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7154U -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7154U
CN212797154U CN202020983151.4U CN202020983151U CN212797154U CN 212797154 U CN212797154 U CN 212797154U CN 202020983151 U CN202020983151 U CN 202020983151U CN 212797154 U CN212797154 U CN 212797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control
locking
module
pil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31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甲
许连威
刘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31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7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7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7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控桩,包括底座、箱体、电源模组和中控模组。箱体设置于底座远离中控支撑面的一端,箱体围设形成容纳腔体。电源模组设置于容纳腔体内,电源模组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供电,进而保证锁车桩完成锁定车辆、解锁车辆、识别车辆和/或通信的过程。中控模组能够与后台服务器及锁车桩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控桩的停车桩总成。上述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电源模组能够储存电量,并且电源模组能够利用所储存的电量直接向中控模组以及锁车桩供电;电源模组的设置使得中控桩摆脱了对市电的高度依赖,即使未使用市电供电时仍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进而有效保证了用户借车、还车过程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在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比如共享车辆陆续出现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使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初期的共享车辆一般是随时取用及停车的“无桩”类型,这种取用及停车方式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客观上导致了共享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的出现。使用停车桩实现共享车辆的有序停车是目前解决“无桩”类型共享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的停车桩一般只能是接入市电系统进行供电,停电时会造成共享车辆不能取用及停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共享车辆停车桩在市电停电时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市电停电时仍能够保证停车桩正常工作的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一种中控桩,包括:
底座,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
箱体,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中控支撑面的一端,所述箱体围设形成容纳腔体;
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电源模组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所述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供电,进而保证锁车桩完成锁定车辆、解锁车辆、识别车辆和/或通信的过程;
中控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中控模组与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所述中控模组能够与锁车桩进行通信,进而所述中控模组能够获取锁车桩的信息和/或状态,和/或所述中控模组能够控制锁车桩的状态,所述中控模组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一种停车桩总成,包括锁车桩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中控桩,所述锁车桩设置于锁车支撑面,所述锁车桩用于锁定、解锁和/或识别共享车辆;所述锁车桩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所述锁车桩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中控模组通信连接。
上述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底座能够将箱体连同容纳在容纳腔体里面的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支离地面,形成对中控桩整体的有效保护。同时电源模组能够储存电量,并且电源模组能够利用所储存的电量直接向中控模组以及锁车桩供电;电源模组的设置使得中控桩摆脱了对市电的高度依赖,即使未使用市电供电时仍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进而有效保证了用户借车、还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车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桩、锁片组件与前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片组件与前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片组件与前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桩、锁片组件与前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导向轮的锁车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桩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壳部分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壳部分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壳部分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桩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桩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定位结构对前轮进行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车辆即将推入锁车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车辆推入锁车桩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车辆推入锁车桩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控桩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控桩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控桩中紧急开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紧急开锁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控桩中散热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共享车辆系统;100、锁车桩;110、停车锁;115、锁车识别模组;120、锁车控制器;125、锁车柱;130、锁车壳;131、锁口;132、车桩上盖;133、车桩下盖;134、密封圈;135、扬声孔;136、锁车腔体;137、锁车支撑架;138、栓孔;139、插槽;140、锁车定位结构;141、夹管;142、横管; 143、连接管;144、导向轮;150、用户识别模组;155、识别安装板;160、车桩信息标识;165、灯板模组;170、扬声模组;171、扬声器;172、扬声支架; 180、供电线;185、通信用线;190、锁车底板;200、锁片组件;210、锁片主体;211、标签沉槽;220、锁片底座;221、第一固定片;222、第二固定片; 223、定位孔;230、车辆信息模块;240、锁定结构;250、触发块;260、标签保护片;270、U形板;300、中控桩;310、底座;311、支撑板;312、侧门板; 313、过线口;314、安装孔、315、侧孔;320、箱体;321、中控扬声孔;322、隔板槽;323、散热孔;324、电池仓门;325、电磁锁;326、顶板;327、侧板; 328、背板;329、机械开关;330、电池区域;335、中控区域;340、中控指示灯;345、中控扬声器;350、电池;355、电池隔板;360、散热风扇;365、进风口;366、出风口;367、遮挡网;368、导风腔体;370、烟雾报警器;375、中控信息标识;380、天线;390、紧急开锁机构;391、顶杆;392、推杆;393、横梁;394、条形孔;395、弹簧;396、滑动凸块;397、倾斜条形孔;398、滑轨;400、共享车辆;410、前叉;420、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的兴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方便交通出行方面,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行共享车辆的定点停放是管理共享车辆的有效手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桩总成,包括中控桩以及锁车桩,锁车桩实现对共享车辆的锁定、解锁和信息识别,在一些情境下锁车桩还能实现对用户信息的识别;中控桩与锁车桩电连接及通信连接,中控桩向锁车桩供电并且从锁车桩获取锁车桩和/或共享车辆的信息及状态,并且中控桩能够向锁车桩发出锁定或者解锁命令。中控桩作为锁车桩的上游控制结构,还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将对应锁车桩、共享车辆和/或用户的信息或状态传递至后台服务器。以下各个实施例对停车桩总成整体进行说明,同时以下各个实施例还对中控桩、锁车桩及其适配结构或系统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2及图17-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桩总成,包括锁车桩100及中控桩300。锁车桩100包括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锁车控制器120分别与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以及锁车通信模组电连接,锁车控制器120能够控制停车锁110动作,停车锁110动作时能够锁定或解锁共享车辆400,锁车识别模组115能够识别当前停放车辆的信息。中控桩300包括电源模组和中控模组,电源模组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电源模组分别与中控模组、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电连接,进而保证锁车桩100完成锁定车辆、解锁车辆、识别车辆和/或通信的过程;中控模组能够与锁车桩100的锁车通信模组进行通信,进而中控模组能够获取锁车桩100的信息和/或状态,中控模组能够通过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控制停车锁110的状态,中控模组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上述停车桩总成,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能够协同作用,进而实现了锁车桩100对车辆的锁定(或者解锁)、识别、以及将车辆的信息传递至上游的中控桩300;并且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由中控桩300 中的电源模组进行供电。在上述停车桩总成及共享车辆系统1中,通过中控桩 300中的电源模组和中控模组对锁车桩100进行统一的供电和控制,有效简化了锁车桩100的内部结构并且减小了锁车桩100的空间体积、使得锁车桩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序;同时允许根据实际工况设计单个或者多个锁车桩100与中控桩300进行配套使用,大大增强了停车桩总成的安装灵活性。
当用户需要租借共享车辆400时,用户通过扫码、刷卡、指纹识别或者脸部识别的方式实现与停车桩总成的信息交互,中控桩300或者锁车桩100接收用户的信息后控制停车锁110对共享车辆400进行解锁,中控桩300将共享车辆400的信息和用户的信息及两者的组合关系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完成用户租借共享车辆400的过程。当用户需要归还共享车辆400时,用户将共享车辆400 归还至锁车桩100附近区域对应位置,停车锁110实现对共享车辆400的锁定,锁车识别模组115识别车辆的信息,并且锁车通信模组将共享车辆400的信息及当下的锁定状态传递至中控模组,中控模组将共享车辆400的信息及当下的锁定状态传递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此次租借行为进行结算,完成用户归还共享车辆400的过程。可以理解的,当锁车桩100实现对共享车辆400的锁定时,锁车桩100的身份信息和共享车辆400的身份信息便进行了绑定,获取两者其中一个信息便可唯一确定两者中另一个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110能够直接锁定共享车辆400 或者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110通过中间结构件间接锁定共享车辆400。对应的,锁车桩100中的锁车识别模块能够直接识别共享车辆400或者锁车桩100中的锁车识别模组115能够通过中间结构件间接识别共享车辆400。当锁车桩100直接锁定、解锁或者识别共享车辆400时,共享车辆400本身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设计,例如共享车辆400上的某个环形结构能够被停车锁110锁定,或者共享车辆400上的某个结构能够被锁车识别模组115识别。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车桩100上的停车锁110能够直接锁定共享车辆400的轮圈,锁车识别模块能够直接识别共享车辆400的轮圈、轮胎或者轮轴。当锁车桩100通过中间结构件锁定、解锁以及识别共享车辆400时,只需将中间连接件固定安装到共享车辆400上。以下各实施例仅以当锁车桩100通过中间结构件锁定、解锁以及识别共享车辆400为例进行说明,锁车桩100直接锁定、解锁或者识别共享车辆400的情形同理。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停车桩总成还包括锁片组件200,锁片组件200能够固定于共享车辆400。锁车桩100通过锁定、解锁和/或识别锁片组件200实现锁定、解锁和/或识别共享车辆400。使用锁片组件200作为中间连接件,只需将锁片组件200固定到共享车辆400的特定位置,无需对共享车辆400做出大量的适应性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使用锁片组件 200作为中间连接件,避免了共享车辆400自身结构对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 110以及锁车识别模组115的具体结构及实现方式的局限,进而可根据实际工况设计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停车桩总成。
锁片组件200的主要作用是与停车锁110配合并相对固定,进而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的锁定。同时锁片组件200与锁车识别模组115配合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信息的识别。如图1-3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片组件200包括锁片主体210以及车辆信息模块230。锁片主体210能够固定设置于对应的共享车辆400,锁片主体210在停车时能够与停车锁110配合实现相对固定。车辆信息模块230,携带对应车辆的信息,车辆信息模块230设置于锁片主体210,锁片主体210与停车锁110配合实现相对固定时,车辆信息模块230被锁车识别模组115识别。在锁片主体210上安装车辆信息模块230,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锁片主体210的配合锁定及车辆信息携带的功能。进一步,锁片组件200还包括锁定结构240,锁定结构240设置于锁片主体210,锁片主体210与停车锁110以特定的方位配合时,锁定结构240能够与锁车桩 100中的停车锁110配合实现相对固定。在锁片主体210上设置锁定结构240,进而实现锁片主体210的锁定与解锁。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定结构240包括安装于锁片主体210的锁环,或者锁定结构240包括开设在锁片主体210上的锁孔。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 110包括锁体和锁栓,锁环或者锁孔允许停车锁110中的锁栓插入,锁栓插入锁片主体210上的锁孔或者锁环后能够实现停车锁110对锁片组件200及共享车辆400的锁定。如图1-3及图7所示,进一步,锁定结构240包括开设在锁片主体210上的锁孔,锁孔的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锁孔的类型包括沉孔或者通孔。在锁片主体210上开设锁孔作为锁定结构240,能够在不增加锁片主体210 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与锁栓的配合。具体的,锁孔的截面呈矩形,锁孔为沉孔。当共享车辆400停放到锁车桩100附近区域的对应位置时,停车锁110中的锁栓伸出锁体插入锁孔中,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的锁定。当停车锁110 接到解锁命令时,锁栓从锁孔中抽出并缩回锁体,进而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的解锁。
当共享车辆400停放到锁车桩100附近区域的对应位置时,停车锁110与锁片组件200之间发生机械接触、光线感应或者电磁感应,进而锁栓伸出实现对锁孔的锁定。如图1-3及图7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车桩100上开设有锁口131,锁定结构240还包括触发块250,触发块250设置于锁片主体 210,锁片主体210插入锁车桩100上的锁口131时,触发块250被停车锁110 识别后触发锁栓插入锁环或者锁孔。进一步,触发块250包括磁铁和/或电磁线圈。当锁片主体210插入锁车桩100上的锁口131时,磁铁或电磁线圈形式的触发块250被停车锁110识别,进而锁栓动作插入锁孔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的锁定。在本实施例中,停车锁110能够感应磁性元件,比如磁控锁。更进一步的,触发块250以机械配合的方式嵌入锁片主体210或者以胶黏的方式粘接在锁片主体210上,或者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将触发块250嵌入并且粘接在一个沉孔中。可以理解的,触发块250在锁片主体210上的位置靠近锁孔。
在共享车辆400的归还停车过程中,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信息的准确识别是保证还车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如图1-3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车识别模组115包括车辆电磁识别模块,车辆信息模块230的类型包括车辆电磁信息模块,车辆电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车辆信息的车辆电磁信息模块。使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信息的识别,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识别。具体的,车辆电磁识别模块的类型包括电子标签识别模块,车辆电磁信息模块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设置于锁片主体210 上。电子标签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车辆信息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识别模块通过NFC或RFID的方式识别电子标签,对应的,电子标签也是NFC电子标签或者RFID电子标签。进一步,锁片主体210上开设标签沉槽211,电子标签通过螺钉连接、卡接或者胶黏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标签沉槽211,进而实现电子标签与锁片主体210之间的稳定连接。可选的,电子标签呈圆片状或者方片状,标签沉槽211的截面形状与电子标签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锁片组件200还包括标签保护片260,标签保护片260固定设置于标签沉槽211,标签保护片260用来遮蔽电子标签。标签保护片260能够有效的保护电子标签免受外界恶劣环境或者外力的破坏。可选的,标签保护片以粘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标签沉槽 211上。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标签沉槽211呈阶梯状,电子标签固定设置于标签沉槽211的底面,标签保护片260固定设置于标签沉槽211的台阶面。进一步,标签保护皮260的颜色和锁片主体210的颜色相同,进一步起到隐蔽电子标签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车识别模组115包括车辆图像识别模块,车辆信息模块230的类型包括车辆图像信息模块,车辆图像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车辆信息的车辆图像信息模块。具体的,车辆图像识别模块的类型包括车辆摄像头,车辆图像信息模块包括携带车辆信息的的二维码、条形码和/或字符串,二维码、条形码和/或字符串雕刻或者贴合在锁片主体210上。车辆摄像头能够识别携带车辆信息的的二维码、条形码和/或字符串。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锁车桩100对共享车辆400信息的准确识别。
锁片主体210和共享车辆400之间的稳定连接是保证锁车桩100实现对共享车辆400准确锁定或识别的前提。可选的,锁片主体210通过螺钉、卡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对应的车辆,或者锁片主体210通过中间连接件再配合上述方式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车辆上。如图1-3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片组件200还包括锁片底座310,锁片底座310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对应的车辆,锁片主体2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锁片底座310,锁片主体210的另一端能够插入锁车桩100上的锁口131。通过底座310将锁片主体210安装到对应的共享车辆400上,能够实现锁片主体210与共享车辆400之间的稳定连接。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锁片主体210的一端直接焊接到对应的共享车辆400 上。进一步,当共享车辆400是共享单车时,可将锁片底座310固定设置于对应车辆的前叉410或前轮轴。当共享车辆400是共享三轮车或者共享汽车时,可将锁片底座310固定安装到合适的位置,比如车辆的前后两端或者侧边。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片底座310包括第一固定片 221和第二固定片222,锁片主体2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片221,锁片主体210的另一端能够插入锁车桩100上的锁口131。第一固定片221和第二固定片222通过螺钉固定于对应车辆的前叉410。第一固定片221和第二固定片 22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共享车辆400的前叉410上,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能够根据前叉410的尺寸施加一定大小的预紧力,进而保证锁片主体210与共享车辆400的稳定连接。进一步,第一固定片221和/或第二固定片222上设置底座定位结构,底座定位结构用于保证锁片底座310固定于对应车辆上前叉410 的设定位置。底座定位结构能够保证锁片主体210精准固定在共享车辆400上前叉410的设定位置,进而保证固定安装锁片主体210的多个共享车辆400之间均能够顺利的与锁车桩100配合。可选的,底座定位结构包括凸柱凹槽的组合方式、榫卯的组合方式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定位的结构。
如图1-3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底座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以及开设在第一固定片221和/或第二固定片222上的定位孔223,定位柱能够固定设置于对应车辆前叉410上的设定位置,定位孔223允许对应车辆前叉410上的定位柱插入。具体的,定位柱固定在共享单车前叉410的内侧,第二固定片222 上开设定位孔223,第二固定片222和第一固定片221相对的一侧面分别具有和前叉410的外形适配的弧形凹陷;将锁片组件200固定安装到前叉410上时,先将第二固定片222上的定位孔223套入定位柱上,并且第二固定片222上的弧形凹陷与前叉410适配,然后使用螺钉将第一固定片221和第二固定片222 固定在前叉410上。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底座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片221和/或第二固定片222上的定位柱,定位柱能够插入对应车辆前叉410 上的定位孔223。采用定位柱和定位孔223结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准、互换性高的优点。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片主体210呈片状,其具体外形及尺寸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适应性设计。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片整体呈矩形片状,并且锁片主体210大致呈L形,锁片主体210的L形短边与锁片底座310固定连接,锁片主体210的L形长边能够插入锁车桩100上的锁口 131。进一步,锁片主体210和第一固定片221一体成型,锁片主体210和第一固定片221连接的位置设置加强筋。本实施例中的锁片组件200能够保证与共享车辆400的稳定固定连接。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锁片主体210还可以是直接螺纹连接在共享车辆400前轮轴的结构件。更近一步的,锁定结构240(比如锁孔)、车辆信息模块230(比如RFID电子标签)分别设置于锁片主体210在停车时靠近锁车桩100主体的一侧,便于锁车桩100对锁片组件200的准确锁定、解锁以及精准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锁片底座220包括U形板270, U形板270的开口端能够焊接于对应车辆的前叉410或前轮轴,U形板270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能够固定安装锁片主体210。采用U形板270直接焊接在前叉 410上,能够准确确定U形板270相对于前叉410的位置。进一步通过U形板 410作为中间件固定锁片主体210,实现锁片主体210相对于前叉410的准确定位及牢固固定。可选的,U形板270与锁片主体210之间通过焊接、卡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U形板270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上开设至少一个腰形孔,至少一个腰形孔能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锁片主体210。或者锁片主体210上开设至少一个腰形孔,锁片主体210通过螺钉和至少一个腰形孔能够固定安装于U形板270。采用螺栓实现U形板270与锁片主体 210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便于更换需要维修的锁片主体 210。腰形孔允许锁片主体210与U形板270之间的相互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能适应更多的工况。
如图2-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车桩100,包括锁车柱125、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锁车柱125 一端能够固定设置于锁车支撑面。停车锁110设置于锁车柱125,停车锁110动作时能够锁定或解锁与其适配的锁片组件20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设置于锁车柱125,锁车控制器120分别与停车锁 110、锁车识别模组115以及锁车通信模组电连接,锁车控制器120能够控制停车锁110动作,锁车识别模组115能够识别当前停放车辆的信息,锁车通信模组能够传递当前停放的车辆信息至中控桩300。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与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电连接。可选的,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可以是分别布置在锁车柱125远离锁车支撑面的一端,也可以是设置在锁车柱125 的中间位置。以下各实施例中采用“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布置在锁车柱125远离锁车支撑面的一端”。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锁车支撑面是指安装锁车柱125的支撑结构,一般指地面,也可以是某个平台。
上述锁车桩100,锁车柱125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 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能够协同作用,再配合锁片组件200中的锁片主体210、锁定结构240以及车辆信息模块230,实现了锁车桩100对车辆的锁定(或者解锁)、识别、以及将车辆的信息传递至上游的中控桩300;并且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由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进行供电。在上述锁车桩100、锁片组件200以及停车桩总成中,通过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和中控模组对锁车桩100进行统一的供电和控制,有效简化了锁车桩100的内部结构并且减小了锁车桩100的空间体积、使得锁车桩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序;同时允许根据实际工况设计单个或者多个锁车桩100与中控桩300进行配套使用,大大增强了停车桩总成的安装灵活性。
如图2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停车锁110包括锁体和锁栓,锁体安装在锁车柱125上,并且锁栓活动设置于锁体。锁栓活动时伸出或者缩回锁体,锁栓伸出锁体时锁定开设锁孔的锁片组件200。进一步,锁车桩 100还包括锁车壳130,锁车壳130设置于锁车柱125远离锁车支撑面的一端或者锁车壳130设置于锁车柱125的中部,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分别设置于锁车壳130内。锁车壳130对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形成有效的保护。更进一步的,锁车壳130上开设锁口131,锁口131能够容纳锁片组件200,停车锁110和锁车识别模组115分别对应锁口131设置于锁车壳130 内。锁栓由锁体内伸出时能够伸入锁口131并且锁定开设锁孔的锁片组件200。锁口131容纳锁片组件200时,锁车识别模组115与锁片组件200处于识别范围内,锁车识别模组115识别锁片组件200携带的车辆信息。锁车壳130对其内部结构能够形成有效的保护,同时在锁车壳130上开设锁口131,锁片主体 210能够插入到锁口131内部进而与停车锁110形成锁定关系。锁口131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外部环境(比如雨雪等)对锁栓以及锁片主体210之间的锁定关系造成破坏。
如图2及图5-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口131开设于锁车壳 130沿支撑方向的侧面。同时锁口131沿使用状态的水平纵向延伸,锁口131允许锁片组件200沿水平纵向插入设定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方向是指锁车柱125的延伸方向,当锁车柱125安装在地面上时,支撑方向是指竖直方向。水平纵向是指锁车桩100在安装状态下共享车辆400靠近锁车桩100时的主要运动反向,与其对应的,水平横向是指在平面内与水平纵向垂直的方向。将锁口131开设在锁车壳130的侧面,尤其是将锁口131开设在锁车壳130沿水平横向的一侧,能够大大节约停车桩总成及共享车辆400在水平纵向上占用的空间,当共享车辆400为共享单车并且锁片组件200安装在前叉410上时,共享单车的前轮420与锁车桩100在水平纵向上部分重合,更能明显的节约停车桩总成及共享车辆400在水平纵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整体减小停车所需的空间。
如图2及图5-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车壳130包括车桩上盖132和车桩下盖133,车桩下盖133固定设置于锁车柱125远离锁车支撑面的另一端,车桩上盖132罩设于车桩下盖133。分体设置的车桩上盖132和车桩下盖133便于将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 安装在其内。进一步,车桩下盖133呈板状,车桩上盖132呈倒置的圆桶状,车桩上盖132通过螺钉、卡接或者焊接的方式与车桩下盖133固定连接。并且车桩上盖132和车桩下盖133之间设置密封圈134,有效防止外界环境中的雨雪等进入锁车壳130内。更进一步的,停车锁110与锁车壳130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防止雨雪等水分或者灰尘从锁口131进入锁车壳130内,进而有效保证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的稳定、高效工作。可选的,停车锁110的类型包括磁控锁,锁体感应到锁片组件 200上的磁体时,锁栓伸入锁口131并且锁定开设有锁孔的锁片组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锁车壳130围设形成锁车腔体 136,锁车腔体136和锁口131之间设置锁车支撑架137,锁车支撑架137可拆卸的设置于锁车壳130,停车锁110以及锁车识别模组115分别固定设置于锁车支撑架137靠近锁车腔体136的一侧。锁车支撑架137上开设栓孔138,栓孔 138允许锁栓伸入锁口131。将锁车支撑架137和锁车壳130分体加工,不仅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够单独的更换锁车支撑架137或锁车壳130,进一步降低了锁车桩100的整体成本。进一步,锁车壳130内开设插槽139,锁车支撑架137呈板状,锁车支撑架137的一端能够插入插槽139,锁车支撑架137 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锁车壳130。通过插槽139和螺钉能够有效实现锁车支撑架137相对于锁车壳130的定位和稳定连接,有效保证了锁车桩100 的正常运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锁车支撑架137通过卡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锁车壳130上。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车壳130和锁车支撑架137的材质分别是塑料,便于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6及图11-12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锁车定位结构140,锁车定位结构140用于在停车时保证锁片组件200中的锁片主体210准确插入锁口131,进而保证停车锁110锁定锁片组件200以及锁车识别模组115精准识别锁片主体210上携带的车辆信息。锁车定位结构140有效避免了用户停放多次才能完成还车的情形,大大提高了一次还车成功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车定位结构140包括横向定位件和纵向定位件。横向定位件用于限制车辆上的锁片组件200相对于锁口131沿水平横向的位置,纵向定位件用于限制车辆上的锁片组件200相对于锁口131沿水平纵向的位置。在水平横向、水平纵向上限定停车时锁片组件200中的锁片主体210相对于锁口 131的位置,从而降低用户的停车难度,同时避免了锁口131和锁片主体210之间因停车位置不准确造成的挤压力,有效保护了锁口131和锁片组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6及图11-12所示,横向定位件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夹管141,两根夹管141沿水平纵向延伸,两根夹管141沿水平横向与锁口131保持设定距离。两根夹管141中间形成夹缝,夹缝允许车辆的前轮420插入,两根夹管141中间的夹缝容纳车辆的前轮420时,锁口131 沿水平横向与锁片组件200对准。共享车辆400的一个前轮420进入两根夹管 141形成的夹缝中,有效限定了锁片组件200中的锁片主体210相对于锁口131 沿水平横向的位置。进一步,两个夹管141与车辆前轮420之间形成的缝隙小于锁口131侧壁与锁片组件200主体之间的间隙,进而保证共享车辆400的一个前轮420进入两根夹管141形成的夹缝中时,不会因共享车辆400在水平横向的晃动造成锁口131或者锁片组件200的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两根夹管141允许车辆前轮420 插入的一端相互远离形成喇叭状,夹管141的喇叭状沿着前轮420的插入方向逐渐收窄,对车辆的前轮420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张开的喇叭状夹管141 允许用户更容易的将共享车辆400的前轮420插入两根夹管141中间形成的夹缝。进一步的,至少一根夹管141允许车辆前轮420插入的一端安装导向轮144,导向轮144与夹缝的边缘相切,导向轮144能进一步减小前轮420在插入夹缝的过程中与夹管141之间的摩擦力。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两根夹管141允许车辆前轮420插入的一端分别安装导向轮144,更进一步减小前轮420在插入夹缝的过程中与两根夹管14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用户的还车难度,进而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11-16所示,纵向定位件包括横管 142,横管142设置于两根夹管141沿水平纵向的一端,横管142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横管142用于限制车辆前轮420沿水平纵向插入夹缝的位置。横管142 能够有效约束共享车辆400沿水平纵向的位置,进而保证锁片主体210沿水平纵向只能插入设定的深度,避免了锁片主体210因插入锁口131过深造成的锁口131或者锁片组件200的破坏。进一步的,横管142设置于两根夹管141沿车辆插入方向的前端。横管142内设置供电线180,供电线180连接锁车桩100 与中控桩300,供电线180能够实现锁车桩100与中控桩300之间的供电连接和 /或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车辆插入方向的前端是指沿水平纵向车辆停车时靠近锁车桩100的方向。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纵向定位件包括两个横管142,两个横管142分别设置于两根夹管141沿水平纵向的两端,两个横管142分别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两个横管142能够分别与车辆前轮420抵接,两个横管142 用于限制车辆前轮420沿水平纵向的位置。两个横管142能够沿水平纵向完全固定共享车辆400的车轮,进而保证锁口131与锁片组件200之间的精准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11-12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连接管143,连接管143设置于横管142沿水平横向的一端,连接管143能够连接另一相邻锁车桩100中的横管142,或者连接管143能够连接中控桩300,供电线180能够依次穿过连接管143以及横管142。连接管143不仅能够连接相邻锁车桩100上的横管142,而且横管142和连接管143能够有效保护供电线180和通信用线185。进一步,锁车柱125为中空结构,锁车柱125和横管142之间通过中间管连接,供电线180依次穿过连接管143、横管142、中间管以及锁车柱 125连通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桩300。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车桩100还包括锁车底板190,锁车柱125靠近锁车支撑面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锁车底板190,夹管141以及横管142分别固定设置于锁车底板190,锁车底板190能够固定设置于锁车支撑面。通过锁车底板190能够将锁车柱125、夹管141以及横管142 装配为一个整体,一次安装即可完成整个锁车桩100在地面的安装,进而提高停车桩总成的安装效率。可选的,锁车底板190能够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安装到锁车支撑面(地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17-18所示,中控桩300还包括底座310,底座310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电源模组设置于底座310远离中控支撑面的一端。停车桩总成还包括供电线180,供电线180连接电池350模组与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供电线180 由底座310穿出中控桩300后延伸至锁车桩100。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底座 310在使用状态的侧面上开设过线口313,过线口313允许供电线180穿过。进一步,底座310上开设多个过线口313,多个过线口313能够分别允许多条供电线180穿过,多个过线口313在底座310上相邻分布、间隔分布或相对分布。每条供电线180分别连接电源模组和一个或多个锁车桩100中的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同样的,锁车桩100内的锁车通信模组和中控桩300内的中控模组也通过通信用线185连接。供电线180 和通信用线185的方式具有连接稳定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用户识别模组150,用户识别模组150设置于锁车柱125,用户识别模组150能够获取当前待取车用户的身份信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用户识别模组150安装在锁车壳130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进一步,用户识别模组150包括用户电磁识别模块和/或用户图像识别模块,用户电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用户信息的电磁体,用户图像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用户信息的图像。使用电磁感应的方式或者图像识别的方式均能够实现用户识别模组150对用户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用户电磁识别模块的类型包括NFC识别模块或RFID识别模块,NFC识别模块或RFID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携带用户信息的磁性卡片和/ 或磁性终端。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用户图像识别模块的类型包括用户摄像头,用户摄像头能够识别携带用户信息的的二维码、条形码和/或字符串。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当锁车桩100中的用户识别模组150和锁车识别模组115分别为电磁形式时,锁车桩100还包括非金属材质的识别安装板155,用户电磁识别模块和车辆电磁识别模块分别通过一块或者两块识别安装板155设置于锁车壳130的内侧壁。如图12所示,进一步,用户识别模组150与锁车控制器120沿支撑方向分层布置,进而有效利用锁车壳130内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车桩信息标识160,车桩信息标识160设置于锁车柱125。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车桩信息标识160设置在锁车壳130的顶部外侧;也可以将车桩信息标识160设置在锁车壳130的顶部内侧,同时设计锁车壳130的顶部透明;只要允许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识别车桩信息标识160即可。可选的,车桩信息标识160包括二维码和/或条形码。车桩信息标识160被用户通过终端识别后,锁车通信模组直接接收或者通过后台服务器接收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而控制停车锁110解锁共享车辆400。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车桩信息标识160被用户通过终端识别后,锁车通信模组以蓝牙通信或者NFC通信的方式直接接收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用户信息经由用户终端传递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通过中控模组、锁车通信模组、锁车控制器120控制停车锁110解锁共享单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灯板模组165,灯板模组165设置于锁车柱125,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灯板模组165安装在锁车壳130内,锁车壳130至少部分能够透出灯光。灯板模组165分别与锁车控制器120以及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电连接。在外部环境光线较暗的时候,灯板模组165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明,便于用户借车或者还车。同时灯板模组165还能够作为报警器使用,当锁车桩100出现异常时锁车控制器120控制灯板模组165发出报警闪烁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锁车桩100还包括扬声模组 170,扬声模组170设置于锁车壳130内,扬声模组170分别与锁车控制器120 以及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电连接。扬声模组170能够根据用户的借车、还车或者刷卡、扫码等动作发出相应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提示。同时扬声模组170 还能够作为报警器使用,当锁车桩100出现异常时锁车控制器120控制扬声模组170发出报警声响。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扬声模组170包括扬声器171 和扬声支架172,扬声支架172固定设置于锁车壳130的内侧壁,扬声器171固定设置于扬声支架172,扬声器171分别与锁车控制器120以及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电连接。锁车壳130上开设扬声孔135,扬声器171朝向扬声孔135,扬声支架172支撑扬声器171与扬声孔135保持设定距离,进而防止下雨天等低劣天气情况下雨水从扬声孔135流入或迸溅至扬声器171。进一步,扬声孔 135开设于锁车壳130靠近锁车柱125的一端面上,比如锁车壳130下盖板上,进而扬声孔135是朝向地面开设,有效避免了雨水直接流入扬声孔135;同时由于锁车柱125将锁车壳130支离地面一段距离,进而有效防止雨水与地面接触后迸溅至扬声孔135内。更进一步的,扬声支架172围设形成拱形腔体,扬声器171设置于拱形腔体内,拱形腔体的开口朝向扬声孔135。拱形腔体不仅能够保证扬声器171与扬声孔135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保证扬声器171的音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控桩300,如图1及图17-21所示,包括底座310、箱体320、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底座310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箱体320设置于底座310远离中控支撑面的一端,箱体320围设形成容纳腔体。电源模组设置于容纳腔体内,电源模组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100供电,进而保证锁车桩100完成锁定车辆、解锁车辆、识别车辆和/ 或通信的过程。中控模组设置于容纳腔体内,中控模组与电源模组电连接,中控模组能够与锁车桩100进行通信,进而中控模组能够获取锁车桩100的信息和/或状态,和/或中控模组能够控制锁车桩100的状态,中控模组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上述中控桩300,底座310能够将箱体320连同容纳在容纳腔体里面的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支离地面,形成对中控桩300整体的有效保护。同时电源模组能够储存电量,并且电源模组能够利用所储存的电量直接向中控模组以及锁车桩100供电;电源模组的设置使得中控桩300摆脱了对市电的高度依赖,即使未使用市电供电时仍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进而有效保证了用户借车、还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所示,容纳腔体包括电池区域330 和中控区域335,电源模组设置于电池区域330,中控模组设置于中控区域335。将容纳腔体分为电池区域330和中控区域335,保证了容纳腔体内电池350模组和中控模组的有序安装,也便于电池350模组和中控模组之间的连接线有序排布。可选的,容纳腔体沿支撑方向划分形成电池区域330与中控区域335,电池区域330相对于中控区域335沿支撑方向远离或者靠近底座310,或者容纳腔体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划分形成电池区域330与中控区域335,只要能够将两个区域进行划分即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容纳腔体沿支撑方向划分形成电池区域330与中控区域335,并且电池区域330相对于中控区域335沿支撑方向靠近底座310,便于电源模组与锁车桩100之间的供电线180通过底座310走线。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方向是指底座310指向箱体320的方向,当中控桩300 安装在地面上时,支撑方向是一般指竖直方向,与锁车桩100中类似。
可选的,中控模组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模组存在,也可以由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模块组装而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所示,中控模组包括中控控制器和中控通信模块,中控控制器和中控通信模块连接,中控控制器和中控通信模块分别与电源模组电连接。中控通信模块能够与锁车桩100的锁车通信模组进行通信,中控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获取的信息和/或状态传递至中控控制器,进而中控控制器能够获取锁车桩100的信息和/或状态。中控控制器能够通过中控通信模块、锁车通信模组以及锁车控制器120发出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停车锁110的状态,中控通信模块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控通信模块和/或中控控制器通过模块支架设置于中控区域335,增强中控通信模块和/或中控控制器的安装稳定性。
中控通信模块与锁车通信模组以及后台服务器之间的稳定通信是保证用户顺利借车以及还车的前提。可选的,锁车通信模组与中控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中控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只要能够实现中控通信模块与锁车通信模组以及后台服务器之间的稳定通信即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控通信模块与锁车通信模组以及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中控通信模块包括通信电路和天线380,通信电路分别与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控制器电连接,天线380和通信电路电连接,通信电路通过天线380获取信息和/或发送信息。具体的,锁车通信模组与中控通信模块之间通过蓝牙或WiFi的方式进行通信。中控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比如2G网、3G网、4G网或者 5G网)的方式进行通信。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控通信模块与锁车通信模组之间通过通信用线185连接并实现通信,中控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WiFi的方式进行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所示,中控模组还包括提示模块,提示模块设置于中控区域335,提示模块与中控控制器和/或中控通信模块电连接,提示模块能够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模块能够根据中控模组所接收到的信息、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发出语音、光线等类型的提示,或者提示模块能够根据中控模组、电源模组的实际运行工况(比如电量充足或电量过低)发出语音、光线等类型的提示。具体的,提示模块包括中控指示灯340和中控扬声器345,箱体 320上开设中控指示孔和中控扬声孔321,中控指示灯340和中控扬声器345分别对应设置于中控指示孔和中控扬声孔321。在本实施例中中控扬声器345的安装方式与锁车桩100中扬声器171的安装方式大致相同,只是在本实施例中,中控扬声器345的朝向(或者说中控扬声孔321的开设位置)可以是箱体320 的侧面。可选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中控控制器和/或锁车控制器120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er Processor Unit, CPU)、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嵌入式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或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源模组还能够与市电连接,电源模组能够通过所连接的市电向锁车桩100和/或中控模组供电。与市电进行连接的电源模组不仅能够实现使用市电对锁车桩100(停车锁110、锁车识别模组115、锁车通信模组、锁车控制器120以及锁车桩100内其他需要进行供电的结构)以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还能够允许电源模组使用市电对自身进行充电,以便于市电停电时电源模组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停车桩总成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电源模组优先使用市电向锁车桩100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当市电停电时电源模组使用自身存储的电量向锁车桩100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控模组还包括交流空开、AC/DC电源、DC/DC电源、功率板、主控板、保险开关,交流空开、AC/DC电源、DC/DC电源、功率板、主控板以及保险开关分别于中控通信模块和/或中控控制器电连接,便于中控模组与电源模组以及其他结构的连接。
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桩300中的中控模组进行供电,电源模组的正常、稳定运行是保证整个停车桩总成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源模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电池350,一个或者多个电池 350设置于电池区域330,一个或者多个电池350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一个或者多个电池350能够向锁车桩100供电,中控模组与至少一个电池350电连接。并且可选的,电源模组包括多个电池350,多个电池350之间独立设置,或者多个电池350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块电池350向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也可以使用多块电池350向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当使用块电池350向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模组进行供电时,可以分配不同的电池350分别向锁车柱125或中控模组进行供电,也可以将多块电池350串联或者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向锁车柱125或中控模组进行供电;只要能实现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100以及中控桩300中的中控模组稳定供电即可。
电池350在电池区域330内的稳定安装时保证电池350稳定供电的前提。如图17-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箱体320包括多个电池隔板355,多个电池隔板355间隔设置于电池区域330,多个电池隔板355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电池350格口,每个电池350格口容纳一个电池350。电池隔板355形成的电池350格口能够将每块电池350单独安装,保证了每块电池350的安装稳定性。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箱体320上对应电池区域330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隔板槽322,多个电池隔板355滑动或者固定设置于多个隔板槽322内。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隔板直接与箱体320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比如焊接、卡接等方式)。进一步,多个电池隔板355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电池350 格口,和/或多个电池隔板355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电池 350格口,只要能够充分利用电池区域330的空间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电池隔板355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形成三个电池350格口,箱体320上与电池350格口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或多个散热孔323,进而将电池 350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效的排出箱体320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个电池350格口内安装插接件,插接件与对应的电池350电连接。插接件用于向对应的电池350充电,和/或电池350通过对应的插接件向锁车桩100或者中控模组供电。当电池350放置到对应的电池 350格口内时,电池350便可与对应的插接件连接,实现了电池350位置安放和电导通的同步,简化了电池350安装及使用步骤。进一步,箱体320上具有电池仓门324,电池仓门324对应电池区域330设置,电池仓门324通过电磁锁或者机械锁控制开合。电池仓门324能够单独打开,便于电池350的安装、检测及维修,当需要对一块或者多块电池350进行更换或者充电时,仅打开电池仓门324即可,无需打开整个箱体320。更进一步的,电池隔板355的一端朝向电池仓门324,电池隔板355在电池区域330内倾斜设置以防止电池350从对应的电池350格口中滑出。将电池隔板355朝向电池仓门324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保证了电池350在电池350格口内的位置稳定,即使打开电池仓门324,电池 350也不会直接从电池350格口滑出甚至跌落。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多个电池350之间使用云母板隔开。云母板自身良好的隔热性能够有效防止单块电池350由于偶然因素自燃时引燃其他电池 350。具体的,电池隔板355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电池350格口,并且电池隔板355沿支撑方向靠近电池350的一侧设置云母板。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每块电池350的四周分别安装云母板,形成对电池350的全面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20所示,电池仓门324通过电磁锁325 控制开合,并且电磁锁325具有机械开关329。一般情况下电磁锁325受后台服务器的控制,操纵者通过终端和后台服务器能够打开电磁锁325,而机械开关 329允许操作者在紧急情况下(比如中控桩300内的电源模组没电了或者着火了) 触发电磁锁325打开电池仓门324。具体的,中控桩300还包括紧急开锁机构 390,紧急开锁机构390至少部分活动设置于箱体320内部,紧急开锁机构390 与电磁锁325的机械开关329连接,紧急开锁机构390动作时触发电磁锁325 处于打开状态或者锁闭状态。紧急开锁机构390能够在紧急状态下尽快的打开电池仓门324,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成本。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7-20所示,紧急开锁机构390包括顶杆391 和推杆392,顶杆391活动设置于箱体320内,顶杆391的至少一端与电磁锁 325的机械开关329连接,顶杆391活动时带动机械开关329同步动作。推杆 392至少部分设置于箱体320内,推杆392活动设置于箱体320,推杆392活动时驱动或允许顶杆391运动,推杆392的活动方向与顶杆391的活动方向呈设定夹角。使用内置于箱体320的顶杆391和部分内置于箱体320的推杆392协同实现电磁锁325的打开或者锁闭,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优点,且箱体 320能够对顶杆391和推杆392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电磁锁325上具有机械锁孔,操作者能够通过机械钥匙插进机械锁孔打开电磁锁325。
可选的,推杆392完全设置于箱体320内部或者部分设置于箱体320内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20所示,箱体320包括可拆卸的背板328,推杆392完全设置于箱体320内,推杆392的两端分别朝向电池仓门324和背板328。当需要通过紧急开锁机构390打开电磁锁325时,首先将背板328卸下,然后操作者可驱动推杆392动作,进而推杆392驱动顶杆391打开电磁锁325。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推杆392的一部分活动设置于箱体320内,推杆 392的另一部分活动设置于箱体320外,箱体320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遮蔽推杆392设置于箱体320外的部分,当需要通过紧急开锁机构390打开电磁锁325 时,首先取下或者破坏保护罩,然后操作者可驱动推杆392动作,进而推杆392 驱动顶杆391打开电磁锁325。
最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紧急开锁机构390包括顶杆391和旋钮,顶杆 391活动设置于箱体320内,顶杆391的至少一端与电磁锁325的机械开关329 连接,顶杆391活动时带动机械开关329同步动作;旋钮至少部分设置于箱体 320外,旋钮与顶杆391传动配合,旋钮活动设置于箱体320,旋钮活动时驱动或允许顶杆391运动。以上三种方式都能够实现电磁锁325的紧急开锁。
可以理解的,推杆392驱动顶杆391动作时,顶杆391可打开或关闭一个电磁锁325,也可以同时打开或者关闭多个电磁锁32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9-20所示,箱体320上设置至少两个电磁锁325,顶杆391的两端或中间部位与至少两个电磁锁325的机械开关329连接,顶杆391动作时同步触发至少两个电磁锁325处于打开状态或者锁闭状态,在不增加紧急开锁机构390 复杂程度的同时提高了紧急开锁机构390的开锁效率。
可选的,顶杆391在箱体320内沿支撑方向滑动时驱动机械开关329动作,或者顶杆391在箱体320内沿其他方向滑动时驱动机械开关329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杆391沿支撑方向滑动设置于箱体320内,顶杆391沿支撑方向靠近底座310滑动时驱动机械开关329动作进而打开电磁锁325,顶杆391沿支撑方向远离底座310滑动时驱动或允许机械开关329复位进而触发电磁锁325锁闭。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箱体320内具有多个横梁393,多个横梁 393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于箱体320内侧壁,顶杆391与至少两个横梁393滑动连接。箱体320内的横梁393不仅能够增加箱体320整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与顶杆391滑动配合,并且顶杆391至少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横梁393滑动配合还能够增加顶杆391的滑动稳定性,避免顶杆391在滑动或者驱动机械开关329 动作时失稳。进一步,如图19-20所示,顶杆391沿支撑方向延伸,顶杆391 沿支撑方向开设至少两个条形孔394,至少两个条形孔394间隔设置,与顶杆 391滑动配合的至少两个横梁393上分别具有滑动凸起,条形孔394的内壁与滑动凸起滑动配合,横梁393上滑动凸起与顶杆391上条形孔394的滑动配合方式在实现顶杆391滑动的同时,避免了横梁393结构强度的降低。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在箱体320内壁安装顶杆391滑动的专用滑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9-20所示,推杆392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活动设置于箱体320,推杆392滑动时靠近或者远离电池仓门324。推杆 392的一端与顶杆391滑动连接,推杆392靠近电池仓门324滑动时驱动顶杆 391靠近底座310滑动,进而推杆392和顶杆391驱动机械开关329动作打开电磁锁325。推杆392远离电池仓门324滑动时驱动或允许顶杆391远离底座310 滑动,进而推杆392和顶杆391驱动机械开关329动作并且触发电磁锁325锁闭。推杆392能够将水平方向的驱动力转化为竖直方向的驱动力,进而允许操作者在距离顶杆391较远的距离时(比如从背板328处)仍能够通过推杆392 驱动顶杆391,避免操作者的手过多的伸入箱体320内造成危险。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推杆392与顶杆391平行滑动或者呈其他设定的角度,比如30°、45°、 60°等。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9-20所示,推杆392与顶杆391滑动配合的一端具有滑动凸块396,顶杆391上开设倾斜条形孔397,倾斜条形孔397的一端靠近电池仓门324,倾斜条形孔397的另一端远离电池仓门324。倾斜条形孔397的内侧壁与滑动凸块396滑动配合,推杆392靠近电池仓门324滑动时滑动凸块396滑向倾斜条形孔397靠近电池仓门324的一端,推杆392远离电池仓门324滑动时滑动凸块396滑向倾斜条形孔397远离电池仓门324的一端。具体的,倾斜条形孔397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方向呈30°、45°或者60°,并且倾斜条形孔397远离电池仓门324的一端相比于靠近电池仓门324的一端在延伸方向上更靠近底座310。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倾斜条形孔397可以开设在推杆392上,滑动凸块396可以设置在顶杆391上。只要能够实现顶杆391 和推杆392之间的稳定滑动配合关系以及驱动关系即可。进一步,箱体320内部具有滑轨398,推杆392滑动设置于滑轨398,有效增强推杆392的滑动稳定性。与推杆392对应的,滑轨398的两端分别朝向电池仓门324和背板32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9-20所示,紧急开锁机构390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梁393以及顶杆391。顶杆391靠近底座310滑动时带动复位件发生弹性变形,复位件恢复形变时带动顶杆391远离底座310 滑动。复位件能够保证机械开关329顺利的回到初始位置。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复位件包括弹簧395,弹簧395的两端分别与横梁393以及顶杆391固定连接。顶杆391靠近底座310滑动时带动弹簧395发生弹性拉伸,弹簧395恢复时带动顶杆391远离底座310滑动。弹簧395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的优点。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复位件包括橡胶等其他类型的弹性结构件。底座310能够将箱体320支离中控支撑面(比如地面)一段距离,进而形成对箱体320内部元器件的有效保护,同时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与锁车桩100之间的供电线180或者信号用线也可以从底座310穿出。如图17-21 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310包括支撑架以及侧门板312,支撑架的一端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支撑架远离中控支撑面的另一端能够与箱体320 固定连接。侧门板312设置于支撑架,侧门板312可拆卸的固定于支撑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中控支撑面是指安装中控桩300的支撑结构,一般指地面,也可以是某个平台。侧门板312可拆卸的固定于支撑架,便于安装人员将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从箱体320经底座310引出,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从箱体320经底座310引出后再安装侧门板312,能够为安装人员预留更多的操作空间。
进一步,如图17-21所示,底座310包括两个侧门板312,两个侧门板 312分别设置于支撑架相对的两端。两个相对安装的侧门板312允许供电线180 或信号用线从箱体320经底座310的任一侧引出,增加了中控桩300对实际工况的适应性。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至少一个侧门板312上开设过线口313,过线口313允许供电线180穿过,避免了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从底座310引出时被挤压。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从底座310 直接引入地下,然后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从地下直接延伸到对应的锁车柱125即可。更进一步的,如图17-18所示,侧门板312上开设至少一对侧孔315,至少一对侧孔315相对于侧门板312支撑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至少一对侧孔315 分别位于侧门板312沿支撑方向的中间位置,进而至少一对侧孔315允许侧门板312安装于支撑架相对两端中的任一端,且至少一对侧孔315允许侧门板312 沿自身法线旋转180°后仍可安装于支撑架相对两端中的任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21所示,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311,两个支撑板311间隔、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板311沿支撑方向的一端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两个支撑板311沿支撑方向远离中控支撑面的另一端能够与箱体320固定连接。两个侧门板312与两个支撑板311在与支撑方向垂直的面内首尾顺次连接,两个侧门板312与两个支撑板311围设形成中空的底座310。两个支撑板311只要起到支撑的作用,两个侧门板312从支撑板311上拆下时便于供电线180或信号用线的引出,两个侧门板312安装于支撑板311时能够与支撑板311、中控支撑面以及箱体320的底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避免异物由底座310进入到箱体320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310具有安装端,安装端能够与中控支撑面固定连接,安装端与中控支撑面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和/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7-21所示,底座310 的安装端开设安装孔314,安装孔314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中控支撑面,进而保证整个中控桩30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底座310呈中空的壳体,安装孔314开设于底座310的内侧,在地脚螺栓固定底座310的同时,底座310也形成对地脚螺栓的保护,有效避免了恶劣的外界环境对地脚螺栓的侵蚀以及外力对地脚螺栓的恶意破坏。与安装端对应的,底座310远离安装端的另一端为支撑端,支撑端与箱体320固定连接,支撑端与箱体320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和/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并且底座310的支撑端与箱体320 之间通过焊接和/或螺钉固定连接。底座310的安装端和支撑端能够将箱体320 稳固的固定在中控支撑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21所示,中控桩300还包括散热结构,散热结构设置于箱体320。散热结构能够主动将箱体320内各个元器件运行过程产生的热量排出至箱体320外。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风扇360,箱体320上开设进风口365和出风口366,散热风扇360设置于出风口366附近,散热风扇360与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电连接;散热风扇360能够有效通过空气流通的方式排出箱体320内的热量。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的形式还可以是将低温的流体通入到箱体320内部,通过热交换排出箱体320内的热量。进一步,进风口365和出风口366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出风口366 相对于进风口365沿支撑方向远离底座310,出风口366的位置对应中控模组。进风口365和出风口366之间的间隔设置能够允许风扇转动时在箱体320内更大的范围内产生空气的流动,能够实现整个箱体320的均匀散热。同时箱体320 内中控模组是产热量最大的部分,将散热风扇360布置在中控模组的位置,能够有效带走中控模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以及图21所示,箱体320上开设多个进风口365和多个出风口366。多个进风口365形成进风区域,多个进风口 365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多个出风口366形成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口366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进风区域设置遮挡网367。以进风区域以及出风区域的方式在箱体320上开设孔洞,避免了单个出风口366或者单个进风口365过大的情形,保证了箱体320的整体强度。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自身呈网状,遮挡网 367能够进一步有效阻挡异物进入箱体320内。进一步,如图21所示,进风区域与遮挡网367沿支撑方向存在高度差,进风区域相对于遮挡网367靠近底座 310,出风区域与散热风扇360沿支撑方向存在高度差,出风区域相对于散热风扇360靠近底座310,上述两个高度差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水在迸溅时直接进入箱体320内。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进风口362和出风口366分别开设在箱体320的背板328上,在进风区域与遮挡网367之间以及在散热风扇360 与出风区域之间通过导风板连接,导风板与箱体的背板内侧壁围设形成导风腔体36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以及图21所示,中控桩300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设置于箱体320内,报警模块分别与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电连接。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报警模块包括烟雾报警器370和/或高温报警器,烟雾报警器370和/或高温报警器设置于箱体320内,烟雾报警器370和 /或高温报警器的安装位置与电源模组和/或中控模组相对应。具体的,烟雾报警器370和/或高温报警器设置于箱体320远离底座310的一端。报警模块能够在中控桩300内发生火灾危险时及时的发出警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中控桩300还包括防雷器,防雷器设置于箱体320的外侧,防雷器设置于箱体320远离底座310的一端,防雷器进行接地。防雷器能够避免雷雨天气时中控桩300被雷击而损坏。进一步的,箱体320的外部设置中控信息标识375,中控信息标识375携带中控桩300的身份信息。终端能够通过识别中控信息标识375获取中控桩300的信息。可选的,中控信息标识375 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或者字符串等。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控桩300还包括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分别与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连接,定位模组用于定位中控桩300所处的位置,具体的,定位模组通过GPS、网络连接等的方式进行定位,便于后台服务器识别中控桩300当前所在的位置。
箱体320的作用是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而保护安装在其内的电源模组以及中控模组,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箱体320本身遭到破坏或者侵蚀是箱体320 保护其他元器件的基础。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以及图21所示,箱体320沿支撑方向远离底座310的一端为安装状态的顶端,箱体320的顶端在安装状态下呈倾斜端面、弯折端面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进而防止雨水等在箱体320顶端的积累,进而避免箱体320被雨水侵蚀。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箱体320包括顶板326和四块侧板327,顶板326和四块侧板327围设于底座310形成容纳腔体,箱体320的顶端包括平面段和弯向底座310一端的圆弧段。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顶板326和其中一块侧板327做成一个整体,进而可以降低装配的复杂程度。进一步,所述320箱体还包括箱底板,箱底板上开设漏水孔,漏水孔能够排出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水,避免水在容纳腔体内积聚造成危险。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中控桩300可以同时连接一个或者多个锁车桩100。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停车桩总成包括多个锁车桩100,多个锁车桩100分别与中控桩300中的电源模组电连接,多个锁车桩100分别与中控桩300中的中控模组通信连接。多个锁车桩100相邻或者间隔设置于锁车支撑面。中控桩300同时连接多个锁车桩100,提高了中控桩300的利用效率,同时一套停车桩总成允许多辆共享车辆400的停放,降低了共享车辆400的停放成本。在实际的布置过程中,多个锁车桩100可与中控桩300形成多种位置关系,比如多个锁车柱125以中控桩300为基点呈直线排布、矩形阵列或者圆形阵列分布,或者多个锁车桩100沿布置方向依次设置形成一组锁车桩100,布置方向沿直线延伸、沿曲线延伸或者沿折线延伸,只要能够便于共享车辆400的停放同时满足锁车桩100与中控桩300之间的连接即可。进一步,停车桩总成包括多组锁车桩100,多组锁车桩100分别对应的布置方向相同或相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停车桩总成包括两组锁车桩100,两组锁车桩100分别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两组锁车桩100分别设置于中控桩300 相对的两侧,从箱体320内伸出的供电线180和/或通信用线185经由底座310 相对两端的侧门板312穿出,然后分别延伸至对应组的锁车桩100中。
如图1及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共享车辆系统1,包括共享车辆400、后台服务器以及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停车桩总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6)

1.一种中控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
箱体,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中控支撑面的一端,所述箱体围设形成容纳腔体;
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电源模组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所述电源模组能够向锁车桩供电,进而保证锁车桩完成锁定车辆、解锁车辆、识别车辆和/或通信的过程;
中控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中控模组与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所述中控模组能够与锁车桩进行通信,进而所述中控模组能够获取锁车桩的信息和/或状态,和/或所述中控模组能够控制锁车桩的状态,所述中控模组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体包括电池区域和中控区域,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池区域,所述中控模组设置于所述中控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电池,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区域,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能够储存一定的电量,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能够向锁车桩供电,所述中控模组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多个电池隔板,多个所述电池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区域,多个所述电池隔板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电池格口,每个所述电池格口容纳一个所述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具有电池仓门,所述电池仓门对应所述电池区域设置,所述电池仓门通过电磁锁或者机械锁控制开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电池仓门,所述电池隔板在所述电池区域内倾斜设置以防止所述电池从对应的所述电池格口中滑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门通过电磁锁控制开合,所述电磁锁具有机械开关;所述中控桩还包括紧急开锁机构,所述紧急开锁机构至少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紧急开锁机构与所述电磁锁的所述机械开关连接,所述紧急开锁机构动作时触发所述电磁锁处于打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开锁机构包括顶杆和推杆,所述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顶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电磁锁的所述机械开关连接,所述顶杆活动时带动所述机械开关同步动作;所述推杆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推杆活动时驱动或允许所述顶杆运动,所述推杆的活动方向与所述顶杆的活动方向呈设定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沿支撑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顶杆沿支撑方向靠近所述底座滑动时驱动所述机械开关动作进而打开所述电磁锁,所述顶杆沿支撑方向远离所述底座滑动时驱动或允许所述机械开关复位进而触发所述电磁锁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具有多个横梁,多个横梁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壁,所述顶杆与至少两个所述横梁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沿支撑方向延伸,所述顶杆沿支撑方向开设至少两个条形孔,至少两个所述条形孔间隔设置,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的至少两个所述横梁上分别具有滑动凸起,所述条形孔的内壁与所述滑动凸起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开锁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梁以及所述顶杆;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底座滑动时带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时带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底座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以及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底座滑动时带动所述弹簧发生弹性拉伸,所述弹簧恢复时带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底座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推杆滑动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池仓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杆滑动连接,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电池仓门滑动时驱动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底座滑动,进而所述推杆和所述顶杆驱动所述机械开关动作打开所述电磁锁;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池仓门滑动时驱动或允许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底座滑动,进而所述推杆和所述顶杆驱动所述机械开关动作并且触发所述电磁锁锁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的一端具有滑动凸块,所述顶杆上开设倾斜条形孔,所述倾斜条形孔的一端靠近所述电池仓门,所述倾斜条形孔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电池仓门;所述倾斜条形孔的内侧壁与所述滑动凸块滑动配合,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电池仓门滑动时所述滑动凸块滑向所述倾斜条形孔靠近所述电池仓门的一端,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池仓门滑动时所述滑动凸块滑向所述倾斜条形孔远离所述电池仓门的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滑轨,所述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可拆卸的背板,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电池仓门和所述背板。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一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杆的另一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外,所述箱体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遮蔽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箱体外的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电磁锁,所述顶杆的两端或中间部位与至少两个所述电磁锁的所述机械开关连接,所述顶杆动作时同步触发至少两个所述电磁锁处于打开状态或者锁闭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开锁机构包括顶杆和旋钮,所述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顶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电磁锁的所述机械开关连接,所述顶杆活动时带动所述机械开关同步动作;所述旋钮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箱体外,所述旋钮与所述顶杆传动配合,所述旋钮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旋钮活动时驱动或允许所述顶杆运动。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之间使用云母板隔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板沿支撑方向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设置所述云母板。
2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池格口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或多个散热孔。
2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格口内安装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插接件用于向对应的所述电池充电,和/或所述电池通过对应的所述插接件向锁车桩或者中控模组供电。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隔板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形成多个所述电池格口,和/或多个所述电池隔板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形成多个所述电池格口。
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对应所述电池区域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隔板槽,多个所述电池隔板滑动或者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隔板槽内。
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之间独立设置,或者多个所述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组包括中控控制器和中控通信模块,所述中控控制器和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所述中控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递至所述中控控制器,所述中控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所述中控通信模块能够与所述锁车桩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通信,所述中控通信模块能够与后台服务器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通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包括通信电路和天线,所述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以及所述中控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天线和所述通信电路电连接,所述通信电路通过所述天线获取信息和/或发送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组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设置于所述中控区域,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中控控制器和/或所述中控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提示模块能够发出提示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包括中控指示灯和中控扬声器,所述箱体上开设中控指示孔和中控扬声孔,所述中控指示灯和所述中控扬声器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中控指示孔和所述中控扬声孔。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组还包括交流空开、AC/DC电源、DC/DC电源、功率板、主控板、保险开关,所述交流空开、所述AC/DC电源、所述DC/DC电源、所述功率板、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保险开关分别于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和/或所述中控控制器电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通信模块和/或所述中控控制器通过模块支架设置于所述中控区域。
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体沿支撑方向划分形成所述电池区域与所述中控区域,所述电池区域相对于所述中控区域沿支撑方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底座;或者所述容纳腔体沿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划分形成所述电池区域与所述中控区域。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还能够与市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能够通过所连接的市电向锁车桩和/或所述中控模组供电。
3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以及侧门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所述支撑架远离中控支撑面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侧门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侧门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所述侧门板,两个所述侧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两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门板上开设过线口,所述过线口允许供电线穿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板上开设至少一对侧孔,至少一对所述侧孔相对于所述侧门板支撑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至少一对所述侧孔分别位于所述侧门板沿支撑方向的中间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支撑方向的一端能够设置于中控支撑面,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支撑方向远离中控支撑面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门板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在与支撑方向垂直的面内首尾顺次连接,两个所述侧门板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围设形成中空的底座。
41.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能够与中控支撑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端与中控支撑面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和/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安装端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中控支撑面。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中空的壳体,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侧。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安装端的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和/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所述支撑端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焊接和/或螺钉固定连接。
4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桩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风扇,所述箱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驱动所述箱体内的气流排出所述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源模组以及所述中控模组电连接。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沿支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相对于所述进风口沿支撑方向远离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对应所述中控模组。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开设多个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形成进风区域,多个所述进风口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多个所述出风口形成出风区域,多个所述出风口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进风区域设置遮挡网。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遮挡网沿支撑方向存在高度差,所述进风区域相对于所述遮挡网靠近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区域与所述散热风扇沿支撑方向存在高度差,所述出风区域相对于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所述底座。
51.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桩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以及所述中控模组电连接。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烟雾报警器和/或高温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或所述高温报警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或所述高温报警器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电源模组和/或所述中控模组相对应。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或所述高温报警器设置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54.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中控信息标识,所述中控信息标识携带所述中控桩的身份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信息标识包括二维码、条形码。
5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桩还包括防雷器,所述防雷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防雷器设置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防雷器进行接地。
57.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沿支撑方向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为安装状态的顶端,所述箱体的所述顶端在安装状态下呈倾斜端面、弯折端面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和四块侧板,所述顶板和四块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底座形成所述容纳腔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包括平面段和圆弧段。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箱底板,所述箱底板上开设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能够排出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水。
60.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桩还包括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以及所述中控模组连接,所述定位模组用于定位所述中控桩所处的位置。
61.一种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车桩以及权利要求1-60任一项所述的中控桩,所述锁车桩设置于锁车支撑面,所述锁车桩用于锁定、解锁和/或识别共享车辆;所述锁车桩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所述锁车桩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中控模组通信连接。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桩总成包括多个所述锁车桩,多个所述锁车桩分别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电源模组电连接,多个所述锁车桩分别与所述中控桩中的所述中控模组通信连接;多个所述锁车桩相邻或者间隔设置于锁车支撑面。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车桩设置于所述中控桩的一侧或者两侧。
64.根据权利要求61-62任一项所述的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桩总成还包括锁片组件,所述锁片组件能够固定于共享车辆;所述锁车桩通过锁定、解锁和/或识别所述锁片组件实现锁定、解锁和/或识别共享车辆。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组件固定于共享车辆的前叉或者前轮轴。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停车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桩总成还包括锁车定位结构,所述锁车定位结构用于固定共享车辆的前轮至设定的位置,进而保证所述锁车桩锁定和/或识别所述锁片组件。
CN202020983151.4U 2020-06-02 2020-06-02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Active CN212797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3151.4U CN2127971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3151.4U CN2127971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7154U true CN212797154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3151.4U Active CN212797154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71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267A (zh) * 2021-08-02 2021-09-24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停车锁结构
CN113602394A (zh) * 2021-08-02 2021-11-05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插锁锁杆护罩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267A (zh) * 2021-08-02 2021-09-24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停车锁结构
CN113602394A (zh) * 2021-08-02 2021-11-05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插锁锁杆护罩组件
CN113428267B (zh) * 2021-08-02 2022-06-14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停车锁结构
CN113602394B (zh) * 2021-08-02 2022-07-26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插锁锁杆护罩组件
WO2023011354A1 (zh) * 2021-08-02 2023-02-09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停车桩及其停车锁结构
US11772729B1 (en) 2021-08-02 2023-10-03 Hunan Xibao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pile and parking lock structure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2678A (zh) 锁车桩、锁片组件、共享车辆以及停车桩总成
CN212797154U (zh) 中控桩及停车桩总成
CN11186255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损坏报警方法
CN212379892U (zh) 停车桩总成及共享车辆系统
CN212797155U (zh) 锁车桩、锁片组件、共享车辆以及停车桩总成
CN111583468A (zh) 停车桩总成及共享车辆系统
JP2012165533A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
CN106437323A (zh) 智能车锁及自行车
CN211176596U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路灯
CN112203446B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信息安全监控储存设备
CN204676604U (zh) 一种用于道路上的带有灯具装置的井盖装置
CN215322058U (zh) 一种安装壳体、智能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CN210469943U (zh) 一种集成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06202013U (zh) 立式防雨电动车充电管理站
CN2033522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
CN107914808B (zh) 一种节能型小区物业用电动巡逻车
KR200462111Y1 (ko) 블록식 자전거 거치대
KR101361169B1 (ko) 자전거 거치장치
CN20999026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防盗电子锁
CN218379231U (zh) 一种抗衰减的路灯
CN210744572U (zh) 一种用电安全智能监测设备
CN111746314A (zh) 电力供给装置
CN212138137U (zh) 一种智能安防箱
CN215184367U (zh) 后衣架式电池组件及电动自行车
CN218558586U (zh) 智能灯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