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8694U -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8694U
CN212978694U CN202021039651.9U CN202021039651U CN212978694U CN 212978694 U CN212978694 U CN 212978694U CN 202021039651 U CN202021039651 U CN 202021039651U CN 212978694 U CN212978694 U CN 212978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ld
mould
groove
mol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96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杨
欧小靖
陈雷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96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8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8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8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中部设有第一成模孔,所述第一成模孔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成模孔连通的凹槽,所述第一成模孔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凸起的第一砌体模板;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中部设有第二成模孔,所述第二成模孔的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二成模孔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凹槽的第二砌体模板,其中,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配合。上述模具能够制造能够相互连接的砌体模板,解决了浇筑混凝土之后需要拆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通常需要对钢筋架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目前,为了使浇筑的混凝土成型,需要在钢筋架的四周设置多个板状的木模,并通过双面胶封堵木模之间的缝隙。但是,常规的木模加固施工工艺的工序繁杂,会延长施工的工期,而且双面胶会污染环境,后续拆模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该模具能够制造能够相互连接的砌体模板,解决了浇筑混凝土之后需要拆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中部设有第一成模孔,所述第一成模孔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成模孔连通的凹槽,所述第一成模孔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凸起的第一砌体模板;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中部设有第二成模孔,所述第二成模孔的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二成模孔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凹槽的第二砌体模板,其中,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成模孔的孔深、所述第二成模孔的孔深、所述凹槽的槽深以及所述凸起的凸出高度四者的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二者的纵剖截面均呈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壁呈楔形,所述凸起的侧壁面也呈楔形;其中,所述凹槽的槽壁相对于所述第一成模孔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所述凸起的侧壁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成模孔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成模孔和所述第二成模孔均为方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成模孔的两侧均设置两个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成模孔的两侧均设置两个所述凸起,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等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具包括: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侧设置开口;用以连接两块所述第一模板的开口端的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模具包括: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一侧设置开口;用以连接两块所述第二模板的开口端的第二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均包括:连接片;设于所述连接片的两端的固定螺栓。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的中部设置两侧具有凹槽的第一成模孔,第二模具的中部设置两侧具有凸起的第二成模孔,在第一成模孔和第二成模孔中设置钢丝网并浇筑混凝土,便可获得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砌体模板和第二砌体模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模具所制成的第一砌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模具所制成的第二砌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砌体模板与第二砌体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01-第一砌体模板、011-连接凸起、02-第二砌体模板、021-连接凹槽、1-第一模具、11-第一成模孔、12-凹槽、13-第一模板、2-第二模具、21-第二成模孔、22-凸起、23-第二模板、3-连接片、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模具所制成的第一砌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模具所制成的第二砌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砌体模板与第二砌体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模具1的中部设有第一成模孔11,第一成模孔11的两侧均设有凹槽12,凹槽 12的开口与第一成模孔11连通;第二模具2的中部设有第二成模孔21,第二成模孔21的两侧设有凸起22。
作为优选,第一成模孔11和第二成模孔21均为通孔。
这里结合上述模具的结构来说明其使用方法:针对第一模具1来说,首先向第一成模孔11中浇筑一定量(优选为第一成模孔11一半深度)的混凝土,然后再加入钢丝网以将钢丝网平铺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上,接着向第一成模孔11继续浇灌混凝土,在覆盖钢丝网的基础上将第一成模孔11填满,最后对第一成模孔11中的钢丝网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即可得到第一砌体模板01;同样地,对于第二模具2 来说,首先向第二成模孔21中浇筑一定量(优选为第二成模孔21一半深度)的混凝土,然后再加入钢丝网以将钢丝网平铺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上,接着向第二成模孔21继续浇灌混凝土,在覆盖钢丝网的基础上将第二成模孔21填满,最后对第二成模孔21中的钢丝网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进而得到第二砌体模板02。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至图5所示,在凹槽12以及凸起22的形状限制之下,第一砌体模板01的两侧具有连接凸起011,而第二砌体模板02的两侧具有连接凹槽021,上述连接凸起011能够与连接凹槽 021嵌合,这样便可无需通过双面胶等粘黏剂直接将第一砌体模板01 和第二砌体模板02依次连接起来,从而通过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木模,而且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在浇筑形成墙体或柱体的混凝土成型后无需拆下,进而可以减小预制柱和墙体等浇筑施工的工作量。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若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垂直放置,为了避免连接凸起011和连接凹槽021分别凸出于第二砌体模板02和第一砌体模板01,第一成模孔11的孔深、第二成模孔21的孔深、凹槽12的槽深以及凸起22的凸出高度四者的尺寸均相等,使连接凹槽021的槽深与第一砌体模板01的厚度一致,并使连接凸起011的凸出高度与第二砌体模板02的厚度一致,从而无需再次处理上述凸出的部分。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上述凹槽12和凸起22 二者的纵剖面均呈等腰梯形,以形成呈等腰梯形的连接凹槽021和连接凸起011,从而使连接凹槽021和连接凸起011卡接固定,其中,上述纵剖面是指垂直于凹槽12的开口方向以及凸起22的突出方向的截面。当然,上述凹槽12以及凸起22的纵剖截面还可以设计为优弧形等渐扩形状,以避免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相互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可同向连接或垂直连接。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若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垂直连接,则可设计凹槽12的槽壁(不包括槽底)以及凸起22的侧壁面 (不包括顶面)均呈楔形,凹槽12的槽壁相对于第一成模孔11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设置,而凸起22的侧壁面相对于第二成模孔21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设置,进而使连接凸起011和连接凹槽021二者的倾斜面紧贴,同时使连接凸起011的顶面与第二砌体模板02的外表面平齐,使连接凹槽021的底面与第一砌体模板01的内表面。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成模孔11和第二成模孔21均为方形孔,以形成外轮廓为矩形的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
在第五种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 0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成模孔11的两侧均设置两个凹槽12,而第二成模孔21的两侧均设置两个凸起22,并且同一侧的两个凹槽12之间的间距等于同一侧两个凸起22之间的间距,使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二者的上下两部分均在实际使用时均通过连接凸起011和连接凹槽021连接在一起。
在第六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第一砌体模板01和第二砌体模板02分别从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中取出,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 2均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一模板13,第一模板13的一侧设置开口,在形成第一模具1时,两块第一模板13的开口端对接,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两块第一模板13的开口端连接,若需要取出养护好的第一砌体模板01,则拆下第一连接机构使两块第一模板13分离,便可得到第一砌体模板01;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连接机构和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二模板23,第二模板23的一侧设置开口,在形成第二模具2时,两块第二模板23的开口端对接,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将两块第二模板23 的开口端连接,若需要取出养护好的第二砌体模板02,则拆下第二连接机构使两块第二模板23分离,便可得到第二砌体模板0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板13的开口的底部设置凹槽12,而第二模板23的开口的底部设置凸起22;第一模板13和第二模板23均优选采用PVC板支撑。
在第七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二者均包括连接片3和固定螺栓4,连接片3 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块第一模板13(或第二模板23),固定螺栓4在连接片3的两端与两块第一模板13(或第二模板23)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采用的“上”、“下”、“顶”、“底”、“左”以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限定所指的元件或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具(1),所述第一模具(1)的中部设有第一成模孔(11),所述第一成模孔(11)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成模孔(11)连通的凹槽(12),所述第一成模孔(11)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凸起(011)的第一砌体模板(01);
第二模具(2),所述第二模具(2)的中部设有第二成模孔(21),所述第二成模孔(21)的两侧均设有凸起(22),所述第二成模孔(21)内用以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具有连接凹槽(021)的第二砌体模板(02),其中,连接凸起(011)与连接凹槽(02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模孔(11)的孔深、所述第二成模孔(21)的孔深、所述凹槽(12)的槽深以及所述凸起(22)的凸出高度四者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和所述凸起(22)二者的纵剖截面均呈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槽壁呈楔形,所述凸起(22)的侧壁面也呈楔形;其中,所述凹槽(12)的槽壁相对于所述第一成模孔(11)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所述凸起(22)的侧壁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成模孔(21)的贯通方向倾斜45°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模孔(11)和所述第二成模孔(21)均为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模孔(11)的两侧均设置两个所述凹槽(12),所述第二成模孔(21)的两侧均设置两个所述凸起(22),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凹槽(12)之间的间距等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凸起(22)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具(1)包括:
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一模板(13),所述第一模板(13)的一侧设置开口;
用以连接两块所述第一模板(13)的开口端的第一连接机构;
所述第二模具(2)包括:
两块形状对称的第二模板(23),所述第二模板(23)的一侧设置开口;
用以连接两块所述第二模板(23)的开口端的第二连接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均包括:
连接片(3);
设于所述连接片(3)的两端的固定螺栓(4)。
CN202021039651.9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Active CN212978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651.9U CN212978694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651.9U CN212978694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8694U true CN212978694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9651.9U Active CN212978694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8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8995A (zh) 浇注模板拼接桥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05426B (zh)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CN110512785B (zh) 一种端部企口不出筋单向叠合板及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76249B (zh) 一种板边设置凹槽的叠合板底板的制作模板及生产方法
CN212978694U (zh) 一种用于制造砌体模板的模具
CN2111433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的框架及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
CN209798806U (zh) 一种承台模板系统
CN111255121A (zh) 一种采用钢网模成孔的预制墙板
CN111005562A (zh) 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
CN2161092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15406876U (zh) 一种装配式空腔成型钢板建筑墙体、l型墙体及t型墙体
CN210850729U (zh) 一种单向叠合板抗弯模具及其边模
CN212866534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11729620U (zh)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模具
CN210767213U (zh) 一种新型公共建筑转换梁柱节点结构构造
CN211037486U (zh) 一种端部企口不出筋单向叠合板及支模结构
CN210151577U (zh) 一种装配式轨道梁砼后浇槽口及模板
CN209224259U (zh) 周转式混凝土预制块制作模具
CN102926534A (zh)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CN216974237U (zh) 一种马牙槎成型模具
CN216266662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全自动模具
CN220888916U (zh) 一种由预制板快速拼装的电梯底坑结构
CN215595188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监狱围墙
CN108360362A (zh) 装配式简支箱梁端横梁构造
CN218028977U (zh) 沉箱式卫生间定型用组合式铝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