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1006U - 一种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1006U
CN212951006U CN202021816766.4U CN202021816766U CN212951006U CN 212951006 U CN212951006 U CN 212951006U CN 202021816766 U CN202021816766 U CN 202021816766U CN 212951006 U CN212951006 U CN 212951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icycle
bogie
connecting rod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67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坚丹增臣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167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1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1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1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转向架和辅助轮,转向架和辅助轮均与车架转动连接,转向架设有把手架和驱动轮;驱动轮与转向架转动连接,驱动轮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的脚踏架。采用本实用新型,脚踏板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免去了链条断裂的烦恼,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截至2019年,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近4亿辆、电动自行车近3亿辆,均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自行车的日益增多,问题也逐渐多了起来。由于传统自行车是通过链条传动,链条由多个链节连接在一起组成,在自行车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链条容易断裂,给用户造成维修的烦恼,增加用户维修负担。而且通过链条对车轮进行传动,在骑车过程中如果链条断裂,容易发生危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其脚踏板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免去了链条断裂的烦恼,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转向架和辅助轮,转向架和辅助轮均与车架转动连接,转向架设有把手架和驱动轮;驱动轮与转向架转动连接,驱动轮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的脚踏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辅助轮铰接;减震组件一端与车架铰接,减震组件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车架铰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转向架设于车架一端,辅助轮设于车架另一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向架包括相互连接成“7”字形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车架转动连接,驱动轮设于第二连接杆,把手架设于第一连接杆。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限位杆另一端固定于转向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呈向下凹的弧形。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设有套筒,转向架与套筒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辅助轮采用实心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把手架设有刹车,刹车与驱动轮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转向架和辅助轮,转向架和辅助轮均与车架转动连接,转向架设有把手架和驱动轮;驱动轮与转向架转动连接,驱动轮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的脚踏架。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直接用脚踩在脚踏架上,通过踩动脚踏架进行驱动驱动轮转动,如此给自行车提供动力,使自行车行进;由于转向架转动设于车架,转向架设有把手架和驱动轮,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握住把手架,通过转动把手架进而转动转向架,如此以调节驱动轮的方向用于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的转向。
如此,与传统通过链条传动的自行车相比,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免去了链条断裂的烦恼,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是通过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损坏概率小,减少了用户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后视图。
图标:1-车架;2-把手架;3-刹车;4-椅座架;5-限位杆;6-驱动轮;7-辅助轮;8-第三连接杆;9-弹簧;10-套筒;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侧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正视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后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1、转向架和辅助轮7,转向架和辅助轮7均与车架1转动连接,转向架设有把手架2和驱动轮6;驱动轮6与转向架转动连接,驱动轮6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轮6转动的脚踏架。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直接用脚踩在脚踏架上,通过踩动脚踏架进行驱动驱动轮6转动,如此给自行车提供动力,使自行车行进;由于转向架转动设于车架1,转向架设有把手架2和驱动轮6,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握住把手架2,通过转动把手架2进而转动转向架,如此以调节驱动轮6的方向用于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的转向。
如此,与传统通过链条传动的自行车相比,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免去了链条断裂的烦恼,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是通过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损坏概率小,减少了用户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驱动轮6采用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有利于降低自行车行进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增加用户骑行时的舒适度。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车架1设有椅座架4,如此便于用户骑行时坐在椅座架4上,进一步增加用户骑行时的舒适度,椅座架4上可以设置海绵等柔软材料,增加用户坐在椅座架4后的舒适度。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三连接杆8,第三连接杆8一端与车架1铰接,第三连接杆8另一端与辅助轮7铰接;减震组件一端与车架1铰接,减震组件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8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减震组件一端与车架1铰接,减震组件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8铰接,在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减震组件对辅助轮7进行减震,降低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车体受到的震动,增加用户骑行时的舒适度。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减震组件包括弹簧9,上述弹簧9一端与车架1铰接,弹簧9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8铰接。
弹簧9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其工作原理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9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力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9,低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车体受到的震动,增加用户骑行时的舒适度,而且弹簧9来源广,有利于降低自行车的生产成本。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1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上述转向架设于车架1一端,上述辅助轮7设于车架1另一端。
由于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震动较大,坐在自行车上的用户在不断震动中对车架1产生的压力较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架1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转向架设于车架1一端,辅助轮7设于车架1另一端,向上凸起的弧形有利于增加车架1的抗压能力,使车架1在使用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使自行车使用时更加安全。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向架包括相互连接成“7”字形的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上述第二连接杆12与车架1转动连接,上述驱动轮6设于第二连接杆12,把手架2设于第一连接杆1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连接成“7”字形,增加把手架2的转动力矩,减小用户转动需要的扭力,便于用户通过转动把手架2进而转动转向架。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还包括限位杆5,限位杆5一端与车架1转动连接,上述的限位杆5另一端固定于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5,限位杆5一端与车架1转动连接,上述的限位杆5另一端固定于转向架,当转向架转动到一定角度后,限位杆5与车架1接触,车架1限制限位杆5继续转动,如此用于限制转向架的转向角度,防止用户骑行过程中转向架的转向角度过大造成自行车的失控,增加自行车的安全性。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5呈向下凹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5呈向下凹的弧形,增加限位杆5的抗压强度,使限位杆5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1设有套筒10,转向架与套筒10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10,转向架转动设于套筒10,如此便于转向架沿着套筒10转动,增加转向架转向时的灵活性,便于用户操作。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辅助轮7采用实心轮。由于传统充气轮胎容易爆胎,如果在自行车骑行时爆胎,容易给用户造成危险,影响骑行时的安全性。
而且爆胎也会增加用户的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轮7采用实心轮,实心轮不会爆胎,降低了用户后期使用自行车过程中的出现故障的概率,如此降低了用户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把手架2设有刹车3,刹车3与驱动轮6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刹车3,便于用户通过刹车3将驱动轮6锁住,防止驱动轮6继续转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1、转向架和辅助轮7,转向架和辅助轮7均与车架1转动连接,转向架设有把手架2和驱动轮6;驱动轮6与转向架转动连接,驱动轮6设有用于驱动驱动轮6转动的脚踏架。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直接用脚踩在脚踏架上,通过踩动脚踏架进行驱动驱动轮6转动,如此给自行车提供动力,使自行车行进;由于转向架转动设于车架1,转向架设有把手架2和驱动轮6,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握住把手架2,通过转动把手架2进而转动转向架,如此以调节驱动轮6的方向用于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的转向。
如此,与传统通过链条传动的自行车相比,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免去了链条断裂的烦恼,提高了自行车整体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是通过脚踏架直接与自行车轮胎连接,损坏概率小,减少了用户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转向架和辅助轮,所述转向架和所述辅助轮均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架设有把手架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转向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脚踏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轮铰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减震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车架一端,所述辅助轮设于所述车架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相互连接成“7”字形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把手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向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呈向下凹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有套筒,所述转向架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采用实心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架设有刹车,所述刹车与所述驱动轮连接。
CN202021816766.4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自行车 Active CN212951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766.4U CN21295100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766.4U CN21295100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1006U true CN212951006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6766.4U Active CN21295100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1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6756B (zh) 自行车
CA2847485A1 (en) Recumbent vehicle
CN212951006U (zh) 一种自行车
CN110461701B (zh) 蹲式自行车
WO1995021006A1 (en) Scooter for descending rough terrain
CN210822580U (zh) 三轮滑板车
CN210391432U (zh) 一种儿童娱乐滑板车
CN211076225U (zh) 一种新型内走线可调节刹车把手
JP4257930B1 (ja) 三輪自転車
JP2004168072A (ja) 前二輪三輪車とそれに用いるフロントフレーム
CN210284487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防撞稳固型儿童自行车
CN209159889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儿童滑板车
CN209956143U (zh) 防后翻儿童健身玩具车
CN206634125U (zh) 一种具有防滑及减震装置的自行车
CN211969063U (zh) 一种儿童车轮的减震装置
CN209739250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及其减震装置
CN216002942U (zh) 一种方便载人的自行车车架
CN210592282U (zh) 一种应用于儿童滑步车的脚踏板
CN218519798U (zh) 一种高强度的自行车立管
CN114715316A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儿童滑板车
CN217893119U (zh) 儿童玩具车
CN212890741U (zh) 一种儿童款电动助力车
CN220262948U (zh) 一种转向滑板车
CN108482468A (zh) 一种手推三轮童车
CN109398567B (zh) 一种后双轮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