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2877U -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2877U
CN212862877U CN202021307174.XU CN202021307174U CN212862877U CN 212862877 U CN212862877 U CN 212862877U CN 202021307174 U CN202021307174 U CN 202021307174U CN 212862877 U CN212862877 U CN 212862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ller
spiral
steel belt
spira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71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池伟
陆昌余
郭海涛
赵红阳
吴淳生
胡扬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ng Dak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ng Da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ng Dake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ng Da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71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2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2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2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包括辊身,辊身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辊身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两个螺旋形油槽在辊身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螺旋形油槽均从辊身的中间处向辊身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螺旋形油槽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储油槽,两个螺旋形油槽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相连通,且环形储油槽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托辊对钢带润滑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使用其托辊使钢带长久使用不会造成局部磨损,使整个面均匀磨损,并且其能够防止润滑油沿托辊的两端溢出,其使得连续压机的内部时刻保持清洁;整个钢带托辊结构简单、效果优异、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背景技术
连续压机生产线是人造板生产线中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辊驱动上下两个钢带运动,从而对两个钢带缝隙间的原料进行压实。在连续压机工作的过程中,其前后两端的传动辊用于驱动钢带环行运动,同时还在钢带的内圈中设置有若干托辊,其托辊主要对钢带起到支撑和钢带调偏作用。由于钢带转速比较快,长时间钢带和托辊在高压高温状态下接触摩擦,相互容易造成磨损,为了减少托辊与钢带内表面之间磨损,会在托辊的辊身上等间距开设多个同心环形油槽。在托辊的辊身设置多个环形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一定程度降低了托辊与钢带之间的磨损,但是长时间工作后会发现在钢带的内表面出现与环型油槽相对应的钢带部位出现凹凸印现象,造成钢带不平整,从而使生产的纤维板板面也出现凹凸不平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当钢带和托辊运行2-3年后,必须更换钢带和辊杆等设备,但钢带、辊杆价值高,使用时间短,造成生产成本上涨。
专利号为CN107415317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压机钢带支撑的托辊,在托辊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式沟槽,沟槽用于储存钢带表面润滑油,螺旋式沟槽分为两段,两段螺旋式沟槽的旋向相反,从托辊轴向的两侧开始,至中间结束;该实用新型公开的连续压机上的托辊将传统的同心环形油槽改成左右对称的螺旋式沟槽能够解决钢带部位出现凹凸印现象,保证了钢带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连续压机上的托辊宽度是略大于钢带的宽度,在托辊随着钢带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如果螺旋式沟槽中的润滑油较多时,其多余部分的润滑油会随着螺旋式沟槽溢动,并从螺旋式沟槽的外端流出聚集,然后从托辊表面的两端部甩出,而由于钢带的宽度小于托辊,其滴落的润滑油会滴落在连续压机传动腔的底壁上,容易对连续压机造成污染,需要作业人员后续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因此,针对传统托辊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托辊的不足,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两种问题的钢带托辊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具有环形油槽托辊易在钢带表面造成凹凸印以及现有具有螺旋式沟槽托辊易造成润滑油从两端甩落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包括与钢带内表面相接触的辊身,所述辊身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身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在辊身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均从辊身的中间处向辊身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储油槽,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相连通,且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身左右两端的圆周面上设置的螺旋形油槽均为1~2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旋形油槽的槽宽为6mm,螺旋形油槽的槽深为1.2mm,螺旋槽的螺距为5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储油槽的槽宽为8mm,环形储油槽的槽深为1.8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的起始端分别设置在辊身中间处的上下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身是实心,所述辊身的长度为2770mm,所述辊身的外圆直径为22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辊轴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托辊通过在辊身表面设置的螺旋型油槽,使得钢带与托辊在接触时,其油槽始终不会对应在钢带同一个部位,对钢带润滑更均匀效果更好,并且使用其托辊使钢带长久使用不会造成局部磨损,使整个面均匀磨损,永久使用也不会造成钢带因局部磨损而造成成品板表面凹凸痕现象,从而使得成品板面平整度好,从而使产品质量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具有螺旋式沟槽的托辊相比,其通过在辊身的两端设置若干环形储油槽,由于辊身长度大于钢带长度,在钢带传动过程中其环形油槽不与钢带的内表面相接触,并在托辊随钢带转动的过程中,其螺旋形油槽中的多余润滑油沿着螺旋式油槽流动至辊身两端部时会流进环形储油槽中,其多余的润滑油无法从托辊表面的两端部溢出,因此不会造成对连续压机内部传动腔的污染,其设计结构简单,但是效果优异,有效解决了现有螺旋式沟槽托辊在传动过程中容易污染连续压机的不足,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主视平面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主视平面结构图。
其中,1-辊身,101-螺旋形油槽,102-环形储油槽,2-辊轴,20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
“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参考附图1,其包括辊身1,其辊身1的宽度是大于钢带(图中未画出)的宽度,并且辊身1与钢带的内表面相接触。在辊身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辊轴2,并且为了将辊轴2与连续压机上的内壁上的转轴稳定连接,还在辊轴2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201。
本实施例1中的油槽设置为其改进点,参考附图1和附图2,具体设置时在辊身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101,其两个螺旋形油槽101在辊身1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并且两个螺旋形油槽101均从辊身1的中间处向辊身1两端延伸,同时还在辊身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环形储油槽102,并将两个螺旋形油槽101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102相连通,并且保证其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101。
另外,对本实施例托辊的具体参数设置时,其辊身1的长度为2770mm,辊身的外圆直径为220mm,并且辊身1可为实心结构。本实施例中螺旋形油槽101的槽宽为6mm,螺旋形油槽101的槽深为1.2mm,螺旋槽的螺距为50mm。同时,其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为8mm,环形储油槽102的槽深为1.8mm。
最后,本实施例在对两个螺旋形油槽101进行开槽设置时,其两个螺旋形油槽101的起始端分别设置在辊身1中间处的上下表面。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施例1基础上改进的钢带托辊,其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出不做再次说明,其不同之处在于,参考附图3,本实施例中的辊身1长度是略大于实施例1中的辊身长度,并且将辊身1左右两端的开设的一个环形储油槽102该成两个环形储油槽102,同时将两个螺旋形油槽101的外端分别与最内端的环形储油槽102相连通设置。
本实施例1公开的钢带托辊在与钢带接触传动过程中,其钢带内表面完全覆盖住辊身1表面的螺旋形油槽101,而环形储油槽102是不与钢带相接触的。
在钢带托辊转动的过程中,其螺旋形油槽101中的润滑油能够达降低辊身1表面与钢带内表面传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不会造成局部磨损,并且在具体过程中其螺旋形油槽101始终不会对应在钢带同一个部位,对钢带润滑更均匀效果更好,不会造成钢带因局部磨损而造成成品板表面凹凸痕现象。另外其螺旋形油槽101中的大量润滑油在沿着螺旋形油槽101流动至辊身1的两端时,会流入环形储油槽102中,能够防止多余的润滑油沿辊身1的两端部甩出,使得连续压机的内部时刻保持清洁。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带内表面相接触的辊身(1),所述辊身(1)的外端面连接有辊轴(2),所述辊身(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旋形油槽(101),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在辊身(1)的中间处呈镜像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均从辊身(1)的中间处向辊身(1)两端延伸,位于左右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左右两端的辊身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储油槽(102),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的外端与环形储油槽(102)相连通,且所述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和槽深均大于螺旋形油槽(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左右两端的圆周面上设置的螺旋形油槽(101)均为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油槽(101)的槽宽为6mm,螺旋形油槽(101)的槽深为1.2mm,螺旋槽的螺距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储油槽(102)的槽宽为8mm,环形储油槽(102)的槽深为1.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旋形油槽(101)的起始端分别设置在辊身(1)中间处的上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是实心,所述辊身(1)的长度为2770mm,所述辊身的外圆直径为2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201)。
CN202021307174.X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Active CN212862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7174.XU CN212862877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7174.XU CN212862877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2877U true CN21286287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7174.XU Active CN212862877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2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8421A (zh) 一种密封轴承
CN212862877U (zh) 一种连续压机上的钢带托辊
CN203743197U (zh) 轴承
CN202301477U (zh) 强制稀油润滑的九辊轴承箱
CN209397324U (zh) 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技术的钢领与钢丝圈自润滑结构
CN209067822U (zh) 一种冶金产品运输用减速机
CN217130091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CN215722411U (zh) 一种加工中心自动给油润滑装置
CN206320262U (zh) 一种具有端面润滑结构的齿轮
CN215720216U (zh) 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
CN205823961U (zh) 一种带有润滑油注射孔的滚滑复合轴承
CN104653631A (zh) 低速自润滑高温滚动轴承
CN201359023Y (zh) 外球面贮油轴承座
CN204221392U (zh) 一种车削机用工件支架
CN205064591U (zh) 一种新型圆柱滚子轴承
CN208870930U (zh) 用于曲轴轴承组件的铆钉式轴承保持架
CN205677986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自润滑外球面球轴承
CN205298499U (zh) 一种减速机
CN201753684U (zh) 发动机齿轮泵专用滑动轴承
CN205639292U (zh) 球面滚子轴承
CN205136379U (zh) 一种润滑补给通畅回转支撑
CN216478466U (zh) 一种带有防尘结构的双金属轴承
CN211117164U (zh) 一种新型船用水润滑轴承
CN219013174U (zh) 一种四点角接触球轴承
CN210565791U (zh) 链板机轴承轮轴承替换用的耐高磨内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