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4111U -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4111U
CN212924111U CN202021501099.0U CN202021501099U CN212924111U CN 212924111 U CN212924111 U CN 212924111U CN 202021501099 U CN202021501099 U CN 202021501099U CN 212924111 U CN212924111 U CN 212924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eel structure
damper
introduction hole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1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迪
孙继坤
朱延良
吕辉
张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01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4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4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4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包括:钢结构本体,其由若干立柱、横梁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立柱底部的底座组合成型,所述钢结构本体上安装有驱动部;安装座,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体构成,所述安装座焊接在所述底座的四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体进行隔离,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所述弹性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之间;其中,所述钢结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钢结构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对钢结构系统起到了减震作用,具有保护钢结构系统和安装地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钢材具有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由钢结构组合而成的系统适用于工厂等地对重物进行吊装搬运,此时,通常需要在钢结构系统上设置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系统,其驱动装置在运行时对钢结构自身和地面的振动较大,一方面使得钢结构系统容易发生形变,影响钢结构系统的使用;另一方面,钢结构系统的底座在运行时因震动不断与地面摩擦,容易对地面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系统上的驱动装置运行时对钢结构自身和地面的振动较大,从而影响自身使用和损坏地面的问题,并提供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包括:
钢结构本体,其由若干立柱、横梁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立柱底部的底座组合成型,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垂直连接,所述钢结构本体上安装有驱动部;
安装座,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体构成,所述安装座焊接在所述底座的四周,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体进行隔离,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所述弹性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之间;
其中,所述钢结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钢结构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减震部、凹部和第二减震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减震部和所述第二减震部之间,所述第二减震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导入孔,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导入孔相配合,所述第一减震部贯穿所述第一导入孔卡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减震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架一定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上还贯穿开设有第二导入孔,所述第一导入孔与所述第二导入孔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导入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入孔的孔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减震部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上凸出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柱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导入孔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所述弹性体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架还具有第一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垂直连接,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钢结构本体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架还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凹腔,所述弹性体还包括第三减震部,所述第三减震部位于所述第一减震部的上方,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三减震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减震部设置在所述凹腔中。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本体上安装有驱动部,并且在将钢结构本体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弹性体构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弹性体进行隔离,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弹性体部分位于第一水平支撑部和第二水平支撑部之间,钢结构本体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从而当钢结构系统上的驱动部运行时,弹性体可吸收驱动件的振动,减弱振动对自身的影响和对地面的磨损,起到保护钢结构系统和地面的作用。
2、钢结构本体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实现了钢结构本体的稳定安装,提高了钢结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结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包括:钢结构本体,其由若干立柱1、横梁2及垂直连接在立柱1底部的底座3组合成型,立柱1与横梁2垂直连接,钢结构本体上安装有驱动部4,由于驱动部4在运行时对钢结构本体和地面的振动较大,使得钢结构系统容易发生形变,并且钢结构系统的底座3在运行时因震动不断与地面摩擦,容易对地面造成损坏。因此在钢结构本体的底部设置安装座5。
安装座5由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及弹性体53构成,安装座5焊接在底座3的四周,第二支架5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架51的下方,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之间通过弹性体53进行隔离,第一支架51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511,第二支架52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521,弹性体53部分位于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和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之间,钢结构本体设置于第一支架51上,从而当钢结构系统上的驱动部4运行时,弹性体53可吸收驱动件4的振动,减弱振动对自身的影响和对地面的磨损,起到保护钢结构系统和地面的作用。钢结构本体通过第二支架5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实现了钢结构本体的稳定安装,提高了钢结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具有减震,保护钢结构系统和安装地面的优点。
弹性体53包括第一减震部531、第二减震部532和凹部534,凹部534位于第一减震部531和第二减震部532之间,第二减震部532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和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之间。第一减震部531的上端面直接与钢结构本体底座接触,当驱动部4运行时,因第一减震部531与底座接触,可减弱驱动部4对钢结构本体的振动,起到了保护钢结构本体的作用,延长了钢结构系统的使用寿命;驱动部4输出功率增大时,使钢结构系统的震动加剧,第二减震部532可吸收振动能量,减弱驱动部4因震动而导致钢结构本体对地面的磨损,起到了保护安装地面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水平支撑部511贯穿开设有第一导入孔511a,凹部534与第一导入孔511a相配合,第一减震部531贯穿第一导入孔511a卡设在第一水平支撑部511的上方,第一减震部531向上延伸出第一支架51一定距离,从而使得第一减震部531与底座3接触,第一减震部531可吸收钢结构上的振动能量,起到了保护钢结构本体的作用。第一减震部531的尺寸大于第一导入孔511a的孔径,以满足其减震功能,为使的第一减震部531顺利贯穿第一导入孔511a,在第一水平支撑部511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导入孔511b,第一导入孔511a与第二导入孔511b部分重叠,第二导入孔511b的孔径小于第一导入孔511a的孔径,第二导入孔511b适当扩大了第一减震部531穿过的面积,安装时,因弹性体53有较大的伸缩性,可对第一减震部531施力使其发生形变,再将第一减震部531贯穿第一导入孔511a即可实现安装。
为保证弹性体53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固定连接,第二减震部532底部开设有定位孔532a,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上凸出设置有定位柱521a,定位柱521a与定位孔532a过盈配合。定位柱521a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一导入孔511a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弹性体53通过定位柱521a与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驱动部4输出功率增大时,使钢结构系统的震动加剧,第二减震部532可吸收振动能量,减弱驱动部4因震动而导致钢结构本体对地面的磨损,起到了保护安装地面的作用。
此外,底座3底部设置有凹腔,弹性体53还包括第三减震部533,第三减震部533位于第一减震部531的上方,凹腔与第三减震部533一一对应,第三减震部533设置在凹腔中。第三减震部533进一步提高了钢结构系统的减震性能。
为实现钢结构系统的固定安装,第二支架52还具有第一连接部522和安装部523,第一连接部522与第二水平支撑部521垂直连接,安装部523连接在第一连接部522的底部,且安装部523与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钢结构本体通过安装部52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第一支架51还具有第二连接部512,第二连接部512与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垂直连接,第一连接部522与第二连接部51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钢结构本体、安装座与地面的固定连接,提高了钢结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安装座5与钢结构本体弹性连接,安装座5由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及弹性体53构成,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之间通过弹性体53进行隔离,第一支架51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511,第二支架52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521,弹性体53部分位于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和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之间,钢结构本体设置于第一支架51上,从而当钢结构系统上的驱动部4运行时,弹性体53可吸收驱动件4的振动,起到保护钢结构系统和地面的作用;钢结构本体通过第二支架5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实现了钢结构本体的稳定安装,提高了钢结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钢结构系统安装时,首先将钢结构本体组合成型,再将弹性体53通过第二减震部532安装在第二支架52的定位柱521a上,将第一支架51的第一导入孔511a对准第一减震部531,挤压第一减震部531,将第一减震部531贯穿第一导入孔511a并伸出第一支架51一定距离,再将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随后将固定连接的安装座5与钢结构本体进行安装,将第三减震部533对准底座3上的凹腔,实现初步固定,最后将安装座5上第一支架51的第二连接部512与底座3焊接,最终实现了钢结构系统的组合安装。
尽管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包括:
钢结构本体,其由若干立柱(1)、横梁(2)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立柱(1)底部的底座(3)组合成型,所述立柱(1)与所述横梁(2)垂直连接,所述钢结构本体上安装有驱动部(4);
安装座(5),其由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及弹性体(53)构成,所述安装座(5)焊接在所述底座(3)的四周,所述第二支架(5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51)和所述第二支架(52)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体(53)进行隔离,所述第一支架(51)具有第一水平支撑部(511),所述第二支架(52)具有第二水平支撑部(521),所述弹性体(53)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之间;
其中,所述钢结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1)上,所述钢结构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架(5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53)包括第一减震部(531)、第二减震部(532)和凹部(534),所述凹部(534)位于所述第一减震部(531)和所述第二减震部(532)之间,所述第二减震部(532)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贯穿开设有第一导入孔(511a),所述凹部(534)与所述第一导入孔(511a)相配合,所述第一减震部(531)贯穿所述第一导入孔(511a)卡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的上方,所述第一减震部(531)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架(51)一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上还贯穿开设有第二导入孔(511b),所述第一导入孔(511a)与所述第二导入孔(511b)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导入孔(511b)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入孔(511a)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部(532)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上凸出设置有定位柱(521a),所述定位柱(521a)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21a)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导入孔(511a)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所述弹性体(53)通过所述定位柱(521a)与所述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2)还具有第一连接部(522)和安装部(523),所述第一连接部(522)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521)垂直连接,所述安装部(523)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522)的底部,且所述安装部(523)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5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钢结构本体通过所述安装部(52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1)还具有第二连接部(512),所述第二连接部(512)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51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5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2)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钢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有凹腔,所述弹性体(53)还包括第三减震部(533),所述第三减震部(533)位于所述第一减震部(531)的上方,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三减震部(533)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减震部(533)设置在所述凹腔中。
CN202021501099.0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Active CN212924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1099.0U CN21292411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1099.0U CN21292411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4111U true CN21292411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1099.0U Active CN21292411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4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24111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系统
CN111409568B (zh) 电池包和电机的连接结构中的防护结构
CN214573581U (zh) 一种交通防撞护栏
CN21053148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橡胶支架
CN2106000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0985630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缓冲块
CN211078112U (zh) 一种电梯及其主机防倾覆减震装置
CN217227826U (zh) 一种三轮车发动机安装托架
CN216007988U (zh) 一种橡胶阻尼器及具有该橡胶阻尼器的减震支座
CN218000254U (zh) 一种高韧性的精密减震器顶盖
CN219487358U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控制器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拖拉机
CN219018237U (zh) 一种车载电站的限位结构
CN219601501U (zh) 电动三轮摩托车悬吊式电池仓
CN220298423U (zh) 一种半挂车工具箱装配结构
CN20997712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前悬组合支架
CN217917512U (zh) 一种减震器外支架
CN216467346U (zh) 一种整体式的动力悬置装置
CN21025789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轻质托架总成
CN217994670U (zh) 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CN211076090U (zh) 车架传动轴横梁与纵梁的连接结构
CN213167624U (zh) 一种汽车悬架的托板结构
CN220082030U (zh) 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保护装置
CN216691625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离心泵
CN216198460U (zh) 一种可活动的通用型柴油发电机组安装架
CN216886133U (zh) 一种汽车悬置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