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9034U -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9034U
CN212899034U CN202020552951.0U CN202020552951U CN212899034U CN 212899034 U CN212899034 U CN 212899034U CN 202020552951 U CN202020552951 U CN 202020552951U CN 212899034 U CN212899034 U CN 212899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ir
fan
housing
si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29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国华
柯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29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9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9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9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属于吹吸风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吹吸风机噪音大以及吸风时物体容易缠绕在叶轮上的问题。本吹吸风机包括外壳、风机、附件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道腔,通过将风道腔的结构设置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利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状的弧形面带来的静音效果,对整机实现了降噪,同时在电机转轴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上设置有切割刀片,可对进入到风道腔内的物体进行首次切割或破碎,避免一些物体缠绕在叶轮上,影响到叶轮的运转,本吹吸风机具有降噪效果好以及叶轮运行保持良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吸风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吹吸风机在使用时,会利用风扇转动将空气吸入及喷出或将杂物吸入处理。例如,在清理园林时,如需要清理园林中积攒的灰尘时,将吹吸风机切换到吹风状态,从进风口吸入空气,经过风扇旋转加压、加速后,变成高速、高压的气流,从出气口排出,吹开地面上存在一些灰尘以及树叶等;如需要清理园林中的一些落叶时,将吹吸风机切换到吸风状态,将落叶从进风口吸入到外壳内,再利用风扇将落叶带动至出风口处进入到收集袋中,完成对落叶的清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吹吸风机无论是在吹风状态和吸风状态都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操作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现有技术中吹吸风机在吸风状态时,落叶容易在风扇上缠绕,容易卡死风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降低吹吸风机的噪音,并能在落叶接触到风扇之前就先切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包括:包括外壳、风机和附件,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腔,风道腔的形状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风机安装于风道腔的中央。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风道腔包括一个以风机轴线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的弧形部和一个从弧形部外端切线方向延伸而出的平面部。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出风口和风道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腔连通。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转轴与所述叶轮相接,所述叶轮设置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风道腔处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叶轮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以所述叶轮的圆心对称分布在所述叶轮上。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相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叶轮后设置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转轴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上固连有切割刀片。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突出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散热槽。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附件包括第一附件与第二附件,所述第一附件卡接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第二附件卡接在所述出风口上。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第一附件为格栅或者吸风管。
据上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所述第二附件为吹风管或者收集袋,所述收集袋上设有多个细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风道腔的形状设置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能有效的降低噪音。电机转轴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上设置有刀片,则在电机转轴带动叶轮转动时,刀片也会随之转动,则在吸入落叶时,先与落叶接触的为刀片,刀片在旋转过程中具有切削力,能将落叶切碎,防止落叶缠绕在风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吹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壳;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把手;140、第一壳体;150、第二壳体;151、突出部;151a、散热槽;200、风机;210、电机;220、叶轮;221、弧形叶片;211、转轴;230、切割刀片;310、格栅;320、吸风管;330、吹风管;340、收集袋;400、风道腔;410、弧形部;420、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200,包括外壳100、风机200和附件,外壳100上设置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外壳100上还设置有手柄或者把手130,用于操作者抓拿,将附件分为第一附件和第二附件,将第一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进风口110上,第二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出风口120上。
如图1所示,当吹吸风机200处于吹风状态时,外壳100的进风口110上设置的是格栅310,在外壳100出风口120上设置的是吹风管330,此时风机200通过格栅310上的通孔将空气吸入到外壳100的风道腔400内,气流沿风道腔400运动,经过风机200的加速之后,从出气管内喷发出去,利用气流的高速运动,能将一些不是很重的物体吹散开,其中就包括灰尘和落叶等物体。
如图2所示,当吹吸风机200处于吸风状态时,外壳100的进风口110上设置的吸风管320,外壳100的出风口120上设置的是收集袋340,设置一个扁长的吸风管320,在风机200启动时,相比格栅310来说,风机200提供的吸力更为集中,方便吸取落叶等物体,同时能吸入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被格栅310所阻挡,如吸入落叶后,同样的沿风道腔400运动至收集袋340中,此时收集袋340上应设置有多个能透气的细孔,将多余的空气从该细孔中排出,因为在吸风状态下,不仅仅是将落叶等看得见的物体吸入进去了,同时也将大量的空气吸入进去,利用细孔能达到空气的平衡。
如图3所示,风道腔400的形状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以风机200轴线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的弧形部410,另一个是从弧形部410外端切线方向延伸而出的平面部420,在本申请中风道腔400的结构是采用类似于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形状,利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的结构带来的静音效果,来控制风道腔400内发出的噪音,使得本吹吸风机200具有较好的静音效果。
同样的,吹吸风机200的风道腔400整体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以及采用其他类似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的结构达到静音的效果,并不超出本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外壳100包括第一壳体140以及第二壳体150,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150合围形成出风口120和风道腔400,进风口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40上,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均与风道腔400连通,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150是可拆卸式连接的,方便将风机200安装在外壳100内,同样也方便其检修,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在第一壳体140上设置了一个半腔,在第二壳体150上也设置了一个半腔,合围形成完整的风道腔400,同时形成出风口12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外壳100整体成型的,预留出安装通孔出来即可,同样的利用安装通孔安装风机200,只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可拆卸式设计安装起来更为方便。
风机200包括电机210和叶轮220,电机210设置有转轴211与叶轮220相接,叶轮220设置在与进风口110连通的风道腔400处,在本方案中,进风口110的圆心与电机210转轴211的轴线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此时叶轮220的带动气流的效果最佳,电机210则是为叶轮220提供动力,通过转轴211带动叶轮220转动。
叶轮220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叶片221,弧形叶片221以叶轮220的圆心对称分布在叶轮220上,弧形叶片22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不停的转动中,具有较好的对气流引导的作用。至于倾斜角度以及倾斜方向可以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要求来确定。
转轴211一端与电机210相接,另一端穿过叶轮220后设置在靠近进风口110的一侧,转轴211靠近进风口110一端上固连有切割刀片230,则在转轴211带动叶轮220转动的时候,切割刀片230也随之转动,尤其是在吸风状态下,经常需要吸落叶等物体,设置切割刀片230后,能对落叶进行初次的粉碎,能避免落叶缠绕在叶轮220上。同理,可不限于切割刀片230,只要是能用来破碎一些物体的都可。
同样的,第二壳体150上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突出部151,电机210设置在突出部151的内侧,突出部151上设置有散热槽151a,电机210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的将该热量散出,保证电机210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包括外壳、风机、附件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道腔,通过将风道腔的结构设置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利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状的弧形面带来的静音效果,对整机实现了降噪,同时在电机转轴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上设置有切割刀片,可对进入到风道腔内的物体进行首次切割或破碎,避免一些物体缠绕在叶轮上,影响到叶轮的运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包括外壳、风机和附件,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腔,风道腔的形状为类阿基米德螺旋线状,风机安装于风道腔的中央,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转轴与所述叶轮相接,所述转轴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上固连有切割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腔包括一个以风机轴线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的弧形部和一个从弧形部外端切线方向延伸而出的平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出风口和风道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设置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风道腔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以所述叶轮的圆心对称分布在所述叶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相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叶轮后设置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突出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散热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包括第一附件与第二附件,所述第一附件卡接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第二附件卡接在所述出风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为格栅或者吸风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件为吹风管或者收集袋,所述收集袋上设有多个细孔。
CN202020552951.0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Active CN212899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951.0U CN21289903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951.0U CN21289903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9034U true CN21289903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2951.0U Active CN21289903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9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28639A1 (zh) 花园吹风机
US5768749A (en) Portable air blower
EP3225742B1 (en) Air blower and blower/vacuum apparatus
CN205134254U (zh) 吹风装置
JP2008509686A (ja) 庭園および景観地用ブロアー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ブロアー
WO2019137074A1 (zh) 一种通过离心风扇传动的风动毛绒修剪器
WO2018003017A1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09781258U (zh) 一种空气泵
CN212899034U (zh) 一种静音型吹吸风机
CN109730580A (zh) 气动吸尘器
CN203866754U (zh) 吹风装置
CN211692946U (zh) 一种吹风效果好的吹吸机
CN202851398U (zh) 一种吹吸风机
CN107419684B (zh) 一种吹吸机
CN108138455B (zh) 花园吹风机
CN213883043U (zh) 一种降噪吸尘器及吸尘器电机
JP2001003894A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1735212U (zh) 吹风机
CN209555555U (zh) 直吸式风道的毛球修剪器
CN209856054U (zh) 一种风速高噪音低的手持无叶风扇
CN208023485U (zh) 吹吸机
CN112205919A (zh) 一种降噪吸尘器及吸尘器电机
CN217502025U (zh) 一种高通量园林轴流吹风机
CN216342945U (zh) 一种高效率低噪音风机
CN219260839U (zh) 吹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00 No. 255, Kesheng Road, Wangchun Industrial Park, Haish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98 Longtan Road,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