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6823U - 载具 - Google Patents

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6823U
CN212826823U CN202021039536.1U CN202021039536U CN212826823U CN 212826823 U CN212826823 U CN 212826823U CN 202021039536 U CN202021039536 U CN 202021039536U CN 212826823 U CN212826823 U CN 21282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limiting plate
groove
plat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95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诚
丁金焕
陈平贵
马建强
高健
高荣富
嵇康进
张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95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6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载具,载具的底座和顶板固定连接形成腔体,腔体的底部具有贯通的限位槽,限位板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腔体内,通过控制限位板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工件置于限位槽内定位,并通过翻转载具实现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本公开的载具结构简单,无需切换载具即可实现对工件正反面作业,降低了工件外观损坏风险,提高了工件生产效率和工件良率。

Description

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零件种类也越来越多。部分零件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其正反面进行作业后才能使用。由于大部分零件为异形零件,在对工件正反面分别进行作业时需要更换为不同的载具进行夹持。即整个作业过程需要两种不同的载具,作用流程为放置载具—正面作业—更换载具—反面作业—保压。例如,蓝牙耳机的麦克风支架在使用前需要贴背胶和贴金属网作业。由于贴背胶和贴金属网分别在麦克风支架的正反面作业,因此在贴完背胶后需要人工取放支架并更换载具进行贴金属网作业。
在上述作业过程中,载具切换占用了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件生产效率,同时载具切换时容易对工件外观造成损坏,并且人工作业时依靠人工的判断对工件进行定位,定位精度差,对工件良率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具,通过翻转即可实现对工件正反面作业,提高了工件生产效率和良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
底座,包括腔体和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底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限位槽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顶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包括至少一个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上方;
限位板,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限位板被配置为位于第一位置露出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第二位置覆盖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第三位置露出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多个限位槽组,多个所述限位槽组沿所述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限位板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的限位窗口,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窗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组的上方露出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组包括多个所述限位槽,所有所述限位槽以矩阵方式分布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限位板包括多个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的所述限位窗口,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三位置时多个所述限位窗口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上方露出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腔体的长度,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位于靠近所述腔体外侧面的所述限位槽组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包括多个沿所述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限位窗口组,所述限位窗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窗口,所述限位窗口组的数量比所述限位槽组的数量少1,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限位槽组从多个所述限位窗口组以及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露出;
其中,相邻的所述限位窗口组之间的距离与靠近所述限位板外侧面的所述限位窗口组与所述限位板外侧面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窗口露出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组内的所有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两侧,被配置为限制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腔体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的定位通孔,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前侧,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还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板沿宽度方向的侧边上,所述第三卡槽位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
所述底座还包括止位件,固定于所述腔体沿宽度方向的侧边上,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止位件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或第三卡槽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形成限位台;
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侧壁对称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顶部到所述限位槽顶部具有预定高度。
本实施例载具的底座和顶板固定连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具有贯通的限位槽,限位板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腔体内,将工件置于限位槽内并通过控制限位板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对工件定位,并通过翻转载具实现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所述载具结构简单,无需切换载具即可实现对工件正反面作业,降低了工件外观损坏风险,提高了工件生产效率和工件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和限位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板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板位于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和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和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板和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7为本实施例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载具包括底座1、限位板3和顶板2。其中,限位板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底座1和顶板2之间。所述限位板3被配置为位于不同的位置时,对设置于限位槽12内的工件进行不同的作业。
具体地,底座1包括腔体11和至少一个限位槽12。其中,腔体11的两侧连通,且腔体11的顶部具有开口,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槽12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且贯通所述底座1。所述限位槽12用于固定工件,通过翻转底座1从所述限位槽12的正面和反面分别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11为长方形,所述限位板3设置为与腔体11适配的长方形,在所述腔体11内移动。也就是说,底座1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壁,底板和两个侧壁包围形成所述腔体11。
所述限位槽12包括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沿长度方向连接设置。具体地,第二部分122的宽度大于第一部分121的宽度,以使得第二部分122和第一部分121的两侧连接处分别形成限位台123。所述限位台123用于对放入限位槽12内的工件进行沿长度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二部分122的两侧壁对称延伸有凸台124,两个凸台124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件的宽度,用于对放入限位槽12内的工件进行沿高度方向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的宽度与工件的宽度适配,以使得工件可以定位于限位槽12内进行作业。所述限位槽12沿长度方向对称,以使得两个限位台123的宽度相同。具体地,限位台123的宽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件进行设置,以达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具体地,所述凸台124位于第二部分122的侧壁沿高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使得凸台12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到限位槽12顶部和底座1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限位于限位槽12内的工件可以从限位槽12的正反面分别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24的顶部到限位槽12的顶部之间的预定高度与所述工件的高度基本相等,使得工件放入后不会影响限位板3的移动限位,且能够良好的实现对工件顶部的作业。例如,对蓝牙耳机的麦克风支架贴背胶和贴金属网作业。
所述凸台124的宽度与工件边缘宽度适配,以使得凸台124实现对工件的限位前提下,不影响工件的底面(反面)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124的宽度与限位台123的宽度相同,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4。所述第一固定件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4分别设置于所述腔体11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板3在腔体11内移动。其中,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4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腔体11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4均设置于限位槽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限位板3设置于腔体11内,沿腔体1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板3具有与限位槽12对应的限位窗口31,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窗口31贯通所述限位板3且限位窗口31大于限位槽12,以便于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从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全部的限位槽12。
所述限位板3受控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所述限位槽12的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限位板3受控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限位板3可以覆盖所述限位槽12的第一部分121与所述第二部分122。限位板3受控移动到第三位置时,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所述限位槽12的第二部分122。
所述限位窗口31沿宽度方向的位置与限位槽12在腔体11沿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所述限位板3的宽度与腔体11的宽度相同,以使得限位板3仅能沿腔体11的长度方向移动。载具通过控制限位板3沿长度方向移动的距离控制限位窗口31与限位槽12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定位通孔32。所述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所述定位通孔32便于用户观察限位板3的移动位置,使得限位板3可以准确的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定位通孔32设置于限位窗口31的前侧,如图1和图3所示。
具体地,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32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前侧125,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32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上方,如图7所示。
具体地,当工件为麦克风支架时,麦克风支架上具有定位孔。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窗口31露出全部的限位槽12。此时,将麦克风支架从限位窗口31的上方放入限位槽12内。然后,控制限位板3向第二位置或者第三位置移动。当限位板3移动时,可以通过定位通孔32观察限位板3是否移动到第二位置。具体地,当定位通孔32与麦克风支架上的定位孔连通时,限位板3被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限位板3移动到第三位置时,对麦克风支架的正面贴金属网时,可以通过将金属网上的定位孔与麦克风支架上的定位孔对齐连通时,表示金属网贴附位置正确。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和第三卡槽34。第一卡槽33、第三卡槽34和第二卡槽35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限位板3侧边上。所述侧边是指限位板3沿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边。
所述底座1还包括两个止位件15。止位件15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止位件15包括弹性部和限位部。所述弹性部位于侧壁的固定槽内。所述限位部的端部为球形结构,从所述底座1的侧壁伸出。所述限位部在受到外力时压缩所述弹性部向底座1的固定槽内移动。限位部在无外力压迫时,在所述弹性部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从固定槽伸出。所述止位件15用于与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或第三卡槽34卡扣连接,实现对限位板3在不同位置的限位。
具体地,所述限位板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止位件15伸出与所述第一卡槽33卡扣连接,将限位板3固定限位于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板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止位件15伸出与所述第二卡槽35卡扣连接,将限位板3固定限位于第二位置。所述限位板3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止位件15伸出与第三卡槽34卡扣连接,将限位板3固定限位于第三位置。限位板3在其它位置时退回侧壁的凹槽内,以便于限位板3移动。所述止位件15与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或者第二卡槽34卡扣连接时,可以将限位板3固定于不同的位置,可以避免在该位置对工件进行作业时限位板3移动影响作业,提高了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和第三卡槽34均设置为横截面为半圆形凹槽,以便于限位板3移动时止位件15受控可以退回到底座1的侧壁内。所述限位板3的长度小于所述腔体11的长度,以使得限位板3位于任意位置时,限位板3均位于腔体11内,如图5-图7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3还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13配合连接的侧边槽。也即,侧边槽设置于限位板3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3的一侧。所述侧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固定件13。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板3的侧边槽与第一固定件13连接,如图5所示。限位板3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板3中与侧边槽相对一侧的侧边槽与第二固定件14抵接,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4分别用于限制限位板3从所述腔体11的两侧伸出。
所述限位槽12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多个限位槽12。多个限位槽12以矩阵形式排布在腔体11内,如图1所示。所述矩阵形式是指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之间的距离相等,沿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的距离相等。
限位板3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多个限位窗口31同样以矩阵形式排布。所述限位窗口31的数量少于限位槽12的数量。具体地,限位窗口31比限位槽12少一列,如图1和图3所示。也就是说,当设定一列限位槽12为一个限位槽组A,一列限位窗口31为一个限位窗口组C时,限位窗口组C的数量要比限位槽组A的数量少1。每一列的限位槽12的数量与每一列的限位窗口31的数量相同。
限位板3的长度小于腔体11的长度。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板3的外侧面36位于靠近外侧面111的限位槽组A的一侧,以使得所有的限位槽12从所有的限位窗口31和限位板3的外侧露出。
其中,限位板3沿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限位窗口组C与相邻限位板3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窗口组C之间的距离相同。同时,沿腔体11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槽12的长度,以使得限位板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窗口31之间的板材和外侧的两个限位窗口组C与限位板3的侧面之间的限位板可以遮挡住所有的限位槽12。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多个定位通孔32。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定位通孔32以矩阵形式排布设置于限位板3上。每一列的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每一列的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具体地,定位通孔32分别设置于限位窗口31的一侧和靠近限位板3外侧面36的位置,以使得移动限位板3时可以通过每个定位通孔32观察确定移动板3与每个限位槽12的位置。
例如,在腔体11的底部设置有10个限位槽12,限位板3设置有8个限位窗口31和10个定位通孔32,如图3所示。限位槽12、限位窗口31和定位通孔32均以矩阵形式排列。其中,10个限位槽12以2行5列的方式排布,8个限位窗口31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和10个定位通孔32以2行5列的方式排布。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10个限位槽12分别从对应的限位窗口31和限位板3的外侧露出,如图5所示。当限位板3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板3的侧面与限位窗口组C之间的板材以及相邻限位窗口组C之间的板材将10个限位槽12全部遮挡住,如图6所示。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多个限位槽12。多个限位槽12以矩阵形式排布在腔体11内。所述矩阵形式是指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之间的距离相等,沿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之间的距离相等。
限位板3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多个限位窗口31的数量比所述限位槽12的列数少1,如图10所示。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对应列的所有限位槽12。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多个定位通孔32。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定位通孔32以矩阵形式排布设置于限位板3上。每一列的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每一列的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具体地,每一列的定位通孔32分别设置于限位窗口31的一侧和靠近限位板3外侧面36的位置,以使得移动限位板3时可以通过每个定位通孔32观察确定移动板3与每个限位槽12的位置。
例如,在腔体11的底部设置有10个限位槽12,限位板3设置有4个限位窗口31和10个定位通孔32,如图10和图11所示。限位槽12、限位窗口31和定位通孔32均以矩阵形式排列。其中,10个限位槽12以2行5列的方式排布,4个限位窗口31以1行4列的方式排布和10个定位通孔32以2行5列的方式排布。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10个限位槽12分别从对应的限位窗口31和限位板3的外侧露出,如图11所示。当限位板3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板3的侧面与限位窗口31之间的板材以及相邻限位窗口31之间的板材将10个限位槽12全部遮挡住。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排布的限位槽12。限位板3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多个限位窗口31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12的列数相同,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每个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对应列的所有限位槽12,如图13所示。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多个定位通孔32。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定位通孔32以矩阵形式排布设置于限位板3上。每一列的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每一列的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具体地,每一列的定位通孔32设置于限位窗口31的一侧。
例如,在腔体11的底部设置有8个限位槽12,限位板3设置有4个限位窗口31和8个定位通孔32,如图12和图13所示。限位槽12、限位窗口31和定位通孔32均以矩阵形式排列。其中,8个限位槽12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4个限位窗口31以1行4列的方式排布和8个定位通孔32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8个限位槽12分别从对应的限位窗口31露出,如图13所示。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排布的限位槽12。限位板3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多个限位窗口31的数量与多个所述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每个限位窗口31可以露出对应的限位槽12,如图15所示。
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多个定位通孔32。定位通孔32的数量与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定位通孔32以矩阵形式排布设置于限位板3上。具体地,每个定位通孔32设置于对应的限位窗口31的一侧。
例如,在腔体11的底部设置有8个限位槽12,限位板3设置有8个限位窗口31和8个定位通孔32,如图14和图15所示。限位槽12、限位窗口31和定位通孔32均以相同的矩阵形式排列。其中,8个限位槽12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8个限位窗口31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和8个定位通孔32以2行4列的方式排布。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8个限位槽12分别从对应的限位窗口31露出,如图15所示。
顶板2设置于底座1和限位板3的上方,与底座1固定连接。限位板3的高度与所述腔体11的高度相同。所述顶板2用于限制限位板3沿高度方向移动,避免影响工件作业。所述顶板2包括至少一个操作窗口21。所述操作窗口21位于所述限位槽12的上方,且操作窗口21大于限位槽12。当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窗口21和限位窗口31连通以露出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2。
所述操作窗口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在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窗口21的数量和限位槽1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以便于操作人员从每个操作窗口21对工件进行作业和观察,如图1和图2所示。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窗口21的数量和限位槽12的列数相同,且每个操作窗口21与对应列的限位槽12的位置对应。每个操作窗口21可以露出对应列的所有限位槽12,如图8所示。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顶板2包括一个操作窗口21,如图9所示。所述操作窗口21小于限位板3的宽度,以限制限位板3沿高度方向移动。所述操作窗口21可以露出腔体11内所有的限位槽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限位板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3在腔体11内移动,以实现在不同位置的作业。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座1、顶板2和限位板3整体翻转,以实现在工件的正反面作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任意可以驱动限位板3直线运动的动力装置,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任意可以驱动底座1、顶部2和限位板3翻转的动力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板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操作窗口21和限位窗口31连通,将工件从操作窗口21放置于限位槽12内;然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板3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限位板3压住全部工件不动;然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翻转载具,在工件的背面(反面)贴背胶;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翻转载具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板3移动到第三位置压住部分工件,在工件另一部分的正面贴金属网,并保压;保压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板3移动到第一位置,取出作业完成的工件。本实施例的载具可以作为通用载具夹持工件,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过程中无需载具切换和辅助定位,降低了工件外观损坏的风险,提供工件良率和产能。同时本实施例的载具可以自动翻转和定位实现了无人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载具的底座和顶板固定连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具有贯通的限位槽,限位板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腔体内,通过控制限位板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工件置于限位槽内定位,并通过翻转载具实现对工件的正反面作业,所述载具结构简单,无需切换载具即可实现对工件正反面作业,降低了工件外观损坏风险,提高了工件生产效率和工件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
底座(1),包括腔体(11)和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底座(1)的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所述限位槽(12)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
顶板(2),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包括至少一个操作窗口(21),所述操作窗口(21)位于所述限位槽(12)的上方;
限位板(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所述限位板(3)被配置为位于第一位置露出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与所述第二部分(122),位于第二位置覆盖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与所述第二部分(122),位于第三位置露出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二部分(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多个限位槽组(A),所述限位槽组(A)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槽(12),多个所述限位槽组(A)沿所述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
所述限位板(3)包括多个贯通所述限位板(3)的限位窗口(31),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窗口(31)位于所述限位槽组(A)的上方露出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与所述第二部分(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组(A)包括多个所述限位槽(12),所有所述限位槽(12)以矩阵方式分布设置于所述腔体(11)内;
所述限位板(3)包括多个与所述限位槽(12)一一对应的所述限位窗口(31),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三位置时多个所述限位窗口(3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上方露出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二部分(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的长度小于所述腔体(11)的长度,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板(3)位于靠近所述腔体(11)外侧面(111)的所述限位槽组(A)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包括多个沿所述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限位窗口组(C),所述限位窗口组(C)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窗口(31),所述限位窗口组(C)的数量比所述限位槽组(A)的数量少1,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限位槽组(A)从多个所述限位窗口组(C)以及所述限位板(3)的外侧露出;
其中,相邻的所述限位窗口组(C)之间的距离与靠近所述限位板(3)外侧面(36)的所述限位窗口组(C)与所述限位板(3)外侧面(36)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窗口(31)露出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组(A)内的所有所述限位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固定件(14),所述第一固定件(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4)分别设置于所述腔体(11)的两侧,被配置为限制所述限位板(3)在所述腔体(11)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槽(12)一一对应的定位通孔(32),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32)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前侧(125),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定位通孔(32)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还包括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和第三卡槽(34),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板(3)沿宽度方向的侧边上,所述第三卡槽(34)位于第一卡槽(33)与第二卡槽(35)之间;
所述底座(1)还包括止位件(15),固定于所述腔体(11)沿宽度方向的侧边上,所述限位板(3)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止位件(15)与所述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5)或第三卡槽(34)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121)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22)和所述第一部分(121)连接形成限位台(123);
所述第二部分(122)的两侧壁对称延伸有凸台(124),所述凸台(124)顶部到所述限位槽(12)顶部具有预定高度。
CN202021039536.1U 2020-06-08 2020-06-08 载具 Active CN21282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536.1U CN2128268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536.1U CN2128268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6823U true CN212826823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9536.1U Active CN2128268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6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8591A (zh) * 2021-09-16 2021-12-24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载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8591A (zh) * 2021-09-16 2021-12-24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载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26823U (zh) 载具
JP2002205128A (ja) パンチプレス
CN109822275B (zh) 一种焊接机
CN211073341U (zh) 一种翻转定位机构
CN214132572U (zh)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215393962U (zh) 手机摄像头加工治具载板
CN210651950U (zh) 软按键真空吸附校准装配设备
EP3808468B1 (en) Divided tool attachment method and press brake
CN218428016U (zh) 简易可移动定位夹机构
CN219953868U (zh) 一种气动保压装置
CN219212848U (zh) 一种压紧机构
CN218695297U (zh) 一种用于十字滑台切换的快速切换夹具结构
CN218639432U (zh) 一种用于换板设备的换板机构
CN213135808U (zh) 高效加工中心机
CN217913021U (zh) 一种三轴铣加工装置
CN217316599U (zh) 治具组件及锁附装置
CN211539573U (zh) 一种eps轴类零件加工装置
CN210731058U (zh) 一种工装定位夹持装置
CN217452748U (zh) 一种焊接装置及集成式焊接设备
CN218613574U (zh) 一种用于壳体工件的姿态转换装置
CN219053798U (zh) 一种并行多通道数控机床
CN113953787B (zh) 一种手机侧翼组装治具
CN216577556U (zh) 组装治具及组装上料结构
CN214395901U (zh) 印刷用初定位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6991952U (zh) 一种模块化可拼装工业机器人主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