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249U - 笔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249U
CN213007249U CN202021485169.8U CN202021485169U CN213007249U CN 213007249 U CN213007249 U CN 213007249U CN 202021485169 U CN202021485169 U CN 202021485169U CN 213007249 U CN213007249 U CN 213007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sliding
rotating part
plan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5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荣
苏润宏
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485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笔,包括本体、转动部以及弹性件,本体用于容纳笔芯,笔芯的笔头位于本体外;转动部用于与笔芯远离笔头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本体内;弹性件设置在本体内,弹性件的一端与转动部远离笔芯的一端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本体相抵接;其中,当笔头处于书写状态时,转动部压缩弹性件,当笔头由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弹性件拉伸,笔芯随转动部相对于本体转动。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有转动部和弹性件可以在笔芯的笔头由书写状态切换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件向转动部提供驱动力,因此使得转动部带动笔芯相对于本体转动,以此调整笔头的书写位置,从而避免了笔头出现积墨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中性笔,笔芯在书写过程中,手部握笔状态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笔头某个位置一直接触纸面,即长时间一个角度书写时笔头会产生积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以避免笔头出现积墨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包括:
本体,本体用于容纳笔芯,笔芯的笔头位于本体外;
转动部,转动部用于与笔芯远离笔头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本体内;
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本体内,弹性件的一端与转动部远离笔芯的一端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本体相抵接;
其中,当笔头处于书写状态时,转动部压缩弹性件,当笔头由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弹性件拉伸,笔芯随转动部相对于本体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斜面,转动部上设置有凸起,以在弹性件拉伸时,凸起沿第一滑动斜面移动,转动部相对于本体转动;
其中,第一滑动斜面为多个,多个第一滑动斜面沿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平面,第一滑动斜面与第一滑动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弹性件压缩时,凸起沿第一滑动平面脱离第一凹槽;
其中,第一滑动平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滑动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斜面,在弹性件压缩时,凸起脱离第一凹槽后沿第二滑动斜面移动,转动部相对于本体转动,且转动部的转动方向与弹性件拉伸时,转动部的转动方向相一致;
其中,第二滑动斜面为多个,多个第二滑动斜面沿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动平面,第二滑动斜面与第二滑动平面之间形成第二凹槽,在弹性件拉伸时,凸起沿第二滑动平面脱离第二凹槽,第二滑动平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滑动斜面;
其中,第一凹槽的开口与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第一滑动平面与第二滑动平面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斜面与第一滑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滑动斜面与第二滑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凸起为三角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数量相等,凸起为多个,凸起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包括:
笔杆;
笔颈,笔颈与笔杆相连接;
尾塞,尾塞与笔杆远离笔颈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弹性件位于尾塞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动部的部分位于尾塞内;
其中,当转动部朝向靠近尾塞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压缩,尾塞驱动转动部转动,直至转动部与尾塞相抵接;当弹性件拉伸时,弹性件驱动转动部朝向远离尾塞的方向移动,笔杆驱动转动部转动,直至转动部与笔杆相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笔还包括笔帽,笔帽包括:
笔套,笔套套设在本体上;
顶塞,顶塞设置在笔套内,用于与笔头相接触;
笔夹,笔夹设置在笔套上;
扣点,扣点设置在笔夹上,且与本体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笔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有转动部和弹性件可以在笔芯的笔头由书写状态切换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件向转动部提供驱动力,因此使得转动部带动笔芯相对于本体转动,以此调整笔头的书写位置,从而避免了笔头出现积墨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笔头处于书写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笔头处于释放状态时的第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笔头处于释放状态时的第二个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笔的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本体;11、第一滑动斜面;12、第一滑动平面;13、第一凹槽;14、第二滑动斜面;15、第二滑动平面;16、第二凹槽;17、笔杆;18、笔颈;181、护套;19、尾塞;20、转动部;21、凸起;30、弹性件;40、笔帽;41、笔套;42、顶塞;43、笔夹;44、扣点;50、笔芯;51、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请参考图1至图10,笔包括:本体10,本体10用于容纳笔芯50,笔芯50的笔头51位于本体10外;转动部20,转动部20用于与笔芯50远离笔头51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本体10内;弹性件30,弹性件30设置在本体10内,弹性件30的一端与转动部20远离笔芯50的一端相抵接,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本体10相抵接;其中,当笔头51处于书写状态时,转动部20压缩弹性件30,当笔头51由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弹性件30拉伸,笔芯50随转动部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笔通过在本体10内设置有转动部20和弹性件30可以在笔芯50的笔头51由书写状态切换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件30向转动部20提供驱动力,因此使得转动部20带动笔芯5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以此调整笔头51的书写位置,从而避免了笔头51出现积墨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笔头51处于书写状态时,即笔芯50向转动部20施加压力,以此使得弹性件30压缩,在笔头51脱离纸面时,即笔头51开始切换至释放状态,弹性件30恢复到原始状态,此时弹性件30驱动转动部20移动,而转动部20在移动过程中会在本体10的作用下实现转动,从而使得转动部20带动笔芯50转动,此时笔头51原本与纸面接触的点就会发生变化,在下一次与纸面接触时,则书写点会有所变化,即在抬笔头51和压笔头51的切换过程中实现了笔芯50连续的转动,以此避免笔头51出现积墨现象。
此外,弹性件30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得转动部20转动,且在书写过程中,弹性件30会给笔芯50一定的缓冲效果,书写感会更好,且有利于降低手部的疲累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可以是弹簧,或者橡胶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本体10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斜面11,转动部20上设置有凸起21,以在弹性件30拉伸时,凸起21沿第一滑动斜面11移动,转动部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其中,第一滑动斜面11为多个,多个第一滑动斜面11沿本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具体的,结合图7和图8,在笔头51由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弹性件30拉伸,此时弹性件30驱动转动部20沿朝向第一滑动斜面11的方向移动,在凸起21与第一滑动斜面11接触后,凸起21会沿着第一滑动斜面11移动,由于第一滑动斜面11倾斜于本体10的长度方向,从而会使得转动部20实现转动,即最终由图7中的状态转动至图8中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斜面11倾斜于本体10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滑动斜面11平行设置,笔头51每次由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凸起21会逐次滑过各个第一滑动斜面11,从而实现了笔芯50沿同一个方向逐渐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本体1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平面12,第一滑动斜面11与第一滑动平面1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3,在弹性件30压缩时,凸起21沿第一滑动平面12脱离第一凹槽13;其中,第一滑动平面1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滑动斜面11。多个第一滑动斜面11与多个第一滑动平面12交错设置,即多个第一凹槽13连续地沿本体10的周向方向排布,以此使得凸起21逐次进入到第一凹槽13内,从而实现了笔芯50沿本体10周向方向转动的状态。
结合图7和图8,第一滑动平面12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当笔头51处于释放状态时,凸起21卡止在第一凹槽13内,当笔头51由释放状态切换到书写状态的过程中,凸起21会沿着第一滑动平面12滑出第一凹槽1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动平面1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滑动斜面11的不同的两端,具体可参见图7至图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本体10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斜面14,在弹性件30压缩时,凸起21脱离第一凹槽13后沿第二滑动斜面14移动,转动部20相对于本体10转动,且转动部20的转动方向与弹性件30拉伸时,转动部20的转动方向相一致;其中,第二滑动斜面14为多个,多个第二滑动斜面14沿本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具体的,弹性件30压缩时,凸起21会沿着第一滑动平面12脱离第一凹槽13,凸起21会与第二滑动斜面14相接触,并且沿着第二滑动斜面14移动,由于第二滑动斜面14倾斜于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会使得转动部20发生转动,笔头51在相邻两次书写状态时,凸起21所在位置是变化的,从而可以保证笔头51处于相邻两次释放状态时,凸起21会卡止在两个第一凹槽13内,即笔头51的书写位置会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动斜面11相对于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滑动斜面14相对于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即第一滑动斜面11与第二滑动斜面14处于相靠近的状态,并且第一滑动斜面11的顶端与第二滑动斜面14的顶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从而保证转动部20沿同一个方向逐次进行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滑动斜面14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本体10内设置有第二滑动平面15,第二滑动斜面14与第二滑动平面1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6,在弹性件30拉伸时,凸起21沿第二滑动平面15脱离第二凹槽16,第二滑动平面15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滑动斜面14;其中,第一凹槽13的开口与第二凹槽16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第一滑动平面12与第二滑动平面15交错设置。
结合图7和图8,第二滑动平面15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当笔头51处于书写状态时,凸起21卡止在第二凹槽16内,当笔头51由书写状态切换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凸起21会沿着第二滑动平面15滑出第二凹槽16,并进入到第一凹槽13内,在此过程中转动部20带动笔芯5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动平面15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滑动斜面14的不同的两端,具体可参见图7至图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一滑动斜面11与第一滑动平面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滑动斜面14与第二滑动平面1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凸起21为三角形凸起。三角凸起的一个面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从而保证凸起21沿第一滑动平面12或第二滑动平面15进行滑动。三角凸起的另外两个面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滑动斜面11和第二滑动斜面14相一致,保证凸起21沿第一滑动斜面11或第二滑动斜面14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6的数量相等,凸起21为多个,凸起2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13的数量。对于凸起21的数量不作限定,只要可以保证正常转动,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止挡作用即可,即在笔头51处于书写状态时,凸起21卡止在第一凹槽13内,在笔头51处于释放状态时,凸起卡止在第二凹槽16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本体10包括:笔杆17;笔颈18,笔颈18与笔杆17相连接;尾塞19,尾塞19与笔杆17远离笔颈18的一端相连接;其中,弹性件30位于尾塞19内。
具体的,结合图7至图9,第一凹槽13设置在笔杆17内,而第二凹槽16设置在尾塞19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颈18上设置有护套181,护套181用于供手指抓握,护套181由硅胶软料制备而成。笔颈18为硬质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杆17为塑料材料制备而成,且可做透明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部20的部分位于尾塞19内;其中,当转动部20朝向靠近尾塞19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30压缩,尾塞19驱动转动部20转动,直至转动部20与尾塞19相抵接;当弹性件30拉伸时,弹性件30驱动转动部20朝向远离尾塞19的方向移动,笔杆17驱动转动部20转动,直至转动部20与笔杆17相抵接。
具体的,结合图7至图9,弹性件30压缩时,凸起21由第一凹槽13进入到第二凹槽16内,此时在第二滑动斜面14的作用下,转动部20转动,在弹性件30拉伸时,凸起21由第二凹槽16进入到第一凹槽13内,此时在第一滑动斜面11的作用下,转动部2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笔还包括笔帽40,笔帽40包括:笔套41,笔套41套设在本体10上;顶塞42,顶塞42设置在笔套41内,用于与笔头51相接触;笔夹43,笔夹43设置在笔套41上;扣点44,扣点44设置在笔夹43上,且与本体10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套41为透明塑料材质,顶塞42为塑料硬料,扣点44为柔性材料,而笔夹43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笔是一种笔芯可旋转的笔,笔头51在书写状态和释放状态(即非书写状态)切换时,笔芯50可以自动旋转的中性笔,可以有助于解决笔头51长时间一个角度书写时产生的积墨现象。且弹性件30的设置可以使得笔头51的书写具有缓冲功能,可以在书写的时候感受到缓冲的弹性压感。
具体的,通过书写时给笔头51的压力,笔杆17的尾部有一个弹簧(弹性件30)和微小的揿动齿轮旋转结构(转动部20),写字时写字的压力压缩弹簧,弹簧再带动转动部20旋转,最终带动笔芯50旋转,书写的过程中笔芯50旋转就能让笔头51均匀的出墨,防止笔头51积墨的现象。
结合图7,当书写的时候,笔芯50尾部向上施压,笔芯50将力传给转动部20,转动部20上的三角形状的卡齿(即凸起21)卡住尾塞19的齿槽(第二凹槽16)内。当书写时,笔芯50和转动部20为固定的,只要笔芯50和纸面保持一定的挤压力,笔芯50是被固定保持一个角度不变。
结合图8,当笔芯50书写完离开纸面时,笔杆17后边的弹簧力作用,将转动部20往前推移,此时转动部20上的凸起21便滑入到笔杆17内部的齿槽(第一凹槽13)内,由于这样一个滑入动作,转动部20便有了30度的旋转,转动部20和笔芯50是紧密配合的,转动部20旋转便带动了笔芯50的旋转。
重复上面的动作便有了当写字时弹簧压缩,笔芯50被齿槽固定。当笔提起,转动部20被弹簧力作用带动旋转,从而带动笔芯50旋转。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前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用于容纳笔芯(50),所述笔芯(50)的笔头(51)位于所述本体(10)外;
转动部(20),所述转动部(20)用于与所述笔芯(50)远离所述笔头(51)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本体(10)内;
弹性件(30),所述弹性件(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0)远离所述笔芯(50)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10)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笔头(51)处于书写状态时,所述转动部(20)压缩所述弹性件(30),当所述笔头(51)由所述书写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所述弹性件(30)拉伸,所述笔芯(50)随所述转动部(20)相对于所述本体(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斜面(11),所述转动部(20)上设置有凸起(21),以在所述弹性件(30)拉伸时,所述凸起(21)沿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移动,所述转动部(20)相对于所述本体(10)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沿所述本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平面(12),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与所述第一滑动平面(1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3),在所述弹性件(30)压缩时,所述凸起(21)沿所述第一滑动平面(12)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3);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平面(1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斜面(14),在所述弹性件(30)压缩时,所述凸起(2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3)后沿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移动,所述转动部(20)相对于所述本体(10)转动,且所述转动部(2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弹性件(30)拉伸时,所述转动部(20)的转动方向相一致;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沿所述本体(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第二滑动平面(15),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与所述第二滑动平面(1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6),在所述弹性件(30)拉伸时,所述凸起(21)沿所述第二滑动平面(15)脱离所述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滑动平面(15)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凹槽(16)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动平面(12)与第二滑动平面(15)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斜面(11)与所述第一滑动平面(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滑动斜面(14)与所述第二滑动平面(1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凸起(21)为三角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二凹槽(16)的数量相等,所述凸起(21)为多个,所述凸起(2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包括:
笔杆(17);
笔颈(18),所述笔颈(18)与所述笔杆(17)相连接;
尾塞(19),所述尾塞(19)与所述笔杆(17)远离所述笔颈(18)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30)位于所述尾塞(19)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0)的部分位于所述尾塞(19)内;
其中,当所述转动部(20)朝向靠近所述尾塞(19)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30)压缩,所述尾塞(19)驱动所述转动部(20)转动,直至所述转动部(20)与所述尾塞(19)相抵接;当所述弹性件(30)拉伸时,所述弹性件(30)驱动所述转动部(20)朝向远离所述尾塞(19)的方向移动,所述笔杆(17)驱动所述转动部(20)转动,直至所述转动部(20)与所述笔杆(17)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还包括笔帽(40),所述笔帽(40)包括:
笔套(41),所述笔套(41)套设在所述本体(10)上;
顶塞(42),所述顶塞(42)设置在所述笔套(41)内,用于与所述笔头(51)相接触;
笔夹(43),所述笔夹(43)设置在所述笔套(41)上;
扣点(44),所述扣点(44)设置在所述笔夹(43)上,且与所述本体(10)相对设置。
CN202021485169.8U 2020-07-24 2020-07-24 Active CN213007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5169.8U CN213007249U (zh) 2020-07-24 2020-07-2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5169.8U CN213007249U (zh) 2020-07-24 2020-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249U true CN213007249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1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5169.8U Active CN213007249U (zh) 2020-07-24 2020-07-24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153087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ペンを搭載した筆記具
JP2019136947A (ja) 先端部で字消しが可能な筆記具
CN213007249U (zh)
CN210132909U (zh) 笔具
CN111942061A (zh) 书写工具和用于制造书写工具的方法
JP3198644B2 (ja) 筆記具の把持部可変装置
JP2013052633A (ja) 押圧操作部と尾栓と軸筒との取り付け構造
JP6038097B2 (ja) 筆記具
JP4676905B2 (ja) 筆記具
JP2001191684A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6775988B2 (ja) 筆記具
JP2019116061A (ja) 熱変色性筆記具
JP5024941B2 (ja) 筆記具
JP6778806B2 (ja) 熱変色性筆記具
WO2005100045A1 (en) Front-knock type ballpen
JP6173878B2 (ja) 鉛筆及び鉛筆用のキャップ
JP6943935B2 (ja) タッチペン付き筆記具
CN115016657A (zh) 一种可伸缩的电脑触控笔
JPS62183398A (ja) ノツク式筆記具
CN117901563A (zh) 一种按压笔
JP4374475B2 (ja) 出没式筆記具
JP2005313524A (ja) グリップと軸体との連結構造
JP3539070B2 (ja) サイドノック式シャ−プペンシル
JP2003136878A (ja) グリップ
JP4830353B2 (ja) 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