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0456U -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0456U
CN212800456U CN202021285354.2U CN202021285354U CN212800456U CN 212800456 U CN212800456 U CN 212800456U CN 202021285354 U CN202021285354 U CN 202021285354U CN 212800456 U CN212800456 U CN 212800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belt
bull stick
brass pip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53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水
陈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kibish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kibish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kibish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kibish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853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0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0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0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固定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杆壁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板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辊,两个所述导辊的两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炉体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且左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与转杆之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黄铜管退火的同时实现了旋转,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炉是机械行业中的热处理设备其中的一种,其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进行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传统的黄铜管退火炉在使用时通常是将预热好的黄铜管静止放置在料架上进行退火,这样导致的问题是黄铜管与料架接触的位置的散热效果不佳,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黄铜管静置冷却,一旦静置时,黄铜管会有始终与料架接触的位置,影响其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固定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杆壁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板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辊,两个所述导辊的两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炉体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且左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与转杆之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和两个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导辊的左端转动均贯穿炉体向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分别与上侧所述导辊的左端转轴和转杆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和两个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与下侧所述导辊的左端转轴和转杆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固定嵌设有与炉体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进风孔。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右侧壁上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壁固定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均固定设有紧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通过设置于转杆杆壁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能够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时实现两个导辊的同向转动,便于带动当置于两个导辊之间的黄铜管转动,从而实现均匀退火。
2、该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通过设置于炉体上表面的抽风机,能够在需要快速退火时通过抽风机加快炉体内部的气体流速,便于快速退火。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黄铜管退火的同时实现了旋转,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炉体、2L形板、3支撑板、4电机、5转杆、6导辊、7第一皮带、8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10第二皮带轮、11抽风机、12进风孔、13挡板、14把手、15支撑脚、16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L形板2,L形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3和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杆5,转杆5的左端杆壁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板3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辊6,两个导辊6的两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炉体1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且左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与转杆5之间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7和两个第一皮带轮8,两个导辊6的左端转动均贯穿炉体1向外延伸,两个第一皮带轮8分别与上侧导辊6的左端转轴和转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第一皮带轮8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便于转杆5带动上侧的导辊6转动。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9和两个第二皮带轮10,两个第二皮带轮10分别与下侧导辊6的左端转轴和转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第二皮带轮10之间通过第二皮带9传动连接,便于转杆5带动下侧的导辊6转动。
炉体1的上表面固定嵌设有与炉体1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11,炉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进风孔12,便于实现炉体1内部的气体流通。
炉体1的右侧壁上端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的右侧壁固定设有把手14,便于通过把手14控制挡板13的打开和关闭。
炉体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15,每个支撑脚15的下端均固定设有紧固螺栓16,便于对整个设备进行牢固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把手14将挡板13打开后将黄铜管放在两个导辊6之间,启动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转杆5转动,转杆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带动两个导辊6右端的转轴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导辊6同时转动,并且两个导辊6的转动方向相同,在两个导辊6转动的同时共同带动黄铜管转动,从而避免在黄铜管退火过程中出现某个位置始终与料架接触的问题,在需要加快退火速度时,开启抽风机11,从而增加炉体1内部的气体流速,加快退火速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L形板(2),所述L形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3)和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左端杆壁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板(3)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辊(6),两个所述导辊(6)的两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炉体(1)的左、右内壁转动连接且左端转轴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与转杆(5)之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7)和两个第一皮带轮(8),两个所述导辊(6)的左端转动均贯穿炉体(1)向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8)分别与上侧所述导辊(6)的左端转轴和转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8)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9)和两个第二皮带轮(10),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0)分别与下侧所述导辊(6)的左端转轴和转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且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0)之间通过第二皮带(9)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上表面固定嵌设有与炉体(1)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11),所述炉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进风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右侧壁上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右侧壁固定设有把手(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15),每个所述支撑脚(15)的下端均固定设有紧固螺栓(16)。
CN202021285354.2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Active CN212800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5354.2U CN21280045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5354.2U CN21280045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0456U true CN212800456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5354.2U Active CN21280045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0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5685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的对流钢化炉
CN212800456U (zh) 一种混合型黄铜管退火炉
CN210389744U (zh) 一种炼胶机胶片冷却装置
CN201817514U (zh) 用于回火炉的风道式热风循环装置
CN208151449U (zh) 轴类件等温正火冷却装置
CN216039712U (zh) 一种效果好的立式可控气氛多用炉
CN215251062U (zh) 钢球螺旋空气回火炉
CN219633406U (zh)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螺旋辊及其处理装置
CN113355504A (zh) 一种用于齿轮体生产的淬火装置
CN216107097U (zh) 一种节能型回火炉
CN207828377U (zh) 一种用于曲轴同步热处理的装置
CN215404380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CN219099238U (zh) 一种热处理加工用淬火炉
CN212833911U (zh) 一种基于淬火工艺的加热炉
CN212179545U (zh) 一种用于提高金属机械性能的箱式电阻炉
CN211915001U (zh) 清洁型钎具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8404342U (zh) 一种输出轴热处理回火炉
CN210362974U (zh) 一种节能高品质印刷设备
CN109252039B (zh) 一种连续热处理工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132291U (zh) 一种厚壁不锈钢管的稳定退火设备
CN205552156U (zh) 机械棒材表面加工处理系统
CN220265779U (zh) 一种钢珠加工用回火炉
CN216585116U (zh) 一种索具加工用热处理机构
CN214168061U (zh) 一种大型特殊部件精密加工用热循环热处理装置
CN220812538U (zh) 一种汽车板簧热处理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