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6430U -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6430U
CN213106430U CN202021428056.4U CN202021428056U CN213106430U CN 213106430 U CN213106430 U CN 213106430U CN 202021428056 U CN202021428056 U CN 202021428056U CN 213106430 U CN213106430 U CN 213106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gripping
wall
steering knuckle
anchor clamps
bed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80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d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d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80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6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6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64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汽车转向节夹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转向节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节,导致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所述夹具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的上端和夹具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所述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的内部均设置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与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向节主体通过贯通槽与夹具框架安装连接,所述转向节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座板,所述夹持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铁,且电磁铁的安装框架通过螺钉与夹持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板通过电磁铁与转向节主体的外壁吸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背景技术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转向节是车轮转向的铰链,一般呈叉形,上下两叉有安装主销的两个同轴孔,转向节轴颈用来安装车轮。转向节上销孔的两耳通过主销与前轴两端的拳形部分相连,使前轮可以绕主销偏转一定角度而使汽车转向,为了减小磨损,转向节销孔内压入青铜衬套,衬套的润滑用装在转向节上的油嘴注入润滑脂润滑,汽车转向节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借助夹具进行辅助夹持操作。
现有的汽车转向节夹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转向节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节,导致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为此,我们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转向节夹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转向节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节,导致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包括夹具框架和转向节主体,所述夹具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的上端和夹具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所述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的内部均设置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与插接套和初级定位套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向节主体通过贯通槽与夹具框架安装连接,所述转向节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座板,所述夹持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铁,且电磁铁的安装框架通过螺钉与夹持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板通过电磁铁与转向节主体的外壁吸附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座板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侧挡板,且侧挡板与夹持座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夹持座板的内部设置有导线外接孔,且导线外接孔与夹持座板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具框架的两侧内壁凹槽中均设置有辅助套筒,所述辅助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与辅助套筒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夹持座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与夹持座板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且活动螺杆一端贯穿螺纹通孔并延伸至夹具框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活动螺杆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尺寸大于螺纹通孔的口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把,且转把与限位板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通电线,且通电线与电磁铁电线连接,所述通电线贯穿导线外接孔并延伸至夹持座板的外部,所述夹持座板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承,且活动螺杆通过轴承与夹持座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托板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底托板焊接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安装板一体成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把带动活动螺杆在辅助套筒的内部活动,使得活动螺杆在螺纹通孔的辅助下转动推送夹持座板,两个夹持座板推送到与转向节主体长轴贴合的外接后,通电线外接电源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吸附在转向节主体长轴的外壁上,从而避免了转向节主体夹持后产生松动的问题,克服了现有的汽车转向节夹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转向节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节,导致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2、加工完成后解除通电状态,反向转动转把拉回活动螺杆,从而将加工好的转向节主体从夹具框架上取下,达到快速取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框架;2、转向节主体;3、底托板;4、安装板;5、插接套;6、初级定位套;7、夹持座板;8、导线外接孔;9、活动螺杆; 10、限位板;11、转把;12、侧挡板;13、插接槽;14、轴承;15、电磁铁;16、通电线;17、贯通槽;18、辅助套筒;19、螺纹通孔;2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包括夹具框架1和转向节主体2,夹具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板3,底托板3的上端和夹具框架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套5 和初级定位套6,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的内部均设置有贯通槽17,且贯通槽17与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一体成型设置,转向节主体2通过贯通槽17与夹具框架1安装连接,转向节主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座板7,夹持座板7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铁15,且电磁铁15的安装框架通过螺钉与夹持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夹持座板7通过电磁铁15与转向节主体2的外壁吸附连接。
进一步,夹持座板7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侧挡板12,且侧挡板12 与夹持座板7一体成型设置,夹持座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线外接孔8,且导线外接孔8与夹持座板7一体成型设置,夹持座板7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的侧挡板12起到增强夹持座板7对转向节主体2夹持性能的作用,夹持座板7的内部设置的导线外接孔8起到便于通电线16贯穿的作用。
进一步,夹具框架1的两侧内壁凹槽中均设置有辅助套筒18,辅助套筒18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19,且螺纹通孔19与辅助套筒18一体成型设置,夹持座板7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螺杆9,活动螺杆9与夹持座板7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且活动螺杆9一端贯穿螺纹通孔19并延伸至夹具框架1的外部,夹具框架1的两侧内壁凹槽中均设置的辅助套筒 18起到辅助活动螺杆9行进的作用。
进一步,活动螺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与活动螺杆9的一端焊接连接,限位板10的尺寸大于螺纹通孔19的口径,限位板 10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把11,且转把11与限位板10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活动螺杆9的一端设置的限位板10起到限制活动螺杆9活动程度的作用。
进一步,电磁铁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通电线16,且通电线16与电磁铁15电线连接,通电线16贯穿导线外接孔8并延伸至夹持座板7 的外部,夹持座板7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接槽13,插接槽13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4,且活动螺杆9通过轴承14与夹持座板7转动连接,电磁铁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的通电线16起到便于电磁铁15通电产生磁性的作用。
进一步,底托板3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与底托板3焊接连接,安装板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20,且安装孔20与安装板4一体成型设置,底托板3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的安装板4起到便于夹具框架1安装到加工机床上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夹持的转向节主体2放入夹具框架1 的内部,使得转向节主体2的长轴贯穿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内部的贯通槽17,然后通过转动转把11带动活动螺杆9在辅助套筒18的内部活动,使得活动螺杆9在螺纹通孔19的辅助下转动推送夹持座板7,两个夹持座板7推送到与转向节主体2长轴贴合的外接后,通电线16外接电源给电磁铁15通电,电磁铁15通电后产生磁性吸附在转向节主体2长轴的外壁上,从而避免了转向节主体2夹持后产生松动的问题,加工完成后解除通电状态,反向转动转把11拉回活动螺杆9,从而将加工好的转向节主体2从夹具框架1上取下,完成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包括夹具框架(1)和转向节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板(3),所述底托板(3)的上端和夹具框架(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所述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的内部均设置有贯通槽(17),且贯通槽(17)与插接套(5)和初级定位套(6)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向节主体(2)通过贯通槽(17)与夹具框架(1)安装连接,所述转向节主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座板(7),所述夹持座板(7)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铁(15),且电磁铁(15)的安装框架通过螺钉与夹持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板(7)通过电磁铁(15)与转向节主体(2)的外壁吸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板(7)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侧挡板(12),且侧挡板(12)与夹持座板(7)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夹持座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线外接孔(8),且导线外接孔(8)与夹持座板(7)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框架(1)的两侧内壁凹槽中均设置有辅助套筒(18),所述辅助套筒(18)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19),且螺纹通孔(19)与辅助套筒(18)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夹持座板(7)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活动螺杆(9),所述活动螺杆(9)与夹持座板(7)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且活动螺杆(9)一端贯穿螺纹通孔(19)并延伸至夹具框架(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与活动螺杆(9)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限位板(10)的尺寸大于螺纹通孔(19)的口径,所述限位板(10)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把(11),且转把(11)与限位板(10)的一侧外壁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通电线(16),且通电线(16)与电磁铁(15)电线连接,所述通电线(16)贯穿导线外接孔(8)并延伸至夹持座板(7)的外部,所述夹持座板(7)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接槽(13),所述插接槽(13)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4),且活动螺杆(9)通过轴承(14)与夹持座板(7)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3)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与底托板(3)焊接连接,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20),且安装孔(20)与安装板(4)一体成型设置。
CN202021428056.4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06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8056.4U CN213106430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8056.4U CN213106430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6430U true CN21310643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80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06430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6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0660B (zh) 一种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节、转向装置及汽车
CN206107323U (zh) 汽车转向拉杆总成及汽车
CN213106430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夹具机构
CN104724168A (zh) 轮轴和横拉杆组件的差动齿轮的支撑外壳
CN204504418U (zh) 密集型焊接螺柱或螺栓外螺纹修复用改良工具
CN211930422U (zh) 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电机转轴
CN113478162A (zh) 一种可旋转的卷筒工装
CN211661575U (zh) 一种转向节钻孔用夹具
CN105081546A (zh) 位置可调的电阻点焊磁控装置
CN210998292U (zh) 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
CN204264270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CN206288112U (zh) 一种电动搬运车
CN204449612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电阻焊的电极调校工装
CN207606463U (zh) 一种包覆纱机铝筒焊接装置
CN215846683U (zh) 多层焊接汽车装配翻转工装
CN214267761U (zh) 一种用于军用重卡转向节的固定法兰
CN215846686U (zh) 一种可旋转的卷筒工装
CN217943170U (zh) 一种紧固扳手组件及定位装夹治具
CN212652730U (zh) 一种汽车左右臂转向节钻孔定位装置
CN2200093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动车后桥加固结构
CN206123072U (zh) 一种双头锁付机器人的翻转治具
CN217667521U (zh) 一种车架举升座环形焊缝焊接机器人变位机夹具工装
CN219189189U (zh) 一种新型翻转焊接装配底座工装
CN216178434U (zh) 一种转向器外管柱筒精加工快速精准定位装置
CN216882699U (zh) 一种可收纳的箱包移动式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