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4662U - 自爬式卸料平台 - Google Patents

自爬式卸料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4662U
CN212984662U CN202021258856.6U CN202021258856U CN212984662U CN 212984662 U CN212984662 U CN 212984662U CN 202021258856 U CN202021258856 U CN 202021258856U CN 212984662 U CN212984662 U CN 212984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guide rail
fixedly connected
unloading
cli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8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克为
李修龙
黄华生
杨铁柱
刘国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Te 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e 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e 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e 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8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4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4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4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卸料平台包括导轨、平台主体、吊点桁架和底部平台;导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通过附墙导座与建筑结构连接;平台主体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开口朝向建筑结构一侧,包括主梁、副梁和支撑架,主梁上设置有侧护栏,副梁上设置有前护栏;吊点桁架设置于支撑架下方的导轨上,顶部中央设有吊耳;底部平台设置于导轨的底部,包括底板和围栏。该卸料平台结构简单但稳固,经现场简单拼装后,利用塔吊一次吊装即可安装到位,使用时,通过单个电动葫芦即可完成提升工作,可以达到一次安装、多次循环使用的效果,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自爬式卸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周转、倒运往往成为工程进度快慢的关键。为了方便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通常会在施工现场搭设卸料平台。随着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卸料平台的作用也尤为突出。
传统的悬挑式卸料平台通常为现场搭设制作,随着建筑的不断升高需塔吊配合工人进行移位,工序繁琐,移位时安全隐患大。卸料平台作为材料周转的中转站,其使用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因此对拆装方便、且同时具有便携性和安全性的自爬式卸料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携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数量为二,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通过附墙导座与建筑结构连接;
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开口朝向建筑结构一侧,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主梁、副梁和支撑架;所述主梁数量为二,所述主梁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导轨垂直,所述主梁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导轨上,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护栏;所述副梁设置于所述主梁的前端,且与所述主梁垂直连接,所述副梁上设置有前护栏;所述侧护栏顶部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支撑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吊点桁架,所述吊点桁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方的导轨上,所述吊点桁架顶部中央设有吊耳;
底部平台,所述底部平台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底部,所述底部平台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所述底部平台包括底板和围栏,所述底板上设有两定位梁,所述定位梁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两第一加固杆,每一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该连接点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导轨的连接点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平台还包括两第二加固杆,每一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所述定位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高横杆,所述限高横杆位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方,所述限高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耳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前护栏顶部中央开设有长钢管堆放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爬式卸料平台由导轨、平台主体、吊点桁架、底部平台等部件构成,通过附墙导座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结构简单但稳固,经现场简单拼装,利用塔吊一次吊装即可安装到位,使用时,通过单个电动葫芦即可完成提升工作,可以达到一次安装、多次循环使用的效果,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平台与建筑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卸料平台;2-附墙导座;3-建筑结构;10-导轨;20-平台主体;30-吊点桁架;40-底部平台;11-限高横杆;21-主梁;22-副梁;23-支撑架;24-第一连接件;25-侧护栏;26- 前护栏;26a-长钢管堆放口;27-第二连接件;28-支撑杆;29-第一加固杆;31-吊耳;41- 底板;42-围栏;43-定位梁;44-第三连接件;45-第二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1,包括:导轨10、平台主体20、吊点桁架30和底部平台40。
导轨10数量为二,两根导轨10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通过附墙导座2与建筑结构3连接。
平台主体20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开口朝向建筑结构3一侧,平台主体20包括主梁21、副梁22和支撑架23;主梁21数量为二,主梁21平行设置,且与导轨10垂直,主梁21通过第一连接件24固定在导轨10上,主梁21上设置有侧护栏25;副梁22设置于主梁21的前端,且与主梁21垂直连接,副梁22上设置有前护栏26;侧护栏25顶部靠近导轨10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27固定在导轨10上;支撑架23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支撑架23 包括两支撑杆28,每一支撑杆28的一端与主梁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10固定连接。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架23可以使平台主体20与导轨10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加强了整个卸料平台1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撑架23的卸荷能力及卸荷受力点,支撑架23还包括两第一加固杆29,每一第一加固杆29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支撑杆28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10固定连接,该连接点位于支撑杆28与导轨10的连接点以下。
吊点桁架30设置于支撑架23下方的导轨10上,吊点桁架30顶部中央设有吊耳31。吊耳31与电动葫芦连接,用于整个卸料平台1的提升。在一般情况下,吊耳31的数量为一个,同时采用一个电动葫芦即可完成提升工作,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吊耳31和电动葫芦的数量均不受限制,只要能顺利完成卸料平台1的提升即可。
底部平台40设置于导轨10的底部,底部平台40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底部平台40包括底板41和围栏42,底板41上设有两定位梁43,定位梁43通过第三连接件44与导轨10固定连接。底部平台40为料台提升后的上人小平台,方便工人拆除最底部的附墙导座2。
为了进一步增加底部平台40的稳定性,底部平台40还包括两第二加固杆45,每一第二加固杆45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定位梁43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10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导轨10上设置有限高横杆11,限高横杆11位于平台主体20上方,限高横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导轨10固定连接。限高横杆11用于限制进入卸料平台1的物料高度,以免物料过高引发安全问题。
为了方便堆放像长钢管一类较长的物料,前护栏26顶部中央开设有长钢管堆放口26a。
本实用新型的自爬式卸料平台由导轨10、平台主体20、吊点桁架30、底部平台40等部件构成,通过附墙导座2安装在建筑结构3上,结构简单但稳固,经现场简单拼装,利用塔吊一次吊装即可安装到位,使用时,通过单个电动葫芦即可完成提升工作,可以达到一次安装、多次循环使用的效果,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数量为二,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通过附墙导座与建筑结构连接;
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开口朝向建筑结构一侧,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主梁、副梁和支撑架;所述主梁数量为二,所述主梁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导轨垂直,所述主梁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导轨上,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护栏;所述副梁设置于所述主梁的前端,且与所述主梁垂直连接,所述副梁上设置有前护栏;所述侧护栏顶部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支撑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吊点桁架,所述吊点桁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方的导轨上,所述吊点桁架顶部中央设有吊耳;
底部平台,所述底部平台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底部,所述底部平台为一端开口且无盖的矩形结构,所述底部平台包括底板和围栏,所述底板上设有两定位梁,所述定位梁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两第一加固杆,每一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该连接点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导轨的连接点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平台还包括两第二加固杆,每一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侧的所述定位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高横杆,所述限高横杆位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方,所述限高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数量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爬式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栏顶部中央开设有长钢管堆放口。
CN202021258856.6U 2020-07-01 2020-07-01 自爬式卸料平台 Active CN212984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856.6U CN2129846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自爬式卸料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856.6U CN2129846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自爬式卸料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4662U true CN212984662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8856.6U Active CN212984662U (zh) 2020-07-01 2020-07-01 自爬式卸料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4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604A (zh) * 2021-06-21 2021-09-07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的自爬式智能卸料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604A (zh) * 2021-06-21 2021-09-07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的自爬式智能卸料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1113A (zh) 桁架楼承板
CN212984662U (zh) 自爬式卸料平台
CN206917082U (zh) 一种承重钢梁
CN215055577U (zh) 一种用于钢平台防护的洞口格栅板
CN216108091U (zh) 一种桥塔下横梁免拆除移动式装配支架结构
CN107587638A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以及组合式楼承板
CN211058275U (zh) 一种台架
CN209974169U (zh) 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
CN210369895U (zh) 一种房建室内超高大模板贝雷梁支撑体系
CN109835831A (zh) 一种新型塔式起重机挂载施工平台
CN217808336U (zh) 具有护栏的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
CN201720833U (zh) 用于快速安装钢箱梁外挑及处理外挑焊缝的操作平台
CN218756949U (zh) 一种贝雷梁与承重横梁连接的限位装置
CN217537027U (zh) 一种深基坑降水井操作平台
CN212099748U (zh) 一种拼装式可调节的钢筋笼堆放装置
CN216739199U (zh) 一种钢箱梁的抗倾覆构造
CN217869992U (zh) 一种钢桁梁下弦杆件连接操作平台
CN219824920U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翼缘板临时支撑结构
CN218438148U (zh) 罐体内高空内模板支撑体系
CN215803310U (zh) 一种装配式定型卸料平台系统
CN213681731U (zh) 一种装配式外挂施工防护平台
CN215666815U (zh) 一种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通航钢便桥整体提升装置
CN219864053U (zh) 一种悬挑吊拉式可拆卸混凝土支模平台
CN215167760U (zh) 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
CN213978593U (zh) 一种装配式轨道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