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2112U -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2112U
CN212822112U CN202021812410.3U CN202021812410U CN212822112U CN 212822112 U CN212822112 U CN 212822112U CN 202021812410 U CN202021812410 U CN 202021812410U CN 212822112 U CN212822112 U CN 21282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silicon steel
steel sheet
guide rai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24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anyu Transfor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anyu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anyu Transfor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anyu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24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2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裁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包括壳体、若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的传送模块、冲孔模块、送料模块、搬运机械手,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应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右侧并伸出出料口,所述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右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打孔、自动叠放,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精确计算到硅钢片的位置,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冲孔模具在硅钢片的左端或右端进行打孔,并通过搬运机械手将硅钢片叠放在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裁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及缠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铁芯由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具体的工艺为:首先,工人通过裁片机将硅钢片裁剪成合适大小的矩形的硅钢片,同时利用冲孔设备在硅钢片的一端冲孔;之后将一组相同规格的合适数量的硅钢片叠放,并确保相邻两个硅钢片端部的孔是交错放置的,即一个硅钢片端部的孔在左,另一个在右;最后将不同规格的硅钢片组叠装在一起组成“日”字型的铁芯;其中,硅钢片端部的孔是固定孔,螺栓可以穿过此孔固定铁芯。
但是现有的裁片机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机械化程度较低,裁片机裁好的硅钢片需要人工叠放,硅钢片端部孔的方向也需要人工调整,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生产节奏,同时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出料口的壳体、若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的传送模块、冲孔模块、送料模块、搬运机械手,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应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右侧并伸出出料口,所述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右侧。
所述冲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的底座单元、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单元上并带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的滑槽的冲孔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冲孔支架上并且活塞杆朝下的冲孔气缸、设置在所述冲孔气缸活塞杆上的冲孔模具。所述送料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所述搬运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
进一步,所述传送模块包括顶部带有腰圆型的冲孔槽的传送支架、左、右主动带轮、左、右从动带轮、左、右传送带、传送电机。
进一步,所述传送支架靠近进料口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孔槽相配的废料排出通孔。
进一步,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部基座、底座电机、若干底座轨道轮、废料导管。
进一步,所述送料模块包括车体框架、若干送料轨道轮、送料电机。
进一步,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齿条、机械手底座、左右电机、主动齿轮、上下气缸、电磁铁。
进一步,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晶LCD、PLC控制器、若干控制按钮、节奏按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打孔、自动叠放,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精确计算到硅钢片的位置,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冲孔模具在硅钢片的左端或右端进行打孔,并通过搬运机械手将硅钢片叠放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全程自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按照设定将硅钢片叠放成符合生产要求的硅钢片组,效率高,出错少。
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设定硅钢片的打孔位置、硅钢片的叠放数量、叠放方式等,适合不同的生产需求。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孔模块剖视图。
图3是传送模块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是硅钢片叠放方式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01、第一导轨;102、第二导轨;103、第三导轨;104、第四导轨;200、传送支架;201、冲孔槽;210、红外测距传感器;220、主动带轮;230、从动带轮;240、传送带;300、底部基座;301、底座电机;302、底座轨道轮;303、废料导管;310、冲孔支架;320、冲孔气缸;321、冲孔模具;400、车体框架;401、送料轨道轮;500、机械手底座;510、上下气缸;520、电磁铁;600、节奏按钮;700、硅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出料口的壳体100、若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侧底部的传送模块、冲孔模块、送料模块、搬运机械手,所述进料口与裁片机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一导轨101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轨102与所述第一导轨101相对应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导轨103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底部的右侧并伸出出料口,所述第四导轨104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顶部的右侧。
所述传送模块包括顶部带有腰圆型的冲孔槽201的传送支架200、红外测距传感器210、左、右主动带轮220、左、右从动带轮230、左、右传送带240、传送电机。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210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架200靠近进料口的一端顶部,所述左、右主动带轮220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架200一端的左右两侧并通过传动轴相连,所述左、右从动带轮230设置在所述传送支架200另一端的左右两侧,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传动轴机械连接,所述传送带240将主动带轮220与从动带轮230连接起来。同时,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孔槽201相配的废料排出通孔。使用时,硅钢片700从传送支架200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被传送到另一侧。
所述冲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01上并可左右移动的底座单元、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单元上并带有与所述第二导轨102相配的滑槽的冲孔支架310、垂直设置在所述冲孔支架310上并且活塞杆朝下的冲孔气缸320、设置在所述冲孔气缸320活塞杆上的冲孔模具321。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部基座300、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300上的底座电机301、若干成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300上的底座轨道轮302、设置在所述底部基座300上的并连通冲孔槽201与废料排出通孔的废料导管303。所述底座电机301与一个底座轨道轮302机械连接,所述底座轨道轮302坐落在所述第一导轨101上。工作时,冲孔模块在底座电机301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导轨101及第二导轨102左右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冲孔气缸320的活塞杆伸出,冲孔模具321在硅钢片700上冲孔,圆形硅钢片废料从冲孔槽201进入废料导管303并从废料排出通孔排到外部。
所述送料模块包括车体框架400、若干成对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框架400上的送料轨道轮401、与一个送料轨道轮401机械连接的送料电机,所述送料轨道轮401坐落在所述第三导轨103上。在送料电机的带动下,送料模块可沿着第三导轨103左右移动。
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设置在壳体100顶部的并与所述第四导轨104相互平行的齿条、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104上并可左右移动的机械手底座500、设置在所述机械手底座500上的左右电机、设置在所述左右电机输出轴上的并与所述齿条相互咬合的主动齿轮、垂直设置在所述机械手底座500上并且活塞杆朝下的上下气缸510、设置在所述上下气缸510活塞杆端部的电磁铁520。工作时,所述搬运机械手可以在左右电机的带动下沿第四导轨104左右移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晶LCD、PLC控制器、若干控制按钮、节奏按钮600。所述PLC控制器与裁片机、液晶LCD、控制按钮、节奏按钮600、红外测距传感器210、传送电机、底座电机301、左右电机相连并可控制冲孔气缸320、上下气缸510的伸缩,所述节奏按钮6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出料口的那一侧。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按钮设置硅钢片700的打孔位置、硅钢片700的叠放数量、叠放方式等。所述节奏按钮600用来启动本实用新型,当送料模块将叠放好的一组硅钢片700送出壳体100后,本实用新型及裁片机自动暂停,只有当工人取下硅钢片组并按下节奏按钮600后,本实用新型才会进行下一组操作。其中,所述液晶LCD的型号为:JLX19264G-933-P;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PLC1200;红外测距传感器210的型号为:SDS1A015。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硅钢片700经进料口进入本实用新型,当硅钢片700的右端刚遮掩到红外测距传感器210时,PLC控制器知道有硅钢片700进入并记录进入时间,因为传送带240的传送速度一定,因此PLC控制器可根据时间差计算传送距离进而得到硅钢片700的位置;
(2)硅钢片700移动一段时间后,传送带240暂停,冲孔模块移动到硅钢片700的左端或右端进行冲孔;
(3)硅钢片700继续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搬运机械手落下并将硅钢片700搬运到送料模块上的合适位置;
(4)当送料模块上硅钢片700的叠放数量达到设定值时,送料模块移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及裁片机暂停;
(5)工人取下硅钢片组并按下节奏按钮600,本实用新型及裁片机继续循环上述动作。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料口、出料口的壳体、若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的传送模块、冲孔模块、送料模块、搬运机械手,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应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右侧并伸出出料口,所述第四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的右侧;
所述冲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的底座单元、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单元上并带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的滑槽的冲孔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冲孔支架上并且活塞杆朝下的冲孔气缸、设置在所述冲孔气缸活塞杆上的冲孔模具;所述送料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所述搬运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上并可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包括顶部带有腰圆型的冲孔槽的传送支架、左、右主动带轮、左、右从动带轮、左、右传送带、传送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支架靠近进料口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孔槽相配的废料排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部基座、底座电机、若干底座轨道轮、废料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块包括车体框架、若干送料轨道轮、送料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齿条、机械手底座、左右电机、主动齿轮、上下气缸、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晶LCD、PLC控制器、若干控制按钮、节奏按钮。
CN202021812410.3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Active CN21282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410.3U CN21282211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410.3U CN21282211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2112U true CN212822112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41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2410.3U Active CN21282211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2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494A (zh) 一种冷柜围板自动化成型装置
CN201264722Y (zh) 一种阵列机
CN103658287B (zh) 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压设备
CN211387669U (zh) 一种钢制板材一体成型装置
CN211414313U (zh) 一种全自动角钢加工装置
CN102205481A (zh) 一种冷柜围板自动化成型方法
CN202921755U (zh) 流水线式辊压机
CN208613096U (zh) 下料机构
CN212822112U (zh)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冲孔叠放装置
CN204035294U (zh) 一种冲压设备
CN212822110U (zh) 一种用于裁剪硅钢片的裁片机
CN208230619U (zh) 一种风道板用连续冲孔装置
CN206241339U (zh) 自动钣金生产设备
CN206812105U (zh) 冲孔裁切设备
CN212822111U (zh) 一种应用在硅钢片裁片机上的自动冲孔叠放装置
CN210676533U (zh) 一种应用于钢板裁切机的自动送料机构
CN109604491B (zh) 一种基于成型机的料片成型方法
CN209273998U (zh) 一种托盘上的防滑条焊接加工结构
CN107931352B (zh) 一种油漆刷铁壳自动化生产线
CN207121186U (zh) 排箱装置及码放设备
CN206327917U (zh) 一种冲压件自动堆叠结构
CN105436287A (zh) 双料片级进落料模具
CN111054755A (zh) 一种用于冷轧管的除渣装置
CN21707027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折弯装置
CN217252007U (zh) 高效的板材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