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2606U - 一种铸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2606U
CN212822606U CN202021223004.3U CN202021223004U CN212822606U CN 212822606 U CN212822606 U CN 212822606U CN 202021223004 U CN202021223004 U CN 202021223004U CN 212822606 U CN212822606 U CN 212822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ealing chamber
cross rod
matched
block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30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枝峰
曾光前
李伟
叶贵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ast Stainless Steel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ast Stainless Steel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ast Stainless Steel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ast Stainless Steel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30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2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2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2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铸造装置铸造的铸件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装置,包括设有抽气口的密封室,所述密封室底部设有插入管,所述密封室设有取件口、并适配密封盖;所述密封室内设置模具,所述模具底部设置与插入管连通的升液管,所述升液管顶部设置连通型腔、上大下小的圆台腔;所述模具上方设置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进入型腔时、构成对型腔顶端的封闭;所述圆台腔内设置对其底部开口构成封闭的隔断块,所述隔断块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隔断块上方设置防止隔断块倾翻的限位横杆,所述圆台腔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供限位横杆穿出的限位孔。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金属液浇铸到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铸件的方法;包括真空铸造、低压铸造、压铸等多种铸造工艺。
真空铸造的优点在于可以让金属液平稳填充模具;缺点在于无法使模具内的金属液在高压下完成凝固。压铸的优点在于可以让模具内的金属液在高压下完成凝固;缺点在于无法让金属液平稳填充模具,形成的铸件内常常含有气孔。而如何兼具真空铸造与压铸的优点,使铸件的质量得到提高,一直是困扰铸造界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装置,其兼具真空铸造与压铸的优点,可以大幅提高铸件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造装置,包括:
密封室,其设有抽气口;所述密封室底部设有插入管,所述密封室设有取件口、并适配密封盖;
模具,其具有型腔、设于密封室内;
升液管,其设于模具底部、与插入管连通;所述升液管顶部设置连通型腔、上大下小的圆台腔;
加压部,其位于模具上方;所述加压部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进入型腔时、构成对型腔顶端的封闭;
其中,所述圆台腔内设置对其底部开口构成封闭的隔断块,所述隔断块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隔断块上方设置防止隔断块倾翻的限位横杆,所述限位横杆底部与所述隔断块顶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台腔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供限位横杆穿出的限位孔。
可选的,所述密封室的取料口设于其顶部;所述加压部的动力源设于密封盖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升液管与模具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升液管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插入管的顶端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升液管的底端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适配的第一环形棱;所述密封盖底部设置对模具构成抵紧的抵紧件。
可选的,所述抵紧件底部与模具顶部对应设置相适配的凸部与凹部。
可选的,所述限位横杆的一端设置膨大的帽部,另一端设置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并适配螺母。
可选的,所述圆台腔的外壁环绕限位孔设置第二环形槽,所述帽部与所述螺母分别在朝向圆台腔侧壁的一面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适配的第二环形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降下密封室,使插入管浸入坩埚的金属液中;使用真空泵抽出密封室内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坩埚中的金属液会进入插入管与升液管、并顶开隔断块进入模具的型腔;当金属液完成对模具型腔的填充后,隔断块会沉到圆台腔底部,通过动力源驱动加压部向下移动,对型腔内的金属液进行挤压,在型腔内金属液的液压作用下,隔断块会阻断升液管与型腔,从而使型腔内的金属液在高压下完成凝固。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真空铸造、减压铸造的方式将金属液吸入型腔,使金属液平稳地填充型腔;当金属液完成对型腔的填充后,直接对型腔内的金属液施加高压;兼具了真空铸造与压铸的优点,大幅度提高了铸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密封室内设置模具的示意图;
图3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密封室;2、抽气口;3、密封盖;4、模具;5、升液管;6、插入管;7、圆台腔;8、加压部;9、动力源;10、隔断块;11、限位横杆;12、限位孔;13、第一环形棱;14、抵紧件;15、凸部;16、凹部;17、第二环形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包括:
密封室1,其设有抽气口2;所述密封室1底部设有插入管6,所述密封室1设有取件口、并适配密封盖3;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密封盖3与密封室1对应设有螺栓孔、并通过穿设于螺栓孔的螺栓固接。所述抽气口2与真空泵连通。此外,所述密封室1还可以适配驱动其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气缸、液压缸、丝杠或线性电机。
模具4,其具有型腔、设于密封室1内;应当理解的是,根据铸件结构的不同,模具4可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或上下扣合的组装式结构。
升液管5,其设于模具4底部、与插入管6连通;所述升液管5顶部设置连通型腔、上大下小的圆台腔7;
加压部8,其位于模具4上方;所述加压部8在动力源9的驱动下进入型腔时、构成对型腔顶端的封闭;应当理解的是,驱动加压部8的动力源9通常是气缸或液压缸;此外,根据模具4及其型腔结构的不同,也可不设置加压部8,而设置与密封室1连通的空气增压泵;当金属液完成对型腔的填充后,解除真空状态,并通过空气增压泵使密封室1内的气压升高,从而直接对型腔内的金属液施加高压。
其中,所述圆台腔7内设置对其底部开口构成封闭的隔断块10,所述隔断块1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隔断块10上方设置防止隔断块10倾翻的限位横杆11,所述限位横杆11底部与所述隔断块10顶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台腔7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供限位横杆11穿出的限位孔12。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隔断块10的熔点与密度大于铸造的铸件的熔点与密度。所述限位横杆11与所述限位孔12过盈配合,通过冷装配合进行装配;在型腔内的金属液凝固成铸件后,通过敲打使限位横杆11从限位孔12内退出,即可将铸件从型腔内取出。
下面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降下密封室1,使插入管6浸入坩埚的金属液中;使用真空泵抽出密封室1内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坩埚中的金属液会进入插入管6与升液管5、并顶开隔断块10进入模具4的型腔;当金属液完成对模具4型腔的填充后,隔断块10会沉到圆台腔7底部,通过动力源9驱动加压部8向下移动,对型腔内的金属液进行挤压,在型腔内金属液的液压作用下,隔断块10会阻断升液管5与型腔,从而使型腔内的金属液在高压下完成凝固。本实用新型以真空铸造、减压铸造的方式将金属液吸入型腔,使金属液平稳地填充型腔;当金属液完成对型腔的填充后,直接对型腔内的金属液施加高压,使金属液在高压下完成凝固;兼具了真空铸造与压铸的优点,大幅度提高了铸件的质量。此外,在向型腔内的金属液施加高压时,可使密封室1上升、令插入管6离开坩埚的金属液液面,从而使升液管5与插入管6内的金属液落入坩埚,避免金属液凝固在升液管5与插入管6内。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室1的取料口设于其顶部;所述加压部8的动力源9设于密封盖3的底部。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在密封盖3的上方设置用于驱动密封盖3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气缸、液压缸、丝杠或线性电机,从而降低操作人员开关取件口时的劳动强度。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升液管5与模具4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管6与所述升液管5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插入管6的顶端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升液管5的底端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适配的第一环形棱13;所述密封盖3底部设置对模具4构成抵紧的抵紧件14。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抵紧件14抵紧模具4,可以使第一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棱13共同构成迷宫密封,从而避免金属液从插入管6与升液管5之间泄漏。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抵紧件14底部与模具4顶部对应设置相适配的凸部15与凹部16。应当理解的是,可在抵紧件14底部设置凸部15,在模具4顶部设置凹部16;或在抵紧件14底部设置凹部16,在模具4顶部设置凸部15。凸部15与凹部16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横杆11的一端设置膨大的帽部,另一端设置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并适配螺母。
在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台腔7的外壁环绕限位孔12设置第二环形槽,所述帽部与所述螺母分别在朝向圆台腔7侧壁的一面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适配的第二环形棱17。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棱17共同构成迷宫密封,可以有效避免金属液发生泄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室(1),其设有抽气口(2);所述密封室(1)底部设有插入管(6),所述密封室(1)设有取件口、并适配密封盖(3);
模具(4),其具有型腔、设于密封室(1)内;
升液管(5),其设于模具(4)底部、与插入管(6)连通;所述升液管(5)顶部设置连通型腔、上大下小的圆台腔(7);
加压部(8),其位于模具(4)上方;所述加压部(8)在动力源(9)的驱动下进入型腔时、构成对型腔顶端的封闭;
其中,所述圆台腔(7)内设置对其底部开口构成封闭的隔断块(10),所述隔断块(1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隔断块(10)上方设置防止隔断块(10)倾翻的限位横杆(11),所述限位横杆(11)底部与所述隔断块(10)顶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台腔(7)的前后侧壁分别设置供限位横杆(11)穿出的限位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室(1)的取料口设于其顶部;所述加压部(8)的动力源(9)设于密封盖(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管(5)与模具(4)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6)与所述升液管(5)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插入管(6)的顶端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升液管(5)的底端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适配的第一环形棱(13);所述密封盖(3)底部设置对模具(4)构成抵紧的抵紧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14)底部与模具(4)顶部对应设置相适配的凸部(15)与凹部(16)。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横杆(11)的一端设置膨大的帽部,另一端设置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并适配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腔(7)的外壁环绕限位孔(12)设置第二环形槽,所述帽部与所述螺母分别在朝向圆台腔(7)侧壁的一面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适配的第二环形棱(17)。
CN202021223004.3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铸造装置 Active CN212822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004.3U CN2128226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铸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004.3U CN2128226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铸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2606U true CN212822606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3004.3U Active CN2128226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铸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2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5738B (zh) 真空压铸设备和高真空压铸方法
JP2007253234A (ja) 竪型鋳造装置及び竪型鋳造方法
CN110076313B (zh) 一种基于真空排气和自然排气一体化的压铸模具
CN108311658A (zh) 真空低速压铸方法
CN212822606U (zh) 一种铸造装置
CN108838368A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
KR101169360B1 (ko) 상용차 휠의 허브용 용탕 단조 금형
JP2009131888A (ja) 鋳造装置
US9592549B2 (en) Thermally directed die casting suitable for making hermetically sealed disc drives
US5385198A (en) Vacuum casting apparatus
CN112059134A (zh) 一种真空熔炼气氛保护半连续铸造系统
CN111036887A (zh)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浸渗工装
CN212822605U (zh) 一种铸造模具
CN114160769A (zh) 一种保温炉免卸压的高真空压铸设备及铸造方法
CN212761066U (zh) 一种升液管以及模具
JP2004322138A (ja) ダイカスト鋳造における新規低圧鋳造法
CN108817353B (zh) 电动汽车电池底壳毛坯的复合液态模锻装置及方法
CN202465841U (zh) 一种下压式泡沫金属生产装置
JP2743789B2 (ja) 無孔質ダイキャスト装置
CN211679926U (zh) 一种热室压铸机高速稳定型压射结构
JPH07290187A (ja) 鋳造用金型
CN220248932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液压抽真空装置
CN216226853U (zh) 一种电机转子真空铸铝装置
JPH0233468B2 (zh)
CN220313907U (zh) 一种肋骨接骨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