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3761U -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3761U
CN217553761U CN202221321848.0U CN202221321848U CN217553761U CN 217553761 U CN217553761 U CN 217553761U CN 202221321848 U CN202221321848 U CN 202221321848U CN 217553761 U CN217553761 U CN 217553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connecting rod
armrest
seat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18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中林
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18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3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3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包括扶手座、扶手、剪叉式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扶手座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扶手座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扶手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能够带动所述扶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方;当所述扶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汽车包括两个汽车座椅和汽车扶手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扶手能够升降,能够达到隐藏扶手的效果,能够更好的联通前排乘客空间,拉近沟通距离,能够隐藏剪叉式升降组件,提升了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舒适性,现代汽车常常在副仪表板后部设置有扶手,用于放置手肘。此扶手按照人体舒适性需求,有一定的高度要求,从而使得副仪表板带扶手总成整体高度尺寸较大,占用空间较多,外观上难以与周围内饰协调,比较突兀,不够美观。目前已经有一些四连杆的升降扶手产品出现,但此类扶手升降行程较小,扶手下降后仍然突出于副仪表板。同时,此类扶手升降过程中升降机构难以隐藏,也非常影响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包括扶手座、扶手、剪叉式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扶手座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扶手座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扶手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能够带动所述扶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上方;当所述扶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
可选的,当所述扶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的上表面与所述扶手座的上表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扶手座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扶手之间。
可选的,所述扶手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装饰罩,所述装饰罩环绕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外围。
可选的,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向上伸出的挡边,所述挡边环绕所述连通口设置。
可选的,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第四枢轴、第五枢轴、第六枢轴、第七枢轴和第八枢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交叉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四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交叉处,所述第四枢轴枢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二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二枢轴配合的孔为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枢轴能够沿所述第一条形孔滑动,所述第三枢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连接座,所述第五枢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六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七枢轴枢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七枢轴配合的孔为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七枢轴能够沿所述第二条形孔滑动,所述第八枢轴枢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连接座。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五枢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枢轴上,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电机和所述丝杠之间传动,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丝杠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五枢轴和所述第六枢轴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并列设置且共用枢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两个汽车座椅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两个所述汽车座椅并排设置,所述汽车扶手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汽车座椅之间,所述扶手座的上表面与两个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的上表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扶手座为汽车的副仪表板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扶手可以升降,能在行程中任意位置停止;通过设置容纳槽和行程较大的剪叉式升降组件,剪叉式升降组件完全折叠后高度较低,在扶手收起后扶手的上表面可以与扶手座的上表面平齐,达到隐藏扶手的效果,扶手座的上表面可以与座椅坐垫的上表面平齐,能够更好的联通前排乘客空间,拉近沟通距离;扶手升降过程中,剪叉式升降组件可以隐藏,提升了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处于升起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剪叉式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应用在汽车上的示意图。
图中:1—扶手座;2—扶手;3—容纳槽;4—挡边;5—装饰罩;6—内腔;7—下连接座;8—剪叉式升降机构;9—上连接座;10—驱动组件;71—第一底板;72—第一侧板;73—第一条形孔;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第一枢轴;84—第二枢轴;85—第三枢轴;86—第三连杆;87—第四连杆;88—第四枢轴;89—第五枢轴;810—第六枢轴;811—第七枢轴;812—第八枢轴;91—第二底板;92—第二侧板;93—第二条形孔;101—电机;102—传动机构;103—丝杠;10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包括扶手座1、扶手2、剪叉式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10;扶手座1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3,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扶手座1连接,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扶手2连接,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能够带动扶手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方;当扶手2位于第一位置时,扶手2容纳在容纳槽3中。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扶手2的行程下止点作为第一位置,将扶手2的行程上止点作为第二位置。采用剪叉式升降组件,使得扶手2具有较大的行程,设置容纳槽3便于隐藏扶手2,均有利于降低汽车扶手结构的高度尺寸,能够减少汽车扶手结构占用的空间,使得汽车扶手结构的外观与周围内饰更加协调,并且,剪叉式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使得扶手2可以停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汽车扶手结构的外观更加协调,当扶手2位于第一位置时,扶手2的上表面与扶手座1的上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座1内设置有内腔6,容纳槽3的底部设置有与内腔6相连通的连通口,内腔6中设置有安装部,剪叉式升降组件连接在安装部和扶手2之间。设置内腔6便于容纳剪叉式升降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装饰罩5,装饰罩5环绕在剪叉式升降组件的外围。设置装饰罩5有利于隐藏剪叉式升降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口处设置有向上伸出的挡边4,挡边4环绕连通口设置。设置挡边4有利于隐藏连通口和剪叉式升降组件。作为一种优选,为了更好的隐藏剪叉式升降组件,当扶手2位于第二位置时,挡边4环绕在装饰罩5的下端部的外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上连接座9、下连接座7和剪叉式升降机构8;剪叉式升降机构8包括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6、第四连杆87、第一枢轴83、第二枢轴84、第三枢轴85、第四枢轴88、第五枢轴89、第六枢轴810、第七枢轴811和第八枢轴812,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交叉布置,第三连杆86和第四连杆87交叉布置,第一枢轴83设置在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的交叉处,第一枢轴83枢接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第四枢轴88设置在第三连杆86和第四连杆87的交叉处,第四枢轴88枢接第三连杆86和第四连杆87,第二枢轴84枢接第一连杆81的下端部与下连接座7,下连接座7上与第二枢轴84配合的孔为第一条形孔73,第一枢轴83能够沿第一条形孔73滑动,第三枢轴85枢接第二连杆82的下端部与下连接座7,第五枢轴89枢接第二连杆82的上端部与第四连杆87的下端部,第六枢轴810枢接第一连杆81的上端部与第三连杆86的下端部,第七枢轴811枢接第三连杆86的上端部与上连接座9,上连接座9上与第七枢轴811配合的孔为第二条形孔93,第七枢轴811能够沿第二条形孔93滑动,第八枢轴812枢接第四连杆87的上端部与上连接座9。采用两组交叉连杆构成的剪叉式升降机构8具有较大的行程,能够满足汽车扶手结构的使用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更多组的交叉连杆构成剪叉式升降机构8以获得更大的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剪叉式升降组件能够稳定的升降,下连接座7包括第一底板71和两块第一侧板72,两块第一侧板72的下边缘分别与第一底板7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连,两块第一侧板72上均设置有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73,第三枢轴85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侧板72枢接;上连接座9包括第二底板91和两块第二侧板92,两块第二侧板92的上边缘分别与第二底板9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连,两块第二侧板92上均设置有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93,第八枢轴81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二侧板92枢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连接座7的下螺钉柱,扶手座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上连接座9的上螺钉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0包括电机101、丝杠103和传动机构102,第五枢轴89上设置有与丝杠103螺纹配合的螺纹孔,第六枢轴810上设置有与丝杠103滑动配合的通孔,电机101固定连接在第六枢轴810上,丝杠103的端部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丝杠103的根部穿过通孔与传动机构102连接,传动机构102在电机101和丝杠103之间传动,电机101能够驱动丝杠103旋转以调整第五枢轴89和第六枢轴810之间的间距,从而驱动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具体的,传动机构102可以是设置在电机101的输出轴和丝杠103之间的蜗轮蜗杆机构或齿轮组,电机10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市场上售卖的12V或24V的20W直流电机。具体的,在丝杠1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04,以防止丝杠103脱离第五枢轴89。在具体使用时,通过电机101的正反转来调整第五枢轴89和第六枢轴810之间的间距;当第五枢轴89和第六枢轴810之间的间距变小时,剪叉式升降组件升起,扶手2升起;当第五枢轴89和第六枢轴810之间的间距变大时,剪叉式升降组件下降,扶手2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剪叉式升降组件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剪叉式升降机构8,两个剪叉式升降机构8并列设置,两个剪叉式升降机构8共用第一枢轴83、第二枢轴84、第三枢轴85、第四枢轴88、第五枢轴89、第六枢轴810、第七枢轴811和第八枢轴81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如图5所示,包括两个汽车座椅和上述任一项的汽车扶手结构,两个汽车座椅并排设置,汽车扶手结构设置在两个汽车座椅之间,扶手座1的上表面与两个汽车座椅的坐垫的上表面平齐。作为一种优选,扶手座为汽车的副仪表板的至少一部分。采用上述方案,汽车扶手结构的高度尺寸较小,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两个汽车座椅之间的阻隔;在扶手收起后扶手的上表面可以与扶手座的上表面平齐,达到隐藏扶手的效果,扶手座的上表面可以与座椅坐垫的上表面平齐,能够更好的联通前排乘客空间,拉近沟通距离。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座、扶手、剪叉式升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扶手座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扶手座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扶手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升降能够带动所述扶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上方;当所述扶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扶手的上表面与所述扶手座的上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座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扶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装饰罩,所述装饰罩环绕在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向上伸出的挡边,所述挡边环绕所述连通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第四枢轴、第五枢轴、第六枢轴、第七枢轴和第八枢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交叉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四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交叉处,所述第四枢轴枢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二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一枢轴配合的孔为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枢轴能够沿所述第一条形孔滑动,所述第三枢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连接座,所述第五枢轴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六枢轴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七枢轴枢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上与所述第七枢轴配合的孔为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七枢轴能够沿所述第二条形孔滑动,所述第八枢轴枢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连接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五枢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枢轴上,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电机和所述丝杠之间传动,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丝杠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五枢轴和所述第六枢轴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并列设置且共用枢轴。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汽车座椅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扶手结构,两个所述汽车座椅并排设置,所述汽车扶手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汽车座椅之间,所述扶手座的上表面与两个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的上表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座为汽车的副仪表板的至少一部分。
CN202221321848.0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17553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1848.0U CN217553761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1848.0U CN217553761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3761U true CN217553761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1848.0U Active CN217553761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3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281A (zh) * 2022-10-25 2023-01-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后排中部座椅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281A (zh) * 2022-10-25 2023-01-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后排中部座椅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53761U (zh)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和汽车
CN101177128B (zh) 车辆的可提升座椅
CN109466386B (zh) 集成儿童座椅的车辆后排座椅及车辆
CN106379205A (zh)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CN201187232Y (zh) 汽车车门内把手机构
CN201694070U (zh) 交通工具坐卧两用承坐椅
CN110871717A (zh) 一种车辆及其后排座椅控制方法
CN110979127A (zh) 坐卧两用的商用车卧铺和商用车
CN211644495U (zh) 座驾前移式叉车
CN211567948U (zh) 动车司机室用座椅
CN204210390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扶手箱
CN2728831Y (zh) 汽车座椅
CN113442799A (zh) 一种车辆
CN220947671U (zh) 一种坐垫抬升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19969497U (zh)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CN201362192Y (zh) 滑轨式可调角度驾驶座坐垫
CN220535489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7311292U (zh) 新型舒适汽车扶手箱
CN213920776U (zh) 一种座椅靠背中部的调节装置
CN205033971U (zh) 用于实现汽车前排座椅位置调节的装置
CN211943044U (zh) 一种可形成床垫的汽车座椅
CN217227359U (zh) 一种车用升降扶手
CN216467469U (zh) 一种汽车用中央扶手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3921262U (zh) 一种卡车驾驶室车身钣金结构
CN219236913U (zh) 一种汽车中央扶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