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7877U -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7877U
CN212847877U CN202020674728.3U CN202020674728U CN212847877U CN 212847877 U CN212847877 U CN 212847877U CN 202020674728 U CN202020674728 U CN 202020674728U CN 212847877 U CN212847877 U CN 212847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nded wire
rotor
rotating
main shaft
stra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47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汉龙
李永川
林佳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xin Cab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xin Cab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xin Cab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xin Cab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47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7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7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7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具有同步转动且转速、转向均相同的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第一绞线转子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及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第二绞线转子上具有第二转动中心部及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延伸端上设有接收导杆;多根线材输送到第一绞线转子,第一绞线转子带动线材进行第一次绞线工作,形成的初次绞合线输送到第二绞线转子,第二绞线转子带动初次绞合线进行第二次绞线工作,获得成品绞合线。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驱动功率小,能耗低;实现一前一后绞线动作,使线材之间绞合更紧密、牢固,获得稳定的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合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电缆的绞合线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电缆的导体都是绞合线,绞合线是利用绞线机制作。传统绞线机把多股金属丝、漆包线、绝缘线等绞合成股线,工作时,通过放线转笼放线并旋转,配合相应的绞线眼模把多股线材绞合成束状绞合线。这种绞线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放线转笼体型笨重,需要较大动力才能转动,能耗高。2、放线转笼旋转较快时,产生较大离心力,经常出现内部组装的放线盘甩飞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只能较低速运行,也由此影响了绞线机的绞线速度。3、只有一处绞线点,绞合不牢固,经常出现多股线材之间绞合松散,影响绞合线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能耗低,生产的绞合线品质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包括有水平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以及包括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该第一绞线转子是U形对称转体,第一绞线转子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及由第一转动中心部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第一转动中心部对应套装在第一转动主轴,实现第一绞线转子跟随第一转动主轴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也是U形对称转体,第二绞线转子上具有第二转动中心部及由第二转动中心部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延伸端上设有接收导杆;第二转动中心部对应套装在第二转动主轴,实现第二绞线转子跟随第二转动主轴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与第一绞线转子位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同步转动且转速、转向均相同,第二支撑座外侧设有第二绞线眼模;供线定子提供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线材经过分线板及第一绞线眼模后输送到第一绞线转子,第一绞线转子带动线材进行第一次绞线工作,经过第一绞线转子的绞线工作形成的初次绞合线输送到第二绞线转子并进入第二绞线眼模,第二绞线转子带动初次绞合线进行第二次绞线工作,经过第二绞线眼模输出成品绞合线。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转动主轴和第二转动主轴同轴线布置,且第一转动主轴和第二转动主轴由同一组的电机驱动组带动同步旋转;第一绞线转子的输送导杆与第二绞线转子的接收导杆同轴线相对。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电机驱动组靠近第二支撑座安置,电机驱动组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配合齿轮驱动第二转动主轴,以及电机驱动组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第一转动主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配合旋转绞线,无需放线转笼旋转绞线,提升绞合线生产速度,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驱动功率小,能耗低;两个绞线转子实现一前一后绞线动作,使线材之间绞合更紧密、牢固,获得稳定的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具体地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第一绞线转子3、第二绞线转子4、供线定子5、电机驱动组6。
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水平间隔布置,两者之间留有嵌装空间。第一支撑座1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11,第二支撑座2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21。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分别提供支撑及安装,图中实施例,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分别是在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的内侧相对朝向凸伸;而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的外侧分别布置同步带和传动齿轮。
该第一绞线转子3是U形对称转体,第一绞线转子3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31及由第一转动中心部3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一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2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33;第一转动中心部31对应套装在第一转动主轴11,实现第一绞线转子3跟随第一转动主轴11转动;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上间隔布置滑轮,以便导引及限制绞合线。本实施例中,第一绞线转子3一侧的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用于输送绞合线,而第一绞线转子3另一对称侧的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则空置,形成配重,保证第一绞线转子3转动。当然,根据生产需要,第一绞线转子3上的所有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均可用于输送绞合线。
该第二绞线转子4是U形对称转体,第二绞线转子4上具有第二转动中心部41及由第二转动中心部4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二支撑臂42,第二支撑臂42的延伸端上设有接收导杆43;第二转动中心部41对应套装在第二转动主轴21,实现第二绞线转子4跟随第二转动主轴2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与第一绞线转子3位于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之间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二支撑臂42和接收导杆43上间隔布置滑轮,以便接收并导引、限制绞合线。第二支撑臂42和接收导杆43接收绞合线是与第一绞线转子3输送绞合线的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同侧相对,保证传送稳定、顺畅。第二支撑座2外侧设有第二绞线眼模22,第二转动主轴21设有相应通孔给予绞合线穿设进入第二绞线眼模22,用于配合第二绞线转子4进行绞线工作及输出成品绞合线,第二绞线眼模22可拆换,以满足生产不同线径的绞合线。
该供线定子5是长条形框架,供线定子5安装在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供线定子5的两端头分别连接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供线定子5的内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放线盘51,在供线定子5连接第一转动主轴11的一端设有分线板52及第一绞线眼模53。分线板52通过可调式组装,以便调节分线板52与第一绞线眼模53的距离。第一绞线眼模53固定在供线定子5上,第一转动主轴11设有相应通孔配合第一绞线眼模53,满足初次绞合线穿出走向第一绞线转子3的第一支撑臂32和输送导杆33,达到第一绞线转子3进行转动绞线的同时还输出初次绞合线。
该电机驱动组6同步驱动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实现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的转速、转向均相同,减少了驱动设备,降低投资成本,同时达到工作同步性,有助于一前一后的两次绞线质量,避免前后绞线偏差带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情况,因此获得稳定的产品品质。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来绞线,转动轻快,可提升绞线生产速度,且采用一前一后的两次绞线,使线材之间绞合更紧密,不会松散,且节距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同步旋转绞线,体型轻小,无需放线转笼旋转绞线,减小驱动功率,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能耗低。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同轴线布置,第一绞线转子3的输送导杆33与第二绞线转子4的接收导杆43同轴线相对,直线传线,防止绞合线传送过程受外力作用扭曲。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同步相对旋转绞线,驱动旋转简易,并获得一前一后的绞线动作,使线材之间绞合更紧密,不会松散,且节距好。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组6靠近第二支撑座2安置,电机驱动组6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配合齿轮驱动第二转动主轴21,以及电机驱动组6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一传动杆61传动连接第一转动主轴11。该结构实现同一动力源工作,达到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同步相对旋转绞线;优化结构,降低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绞线转子和第二绞线转子配合旋转绞线,无需放线转笼旋转绞线,提升绞合线生产速度,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驱动功率小,能耗低;两个绞线转子实现一前一后绞线动作,使线材之间绞合更紧密、牢固,获得稳定的产品品质。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1)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11),第二支撑座(2)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21);以及包括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该第一绞线转子(3)是U形对称转体,第一绞线转子(3)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31)及由第一转动中心部(3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一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2)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33);第一转动中心部(31)对应套装在第一转动主轴(11),实现第一绞线转子(3)跟随第一转动主轴(1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也是U形对称转体,第二绞线转子(4)上具有第二转动中心部(41)及由第二转动中心部(4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二支撑臂(42),第二支撑臂(42)的延伸端上设有接收导杆(43);第二转动中心部(41)对应套装在第二转动主轴(21),实现第二绞线转子(4)跟随第二转动主轴(2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与第一绞线转子(3)位于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之间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同步转动且转速、转向均相同,第二支撑座(2)外侧设有第二绞线眼模(22);供线定子(5)提供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线材经过分线板(52)及第一绞线眼模(53)后输送到第一绞线转子,第一绞线转子带动线材进行第一次绞线工作,经过第一绞线转子的绞线工作形成的初次绞合线输送到第二绞线转子并进入第二绞线眼模,第二绞线转子带动初次绞合线进行第二次绞线工作,经过第二绞线眼模输出成品绞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同轴线布置,且第一转动主轴(11)和第二转动主轴(21)由同一组的电机驱动组(6)带动同步旋转;第一绞线转子(3)的输送导杆(33)与第二绞线转子(4)的接收导杆(43)同轴线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6)靠近第二支撑座(2)安置,电机驱动组(6)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配合齿轮驱动第二转动主轴(21),以及电机驱动组(6)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一传动杆(61)传动连接第一转动主轴(11)。
CN202020674728.3U 2020-04-28 2020-04-28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Active CN212847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4728.3U CN2128478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4728.3U CN2128478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7877U true CN21284787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5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4728.3U Active CN212847877U (zh) 2020-04-28 2020-04-28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7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1157B (zh)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
CN203351296U (zh) 两单线无扭对绞机
CN111005103A (zh) 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
CN212257039U (zh) 一种电缆生产的束丝机
CN212152919U (zh) 一种超致密表面镀锌钢绞线的高速捻股机
CN107633923B (zh) 一种金属丝集合机
CN103440930B (zh) 电缆成缆机的放线绞体
CN209859695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源线的绞线装置
CN212847877U (zh)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CN112331417A (zh) 一种退扭辅助旋转架及一种退扭辅助旋转方法
CN117334407A (zh) 一种光伏用柔性铝合金光伏电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CN212209041U (zh)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装置
CN109065274B (zh) 一种无扭成缆机
CN217690635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绞线机
CN203456177U (zh) 电缆成缆机的放线绞体
CN114628087B (zh) 一种复绞合束绞线的卷绕卷机
CN217740259U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生产用导体绞合装置
CN208538562U (zh) 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专用盘式绞线机
CN208111170U (zh) 一种电缆绞制装置
CN207068555U (zh) 一种新型金属丝集合机
CN111863355A (zh) 一种用于电缆制造的绞线机
CN212809909U (zh)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放线机构
CN218866789U (zh) 一种双工位绞线机
CN218100806U (zh) 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装置
CN214476671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