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2911U -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2911U
CN212792911U CN202020935146.6U CN202020935146U CN212792911U CN 212792911 U CN212792911 U CN 212792911U CN 202020935146 U CN202020935146 U CN 202020935146U CN 212792911 U CN212792911 U CN 21279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haped
plate
pip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51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锋
袁志刚
李坤
吴慕天
赵光辉
赵蕾
邵育红
白玉柱
巴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fu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ongfu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ongfu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ongfu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51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2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2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包括底座、U型框架和气缸,在底座的右端设置有龙门架,在底座的左侧插设有U型框架,在U型框架内滑动连接有燃烧组件,在龙门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第一U型卡板铰接在一起,在第一U型卡板的左慈依次设置有第二连接纵杆、第二U型卡板、第二连接板、滑块和滑槽,燃烧组件与滑块通过L状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燃气组件在U型框架内移动,开始对整台铸造机全部锭模进行加热,保证整台铸造机的锭模温度均匀,减轻工作人员的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合金锭前快速烘烤预热锭模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铝合金锭产品质量,铸造机在生产前,需要对整机锭模进行烘烤;目前,国内铸造同行采用手持单根烧枪对锭模进行烘烤锭模,这样操作烘烤速度慢,铸造机空载时间运行较长电耗浪费较大;烧枪热量不能被锭模充分吸收,燃气浪费严重;锭模烘烤时温度快速提高,尤其是运行到浇铸点位置,温度下降较快,往往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同时长时间手持烧枪,会使工作人员手臂酸痛,增加了劳动强度,还会使锭模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能够使锭模快速升温,烘烤时间明显缩短,保证了整台铸造机的锭模温度均匀,从而达到烘烤标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包括底座、U型框架和气缸,所述底座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在所述底座左侧面的两端呈对称状设置有矩形定位孔,所述U型框架的两端部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内,并通过第一螺杆固定在一起;在所述U型框架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在所述底座上的右端设置有龙门架,在所述龙门架顶梁的下方设置两个竖板,在所述两个竖板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气缸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气缸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U型卡板铰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U型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杆,所述第一连接横杆的外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每个第一定位块的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纵杆,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纵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块,在所述每个第二定位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每个第二定位块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对应的第三定位块转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U型卡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纵杆,在所述第二连接纵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U型卡板,所述第二U型卡板内铰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左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滑块的左端设置有定位螺杆;在所述U型框架内滑动连接有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与滑块通过“ L”状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两个定位孔的位置与U型框架两横杆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U型框架两横杆右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U型框架两横杆的右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内,且所述每个位于矩形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孔对应底座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在所述第一导向管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直通矩形定位孔内,并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内。
所述第一U型卡板与第二U型卡板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U型卡板的开口方向向右,所述第二U型卡板的开口方向向左。
所述U型框架两横杆的内壁上分贝设置有第一移动凹槽,在所述U型框架两横杆的内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每个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U型框架左端的横梁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凹槽,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小于U型框架两端横杆的长度。
所述燃烧组件由支撑竖板、侧板、燃气横管、主燃气管和烧枪组成,所述支撑竖板为两个,在所述每个支撑竖板的顶端分部挖设有U型凹槽,在所述每个支撑竖板右侧对应U型凹槽中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在所述每个第二导向管内分别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杆,所述每个第二定位螺杆的端部直通对应的U型凹槽内;所述燃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竖板顶端的U型凹槽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杆顶紧固定,在所述燃气横管的下方设置有五个短管,所述每个短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烧枪,在所述燃气横管的左侧连接有主燃气管,在所述主燃气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主燃气管的左端连接有燃气软管,所述燃气软管与燃气罐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两个支撑竖板的右侧之间设置有侧板,所述“L”状连接板的一端面与侧板的外壁连接在一起,所述“L”状连接板的另一端套设在定位螺杆上,并通过配套螺母拧紧固定。
所述每个短管分别与燃气横管相通,所述主燃气管与燃气横管相通。
所述每个支撑竖板的底部通过底部滑块与对应的第二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每个支撑竖板的侧面通过侧部滑块与对应的第一移动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每个滑道对应滑槽的内壁处分别设置有内壁凹槽所述每个滑道分别与对应的内壁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滑块与侧板之间通过L状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通过气缸的推杆推动滑块,使燃烧组件在U型框架内左右移动,从而对铸造机锭模进行烘烤预热;通过设置五个烧枪,也就是说每个锭模都要经过每个烧枪的重复烘烤预热,保证锭模的快速升温。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燃气横管的两端放置在支撑竖板顶部的U型凹槽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杆对燃气横管的两端进行顶紧定位,保证了燃烧组件整体的稳定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铸造机锭模上方设置五个烧枪,使用时,打开阀门,点燃烧枪,出现五个小火枪,对应锭模内部的进行烘烤,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锭模受热均匀,且安全性能高,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包括底座1、U型框架3和气缸7,底座1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2,在底座1左侧面的两端呈对称状设置有矩形定位孔1-A,U型框架3的两端部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1-A内,并通过第一螺杆16-1固定在一起;在U型框架3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4,在底座1上的右端设置有龙门架5,在龙门架5顶梁的下方设置两个竖板6,在两个竖板6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板8,气缸7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气缸7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9与第一U型卡板10铰接在一起,在第一U型卡板10的两侧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杆11,第一连接横杆11的外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2,每个第一定位块12的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纵杆13,每个第一连接纵杆13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4,在每个第二定位块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块15,第三定位块15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对应的第三定位块15转动连接在一起;在第一U型卡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纵杆18,在第二连接纵杆18的右端连接有第二U型卡板19,第二U型卡板19内铰接有第三连接板20(第三连接板20的一端与第二U型卡板19铰接在一起),第三连接板20的左端与滑块21固定连接在一起,滑块21与滑槽17滑动连接在一起,滑槽17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滑块21的左端设置有定位螺杆23;在U型框架3内滑动连接有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与滑块21通过“ L”状连接板22连接在一起。
两个定位孔3-2的位置与U型框架3两横杆的位置相对应,在U型框架3两横杆右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2,U型框架3两横杆的右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1-A内,且每个位于矩形定位孔1-A内的第一定位孔3-2对应底座1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16,在第一导向管16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杆16-1,第一螺杆16-1的底端直通矩形定位孔1-A内,并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3-2内。
第一U型卡板10与第二U型卡板19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U型卡板10的开口方向向右,第二U型卡板19的开口方向向左。
U型框架3两横杆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凹槽3-1,在U型框架3两横杆的内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26,每个支撑板26的一端分别与U型框架3左端的横梁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支撑板26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凹槽26-1,支撑板26的长度小于U型框架3两端横杆的长度。
燃烧组件由支撑竖板25、侧板24、燃气横管27、主燃气管30和烧枪29组成,支撑竖板25为两个,在每个支撑竖板25的顶端分别挖设有U型凹槽25-1,在每个支撑竖板25右侧对应U型凹槽25-1中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28,在每个第二导向管28内分别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杆28-1,每个第二定位螺杆28-1的端部直通对应的U型凹槽25-1内;燃气横管27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竖板25顶端的U型凹槽25-1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杆28-1顶紧固定,在燃气横管27的下方设置有五个短管,每个短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烧枪,在燃气横管27的左侧连接有主燃气管30,在主燃气管30上设置有阀门31,主燃气管30的左端连接有燃气软管32,燃气软管32与燃气罐连接在一起;在两个支撑竖板25的右侧之间设置有侧板24,“L”状连接板22的一端面与侧板24的外壁连接在一起,“L”状连接板22的另一端套设在定位螺杆23上,并通过配套螺母拧紧固定。
每个短管分别与燃气横管27相通,所述主燃气管30与燃气横管27相通。
每个支撑竖板25的底部通过底部滑块25-3与对应的第二移动凹槽26-1滑动连接在一起,每个支撑竖板25的侧面通过侧部滑块25-2与对应的第一移动凹槽3-1滑动连接在一起。
滑块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21-1,每个滑道21-1对应滑槽17的内壁处分别设置有内壁凹槽17-1,每个滑道21-1 分别与对应的内壁凹槽17-1滑动连接在一起。
上述描述中,U型框架3为与铸造机铝锭模的上方,第二支架4位于铸造机左侧的地面上,底座1位于铸造机的左侧,第一支架2位于铸造机右侧的地面上燃气软管32的长度要满足支撑竖板25造U型框架内左右移动,使用前将L状连接板22的右端对应定位螺杆23的位置处挖设一个通孔,然后将L状连接板22的右端套设在滑块21左端的定位螺杆上,并拧上配套螺母锁紧固定,然后将L状连接板22的左端面通过螺栓与侧板24外壁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通过气缸7推杆带动滑块21在滑槽17内左右移动,同时带动燃烧组件在U型框架内移动,从而对U型框架下方铸造机上的锭模进行预热烘烤;燃气阀门打开后,燃气通过燃气横管27进入烧枪29内,引燃后,通过燃烧组件在U型框架内左右移动,对下方的锭模进行预热烘烤;铸造机启动后,速度设定正常铸造速度,开始对整台铸造机全部锭模进行加热,保证整台铸造机的锭模温度均匀,减轻工作人员的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燃气组件在U型框架内移动,开始对整台铸造机全部锭模进行加热,保证整台铸造机的锭模温度均匀,减轻工作人员的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Claims (8)

1.一种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包括底座(1)、U型框架(3)和气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2),在所述底座(1)左侧面的两端呈对称状设置有矩形定位孔(1-A),所述U型框架(3)的两端部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1-A)内,并通过第一螺杆(16-1)固定在一起;在所述U型框架(3)左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4),在所述底座(1)上的右端设置有龙门架(5),在所述龙门架(5)顶梁的下方设置两个竖板(6),在所述两个竖板(6)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板(8),所述气缸(7)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气缸(7)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9),所述第二连接板(9)与第一U型卡板(10)铰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U型卡板(10)的两侧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杆(11),所述第一连接横杆(11)的外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2),所述每个第一定位块(12)的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纵杆(13),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纵杆(13)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4),在所述每个第二定位块(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块(15),所述第三定位块(15)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每个第二定位块(14)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对应的第三定位块(15)转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U型卡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纵杆(18),在所述第二连接纵杆(18)的右端连接有第二U型卡板(19),所述第二U型卡板(19)内铰接有第三连接板(20),所述第三连接板(20)的左端与滑块(2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21)与滑槽(17)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17)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滑块(21)的左端设置有定位螺杆(23);在所述U型框架(3)内滑动连接有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与滑块(21)通过“ L”状连接板(2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孔(3-2)的位置与U型框架(3)两横杆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U型框架(3)两横杆右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2),所述U型框架(3)两横杆的右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矩形定位孔(1-A)内,且所述每个位于矩形定位孔(1-A)内的第一定位孔(3-2)对应底座(1)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16),在所述第一导向管(16)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杆(16-1),所述第一螺杆(16-1)的底端直通矩形定位孔(1-A)内,并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卡板(10)与第二U型卡板(19)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U型卡板(10)的开口方向向右,所述第二U型卡板(19)的开口方向向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3)两横杆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凹槽(3-1),在所述U型框架(3)两横杆的内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每个支撑板(26)的一端分别与U型框架(3)左端的横梁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支撑板(26)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凹槽(26-1),所述支撑板(26)的长度小于U型框架(3)两端横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由支撑竖板(25)、侧板(24)、燃气横管(27)、主燃气管(30)和烧枪(29)组成,所述支撑竖板(25)为两个,在所述每个支撑竖板(25)的顶端分别挖设有U型凹槽(25-1),在所述每个支撑竖板(25)右侧对应U型凹槽(25-1)中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28),在所述每个第二导向管(28)内分别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杆(28-1),所述每个第二定位螺杆(28-1)的端部直通对应的U型凹槽(25-1)内;所述燃气横管(27)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竖板(25)顶端的U型凹槽(25-1)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螺杆(28-1)顶紧固定,在所述燃气横管(27)的下方设置有五个短管,所述每个短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烧枪,在所述燃气横管(27)的左侧连接有主燃气管(30),在所述主燃气管(30)上设置有阀门(31),所述主燃气管(30)的左端连接有燃气软管(32),所述燃气软管(32)与燃气罐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两个支撑竖板(25)的右侧之间设置有侧板(24),所述“L”状连接板(22)的一端面与侧板(24)的外壁连接在一起,所述“L”状连接板(22)的另一端套设在定位螺杆(23)上,并通过配套螺母拧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短管分别与燃气横管(27)相通,所述主燃气管(30)与燃气横管(27)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竖板(25)的底部通过底部滑块(25-3)与对应的第二移动凹槽(26-1)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每个支撑竖板(25)的侧面通过侧部滑块(25-2)与对应的第一移动凹槽(3-1)滑动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21-1),所述每个滑道(21-1)对应滑槽(17)的内壁处分别设置有内壁凹槽(17-1),所述每个滑道(21-1)分别与对应的内壁凹槽(17-1)滑动连接在一起。
CN202020935146.6U 2020-05-28 2020-05-28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Active CN212792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5146.6U CN21279291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5146.6U CN21279291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2911U true CN21279291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5146.6U Active CN21279291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2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2911U (zh) 新型铸造机锭模烘烤装置
CN207788029U (zh) 一种方便移动式铝模板焊接工装台
CN208050877U (zh) 自动化组芯夹具
CN216732296U (zh) 耐火砖模具及模压设备
CN213317090U (zh) 一种水涨成型机上模具卸料装置
CN209830204U (zh) 一种改进型的电动车车轮模具快速烘烤设备
CN211469995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的模具抓取装置
CN216324994U (zh) 一种离心铸管自动挡盖装置
CN212598750U (zh) 铸造机结晶器自动旋转烘烤组件
CN216068258U (zh) 一种塑料模具冷却装置
CN219766763U (zh) 一种基于铸件成型阀门冷却机
CN218315349U (zh) 一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
CN111890627A (zh) 一种照明器生产用模具注塑设备
CN220407746U (zh) 一种框架加工焊接定位工装
CN219464694U (zh) 一种铸造模具预热装置
CN219130691U (zh) 一种去除汽缸盖内腔暗冒口工装
CN209867306U (zh) 汽车配件生产用压铸装置
CN220127581U (zh) 一种铸铁件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20560366U (zh) 一种高导热铝合金热裂检测模具
CN2160321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医用封口机恒温模具
CN219537361U (zh) 一种雪糕生产双气缸拔模装置
CN219597884U (zh) 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
CN219837170U (zh) 一种铸铁件加工用浇铸机构
CN220808355U (zh) 一种合模紧固结构
CN220201758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