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5102U -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5102U
CN212975102U CN202021239620.8U CN202021239620U CN212975102U CN 212975102 U CN212975102 U CN 212975102U CN 202021239620 U CN202021239620 U CN 202021239620U CN 212975102 U CN212975102 U CN 212975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fixed
reation kettle
chamber
stirr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96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和
许洪春
周永辉
应海涛
范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ch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ch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ch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ch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96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5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5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5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涉及到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套设有蒸汽循环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反应釜内固定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框,所述电机固定框中固定设置有电机。有益效果:避免了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反应釜内的的化学反应更充分的进行,减少了搅拌扇叶在其他方向上的阻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申请号为CN201820924896.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蒸汽加热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设有反应釜,且外壳与反应釜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加热腔的上端设有固定盖,固定盖的中央位置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
该专利中所提到的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对蒸汽进行循环利用,但是却受热不均匀,因为该设备中的蒸汽管位于加热腔的中间,而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蒸汽会向下沉,故而下部分的加热腔会先热,然后通过热传导才会将上部分的加热腔变热,如此一来,整个加热腔受热不均匀,进而导致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内部化学反应的效率,此外,在搅拌时,搅拌轴上端被固定,下端悬空,在反应物的阻力下,极易产生垂直方向以外的力,若反应物粘稠时,反应物之间的阻力过大,会将搅拌扇叶歪斜,可能会崩断。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套设有蒸汽循环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反应釜内固定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框,所述电机固定框中固定设置有电机。
进一步,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管,所述蒸汽腔的另外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蒸汽腔的底部中心固定设置一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蒸汽发生腔。
进一步,所述蒸汽腔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内壁,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外壁。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管从所述蒸汽腔的顶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管从所述蒸汽腔的底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齿轮组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相互固定,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搅拌扇叶相互固定,所述搅拌扇叶贯穿所述密封盖的中心。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反应釜的底端中心有限位凸起,从而可使所述搅拌扇叶转动时避免晃动,始终保持在同一转动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再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再带动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转动,从而对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进而辅助反应,同时,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通过第一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进入到蒸汽腔内,由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连接在蒸汽腔外壁的上端,所述第二导流管连接在蒸汽腔外壁的底端,故而蒸汽可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导流管同时进入到蒸汽腔内,可对蒸汽腔上下进行同步加热,进而使反应釜上下受热均匀,当蒸汽凝结成水后,顺着所述蒸汽腔内壁与所述蒸汽腔外壁流到蒸汽腔的底部,通过回流管流回到蒸汽发生腔内,继续变成蒸汽重复上述运动,从而达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第一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分别位于蒸汽腔的上下端,可对上下腔同时进行加热升温,避免了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反应釜内的的化学反应更充分的进行。反应釜底端的限位凸起套设在搅拌扇叶内,从而可使搅拌扇叶在工作时不会倾倒歪斜,减少了搅拌扇叶在其他方向上的阻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蒸汽凝结成水后,可通过回流管流回到蒸汽发生腔内,从而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中:
1、反应釜;2、搅拌扇叶;3、蒸汽循环装置;301、蒸汽腔;302、第一导流管;303、第二导流管;304、回流管;305、蒸汽发生腔;3011、密封环;3012、蒸汽腔内壁;3013、蒸汽腔外壁;4、齿轮组;401、从动齿轮;402、主动齿轮;5、密封盖;6、支撑板;7、电机固定框;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外套设有蒸汽循环装置3,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反应釜1内固定设置有搅拌扇叶2,所述搅拌扇叶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组4,所述齿轮组4与所述反应釜1之间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框7,所述电机固定框7中固定设置有电机8。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蒸汽循环装置3来说,所述蒸汽循环装置3包括蒸汽腔301,所述蒸汽腔30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管302,所述蒸汽腔301的另外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流管303,所述蒸汽腔301的底部中心固定设置一有回流管304,所述回流管30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蒸汽发生腔305,从而使蒸汽从蒸汽发生腔305中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302与所述第二导流管303达到蒸汽腔301内,而蒸汽凝结的水液则可从回流管304流入到蒸汽发生腔305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蒸汽腔301来说,所述蒸汽腔301包括密封环3011,所述密封环301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内壁3012,所述密封环30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外壁3013。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导流管302来说,所述第一导流管302从所述蒸汽腔301的顶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305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管303从所述蒸汽腔301的底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305的另一侧,从而可使蒸汽从蒸汽腔301的上下两端同时进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齿轮组4来说,所述齿轮组4包括从动齿轮401,所述从动齿轮401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4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主动齿轮402来说,所述主动齿轮402与所述电机8相互固定,所述从动齿轮401与所述搅拌扇叶2相互固定,所述搅拌扇叶2贯穿所述密封盖5的中心。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反应釜1的底端中心有限位凸起,从而可使所述搅拌扇叶2转动时避免晃动,始终保持在同一转动轴线上。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主动齿轮402转动,所述主动齿轮402再带动从动齿轮401转动,所述从动齿轮401再带动搅拌扇叶2,所述搅拌扇叶2转动,从而对反应釜1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进而辅助反应,同时,蒸汽发生腔305内的蒸汽通过第一导流管302与第二导流管303进入到蒸汽腔301内,由于所述第一导流管302连接在蒸汽腔外壁3013的上端,所述第二导流管303连接在蒸汽腔外壁3013的底端,故而蒸汽可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302与所述第二导流管303同时进入到蒸汽腔301内,可对蒸汽腔301上下进行同步加热,进而使反应釜1上下受热均匀,当蒸汽凝结成水后,顺着所述蒸汽腔内壁3012与所述蒸汽腔外壁3013流到蒸汽腔301的底部,通过回流管304流回到蒸汽发生腔305内,继续变成蒸汽重复上述运动,从而达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有益效果:1、第一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分别位于蒸汽腔的上下端,可对上下腔同时进行加热升温,避免了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反应釜内的的化学反应更充分的进行。
2、反应釜底端的限位凸起套设在搅拌扇叶内,从而可使搅拌扇叶在工作时不会倾倒歪斜,减少了搅拌扇叶在其他方向上的阻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蒸汽凝结成水后,可通过回流管流回到蒸汽发生腔内,从而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外套设有蒸汽循环装置(3),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反应釜(1)内固定设置有搅拌扇叶(2),所述搅拌扇叶(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组(4),所述齿轮组(4)与所述反应釜(1)之间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框(7),所述电机固定框(7)中固定设置有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装置(3)包括蒸汽腔(301),所述蒸汽腔(30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管(302),所述蒸汽腔(301)的另外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流管(303),所述蒸汽腔(301)的底部中心固定设置一有回流管(304),所述回流管(30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蒸汽发生腔(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301)包括密封环(3011),所述密封环(301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内壁(3012),所述密封环(30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蒸汽腔外壁(30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302)从所述蒸汽腔(301)的顶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305)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管(303)从所述蒸汽腔(301)的底端连接到所述蒸汽发生腔(305)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包括从动齿轮(401),所述从动齿轮(401)的一侧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4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402)与所述电机(8)相互固定,所述从动齿轮(401)与所述搅拌扇叶(2)相互固定,所述搅拌扇叶(2)贯穿所述密封盖(5)的中心。
CN202021239620.8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Active CN212975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620.8U CN212975102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620.8U CN212975102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5102U true CN212975102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9620.8U Active CN212975102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5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0525U (zh) 一种医药均匀加热搅拌密封容器
CN212975102U (zh)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蒸汽加热装置
CN212732135U (zh) 一种反应釜保温系统
CN212819894U (zh) 一种新型混合加热式反应釜
CN206853657U (zh) 一种稀土溶液混合反应装置
CN215743428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486351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反应釜
CN212360024U (zh)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组
CN210675196U (zh) 一种乳化聚合反应釜
CN211800725U (zh) 一种碳酸钙碳化塔
CN112844284A (zh) 一种氯化二乙基铝矿物油的制备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3083183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反应釜热量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65421U (zh) 一种具有变频与软启动功能的凉水塔风机
CN214439102U (zh) 一种润滑油调和反应釜
CN212581598U (zh) 一种基于柠檬酸废水制取沼气的反应装置
CN218307904U (zh) 一种具有旋转式加热功能的乳液生产用卧式反应釜
CN211190173U (zh) 一种衍生物精制釜
CN205570187U (zh) 一种加工蓄冷剂用搅拌装置
CN220039219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船余热利用装置
CN214514590U (zh) 一种新型浓缩反应釜
CN215028834U (zh) 一种炼化专用反应釜
CN219291381U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冷却装置
CN216935962U (zh) 一种氢氟酸反应釜专用冷却装置
CN21078734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固化剂的反应釜
CN21842104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真空浓缩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