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9160U -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9160U
CN213059160U CN202021323079.9U CN202021323079U CN213059160U CN 213059160 U CN213059160 U CN 213059160U CN 202021323079 U CN202021323079 U CN 202021323079U CN 213059160 U CN213059160 U CN 213059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opening
piece
clamp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30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
刘勇辉
郑欣欣
周俊杰
蔡嘉文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30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9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9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9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开夹机构,其开夹驱动组件以及开夹组件;开夹组件包括开夹承载件、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分别设于开夹承载件;开夹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开夹承载件连接,其驱动开夹承载件移动,带动第一开夹件和第二开夹件进行开夹动作,第一开夹件的开夹方向与第二开夹件的开夹方向相交;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开夹治具和传输装置。本申请通过开夹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夹件和第二开夹件的配合,可从多个方向对治具进行开夹,实现治具的快速开夹,且使得治具能够从多个方位对产品进行准确稳固的夹持。

Description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在传送转移的过程中,往往要用治具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以保证产品传送时的稳定性以及转送目标位置的准确性,为了简化治具的夹持定位结构,往往会另外设置开夹机构对治具进行开夹。而在现有技术中的开夹机构只能沿着单一方向对治具进行开夹,开夹效率较慢,使得治具只能从单一方位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夹持的稳固性较低,定位准确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开夹机构,其包括开夹驱动组件以及开夹组件;开夹组件包括开夹承载件、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分别设于开夹承载件;开夹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开夹承载件连接,其驱动开夹承载件移动,带动第一开夹件和第二开夹件进行开夹动作,第一开夹件的开夹方向与第二开夹件的开夹方向相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开夹件包括第一开夹架以及设于第一开夹架的第一开夹滚轮;第二开夹件包括第二开夹架以及设于第二开夹架的第二开夹滚轮;第一开夹滚轮的滚动方向与第二开夹滚轮的滚动方向垂直。通过相互垂直的第一开夹滚轮和第二开夹滚轮的配合,实现对治具相互垂直方位的开夹,便于治具内部的夹持定位结构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与开夹承载件连接,导向件用于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移动导向。通过导向件对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移动进行导向,以保证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开夹位置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缓冲限位件;缓冲限位件设于开夹承载件;缓冲限位件用于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移动缓冲限位。通过缓冲限位件的设置以对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进行缓冲限位,避免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移动过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位于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一侧,感应件用于感应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移动位置。通过感应件对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的移动位置进行感应,以便于开夹驱动组件的驱动控制。
一种开夹治具,其包括治具以及上述开夹机构;治具包括安装部、设于安装部的第一基准部、活动连接于安装部的第一夹持定位部、设于安装部的第二基准部以及活动连接于安装部的第二夹持定位部;第一开夹件以及第二开夹件分别作用于第一夹持定位部以及第二夹持定位部,使得第一夹持定位部以第一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第二夹持定位部以第二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通过第一基准部和第一夹持定位部配合,第二基准部与第二夹持定位部配合,可从不同的方位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夹持稳定、定位准确,而且夹持定位的整体结构简单,夹持定位的便捷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夹持定位部以第一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与第二夹持定位部以第二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垂直。相互垂直的夹持的方向,可便于对规则形状产品的夹持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夹持定位部包括第一夹持定位件、第一夹持复位件以及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一夹持定位件滑接于安装部上,并与第一基准部正对;第一夹持复位件设于安装部,并与第一夹持定位件连接;第一夹持定位件与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第一开夹件作用于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一活动连接件带动第一夹持定位件远离第一基准部;第一夹持复位件反向作用于第一夹持定位件,使得第一夹持定位件靠近第一基准部,并以第一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拨开第一夹持定位件后进行产品放置,然后再通过第一夹持复位件的反向复位力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简化了夹持定位结构,提高了夹持定位的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二夹持定位部包括第二夹持定位件、第二夹持复位件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二夹持定位件滑接于安装部上,并与第二基准部正对;第二夹持复位件设于安装部上,并与第二夹持定位件连接;第二夹持定位件与第二活动连接件连接;第二开夹件作用于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二活动连接件带动第二夹持定位件远离第二基准部;第二夹持复位件反向作用于第二夹持定位件,使得第二夹持定位件靠近第二基准部,并以第二基准部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拨开第二夹持定位件后进行产品放置,然后再通过第二夹持复位件的反向复位力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简化了夹持定位结构,提高了夹持定位的便捷性。
一种传输装置,包括上述开夹治具以及传输机构;治具设于传输机构,开夹机构设于传输机构的传送路径上,传输机构对治具进行传送,开夹机构作用于经过的治具,对治具进行开夹。通过治具与开夹机构的配合,使得传送装置能够准确且稳定的对产品进行传送。
本申请通过开夹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夹件和第二开夹件的配合,可从多个方向对治具进行开夹,实现治具的快速开夹,且使得治具能够从多个方位对产品进行准确稳固的夹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开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治具;11、安装部;111、安装板;1111、活动通口;12、第一基准部;121、第一基准块;122、第一基准安装板;13、第一夹持定位部;131、第一夹持定位件;1311、第一夹持安装板;1312、第一夹持定位块;132、第一夹持复位件;1321、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1、复位通口;1322、第一复位弹簧;133、第一活动连接件;1331、第一斜面;14、第二基准部;141、第二基准块;142、第二基准安装板;15、第二夹持定位部;151、第二夹持定位件;1511、第二夹持安装板;1512、第二夹持定位块;152、第二夹持复位件;1521、第二复位安装板;1522、第二复位弹簧;1523、第二复位导向杆;153、第二活动连接件;1531、第二斜面;2、开夹机构;20、开夹安装板;21、开夹驱动组件;22、开夹组件;221、开夹承载件;222、第一开夹件;2221、第一开夹架;2222、第一开夹滚轮;223、第二开夹件;2231、第二开夹架;2232、第二开夹滚轮; 23、导向件;231、导向连接板;232、导向杆;24、缓冲限位件;25、感应件;251、感应支架;252、感应器;3、传输机构;31、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传输装置包括治具1、开夹机构2以及传输机构3。治具1设于传输机构3,开夹机构2设于传输机构3的传送路径上,传输机构3对治具1进行传送,开夹机构2作用于经过的治具1,对治具1进行开夹。具体的,传输机构3可采用现有的转盘传送机构,其具有转盘31。治具1设于转盘31的上表面,并靠近于转盘31的外缘。开夹机构2位于转盘31的下方。转盘31转动,带动治具1进行旋转移动,当治具1移动至开夹机构2的正上方时,转盘31暂停,此时开夹机构21作用于治具1,对治具1进行开夹。通过治具1与开夹机构2的配合,使得传送装置能够准确且稳定的对产品进行传送
再一并参照图2,图2为本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治具1包括安装部11、第一基准部12、第一夹持定位部13、第二基准部14以及第二夹持定位部15。第一基准部12设于安装部11,第一夹持定位部13活动连接于安装部11,第二基准部14设于安装部11,第二夹持定位部15活动连接于安装部11。开夹机构2分别作用于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及第二夹持定位部15,使得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第二夹持定位部15以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
通过第一基准部12和第一夹持定位部13配合,第二基准部14与第二夹持定位部15配合,可从不同的方位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夹持稳定、定位准确,而且夹持定位的整体结构简单,夹持定位的便捷性高。
优选的,第一基准部12与第二基准部14相邻,且第一基准部12设置方向与第二基准部14的设置方向垂直。优选的,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与第二夹持定位部15以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垂直。从相互垂直的方位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进一步提升夹持定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安装部11包括安装板111,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111为长方形的板状,其设置在转盘31的上表面。第一基准部12包括第一基准块121以及第一基准安装板122。第一基准安装板122的下端垂直设于安装板111的表面,并靠近于安装板111的一端,第一基准块121设于第一基准安装板122的上端。
第一夹持定位部13包括第一夹持定位件131、第一夹持复位件132以及第一活动连接件133。第一夹持定位件131滑接于安装部11上,并与第一基准部12正对。第一夹持复位件132设于安装部11,并与第一夹持定位件131连接。第一夹持定位件131与第一活动连接件133连接。开夹机构2作用于第一活动连接件133,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带动第一夹持定位件131远离第一基准部12。第一夹持复位件132反向作用于第一夹持定位件131,使得第一夹持定位件131靠近第一基准部12,并以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开夹机构2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133拨开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后进行产品放置,然后再通过第一夹持复位件132的反向复位力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简化了夹持定位结构,提高了夹持定位的便捷性。具体的,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包括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以及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滑接于安装板111,并靠近于安装板111远离第一基准块121的一端,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与安装板111垂直,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通过滑轨与滑块的配合与安装板111形成滑动连接关系,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可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准块121。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设于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的上端,并与第一基准块121正对。第一夹持复位件132包括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以及第一复位弹簧1322。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设于安装板111上,并位于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远离第一基准块121的一侧。第一复位弹簧1322位于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和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之间,第一复位弹簧1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和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连接。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的开设有复位通口13211,复位通口13211位于第一复位弹簧1322的下方。安装板111对应复位通口13211的位置开设有活动通口1111。第一活动连接件133为L型的板状,其一端开设有第一斜面1331。第一活动连接件133远离第一斜面133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连接,其具有第一斜面1331的一端位于复位通口13211内,并穿过活动通口1111后,向着安装板111的下方延伸。开夹机构2作用于第一斜面1331,推动第一活动连接件133于活动通口1111和复位通口13211内向着远离第一基准块121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连接件133带动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向着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移动,使得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与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配合对第一复位弹簧1322进行压缩;产品放置在第一基准块121与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之间,开夹机构2的作用消失后,第一复位弹簧1322提供反向的复位力,使得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向着第一基准块12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与第一基准块121配合对产品相对的两端进行夹持,使得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以第一基准块121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优选的,第一夹持复位件132还包括第一复位导向杆(图中未显示),第一复位弹簧1322套设于第一复位导向杆外,第一复位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一复位安装板1321垂直连接,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夹持安装板1311。如此,通过第一复位导向杆可对第一复位弹簧1322的压缩和复位过程进行导向,以保证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移动准确。
第二基准部14包括第二基准块141以及第二基准安装板142。第二基准安装板142与安装板111垂直,其下端设于安装板111的长侧壁,第二基准安装板142位于第一基准块121与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之间。第二基准块141设于第二基准安装板142的上端,第二基准块141与第一基准块121相邻,且第二基准块141与第一基准块121垂直设置。
第二夹持定位部15包括第二夹持定位件151、第二夹持复位件152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153。第二夹持定位件151滑接于安装部11上,并与第二基准部14正对。第二夹持复位件152设于安装部11上,并与第二夹持定位件151连接。第二夹持定位件151与第二活动连接件153连接;开夹机构2作用于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带动第二夹持定位件151远离第二基准部14。第二夹持复位件152反向作用于第二夹持定位件151,使得第二夹持定位件151靠近第二基准部14,并以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开夹机构2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153拨开第二夹持定位件151后进行产品放置,然后再通过第二夹持复位件152的反向复位力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简化了夹持定位结构,提高了夹持定位的便捷性。具体的,第二夹持定位件151包括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以及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为板状,其与安装板111垂直,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位于第一基准块121远离第二基准块141的一侧,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的两端分别通过滑轨与滑块的配合与安装板111形成滑动连接关系。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设于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并与第二基准块141正对。第二夹持复位件1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夹持复位件152分别与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相对的两端连接。具体的,每一第二夹持复位件152包括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第二复位弹簧1522以及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为近似为L型板状,其一端垂直设于安装板111上,其另一端延伸至配合的滑轨滑块上方。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穿过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后与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连接,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与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滑动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522位于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远离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的一侧,第二复位弹簧1522套设于第二复位导杆1523外,第二复位弹簧15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的端部以及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的连接。第二活动连接件153为板状,其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并排设置,每一第二活动连接件153的一端与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的连接,其另一端向着安装板111的下方延伸,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向着安装板111下方延伸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1531。开夹机构2作用于第一斜面1331时,会同步作用于第二斜面1531,推动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向着远离第二基准块141的方向移动,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带动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向着远离第二复位安装板152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的端部带动第二复位弹簧1522进行压缩;产品放置在第一基准块121与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之间的同时,也放置在了第二基准块141与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之间,当开夹机构2的作用消失后,第二复位弹簧1522同步提供反向的复位力,使得第二夹持安装板1511向着第二基准块14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与第二基准块141配合对产品另外相对两端的进行夹持定位,使得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以第二基准块141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第二复位导向杆1523用于第二复位弹簧1522压缩和复位时的导向。如此,产品以相互垂直的第一基准块121和第二基准块141作为基准,在由移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夹持定位块1312和第二夹持定位块1512进行夹持动作,定位准确,且夹持动作简单稳定,而且更易于对电芯等规则形状产品进行夹持定位。
优选的,治具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治具1并排安装在转盘31上,以便于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夹持定位。本实施中治具1的数量为四个。在具体应用时,转盘31对应第一活动连接件133和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开设有避空位,便于开夹机构2作用于第一斜面1331和第二斜面1531。
再一并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开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开夹机构2包括开夹驱动组件21以及开夹组件22。开夹组件22包括开夹承载件221、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分别设于开夹承载件221。开夹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与开夹承载件221连接,其驱动开夹承载件221移动,带动第一开夹件222和第二开夹件223进行开夹动作。第一开夹件222的开夹方向与第二开夹件223的开夹方向相交。通过开夹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夹件222和第二开夹件223的配合,可从多个方向对治具1进行开夹,实现治具1的快速开夹,进而使得治具1能够从多个方位对产品进行稳固的定位夹持,且定位准确。
优选的,第一开夹件222的开夹方向与第二开夹件223的开夹方向垂直,如此垂直开夹方向的设置,可使得治具1内,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与第二夹持定位部15以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垂直。能简单快捷的实现治具1中第一夹持定位部13和第二夹持定位部15的开夹动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夹件222对应作用于第一活动连接件1331的第一斜面1331,从而使得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完成开夹动作,第二开夹件223对应作用于第二活动连接件153的第二斜面1531,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定位件151完成开夹动作。
具体的,开夹机构2还包括开夹安装板20。开夹驱动组件21为气缸,其安装在开夹安装板20的下表面。开夹承载件221为板状,其位于开夹安装板20的上方,开夹承载件221与开夹安装板20平行,开夹驱动组件21的驱动杆穿过开夹板状板20后与开夹承载件221连接。第一开夹件222包括第一开夹架22211以及第一开夹滚轮2222,第一开夹架2221设于开夹承载件221上,第一开夹滚轮2222转动连接于第一开夹架2221的上端,第一开夹滚轮2222与第一斜面1331相对。第二开夹件223的数量为两个,每一第二开夹件223包括第二开夹架2231以及第二开夹滚轮2232。第二开夹架2231设于开夹承载件221上,第二开夹滚轮2232转动连接于第二开夹架2231的上端,两个第二开夹滚轮2232分别与两个第二斜面1531相对。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夹滚轮2222的转动方向与第二开夹滚轮2232的滚动方向垂直。开夹驱动组件21驱动开夹承载件221上升,带动第一开夹滚轮2222和两个第二开夹滚轮2232上升,使得第一开夹滚轮2222和两个第二开夹滚轮2232分别在第一斜面1331和两个第二斜面1531上滚动,从而推动第一活动连接件133和第二活动连接件153沿着相互垂直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向外张开,完成放置产品动作后,开夹驱动组件21再驱动开夹承载件221下降,使得第一开夹滚轮2222和两个第二开夹滚轮2232脱离第一斜面1331和两个第二斜面1531,此时,第一复位弹簧1322和第二复位弹簧1522反向作用,使得第一夹持定位件1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向内夹持住产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夹件222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开夹件223的数量为八个,如此使得第一开夹滚轮2222以及第二开夹滚轮2232的数量与多个治具1内第一活动连接件133的第一斜面1331和第二活动连接件153的第二斜面1531的数量相适配,通过一个开夹机构2即可实现多个治具1的同步开夹。
优选的,开夹机构2还包括导向件23。导向件23与开夹承载件221连接,导向件23用于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导向。通过导向件23对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进行导向,以保证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开夹位置的准确性。具体的,导向件23的数量两个,两个分别位于开夹驱动组件21相对的两侧。每一导向件23包括导向连接板231以及两个导向杆232。导向连接板231位于开夹安装板20的下方,两个导向杆232一端分别垂直设于导向连接板231相对的两端,两个导向杆232的另一端穿过开夹安装板20后与开夹承载件221垂直连接。导向杆232与开夹安装板20滑动连接。
优选的,开夹机构2还包括缓冲限位件24。缓冲限位件24设于开夹承载件221。缓冲限位件24用于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缓冲限位。通过缓冲限位件24的设置以对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进行缓冲限位,避免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移动过量。具体的,缓冲限位件24为柱状,其垂直设于开夹承载件221上,缓冲限位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开夹滚轮2222和两个第二开夹滚轮2232高度。
优选的,开夹机构2还包括感应件25。感应件25位于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一侧,感应件25用于感应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位置。通过感应件25对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位置进行感应,以便于开夹驱动组件21的驱动控制。具体的,感应件25包括感应支架251和感应器252。感应支架251垂直设置在开夹安装板20上,并位于开夹承载件221的一侧,感应器2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感应器252沿着感应支架251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的感应器252可采用位置传感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揭示了一种开夹治具,其包括治具1以及开夹机构2。治具1可通过支架悬空设置,开夹机构2位于治具1的正下方,开夹机构2对治具1进行开夹,其中的治具1和开夹机构2的结构和作动原理,可参照前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通过开夹方向相交的第一开夹件和第二开夹件的配合,可从多个方向对治具进行开夹,实现治具的快速开夹,进而使得治具能够从多个方位对产品进行稳固的定位夹持,且定位准确,且可对固定和传送状态治具均可实现开夹,且能够同步对多个治具进行开夹。此外,整个开夹治具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控制,便捷性高。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夹驱动组件(21)以及开夹组件(22);所述开夹组件(22)包括开夹承载件(221)、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分别设于所述开夹承载件(221);所述开夹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夹承载件(221)连接,其驱动所述开夹承载件(221)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开夹件(222)和所述第二开夹件(223)进行开夹动作,所述第一开夹件(222)的开夹方向与第二开夹件(223)的开夹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夹件(222)包括第一开夹架(222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开夹架(2221)的第一开夹滚轮(2222);所述第二开夹件(223)包括第二开夹架(223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开夹架(2231)的第二开夹滚轮(2232);所述第一开夹滚轮(2222)的滚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夹滚轮(2232)的滚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导向件(23);所述导向件(23)与所述开夹承载件(221)连接,所述导向件(23)用于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缓冲限位件(24);所述缓冲限位件(24)设于所述开夹承载件(221);所述缓冲限位件(24)用于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缓冲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感应件(25);所述感应件(25)位于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一侧,所述感应件(25)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第二开夹件(223)的移动位置。
6.一种开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1)以及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开夹机构(2);所述治具(1)包括安装部(11)、设于所述安装部(11)的第一基准部(12)、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的第一夹持定位部(13)、设于所述安装部(11)的第二基准部(14)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的第二夹持定位部(15);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以及所述第二开夹件(223)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及所述第二夹持定位部(15),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所述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所述第二夹持定位部(15)以所述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所述产品进行夹持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部(13)以所述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所述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部(15)以所述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所述产品进行夹持的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部(13)包括第一夹持定位件(131)、第一夹持复位件(132)以及第一活动连接件(133);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滑接于所述安装部(11)上,并与所述第一基准部(12)正对;所述第一夹持复位件(132)设于所述安装部(11),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133)连接;所述第一开夹件(222)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133),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133)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远离所述第一基准部(12);所述第一夹持复位件(132)反向作用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定位件(131)靠近所述第一基准部(12),并以所述第一基准部(12)为基准对所述产品进行夹持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部(15)包括第二夹持定位件(151)、第二夹持复位件(152)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153);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滑接于所述安装部(11)上,并与所述第二基准部(14)正对;所述第二夹持复位件(152)设于所述安装部(11)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与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153)连接;所述第二开夹件(223)作用于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153);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153)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远离所述第二基准部(14);所述第二夹持复位件(152)反向作用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使得所述第二夹持定位件(151)靠近所述第二基准部(14),并以所述第二基准部(14)为基准对所述产品进行夹持定位。
10.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开夹治具以及传输机构(3);所述治具(1)设于所述传输机构(3),所述开夹机构(2)设于所述传输机构(3)的传送路径上,所述传输机构(3)对所述治具(1)进行传送,所述开夹机构(2)作用于经过的所述治具(1),对所述治具(1)进行开夹。
CN202021323079.9U 2020-07-08 2020-07-08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Active CN213059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079.9U CN2130591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079.9U CN2130591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9160U true CN21305916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3079.9U Active CN213059160U (zh) 2020-07-08 2020-07-08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9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7647B (zh) 具有急诊功能的样本管理系统
CN110962148A (zh) 一种用于样品采制化的机械手
CN110180921A (zh) 汽车弹簧片铆压折弯机构
CN213059160U (zh) 开夹机构、开夹治具及传输装置
CN110510348B (zh) 试管架搬运装置
CN103962819B (zh) 太阳能集热器自动装配机对透明盖板的定位基准调整方法
CN217774834U (zh) 一种圆柱状零件同向理料下料装置
CN113828673B (zh) 折弯机
CN211140661U (zh) 一种载具传输流水线
CN112985782B (zh) 一种小位移量预推力机构
CN202758612U (zh) 一种激光头组装光学副导板自动设备
CN113104563B (zh) 一种装载治具以及治具回流装置
CN213864078U (zh) 一种自动化标本转移装置
CN207832128U (zh) 微型激光段差检测装置
CN209736909U (zh) 联动夹持治具
CN209850302U (zh) 一种自动锁螺丝机构的旋转平台
CN210147436U (zh) 自动对位设备
CN203450731U (zh) 精密管件双向插拔力检测输送装置
CN110641950A (zh) 一种载具传输流水线
CN206671355U (zh) 一种推送装置及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仪
CN216913826U (zh) 一种取料插料机构
CN218995572U (zh) 一种用于检测机的芯片盒插针检测装置
CN216115856U (zh) 一种铰链油管的判读检测装置
CN214242854U (zh) 上料机构
CN210763135U (zh) 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