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5426B -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05426B CN107905426B CN201711190804.2A CN201711190804A CN107905426B CN 107905426 B CN107905426 B CN 107905426B CN 201711190804 A CN201711190804 A CN 201711190804A CN 107905426 B CN107905426 B CN 1079054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ab
- precast
- cast
- ribs
- prefabr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2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hollow fil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板,单块预制板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列间隔设置的空腔成型模,所述模盒由多孔密布的钢网面构成,所述钢网面设有加强肋,具体构造方法的步骤如下:(1)预制板的预制:成型的预制板的拼接侧构型有榫头和榫槽,所述预埋底筋至少包括伸出至所述榫槽内的第一预埋底筋以及延伸至所述榫头中的第二预埋底筋,在预制板的榫头上开设槽口使得第二预埋底筋外露;(2)预制板的拼装:拼装后第一预埋底筋与相邻设置的预制板中的槽口内的第二预埋底筋相互搭接;(3)现浇层的浇筑;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空心楼板的结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浇空心楼板施工复杂,通常由于空心层与现浇混凝土密度不同,空心体块在混凝土中容易上浮,不好定位,如专利CN202689278U公开了一种叠合空心板,包括自下向上设置的预制板、内模和现浇层,内模处于预制板上设置的内模凹坑内。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制底板上要设置凹坑,内模处于预制板上设置的凹坑内,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在预制底板中设置凹坑生产难度大,效率低,并且叠合层现浇的时候,圆形的内模会上浮,导致叠合现浇施工困难,该技术的实施难度大,经济性不好,效率低。而传统的双向叠合楼板的构造方式是将预制板板侧的钢筋从侧面伸出并弯折,两块楼板间预留现浇段,使楼板板侧钢筋相互锚入,完成现浇后该板侧构造可传递弯矩,此时楼板可按双向楼板计算,但是上述叠合楼板在现场现浇时需预留现浇段,现浇段需要另外支底模,造成现场施工支模量大,增加装配施工难度。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空心楼板的结构性能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空心楼板的结构性能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板,单块预制板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列间隔设置的空腔成型模,所述空腔成型模包括模盒以及设置在模盒内的支撑骨架,所述模盒由多孔密布的钢网面构成,所述钢网面设有加强肋,具体构造方法的步骤如下:
(1)预制板的预制:在模具内铺设预埋底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成型的预制板的拼接侧构型有榫头和榫槽,所述预埋底筋至少包括伸出至所述榫槽内的第一预埋底筋以及延伸至所述榫头中的第二预埋底筋,在预制板的榫头上开设槽口使得第二预埋底筋外露;
(2)预制板的拼装:吊装步骤(1)中的预制板并在预制板底部进行临时支撑;吊装后预制板之间密拼并形成榫卯连接,所述第一预埋底筋与相邻设置的预制板中的槽口内的第二预埋底筋相互搭接;
(3)现浇层的浇筑:在预制板的上部的预设位置布置面层钢筋并进行现浇层的浇筑,所述空腔成型模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并构型成空腔;
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空腔成型模的设置:在预制板的混凝土浇筑后,将空腔成型模的模盒和支撑骨架的底部整体浆锚在预制板内,所述步骤(2)中多块预制板上的空腔成型模沿预制板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或所述步骤(2)中在预制板的吊装前将空腔成型模通过锚钉固定在所述预制板上,吊装后多块预制板上的空腔成型模沿预制板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或所述步骤(1)中在预制板的混凝土浇筑后,将所述支撑骨架浆锚在所述预制板内,步骤(2)中预制板的吊装前将所述模盒套接在所述支撑骨架上并与所述支撑骨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多块预制板拼接后在预制层的上部构成纵横对齐排布的空腔成型模,现浇层浇筑后构型成叠合板的空心部分的同时在叠合层形成双向的混凝土肋,以达到双向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的性能;同时,预制板密拼后水平设置的第一预埋底筋和第二预埋底筋相互搭接,使板底钢筋能够连续,同时拼接缝处预埋钢筋的搭接点与预制板中预埋钢筋处于同一水平面,拼接部有效传递弯矩产生的拉应力,板侧拼缝的截面有效高度(从受压边缘至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为截面有效高度,即从楼板上表面至钢筋中心的距离)与楼板处相同,板侧拼缝可以传递弯矩,大大增加双向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的性能。其次,拼接后的榫头可在拼接部作为底模使用,无需另外浇筑现浇层时支模;再次,预制板板侧不伸出钢筋,简化了预制板的制备过程,且现场施工可以不支底模,简化现场施工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模盒为多孔网状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气功能,在浇筑叠合层时一方面不会上浮,另一方面由于其密布性,较少漏浆,容易形成空心结构;且其安装简单、材料成本低、不会老化,不易变形,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模盒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好,现浇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砂浆通过网孔渗透到界面而成一种抗剪性能很好的粗粒界面,有效提高空心叠合楼板的结构性能。
应当理解,当预制板的两侧均设有榫头和榫槽时,此时的第一预埋底筋和第二预埋底筋没有明显的区分,此时的预埋底筋可能一端延伸至榫头内作为第二预埋底筋,同时另一端伸出至榫槽内作为第二预埋底筋,故此时的第一预埋底筋和第二预埋底筋主要是针对其拼接部而言。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拼装后相邻的榫头上的槽口沿拼接缝形成长槽,在所述长槽内设置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位于长槽内相互搭接的第一预埋底筋和第二预埋底筋上部。如此,一方面不需要对预制板开设槽口位置进行设计,长槽为通长式和降低设计及工厂制作难度,现场拼接时,不会因为槽口错位而导致预埋底筋搭接不上的问题。同时现浇层浇筑后在所述长槽内形成槽键,现浇层与相互搭接的预埋底筋以及钢筋网形成整体,提高板侧拼缝传递弯矩的能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马凳筋铺设的步骤:在模台上并列铺设多根连续式马凳筋,所述连续式马凳筋包括多个凸出部,浇筑混凝土后所述连续式马凳筋锚固在预制板内,所述步骤(3)中现浇层浇筑后所述凸出部锚固在现浇层内。本发明将预制板上原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的马凳筋连起来,做成一根连续式的马凳筋,如现有技术上是要求叠合楼板间距300mm布置一根马凳筋,大跨度的情况下需要连续布置2m左右,即需布置7-8根,现在则可以合并为一根连续式的,不仅能够一定程度的增加叠合楼板的受力性能,同时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优选,所述连续式马凳筋与所述预埋底筋的分布方向一致。优选,所述并列设置的多根连续式马凳筋可通过连接筋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连续式马凳筋两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步骤(1)中直接将连续式马凳筋稳定地摆放在模台的预设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连续式马凳筋由通长筋弯折形成,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构成支撑部,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后与所述凸出部构成的平面垂直设置。如此,连续式马凳筋构型和加工简单,在预制层的制备过程中将由通长筋加工而成的连续式马凳筋摆放在模台预设的位置上即可。
进一步,现浇层的混凝土浇筑前在所述模盒的表面覆有一层薄膜,或在所述模盒表面涂覆有水泥浆。如此设置,可一定程度的封闭钢网面上的网孔,防止叠合层现浇过程中模盒漏浆。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箍筋构成的环型骨架,所述箍筋与所述模盒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箍筋构成的环型骨架与加强肋形成的纵向骨架相结合相差一个稳固的受力结构,可有效提高本发明的抗变型能力,防止现浇过程中模盒坍塌。
进一步,所述加强肋包括多个V型肋,所述V型肋与所述钢网面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还包括构造模盒的步骤:将包括V型肋的钢网面弯折或卷曲成型模盒。如此,大大可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所述钢网面上设有冲孔,所述冲孔上设有凸起的牙板,所述牙板为钢网面的冲孔余料构成。如此,凸起的牙板有利于加强钢网面与混凝土材料间的结合力。
进一步,所述预埋底筋包括沿预制板长度方向分布的纵向筋和沿预制板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筋,相邻设置的预制板中的水平筋相互搭接。
进一步,所述模盒呈六面体型。如此设置,构型简单,易于成型,同时施工过程中易于将本发明固定在预制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模盒的底面开口。如此设置,在预制底板的预制过程,当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时,将此模盒的底部嵌入预制底板的表面,这样在模盒的底面开口的情况下不会由模盒底部漏浆,不会影响其成孔性能,同时可节约材料。
进一步,所述模盒为由钢网面卷曲构成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封口。
进一步,所述纵向筋为预应力筋。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的端部设有锚固件。
进一步,所述槽口的侧面为斜面。如此,增加槽口与现浇层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所述预制板顶面以及槽口侧面与底面为粗糙面。如此,增加预制板与现浇层的接触面的粘结强度。
进一步,所述预制板底部拼接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抗裂砂浆。如此,可加强楼板拼接缝处的抗裂能力。
进一步,所述凹槽中设有抗裂玻纤网格布。抗裂玻纤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抗拉力,具有较好的防水和抗裂能力,如此设置,避免楼板底部拼接缝因楼板受力不均产生裂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板的预埋底筋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所涉及的预制板的1-1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所涉及的预制板的2-2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板拼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板拼装后的预埋底筋布置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涉及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沿A-A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续式马凳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和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板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腔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腔成型模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现浇层 2预制板 3预埋底筋 4预应力筋
5槽口 6长槽 7第一预埋底筋 8第二预埋底筋
9榫头 10榫槽 11空腔 12马凳筋
13凸出部 14支撑部 15模盒 16加强肋
17支撑骨架 18冲孔 19锚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7以及图12和图13,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1和预制板2,单块预制板2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列间隔设置的空腔11成型模,所述空腔11成型模包括模盒15以及设置在模盒15内的支撑骨架17,所述模盒15由多孔密布的钢网面构成,所述钢网面设有加强肋16,具体构造方法的步骤如下:
(1)预制板2的预制:在模具内铺设预埋底筋3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成型的预制板2的拼接侧构型有榫头9和榫槽10,所述预埋底筋3至少包括伸出至所述榫槽10内的第一预埋底筋7以及延伸至所述榫头9中的第二预埋底筋8,在预制板2的榫头9上开设槽口5使得第二预埋底筋8外露;
(2)预制板2的拼装:吊装步骤(1)中的预制板2并在预制板2底部进行临时支撑;吊装后预制板2之间密拼并形成榫卯连接,所述第一预埋底筋7与相邻设置的预制板2中的槽口5内的第二预埋底筋8相互搭接;
(3)现浇层1的浇筑:在预制板2的上部的预设位置布置面层钢筋并进行现浇层1的浇筑,所述空腔11成型模锚固在所述现浇层1内并构型成空腔11;
如图11,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空腔11成型模的设置:在预制板2的混凝土浇筑后,将空腔11成型模的模盒15和支撑骨架17的底部整体浆锚在预制板2内,所述步骤(2)中多块预制板2上的空腔11成型模沿预制板2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如图1,或所述步骤(2)中在预制板2的吊装前将空腔11成型模通过锚钉19固定在所述预制板2上,吊装后多块预制板2上的空腔11成型模沿预制板2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如图10,或所述步骤(1)中在预制板2的混凝土浇筑后,将所述支撑骨架17浆锚在所述预制板2内,步骤(2)中预制板2的吊装前将所述模盒15套接在所述支撑骨架17上并与所述支撑骨架17固定连接。
如图1、图6和图7,本发明多块预制板2拼接后在预制层的上部构成纵横对齐排布的空腔11成型模,现浇层1浇筑后构型成叠合板的空心部分的同时在叠合层形成双向的混凝土肋,以达到双向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的性能;同时,预制板2密拼后水平设置的第一预埋底筋7和第二预埋底筋8相互搭接,使板底钢筋能够连续,同时拼接缝处预埋钢筋的搭接点与预制板2中预埋钢筋处于同一水平面,拼接部有效传递弯矩产生的拉应力,板侧拼缝的截面有效高度(从受压边缘至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为截面有效高度,即从楼板上表面至钢筋中心的距离)与楼板处相同,板侧拼缝可以传递弯矩,大大增加双向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的性能。其次,拼接后的榫头9可在拼接部作为底模使用,无需另外浇筑现浇层1时支模;再次,预制板2板侧不伸出钢筋,简化了预制板2的制备过程,且现场施工可以不支底模,简化现场施工步骤。
另一方面,如图12和图13,本发明采用的模盒15为多孔网状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气功能,在浇筑叠合层时一方面不会上浮,另一方面由于其密布性,较少漏浆,容易形成空心结构;且其安装简单、材料成本低、不会老化,不易变形,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模盒15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好,现浇层1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砂浆通过网孔渗透到界面而成一种抗剪性能很好的粗粒界面,有效提高空心叠合楼板的结构性能。
应当理解,当预制板2的两侧均设有榫头9和榫槽10时,如图2,此时的第一预埋底筋7和第二预埋底筋8没有明显的区分,此时的预埋底筋3可能一端延伸至榫头9内作为第二预埋底筋8,同时另一端伸出至榫槽10内作为第二预埋底筋8,故此时的第一预埋底筋7和第二预埋底筋8主要是针对其拼接部而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步骤(2)中拼装后相邻的榫头9上的槽口5沿拼接缝形成长槽6,在所述长槽6内设置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位于长槽6内相互搭接的第一预埋底筋7和第二预埋底筋8上部。如此,一方面不需要对预制板2开设槽口5位置进行设计,长槽6为通长式和降低设计及工厂制作难度,现场拼接时,不会因为槽口5错位而导致预埋底筋3搭接不上的问题。同时现浇层1浇筑后在所述长槽6内形成槽键,现浇层1与相互搭接的预埋底筋3以及钢筋网形成整体,提高板侧拼缝传递弯矩的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马凳筋12铺设的步骤:在模台上并列铺设多根连续式马凳筋12,所述连续式马凳筋12包括多个凸出部13,浇筑混凝土后所述连续式马凳筋12锚固在预制板2内,所述步骤(3)中现浇层1浇筑后所述凸出部13锚固在现浇层1内。本发明将预制板2上原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的马凳筋12连起来,做成一根连续式的马凳筋12,如现有技术上是要求叠合楼板间距300mm布置一根马凳筋12,大跨度的情况下需要连续布置2m左右,即需布置7-8根,现在则可以合并为一根连续式的,不仅能够一定程度的增加叠合楼板的受力性能,同时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优选,所述连续式马凳筋12与所述预埋底筋3的分布方向一致。优选,所述并列设置的多根连续式马凳筋12可通过连接筋连接成整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述连续式马凳筋12两端设有支撑部14,所述步骤(1)中直接将连续式马凳筋12稳定地摆放在模台的预设位置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述连续式马凳筋12由通长筋弯折形成,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构成支撑部14,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后与所述凸出部13构成的平面垂直设置。如此,连续式马凳筋12构型和加工简单,在预制层的制备过程中将由通长筋加工而成的连续式马凳筋12摆放在模台预设的位置上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现浇层1的混凝土浇筑前在所述模盒15的表面覆有一层薄膜,或在所述模盒15表面涂覆有水泥浆。如此设置,可一定程度的封闭钢网面上的网孔,防止叠合层现浇过程中模盒15漏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骨架17包括多个箍筋构成的环型骨架,所述箍筋与所述模盒15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箍筋构成的环型骨架与加强肋16形成的纵向骨架相结合相差一个稳固的受力结构,可有效提高本发明的抗变型能力,防止现浇过程中模盒15坍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述加强肋16包括多个V型肋,所述V型肋与所述钢网面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还包括构造模盒15的步骤:将包括V型肋的钢网面弯折或卷曲成型模盒15。如此,大大可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述钢网面上设有冲孔18,所述冲孔18上设有凸起的牙板,所述牙板为钢网面的冲孔18余料构成。如此,凸起的牙板有利于加强钢网面与混凝土材料间的结合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预埋底筋3包括沿预制板2长度方向分布的纵向筋和沿预制板2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筋,相邻设置的预制板2中的水平筋相互搭接。优选所述纵向筋为预应力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述模盒15呈六面体型。如此设置,构型简单,易于成型,同时施工过程中易于将本发明固定在预制底板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述模盒15的底面开口。如此设置,在预制底板的预制过程,当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时,将此模盒15的底部嵌入预制底板的表面,这样在模盒15的底面开口的情况下不会由模盒15底部漏浆,不会影响其成孔性能,同时可节约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盒15为由钢网面卷曲构成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封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纵向筋为预应力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筋4的端部设有锚固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槽口5的侧面为斜面。如此,增加槽口5与现浇层1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板2顶面以及槽口5侧面与底面为粗糙面。如此,增加预制板2与现浇层1的接触面的粘结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预制板2底部拼接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抗裂砂浆。如此,可加强楼板拼接缝处的抗裂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中设有抗裂玻纤网格布。抗裂玻纤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抗拉力,具有较好的防水和抗裂能力,如此设置,避免楼板底部拼接缝因楼板受力不均产生裂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单块预制板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列间隔设置的空腔成型模,所述空腔成型模包括模盒以及设置在模盒内的支撑骨架,所述模盒由多孔密布的钢网面构成,所述钢网面设有加强肋,具体构造方法的步骤如下:
(1)预制板的预制:在模具内铺设预埋底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成型的预制板的拼接侧构型有榫头和榫槽,所述预埋底筋至少包括伸出至所述榫槽内的第一预埋底筋以及延伸至所述榫头中的第二预埋底筋,在预制板的榫头上开设槽口使得第二预埋底筋外露;
(2)预制板的拼装:吊装步骤(1)中的预制板并在预制板底部进行临时支撑;吊装后预制板之间密拼并形成榫卯连接,所述第一预埋底筋与相邻设置的预制板中的槽口内的第二预埋底筋相互搭接;
(3)现浇层的浇筑:在预制板的上部的预设位置布置面层钢筋并进行现浇层的浇筑,所述空腔成型模锚固在所述现浇层内并构型成空腔;
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空腔成型模的设置:在预制板的混凝土浇筑后,将空腔成型模的模盒和支撑骨架的底部整体浆锚在预制板内,所述步骤(2)中多块预制板上的空腔成型模沿预制板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或所述步骤(2)中在预制板的吊装前将空腔成型模通过锚钉固定在所述预制板上,吊装后多块预制板上的空腔成型模沿预制板的宽度方向对齐设置;或所述步骤(1)中在预制板的混凝土浇筑后,将所述支撑骨架浆锚在所述预制板内,步骤(2)中预制板的吊装前将所述模盒套接在所述支撑骨架上并与所述支撑骨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拼装后相邻的榫头上的槽口沿拼接缝形成长槽,在所述长槽内设置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位于长槽内相互搭接的第一预埋底筋和第二预埋底筋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马凳筋铺设的步骤:在模台上并列铺设多根连续式马凳筋,所述连续式马凳筋包括多个凸出部,浇筑混凝土后所述连续式马凳筋锚固在预制板内,所述步骤(3)中现浇层浇筑后所述凸出部锚固在现浇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马凳筋两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步骤(1)中直接将连续式马凳筋稳定地摆放在模台的预设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马凳筋由通长筋弯折形成,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构成支撑部,所述通长筋的端部弯折后与所述凸出部构成的平面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现浇层的混凝土浇筑前在所述模盒的表面覆有一层薄膜,或在所述模盒表面涂覆有水泥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箍筋构成的环型骨架,所述箍筋与所述模盒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包括多个V型肋,所述V型肋与所述钢网面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还包括构造模盒的步骤:将包括V型肋的钢网面弯折或卷曲成型模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面上设有冲孔,所述冲孔上设有凸起的牙板,所述牙板为钢网面的冲孔余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筋包括沿预制板长度方向分布的纵向筋和沿预制板宽度方向分布的水平筋,相邻设置的预制板中的水平筋相互搭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90804.2A CN107905426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90804.2A CN107905426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5426A CN107905426A (zh) | 2018-04-13 |
CN107905426B true CN107905426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61847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90804.2A Active CN107905426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054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1630B (zh) * | 2018-10-26 | 2024-10-18 | 河南众鼎智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用叠合板制造方法及预制叠合板混凝土砌块 |
CN110258907B (zh) * | 2019-05-15 | 2024-08-06 | 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板及制作方法、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
CN110424604B (zh) * | 2019-07-23 | 2021-10-22 | 卢美华 | 一种空心叠合楼板 |
CN111559050B (zh) * | 2020-05-20 | 2021-12-21 | 界首市亚鑫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的耐磨塑料中空地板及其生产工艺 |
CN112360030B (zh) * | 2020-12-08 | 2024-08-27 | 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超厚空心楼板的空心箱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153139U (zh) * | 2015-09-17 | 2016-04-13 |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 一种拼合预制建筑物 |
CN205663075U (zh) * | 2016-06-02 | 2016-10-26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
CN206070838U (zh) * | 2016-07-29 | 2017-04-05 | 王清 | 一种用钢板扩张网箱式空腔构件填充的新型现浇空心楼盖 |
CN106639093A (zh) * | 2017-01-17 | 2017-05-10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密拼接缝式叠合板 |
CN106869506A (zh) * | 2017-03-24 | 2017-06-20 |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大跨度组合楼板双层双向钢筋安装的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1-24 CN CN201711190804.2A patent/CN10790542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5426A (zh) | 2018-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05426B (zh) | 一种双向空心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 | |
CN109057119B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
EP2021555B1 (en) | Concrete beam | |
CN106639093A (zh) | 一种密拼接缝式叠合板 | |
CN111677136A (zh) | 一种装配式楼板湿式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 |
CN210657852U (zh) | 预制路面板及临时道路结构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113027021A (zh) | 一种带牛腿的免支撑预制楼板 | |
CN211143393U (zh) | 一种用于制备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的框架及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 | |
CN210562953U (zh) | 一种预制板及叠合楼板 | |
CN111764249A (zh) | 一种uhpc蜂窝预制板-钢箱梁的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2299060U (zh) | 一种防火现浇空腹楼盖 | |
CN215211802U (zh) | 一种新型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 | |
CN212295249U (zh) |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楼板拼缝结构 | |
CN211762332U (zh) | 混凝土箱模 | |
CN210597875U (zh) | 一种交叉梁 | |
CN210597881U (zh) | 免支模带装饰框架柱及框架柱梁体系 | |
CN210976322U (zh) | 牛腿叠合梁及其成型设备 | |
CN108590026B (zh) | 一种用于叠合楼板的“人”字形钢筋混凝土预制底板及其制作的叠合板 | |
KR101492066B1 (ko) | 기둥의 기초공법 | |
CN110843095A (zh) | 混凝土箱模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免拆模建造方法 | |
KR20220077373A (ko) | 교량 바닥 타설을 위한 데크 플레이트 | |
CN100386494C (zh) |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 | |
CN215978031U (zh) |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及叠合楼板 | |
CN217811848U (zh) | 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 / F, office building 2, Zhongmin zhuyou Co., Ltd., No. 10, Zhongshi Road, shaping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05, complex building, Changsha Jinxia bonded logistics center, No. 30, Xingang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5 Patentee before: Zhongmin Zhuyou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