的倒Y形结构,通过异形部的弯曲设置并固接在外门架上,使得挂链板结构拥有了与连接件构成的C形稳定结构,其整体结构不再类似于传统的结构,而是通过结合异形部的进一步加强作用实施受力的支撑,有效的提高了挂链部对链条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使得该挂链部与连接杆处的应力值相对处于较底水平的数值,有效的提升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采用的不等长的翼板结构,并限定了其相对比值范围,在该比值范围内,外门架槽钢有效的减轻了其本体的重量,同时保证了门架在前后方向上的抗弯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门架的结构强度;
4:采用的C\H\H排列方式不同于传统的C\H\H结构排列以及H\H\H排列,本案采用的C\H\H槽钢排列方式不但有效的缩小了槽钢构件的长度,同时也缩小的其宽度,进而提升了三级门架的整体视野开阔性,同时缩小前悬距也大大的提高了整车的承载能力;
5:本案通过将C形外门架槽钢结合中门架和内门架的排列,有效的提高了三级门架的承载能力,同时结合横梁架和挂链板的优化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对链条的承载能力,进而使得上述的结构关系起到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三级门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级门架结构正向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级门架结构背向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架结构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门架结构排布示意图一;
图6为对比门架结构排布示意图二。
图中:1外门架本体、11外门架、111外门架翼板一、112外门架翼板二、 12横梁架、121横梁、122连接件、123连接部一、124连接部二、125加强板、126凹槽部、127挂链部、128连接杆、129异形部、2中门架、21中门架翼板一、22中门架翼板二、31内门架翼板一、32内门架翼板二、4C形槽钢、5H形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该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包括有由外至内逐层嵌套设置的外门架11、中门架2和内门架3,外门架11设置为C形槽钢结构,中门架2和内门架3均设置为H形槽钢结构,且外门架11、中门架2和内门架3上均形成有位于其各自本体上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具体的包括有如下:
外门架11设置为C形槽钢结构,其翼板包括有位于外侧部的外门架翼板一111以及位于内侧部的外门架翼板二112;
中门架2设置为H形槽钢结构,其翼板包括有位于外侧部的中门架翼板一21以及位于内侧部的中门架翼板二22;
内门架3设置为与中门架2相同的尺寸大小的H形槽钢结构,其翼板包括有位于外侧部的内门架翼板一31以及位于内侧部的内门架翼板二32;
需要说明的是,外门架11、中门架2和内门架3翼板的相对位置,即外侧部和内侧部可分别理解为小前悬三级门架的前、后方向位置。
本案采用对外门架11的结构优化实现了整体门架结构强度的加强作用,具体的为:
外门架翼板一的长度为f,外门架翼板二的长度为e,翼板的长度比值G 满足1<G≤1.45时,可有效的提升门架结构强度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种结构关系的作用,本实施例对其惯性矩、抗弯截面模量、弯曲应力以及重量和面积的综合分析对比,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950543550000051
通过综合分析对比可得:
当1<G≤1.45时,该种结构的外门架11的重量相较于H形槽钢有效的减轻了其本体的重量,同时保证了门架前后方向上的抗弯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于,当1.25≤G≤1.35时,该种外门架结构具有更好的性能。具体的为,当1.25≤G≤1.35时,C形槽钢的强度以及刚度与H形槽钢相当;同时,与传统的18C以及18J槽钢相比,C 形槽钢抗弯截面模量平均提升了0.7%-4%,且每米的单位重量有效的降低了 4.5%-7.5%。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门架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优选的,外门架11 的外侧翼板和内门架3的内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2的外侧翼板的外侧,且外门架11的内侧翼板和内门架3的内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内侧翼板的内侧,该种结构布局可有效的降低三级门架上槽钢的截面向的宽度和长度,具体的为:
如图3、5和6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槽钢排布方式;图5 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C\H\H结构的槽钢排布方式,该种排布中的C形槽钢4 的两侧翼板均宽度相同;图6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H\H\H结构的槽钢排布方式,该种排布中的H形槽钢5尺寸相同且相互嵌套设置;具体分析如下:
图3中,采用的C\H\H的排布方式,且外门架11和内门架3位于同一装配面,即外门架翼板一111和内门架翼板一31均位于中门架翼板一21的外侧,且外门架翼板二112和内门架翼板二32均位于中门架翼板二22的内侧,该种结构的排布方式相较于图6中的H\H\H结构排布方式相似,但由于图6 中的H形槽钢相较于C形槽钢,其长度宽度相对较长,即D3>D1,B3=B1;而该种结构的排布方式相较于图5中的C\H\H结构的排布方式,虽采用的槽钢类型相似,但由于图5中的结构排布方式采用阶梯式排布,其长度相对较长,即B2>B1,D2=D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H\H结构的排布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三级门架截面向的长度和宽度;与之对应的是,当门架长度减小时,可有效的提高三级门架整体的视野开阔性,而门架宽度减小时,可有效的缩小前悬距,大大的提高整车的承载能力;需要重点说明的在于,该种有效缩小前悬距的设置与不等长翼板的外门架11结构相互协同作用,有效的提升了三级门架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承载力。
同时,本案还采用对外门架11上的横梁架12实施结构优化,进一步的提高了外门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从而达到优化实现了整体门架结构强度的加强作用,具体如下:
外门架11的外侧部固接有横梁架12,该横梁架12分体式装配,所述的横梁架12包括有位于中部的横梁121以及固接在横梁121两端并分别与外门架11固接的连接件122,连接件122的下端面固接有竖向设置的挂链板;其中连接件122呈L形弯折设置,弯折部的一端与横梁121插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连接件122的一端,即连接部一123的端部形成有用于插接横梁 121的槽口,横梁121插入后再实施焊接,可以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该连接件122的另一端,即连接部二124的侧壁固接在外门架11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不限定其具体与外门架1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也是采用螺栓连接,为了进一步提了连接部二124处与外门架11的连接强度,在连接部二124的底部形成有与之端面呈渐变式一体成形的扁平状加强板125,该加强板125厚度相较于连接部二124较扁,且与外门架11的接触面较大,可在有效控制连接件122整体重量的条件下进一步的加强其与外门架11的连接强度。为了在保证在连接件122在满足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有效的降低其自身重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连接件122的上端面形成有沿其弯折曲线开设的凹槽部126。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该连接件122底部设置的挂链板,挂链板呈倒Y形结构设置,通过该种异形结构设置的挂链板可有效的提高挂链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连接件122其弯折部所受应力;具体的为,该挂链板包括有与连接件122固接且竖向设置的连接杆128以及在连接杆128的另一端相向延伸设置的异形部129和挂链部127,所述异形部129弯折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外侧部并在其一端与外门架11固接,所述挂链部127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内侧并朝预设方向延伸。
1:本实施例采用的横梁架121为分体式结构,与传统的横梁架6相比,其连接件122的尺寸相对横梁121的截面尺寸较大,有效的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同时通过分体式结构设计以及结合凹槽部126的优化方案,使得横梁架 12在整体重量未发生较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有效的增大了其对挂链板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采用的扁平化处理的加强板125进一步增加了其与外门架 11的接触面,有效的降低了其连接位置的应力值,提高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所设计的挂链板为异形的倒Y形结构,通过异形部129的弯曲设置并固接在外门架11上,使得挂链板结构拥有了与连接件122构成的C形稳定结构,其整体结构不再类似于传统门架,而是结合异形部129进一步加强作用实施受力的支撑,有效的提高了挂链部127对链条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使得该挂链部127与连接杆128处的应力值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的数值,有效的提升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挂链部127弯折设置,且与所述的异形部129形成在同一弯延面上,即可理解为异形部129与挂链部127均处于同一平面上,该种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两者成形在连接杆128端处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本案中采用的翼板长度不一的C形外门架11结构并结合横梁架12 和挂链板的结构优化,提高了该种小前悬三级门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了门架整体变形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且提高了门架的承载能力。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包括有由外至内逐层嵌套设置的外门架、中门架和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架设置为C形槽钢结构,所述中门架和内门架均设置为H形槽钢结构,所述外门架、中门架和内门架上均形成有位于其各自本体上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
所述外门架的外侧翼板长度f和其内侧翼板长度e的关系式为:
G=f/e
其中,G为翼板的长度比值,并满足1<G≤1.45;
所述外门架的外侧部固接有横梁架,该横梁架分体式装配,所述横梁架包括有位于中部的横梁以及固接在所述横梁两端并分别与外门架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面固接有竖向设置的挂链板;
所述连接件呈L形弯折设置,其弯折部的一端与横梁插接;
所述挂链板呈倒Y形结构设置,包括有与连接件固接且竖向设置的连接杆以及在连接杆的另一端相向延伸设置的异形部和挂链部,所述异形部弯折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外侧部并在其一端与外门架固接,所述挂链部设置在所在侧门架的内侧部并朝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架的外侧翼板和内门架的外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的外侧翼板的外侧,且所述外门架的内侧翼板和内门架的内侧翼板均设置在中门架内侧翼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架的翼板长度比值G的取值范围为:1.25≤G≤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部弯折设置,并具有预设弯折曲率,该异形部沿挂链部所在最低水平面向下弯延设置,并与连接杆和连接件构成C形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链部弯折设置,且与所述的异形部形成在同一弯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链部朝向连接杆所在竖直面的内侧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形成有沿其弯折曲线开设的凹槽部。
CN202020835569.0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Active CN213141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5569.0U CN21314131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5569.0U CN21314131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315U true CN213141315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5569.0U Active CN21314131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988A (zh) * 2020-05-15 2020-11-06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988A (zh) * 2020-05-15 2020-11-06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8020694A1 (de) Kraftfahrzeugrahmen
US20120231200A1 (en) Structure
DE10005285B4 (de) Rahmenaufbau eines Batterie angetriebenen Industriefahrzeugs
CN213141315U (zh)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CN111267957A (zh) 车架
CN213619990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座椅横梁结构
CN201087107Y (zh) 三级门架
CN210793475U (zh) 一种新型大排量整体低压铸造的摩托车车架
CN111891988A (zh) 一种小前悬三级门架
CN214875127U (zh) 一种副车架
CN210594820U (zh) 组合构件结构的乘客电梯轿架
CN211918837U (zh) 后轮罩内加强板总成
EP1679206A1 (de) Vierpunktlenker zur Anbindung einer Starrachse an den Rahmen eines Nutzfahrzeuges
CN212425336U (zh) 一种叉车三级门架结构
CN219295515U (zh) 一种纵梁中段前加强板总成
CN112238904A (zh) 厢体地板
CN213534956U (zh) 一种三轮车车斗侧边的一体墙板结构
CN209396447U (zh) 一种垂直输送机悬臂载荷台
CN217260285U (zh) 一种副车架
CN212529231U (zh) 一种平衡轴支架
CN216034661U (zh) 非公路自卸车车架加强板
CN218172261U (zh) 一种底架边梁及设备吊挂结构
CN218316960U (zh)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前地板下横梁
CN219007935U (zh) 一种商用车用车架铸铝元宝梁支座
CN216190450U (zh) 一种起重机车架和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