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6627U -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96627U CN212796627U CN201922393064.3U CN201922393064U CN212796627U CN 212796627 U CN212796627 U CN 212796627U CN 201922393064 U CN201922393064 U CN 201922393064U CN 212796627 U CN212796627 U CN 2127966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rail
- lifting
- armrest
- vehicle door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门内侧的门饰板具有扶手架组件,所述扶手架组件包括:扶手架与升降扶手,所述扶手架位于座椅胯点上方,所述升降扶手位于所述扶手架的上方,且所述升降扶手与所述扶手架通过伸缩装置相连,所述升降扶手可通过所述伸缩装置进行相对于所述扶手架的升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车门上的扶手架组件中的升降扶手位于座椅胯点的上方,可以保证乘员将手肘放置在升降扶手上时较为舒适,并且,升降扶手可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升降,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扶手的高度,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门饰板扶手固定设置在车门的内饰板上,其具体的高度是根据大数据人体校核得来的,但是,由于乘员身高存在差异,一些乘员的肘部搭靠在扶手上时会感觉不舒适,不能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车门上的扶手架组件的扶手高度可调,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所述车门内侧的门饰板具有扶手架组件,所述扶手架组件包括:扶手架与升降扶手,所述扶手架位于座椅胯点上方,所述升降扶手位于所述扶手架的上方,且所述升降扶手与所述扶手架通过伸缩装置相连,所述升降扶手可通过所述伸缩装置进行相对于所述扶手架的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架组件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适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进行伸缩,以对所述升降扶手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形成为电动伸缩杆,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电相连。
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形成为电机齿轮组,所述伸缩装置形成为齿杆,所述动力装置的齿轮与所述伸缩装置啮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升降扶手的基准位置位于所述座椅胯点上方180mm处。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扶手相连,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扶手架相连,所述伸缩装置的最大伸缩量为40mm。
具体地,所述扶手架组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当按压所述控制按键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对所述升降扶手进行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支撑臂和遮挡臂,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扶手架的上方,所述遮挡臂与所述支撑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臂的靠近驾驶室一侧,且所述遮挡臂朝向下方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具有以下特点:
车门上的扶手架组件中的升降扶手位于座椅胯点的上方,可以保证乘员将手肘放置在升降扶手上时较为舒适,并且,升降扶手可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升降,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扶手的高度,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扶手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升降扶手下降时的示意图;
图4是升降扶手上升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扶手架组件10、扶手架1、升降扶手2、支撑臂21、遮挡臂22、动力装置31、伸缩装置32、控制装置4、控制模块41、控制按键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1.车门内侧的门饰板具有扶手架组件 10,其特征在于,扶手架组件10包括:扶手架1与升降扶手2,扶手架1位于座椅胯点上方,升降扶手2位于扶手架1的上方,且升降扶手2与扶手架1通过伸缩装置32相连,升降扶手2可通过伸缩装置32进行相对于扶手架1的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座椅胯点即为座椅R点,其中,当乘员坐在座椅上后,其手肘的高度势必会高于座椅胯点,因此,扶手架1位于座椅胯点上方,且升降扶手2位于扶手架1的上方,可以保证升降扶手2的最低高度位于座椅跨点的上方,从而可以保证乘员将手肘放置在升降扶手2上时,可以感到较为舒适,并且,升降扶手2可通过伸缩装置32进行升降,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扶手2的高度,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车门上的扶手架组件10中的升降扶手位于座椅胯点的上方,可以保证乘员将手肘放置在升降扶手2上时较为舒适,并且,升降扶手2可通过伸缩装置32进行升降,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扶手2的高度,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如图1所示,伸缩装置32为伸缩件,且伸缩装置32位于升降扶手2与扶手架1之间,因此,伸缩装置32通过伸缩,便可带动升降扶手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升降扶手2的高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扶手架组件10还包括:动力装置31,动力装置31适于驱动伸缩装置32进行伸缩,以对升降扶手2进行升降,因此,通过控制动力装置31,便可对伸缩装置32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实现升降扶手2高度调节的自动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动力装置31可以为电源装置,伸缩装置32形成为电动伸缩杆,动力装置31与伸缩装置32电相连,通过的动力装置31对伸缩装置32进行供电,便可实现伸缩装置32的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扶手2的高度自动调节。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1形成为电机齿轮组,伸缩装置32形成为齿杆,动力装置31的齿轮与伸缩装置32啮合连接,即通过齿轮齿杆配合,在动力装置31的驱动下,实现伸缩装置32的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扶手2的高度自动调节。
进一步地,升降扶手2的基准位置位于座椅胯点上方180mm处,研究表明,当乘员坐在座椅上后,其手肘的高度大多大于座椅胯点的180mm处,因此,升降扶手2的基准位置位于座椅胯点上方180mm处,可以保证升降扶手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乘员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所示,伸缩装置32的上端与升降扶手2相连,伸缩装置32的下端与扶手架1相连,伸缩装置32的最大伸缩量为40mm。
也就是说,升降扶手2的升降范围为座椅胯点以上180mm-220mm以内,研究表明,在此范围内,可以满足95%乘员对升降扶手2的使用高度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扶手架组件10还包括: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与动力装置31电连接,控制装置4适于控制动力装置31动作,因此,通过操控控制装置4,便可对动力装置3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升降扶手2的高度调节,保证升降扶手2的高度调节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控制装置4可以包括:控制模块41、控制按键42,控制按键42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控制模块41与动力装置31电连接,当按压控制按键42时,控制模块41控制动力装置31对升降扶手2进行升降,保证控制装置的操控方式简单。
进一步地,控制按键42包括:控制动力装置31对升降扶手2进行上升的上升按键和控制动力装置31对升降扶手2进行下降的下降按键,因此,当需要对升降扶手2进行上升调节时,仅需按动上升按键,便可将升降扶手2的高度调高,当需要对升降扶手2进行下降调节时,仅需按动下降按键,便可将升降扶手2的高度调低,从而方便乘员对升降扶手 2的高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扶手2的高度可以停留在升降扶手2可升降的最大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处,也就是说,当按动上升按键控制升降扶手2进行上升,或者按动下降按键控制升降扶手2进行下降时,当升降扶手2的高度达到满意时,仅需松开上升按键或下降按键,升降扶手2便可固定在该位置处,满足乘员的对升降扶手2的不同使用需求。
具体地,控制按键42位于车辆的控制面板上或内饰板上,从而保证车内乘员可以较为方便地对控制按键42进行操作。
具体地,如图1、图3-图4所示,升降扶手2可以包括:支撑臂21和遮挡臂22,支撑臂21位于扶手架1的上方,遮挡臂22与支撑臂21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臂21的靠近驾驶室一侧,且遮挡臂22朝向下方延伸,支撑臂21适于对乘员的手肘处进行支撑,遮挡臂22 可以对支撑臂21与扶手架1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从而保证车辆的内饰美观。
具体地,在升降扶手2的外表面还可以包裹蒙皮,从而提升升降扶手2的触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内侧的门饰板具有扶手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组件(10)包括:
扶手架(1),所述扶手架(1)位于座椅胯点上方;
升降扶手(2),所述升降扶手(2)位于所述扶手架(1)的上方,且所述升降扶手(2)与所述扶手架(1)通过伸缩装置(32)相连,所述升降扶手(2)可通过所述伸缩装置(32)进行相对于所述扶手架(1)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组件(10)还包括:动力装置(31),所述动力装置(31)适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32)进行伸缩,以对所述升降扶手(2)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2)形成为电动伸缩杆,所述动力装置(31)与所述伸缩装置(32)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1)形成为电机齿轮组,所述伸缩装置(32)形成为齿杆,所述动力装置(31)的齿轮与所述伸缩装置(32)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扶手(2)的基准位置位于所述座椅胯点上方180mm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2)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扶手(2)相连,所述伸缩装置(32)的下端与所述扶手架(1)相连,所述伸缩装置(32)的最大伸缩量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组件(10)还包括: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动力装置(31)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适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31)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模块(41)、控制按键(42),所述控制按键(42)与所述控制模块(4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1)与所述动力装置(31)电连接,当按压所述控制按键(42)时,所述控制模块(41)控制所述动力装置(31)对所述升降扶手(2)进行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扶手(2)包括:支撑臂(21)和遮挡臂(22),所述支撑臂(21)位于所述扶手架(1)的上方,所述遮挡臂(22)与所述支撑臂(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臂(21)的靠近驾驶室一侧,且所述遮挡臂(22)朝向下方延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3064.3U CN212796627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3064.3U CN212796627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96627U true CN212796627U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7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93064.3U Active CN212796627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96627U (zh)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22393064.3U patent/CN2127966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73555B1 (en) | Vehicle seat | |
EP2873556A1 (en) | Seat | |
US7753446B2 (en) | Adjustable seat | |
CN212796627U (zh) | 车门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6217695U (zh) | 应用于扶手的升降装置、扶手总成和汽车 | |
US11230170B2 (en) |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terior accessible via a door opening | |
CN106379205A (zh) |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 |
CN211196064U (zh) | 一种驾驶舱内置人机显控系统 | |
CN109130970B (zh) | 基于聚氨酯复合建筑材料的房车座椅 | |
CN112744136A (zh) | 车辆座椅装置 | |
CN106379209A (zh) | 一种汽车座椅坐盆总成及包含该坐盆总成的汽车座椅 | |
CN211032276U (zh) | 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 |
CN211641922U (zh) | 一种用于suv的电动座椅 | |
CN211995269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用升降调节装置 | |
CN214083981U (zh) | 一种扶手可升降的座椅结构 | |
CN216761547U (zh) | 一种扶手、座椅及工程机械 | |
CN114802010A (zh) | 一种可随座椅调节曲线升降的扶手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336546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睡眠头枕电动调节结构 | |
CN216184656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汽车座椅骨架 | |
CN205202789U (zh) | 可升降的汽车车门内饰扶手 | |
CN214240798U (zh) | 一种商务区座椅升降扶手 | |
CN210454815U (zh) | 一种升降式地铁座椅 | |
CN213007754U (zh) | 车辆扶手及车辆 | |
CN212921436U (zh) | 安全带调节器及汽车 | |
CN207311292U (zh) | 新型舒适汽车扶手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oor and vehicle with 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