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0440U -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0440U
CN213010440U CN202021270657.7U CN202021270657U CN213010440U CN 213010440 U CN213010440 U CN 213010440U CN 202021270657 U CN202021270657 U CN 202021270657U CN 213010440 U CN213010440 U CN 213010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scheduling device
driving wheel
position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06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杰
王新超
李雪
张腾蛟
陆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yto Life And Analytical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yto Life And Analytic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yto Life And Analytical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yto Life And Analytic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06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0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0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0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其中,上述调度装置,包括:位置切换机构,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的连接部,以及配置于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采用较多的动力和传动机构,整体构造比较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一些应用场合下,需要将被输送的物品进行分类输送或存放,此时可能会应用到调度装置以实现分类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输送轨道的后端设置机械臂或者拨爪来作为调度装置;现有技术的调度装置的缺陷在于,会应用到较多的动力或传动机构,导致整体构造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调度装置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装置,包括:
位置切换机构,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的连接部,以及配置于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以及上述的调度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所述调度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包括有位置切换机构与输送机构,其中,位置切换机构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输送机构则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部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且能够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如此,当输送部随连接部及活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能够实现输送位置的变化,进而起到调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机械臂或拨爪式的调度装置,无需采用较多的动力和传动机构,整体构造比较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的输送部的局部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调度装置10、位置切换机构11、第一电机111、第一主动轮112、第一皮带114、输送机构12、输送部120、第二电机121、第二主动轮122、第二惰轮123、第二皮带124、连接部130、支撑框架140、导向件141、第一传感器142、第二传感器143、底座15、支撑板151、工作台152、滑轨161、导向滑块162、导向槽163、第一输送组件20、第一输送结构21、第二输送组件30、第二输送结构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包括:位置切换机构11,位置切换机构11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输送机构12,输送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部的连接部130,以及配置于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120,输送部120设置在连接部130上,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结合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位置切换机构11的所包括的活动部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具体来说,上述活动部可以是通过皮带、链条、直线电机、丝杠或者曲柄滑块结构等能够产生在特定方向上的产生运动的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由于输送机构11的连接部130固定在活动部上,当活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输送机构12也能够整体沿第一方向运动。输送机构12可以用于沿第二方向输送物品,具体的物品类型此处不做限定。
上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也就是说,输送机构12输送物品的方向,与活动部运动的方向之间并不重合。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可以并非是某一个方向,还可以是相对的两个方向,即活动部可以是往复运动的;对于第二方向也可以如此,应用在实际场景中,输送部120可以是正向输送物品的,也可以是反向输送物品的。
容易理解的是,当输送部12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可以实现输送位置的变化。结合一应用场景,假设在输送部120的下游若存在多个输送分支,通过移动输送部120,可以将从上游输送来的物品,输送到特定的输送分支上,进而可以起到调度的功能。当然,以上应用场景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能够起到调度功能的示例,实际应用中调度装置的上下游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包括有位置切换机构与输送机构,其中,位置切换机构11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输送机构12则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部上的连接部130,以及连接在连接部130上,且能够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120,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如此,当输送部随连接部120及活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能够实现输送位置的变化,进而起到调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机械臂或拨爪式的调度装置,无需采用较多的动力和传动机构,整体构造比较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90度,如此能够比较快速地实现输送部120在输送位置上的变化;当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90度,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输送部120可以是通过主动输送的结构,即采用动力机构进行输送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被输送物体的惯性或者重力进行输送的。
可选地,如图2所示,位置切换机构11具体包括第一电机111、第一主动轮112、第一惰轮以及第一皮带114;
第一电机111与第一主动轮112连接,第一皮带114绕设于第一主动轮112与第一惰轮上,第一皮带114形成活动部。
本实施例中,将位置切换机构11设置为皮带传动,具体来说,第一电机111可以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轮112转动,而第一皮带114张紧于第一主动轮112与第一惰轮上,在第一主动轮112的驱动下,第一皮带114可以沿第一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第一皮带114形成上述的活动部,即连接部130固定连接于第一皮带114上,连接部130及输送部120可以带第一皮带114同步运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11可以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一皮带114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进而可以带动上述的输送机构12在第一方向上来回运动,实现输送位置的变化。
当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直线电机、丝杠、链条等能够产生直线位移的机构来代替上述的皮带传动式的结构。
可选地,参见图1与图3,输送机构12还包括支撑框架140,输送部120通过支撑框架140设置在连接部130上。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2包括用于对输送部120进行支撑的支撑框架140,输送部120可以通过支撑框架140连接在连接部130上,如此,基于支撑框架140的支撑,输送部120的具体构造、长度等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地进行设计。
可选地,如图4所示,输送部120包括第二电机121、第二主动轮122、第二惰轮123以及第二皮带124;
第二主动轮122与第二惰轮123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框架140上,第二电机121与第二主动轮122连接,第二皮带124绕设于第二主动轮122与第二惰轮123上。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2采用主动式的输送构造,具体来说,采用第二电机121驱动第二主动轮122;第二皮带124张紧于第二主动轮122与第二惰轮123上,能够在第二主动轮122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对物品形成主动输送。
第二电机121可以是单向转动的,也可以是与第一电机111相似地,能够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第二皮带124的双向输送的切换。
当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输送部120可以是滚筒式、重力式等形式的输送结构,能够对物品进行输送即可。
可选地,如图4所示,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导向件141,导向件141设置于第二皮带124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第二皮带124共同围合形成导向空间。
本实施例中,上述导向件141可以设置于第二皮带124沿宽度的两侧,以起到对被输送物品的导向作用,防止物品从第二皮带124上掉落。
可选地,上述导向件141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导向板,多块导向板与第二皮带124之间围合形成了用于输送物品的导向空间。
当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141也可以是设置于第二皮带124的其中一侧;或者,上述支撑框架140通过钣金等构造直接形成上述的导向件141。
可选地,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均朝向第二皮带124所在侧。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上述传感器可以在第二方向,也就是输送部130输送物品的方向上依次布置;具体到实际应用中,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可以用于检测被输送物品是否已经完全到达第二皮带124上。
为实现以上检测功能,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可以是光电传感器,例如光耦、红外传感器等,也可以是超声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检测即可。此外,支撑框架140上具有用于安装上述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的检测位,假设分别记为第一检测位与第二检测位,两个检测位可以分别靠近第二皮带124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朝向第二皮带124并能够检测到第二皮带124上的物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142可以对被输送物品是否到达输送部120上进行检测,第二传感器143可以对被输送物品是否离开输送部120进行检测。可见,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有助于对物品是否到达或离开第二皮带124进行检测。
当然,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换而言之,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具体数量可以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即可。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调度装置还包括底座15,底座15包括支撑板151与工作台152,支撑板151与工作台152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位置切换机构11设置于容置空间中,输送机构12滑动安装于工作台152上。
本实施例中,将位置切换机构11与输送机构12可以设置在底座15上,从而使得调度装置形成一整体式的构造,便于进行搬运等操作。除此以外,位置切换机构11位于容置空间中,与输送机构12的主体部分分别处于工作台152的上下两侧,可以减少输送机构12对输送部120的运动的干涉,提高调度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工作台152上设置有滑轨161,位置切换机构11上设置有与滑轨161匹配的导向滑块162。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输送机构12的整体质量可能较大,当输送机构12的重力整体作用在活动部上时,可能导致活动部发生较大的变形,影响活动部正常运行,因此通过设置匹配的导向滑块162与滑轨161,使得输送机构12的整体重要主要由工作台152进行承担。此外,导向滑块162与滑轨161的构造,也使得输送机构1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基于较高的精确性与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工作台152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63;
连接部1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部,连接部130的另一端贯穿导向槽163到达容置空间外部并与输送部120相连。
本实施例中,在工作台152上设置有一导向槽163,该导向槽163沿第一方向进行延伸,并且贯穿工作台152,以使得连接部130的两端能够分别到达容置空间的内外两侧,并分别与输送部120与活动部进行连接;此外,也满足了连接部130在第一方向上运行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如图5所示,该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组件20、第二输送组件30以及上述的调度装置10;
第一输送组件20、调度装置10以及第二输送组件30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是包括了上述调度装置的输送系统,上述调度装置的实施例均能够应用到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中,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第一输送组件20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N个第一输送结构21,第二输送组件30包括M个第二输送结构31,其中,N和/或M为大于1的整数。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输送组件20与第二输送组件30可以分别是调度装置10的上游和下游输送组件,其中,第一输送组件20可以包括N个第一输送结构31,例如可以是N个皮带输送结构;第二输送组件30与第一输送组件30相似,可以包括M个第二输送结构32。第一输送结构31与第二输送结构32之间两两组合,可以形成N×M组不连续的输送通道,而上述不连续之处可以通过调度装置10所包括的输送部120进行衔接;换而言之,调度装置10沿第一方向运动,可以将多组不连续的输送通道择一或择多进行导通,从而起到调度的作用。
在一具体应用例中,上述输送系统所包括的调度装置10为级联调度装置,该级联调度装置主要由位置切换机构11和输送机构12组成。输送系统可以是用于输送例如装载样本的试管架等类型的样本架。
输送机构12安装在位置切换机构11上,输送机构12用于承载和运输样本架,既可以正向运输又可以反向运输。样本架从越过第一台机器(对应上述的第一输送组件20)的常规轨道进入第二台机器(对应上述的第二输送组件30)的常规轨道。位置切换机构11的第一电机111带动第一主动轮112旋转,第一主动轮112带动第一皮带114运动,而输送机构12的连接部130与第一皮带114相连接,位置切换机构11通过第一电机111运行将输送机构12运送到对应第一台机器的初始常规轨道的位置。样本架从初始常规轨道过来,初始常规轨道会将样本架运送至输送机构12的摩擦带,及上述的第二皮带124上,然后输送机构12开始运行,第二电机121驱动第二主动轮122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皮带124和第二惰轮123一起运动,将样本架通过摩擦力拉入导向空间内,样本架经过第一光耦检测位(对应第一传感器142的安装位),再经过第二光耦检测位(对应第二传感器143的安装位),当两个光耦同时检测到样本架时,第二电机121停止运动,判断样本架完全进入导向空间内。此时位置切换机构11运行,将输送机构12运行到第二台机器的目标常规轨道的位置。输送机构12开始运行,将样本架运送入上述目标常规轨道。
在上述具体应用例中,采用级联调度机构对样本架进行调度,可以在输送系统中的两条常规轨道之间联机,组成流水线,输送系统整体结构巧妙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切换机构(11),所述位置切换机构(11)包括配置于在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部;
输送机构(12),所述输送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的连接部(130),以及配置于沿第二方向输送的输送部(120),所述输送部(12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0)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切换机构(11)具体包括第一电机(111)、第一主动轮(112)、第一惰轮以及第一皮带(114);
所述第一电机(111)与所述第一主动轮(112)连接,所述第一皮带(114)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112)与所述第一惰轮上,所述第一皮带(114)形成所述活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2)还包括支撑框架(140),所述输送部(120)通过所述支撑框架(14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120)包括第二电机(121)、第二主动轮(122)、第二惰轮(123)以及第二皮带(124);
所述第二主动轮(122)与所述第二惰轮(123)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40)上,所述第二电机(121)与所述第二主动轮(122)连接,所述第二皮带(124)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122)与所述第二惰轮(1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导向件(141),所述导向件(141)设置于所述第二皮带(124)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皮带(124)共同围合形成导向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40)上设置有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传感器(142)与第二传感器(143),所述第一传感器(142)与所述第二传感器(143)均朝向所述第二皮带(124)所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装置还包括底座(15),所述底座(15)包括支撑板(151)与工作台(152),所述支撑板(151)与所述工作台(152)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位置切换机构(1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输送机构(12)滑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2)上设置有滑轨(161),所述位置切换机构(1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61)匹配的导向滑块(16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2)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63);
所述连接部(1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连接部(13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槽(163)到达所述容置空间外部并与所述输送部(120)相连。
10.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组件(20)、第二输送组件(3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度装置(10);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所述调度装置(10)以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CN202021270657.7U 2020-07-01 2020-07-01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Active CN213010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657.7U CN213010440U (zh) 2020-07-01 2020-07-01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657.7U CN213010440U (zh) 2020-07-01 2020-07-01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0440U true CN21301044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0657.7U Active CN213010440U (zh) 2020-07-01 2020-07-01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0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46736B1 (en) Transfer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conveyor system
US7819233B2 (en) Device for diverting products sideways from a conveyor
US3854604A (en) Article storage and retrieval
JP4796374B2 (ja) 物品搬送仕分け装置
CN213010440U (zh) 调度装置与输送系统
CN112009951A (zh) 一种新型高效移载系统
US6575286B1 (en) Pop-up mail tray stop for conveyor
KR950014682B1 (ko) 리드 프레임 반송장치
CN110609147A (zh) 分析仪及其样本架输送机构
CN207917970U (zh) 快速卸货机构
JP4983314B2 (ja) コンベヤ装置
CN220289627U (zh) 一种样本架拨杆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CN106706941B (zh) 多次进样推进机构
JP5439137B2 (ja) コンベヤ装置
CN219340704U (zh) 样本输送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9799480U (zh) 一种样本架传输用轨道机构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4610101U (zh) 一种样品架输送变轨装置
CN220617375U (zh) 一种输送设备用对中机构
CN220055167U (zh) 转弯机构
CN217520224U (zh) 用于烘箱进料的一变多传输装置
CN220448715U (zh) 一种医用物品智能存放库
CN217688625U (zh) 光学检测设备
US3834559A (en) Article handling apparatus
CN215044212U (zh) 一种小件物料自动计数包装线的接料容器循环传送装置
CN214622683U (zh) 运送装置以及诊断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