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2183U - 一种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2183U
CN212952183U CN202021026604.0U CN202021026604U CN212952183U CN 212952183 U CN212952183 U CN 212952183U CN 202021026604 U CN202021026604 U CN 202021026604U CN 212952183 U CN212952183 U CN 212952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upport
cargo
support assembly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6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前先
李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66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2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2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2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底架和至少一对货物支撑组件。货物支撑组件在收纳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绕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底架,并在抬升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沿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货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支撑板相连的支腿和限位臂;位于收纳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位于容纳空间内且支撑板不凸出于底架,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支腿抵靠至底架上且支撑板相对于底架的上表面倾斜,从而使成对设置的支撑板构成V型结构,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限位臂至少部分地位于底架内,以阻止货物支撑组件沿枢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通过货物支撑组件运输卷状货物,无需在底架上设置V型槽,制造和运输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现代物流业中常用的一种运输工具。随着运输成本的不断增加,集装箱的回程利用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用于运输卷材(例如卷状货物)的卷材类集装箱,也同样面临回程利用率的问题。而目前在卷材类集装箱中通常设置V型止动装置来防止运输过程中卷材的滚动。
如图1所示,现有的集装箱的底架10中间设置有V型槽20,使集装箱能够运输与V型槽20的尺寸相匹配的卷状货物。为了使集装箱能够装载大直径的卷状货物,则须增大底架10上的V型槽20的尺寸,尤其是V型槽20的深度尺寸。如果将V型槽20设置更深,底架10高度不变,则整个底架10的强度将会减弱;如果将底架10增高,以使得V型槽20更深,则必然会占用集装箱的内部高度空间,并会增加制造和运输成本。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枢转轴和容纳空间;以及
至少一对货物支撑组件,所述货物支撑组件在收纳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绕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架,并在所述抬升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可移动,所述货物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货物的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相连的支腿和限位臂;
其中,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支撑板不凸出于所述底架,
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抵靠至所述底架上且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倾斜,从而使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板构成V型结构,
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底架内,以阻止所述货物支撑组件沿所述枢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在集装箱的底架上设置货物支撑组件,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支撑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的支撑板构成V型结构,即可以用于运输卷状货物,进而无需在底架上设置V型槽,底架的高度尺寸小,制造成本低。且通过设置限位臂能够使货物支撑组件维持在支撑位置,能够保证对卷状货物运输的稳定性。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收纳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的支撑板不凸出于底架,集装箱的内部可以装载其他的常规货物,能够有效解决集装箱回程利用率的问题,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可选地,沿所述枢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支腿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底梁,所述底梁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容纳空间位于间隔设置的所述底梁之间。
可选地,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的方向,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支腿并排设置,所述底梁上设置有凹陷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可选地,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和所述限位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之间;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抵靠至所述底梁上。
可选地,所述货物支撑组件还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之间且不凸出于所述底架,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位于所述底梁和所述阻挡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货物支撑组件还包括和所述支撑板连接的枢接部,所述枢接部通过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架,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枢接部和所述支腿错开。
可选地,所述枢接部与所述限位臂一体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地板,所述地板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支撑板不凸出于所述地板。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底封板,所述底封板设置在所述底梁之间,位于收纳位置的所述支腿抵接至所述底封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支撑位置;
图3为图2的集装箱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收纳位置;
图4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收纳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收纳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2的集装箱的货物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的集装箱的地板、底横梁与支撑板连接在一起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支撑位置,示出了一对货物支撑组件中的一个;
图10为图2中的集装箱的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抬升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抬升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另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的集装箱的位于收纳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2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3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集装箱 110: 底架
111: 底横梁 112: 底侧梁
114: 容纳空间
120: 货物支撑组件 121: 支撑板
122: 支腿 123: 限位臂
124: 阻挡块 125: 枢接部
126: 枢转轴 127: 枢转孔
130: 地板 140: 底封板
150: 端壁 160: 侧壁
170: 卷状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于集装箱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清楚,并非限制。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卷状货物170的集装箱100,集装箱100可以包括底架110、顶板(未示出)、端壁150与侧壁160。底架110、顶板、端壁150与侧壁160围成集装箱100的用于容纳待运输货物的内部空间。集装箱100还可以包括地板130,地板130铺设在底架110上。地板130可以是木地板或者复合材料地板。
底架110包括底梁,底梁可以包括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位于集装箱100两侧的底侧梁112和沿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位于底侧梁112之间的底横梁111。底侧梁112和底横梁111可以由槽钢制成。
参考图4和图7至图9,底架110还包括容纳空间114,容纳空间114位于间隔设置的底横梁111之间。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对货物支撑组件120,成对设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用于支撑上述的卷状货物17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6对货物支撑组件120。6对货物支撑组件120可分为3组,每组包括2对货物支撑组件120。其中,3组货物支撑组件12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中的2对货物支撑组件12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在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上,货物支撑组件120设置在底架110的大致中间位置。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数量,如设置为2对、4对、8对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货物支撑组件120位置,如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货物支撑组件120均间隔设置。
参考图4至图7,底架110上设置有枢转轴126,枢转轴126与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货物支撑组件120在收纳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绕枢转轴126可枢转地连接至底架110。
具体地,结合图8,每个货物支撑组件120可以包括一个支撑板121,支撑板121可以构造为矩形结构。支撑板121的长度方向和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沿支撑板121的宽度方向,在支撑板121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枢接部125。枢接部125可以通过焊接、螺接、铆接或者粘接等的方式连接至支撑板121的下表面。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板121的一端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4个枢接部12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枢接部125的数量。枢接部125上开设有沿支撑板121的长度方向贯穿枢接部125的枢转孔127。将枢转孔127套设在位于底架110上的枢转轴126的外周,便可通过枢转轴126将货物支撑组件120可枢转地连接至集装箱100的底架110,以使货物支撑组件120在抬升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转动。在抬升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120可沿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移动。这样,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货物支撑组件120在抬升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可移动。
成对设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支撑板121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沿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成对设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的两个支撑板121的设置有枢接部125的一端相邻设置,均通过枢转轴126将货物支撑组件120可枢转地连接至集装箱100的底架110。货物支撑组件120从抬升位置向收纳位置转动时,成对设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旋转方向相反。
继续参考图8,每个货物支撑组件1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腿12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每个货物支撑组件120包括4个沿支撑板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腿122,支腿122与枢接部125一一对应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支腿122的数量。支腿122的上端连接至支撑板121的下表面。优选地,支腿122和支撑板121刚性连接。例如将支腿122焊接至支撑板121的下表面,或者通过螺栓螺母将支腿122固定至支撑板121的下表面。由此,可以简化货物支撑组件120的结构。
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支腿122抵靠至底架110上且支撑板121相对于底架110的上表面倾斜,从而使成对设置的支撑板121构成V型结构。
具体地,参考图4和图6,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支腿122抵靠至底横梁111上,支撑板121相对于地板130的上表面倾斜。这样,成对设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的两个支撑板121构成V型或倒梯形结构。此时,该V型或倒梯形结构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通过该V型或倒梯形结构运输上述的卷状货物170。即可通过底横梁111支撑支腿122,进而承载货物支撑组件120的重力以及放置在支撑板121上的卷状货物170的重力。如此便无需在底架110上设置V型槽,底架110的高度尺寸小,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支撑板121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支腿122和与之对应的枢接部125错开设置。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支腿122抵靠至底横梁111上时,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枢接部125能够位于两个相邻的底横梁111之间,枢接部125和底横梁111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继续参考图4,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沿第一轴向方向D1上,枢接部125位于与之对应的支腿122的右侧。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枢接部125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纳空间114内,即位于两个相邻的底横梁111之间,也就是说,枢接部125的最低点低于底横梁111的上表面。这样,由于底横梁111对枢接部125的阻挡作用,使得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不能沿第二轴向方向D2移动。
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容纳空间114内且支撑板121不凸出于底架110。优选地,底架110上设置有地板130时,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板121不凸出于地板130。
具体地,参考图5和图7,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货物支撑组件120的支腿122和枢接部125均位于容纳空间114中,并位于相邻的两个底横梁111之间。支撑板121的下表面直接与底横梁111的上表面抵触,底横梁111对支撑板121形成支撑作用。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支撑板121的上表面和地板130的上表面大致平齐。此时,货物支撑组件120不占用集装箱100的内部空间,不影响常规货物的装卸,集装箱100可以用于运输常规货物。如此能够有效解决集装箱100回程利用率的问题,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有2对货物支撑组件120相邻设置。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优选地,此2对货物支撑组件120的位于同一侧的支撑板121紧靠在一起,并且支撑板121的上表面与地板130的上表面大致平齐,便于集装箱100运输常规货物。
在未给出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支撑板121的上表面也可以低于地板130的上表面。
继续参考图8,每个货物支撑组件120还可以包括限位臂123。限位臂123设置于支撑板121的下表面。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枢接部125与限位臂123一体地设置,二者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铆接或者粘接等的方式将限位臂123的上表面连接至枢接部125的下表面。此时,沿枢转轴126的轴向,限位臂123与支腿122错开设置。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只设置有一个限位臂123,该限位臂123比位于端部处的支腿122更靠近货物支撑组件120的端部。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个限位臂123,限位臂123可以与枢接部125一一对应地设置。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枢转轴126的方向,也就是支撑板121的宽度方向,枢接部125与限位臂123可以并排设置。此时,沿枢转轴126的轴向,限位臂123与支腿122也错开设置。
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限位臂123至少部分地位于底架110内,以阻止货物支撑组件120沿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移动。
具体地,参考图4,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限位臂123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纳空间114内,即位于两个相邻的底横梁111之间,也就是说,限位臂123的最低点低于底横梁111的上表面。这样,由于底横梁111对限位臂123的阻挡作用,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使得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不能沿第二轴向方向D2移动。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枢转轴126的方向,也就是支撑板121的宽度方向,限位臂123与支腿122可以并排设置。此时,底梁上设置有沿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如凹陷部可以设置在底横梁111上,且凹陷部不贯穿底横梁111。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支腿122位于凹陷部内。由于凹陷部对限位臂123存在阻挡作用,能够阻止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沿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移动。凹陷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能够保证对限位臂123的阻挡作用以及支腿122的翻转操作和底梁对支腿122的支撑作用即可。
参考图5和图7,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限位臂123位于容纳空间114内,并位于相邻的两个底横梁111之间。
在集装箱100装运卷状货物170时,为了更好地保证货物支撑组件120维持在支撑位置的,也就是说,避免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沿枢转轴126的轴向(即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使得支腿122脱离底横梁111,货物支撑组件120还包括阻挡块124。阻挡块124固定在底架110上,与限位臂123对应地设置,用于阻止限位臂123沿枢转轴126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参考图4,阻挡块12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底横梁111之间,且不凸出于底架110,即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阻挡块124的上表面低于底架110的上表面。当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限位臂123位于底横梁111和阻挡块124之间。这样,由于底横梁111对限位臂123的阻挡作用,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使得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不能沿第二轴向方向D2移动。由于阻挡块124对限位臂123的阻挡作用,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使得位于支撑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不能沿第一轴向方向D1移动。如此在集装箱100装运卷状货物170时,能够更好地保证货物支撑组件120维持在支撑位置的。
优选地,参考图5,集装箱100的底架110的下端还设置有底封板140。底封板140覆盖底横梁111之间的间隙。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支腿122的底端抵接底封板140。换句话说,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底封板140能够对支腿12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而支撑卷状货物170作用在支撑板121上的作用力以及支撑板121自身的重力,能够有效增强底架110的强度。此外,底封板140也可以增加底架110的密封性。
下面将结合图10至图17,对货物支撑组件120从支撑位置切换到收纳位置的过程进行描述。
参考图10和图14,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支撑位置时,支腿122抵靠至底横梁111上,限位臂123位于底横梁111和阻挡块124之间。此时沿图10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货物支撑组件120,可以将货物支撑组件120从支撑位置枢转至抬升位置,如图11所示。参考图15,此时限位臂123的最低点高于阻挡块124的上表面,限位臂123能够绕过阻挡块124的端部而脱离阻挡块124的约束。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可沿图11中第一轴向方向D1移动货物支撑组件120。参考图16,当限位臂123随货物支撑组件120移动至位于阻挡块124的右侧时,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的正上方,如图12所示。此时沿图12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货物支撑组件120,或者放下货物支撑组件120,依靠其自身重力的作用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即可使货物支撑组件120切换到收纳位置,如图13所示。此时支腿122离开底横梁111,随货物支撑组件120移动至底架110的相邻的底横梁111之间的容纳空间114内。支撑板121的下表面与底横梁111上表面接触,底横梁111对支撑板121起到支撑作用。且支撑板121的上表面不凸出于集装箱100的地板130。进一步参考图17,货物支撑组件120位于收纳位置时,限位臂123位于阻挡块124的右侧,在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上,限位臂123的最低点低于阻挡块124的上表面,且限位臂123不能绕过阻挡块124的端部,阻挡块124能够阻止限位臂123沿枢转轴126的第二轴向方向D2移动,进而防止货物支撑组件120向支撑位置方向平移。
货物支撑组件120从收纳位置切换到支撑位置的过程与上述货物支撑组件120从支撑位置切换到收纳位置的过程相反,此处将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抬升位置的货物支撑组件120的移动距离大致为支腿122在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由此,方便操作。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枢转轴126的轴向方向也可以与集装箱100的宽度大致平行。此时,多个货物支撑组件12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间隔或相邻设置。支撑板121的长度方向沿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枢接部125设置在支撑板1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枢转轴和容纳空间;以及
至少一对货物支撑组件,所述货物支撑组件在收纳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绕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架,并在所述抬升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可移动,所述货物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货物的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相连的支腿和限位臂;
其中,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支撑板不凸出于所述底架,
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抵靠至所述底架上且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倾斜,从而使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板构成V型结构,
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底架内,以阻止所述货物支撑组件沿所述枢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枢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支腿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底梁,所述底梁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容纳空间位于间隔设置的所述底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的方向,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支腿并排设置,所述底梁上设置有凹陷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和所述限位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之间;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支腿抵靠至所述底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组件还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之间且不凸出于所述底架,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货物支撑组件的所述限位臂位于所述底梁和所述阻挡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组件还包括和所述支撑板连接的枢接部,所述枢接部通过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架,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枢接部和所述支腿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与所述限位臂一体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地板,所述地板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支撑板不凸出于所述地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底封板,所述底封板设置在所述底梁之间,位于收纳位置的所述支腿抵接至所述底封板。
CN202021026604.0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集装箱 Active CN212952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6604.0U CN21295218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6604.0U CN21295218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2183U true CN212952183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8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6604.0U Active CN21295218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2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01177A (en) Frameless shipping container
US4754709A (en) Railroad car for containers having guides for the containers
US10384693B2 (en) Side wall structure of open wagon
CN212952183U (zh) 一种集装箱
CN111114563B (zh) 铁路共用平车
CN215206547U (zh) 集装箱
CN111032473B (zh) 用于运输可拆卸货运模块的通用系统
US8177461B2 (en)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wheelsets
CN211686601U (zh) 集装箱
CN213706590U (zh) 柱状物料的运输台架
KR20120073620A (ko) 컨테이너용 하중 분산 및 자중 감소형 하부베이스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US20070114230A1 (en) Combi-container
CN109625047B (zh) 一种多功能物流运输车
CN102050255B (zh) 一种托盘箱
CN110902174A (zh) 集装箱
CN212607045U (zh) 集装箱
CN212173265U (zh) 一种用于运输卷材的集装箱
CN210761939U (zh) 车辆转运架
WO2020151182A1 (zh) 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1767836U (zh) 用以卷状货物运输的底架及包括其的集装箱
EP3392113B1 (en) Railway wagon for transporting trucks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uck
CN219008418U (zh) 一种防倾翻托盘
CN212075104U (zh) 卷状货物运输装置
KR200390762Y1 (ko) 좌굴강도 보강 선적 컨테이너
KR200365606Y1 (ko) 화물 운반용 팔레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