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2102U -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2102U
CN212762102U CN202022026267.1U CN202022026267U CN212762102U CN 212762102 U CN212762102 U CN 212762102U CN 202022026267 U CN202022026267 U CN 202022026267U CN 212762102 U CN212762102 U CN 21276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feeding device
carrier
assembly
forward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62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兵
王志强
姚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iling Intelligent Elevato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ogang Shenling Electric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ogang Shenling Electric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ogang Shenling Electric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262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2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2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包括:机架、供料装置、第一机械手组合、热熔机构、翻转机构、第二机械手组合以及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机械手组合和第二机械手组合以及配套的热熔机构、翻转机构和测试装置,以使电梯按钮在装配时,能够依照顺序进行安装,在装配时井然有序,本机构中设计翻转机构,以使在装配电梯按钮时,可以在装配一面后,再装配另一面,非常的方便,相比较人工装配的话,就需要认为的给他翻过来再进行装配,且第一机械手组合和第二机械手组合在使用时,非常准确的进行个部件的安装,省时省力,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缩减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按钮生产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按钮,用于安装在电梯上,以使乘客在使用时可以按下对应的电梯按钮,选择对应的楼层。常见的电梯按钮(见附图17)一般由底壳A、印版B、弹簧C、柔光板D、按钮帽E、按钮环F等组件装配而成。在装配的过程中,既需要将相关联构件互相卡接组装在一起,同时也会对有关零件进行翻转和熔接,最后整体组装完毕以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电性能检测才能成为合格产品。现有的电梯按钮在组装时,一般均是手工操作,由装配工人手工操作进行电梯按钮每一步骤的组装。虽然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单项组装工作台,但整个组装需要经过不同的组装工序才能实现,始终没有真正实现流水线式的组合装;严格地说依然处于手工和半机械化式人工进行组装形式。显然,这种传统的电梯按钮组装生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产品的质量也难以得保障。
因此,探寻一种适用于电梯按钮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就成为生产厂商亟需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通过设计装配系统,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与所述载具相配合,以实现电梯按钮装配,所述电梯按钮包括依次设置的印板B、底壳A、弹簧C、柔光板D、按钮帽E、按钮环F,所述底壳A朝向所述印板B的方向为反方向,所述底壳A朝向柔光板D的方向为正方向,包括:
机架;
传送带,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载具,用于承载所述电梯按钮的各部件,并沿所述传送带移动;
沿传送带依次排布、且位于所述传送带旁侧的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三供料装置、第四供料装置、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分别用于承载底壳、印板、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
第一机械手组合,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配合,以将所述底壳和所述印板依次沿反方向装载于所述载具上;
热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在印板朝向反方向的一面进行熔接,以将所述印板固定于所述底壳上;
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翻转所述底壳,使所述印板朝向所述载具;
第二机械手组合,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沿所述正方向依次堆叠在所述底壳上;
测试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测试装置位于装配系统装配的末端,用于测试所述电梯按钮。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机械手组合和第二机械手组合以及配套的热熔机构、翻转机构和测试装置,以使电梯按钮在装配时,能够依照顺序进行安装,在装配时井然有序,本机构中设计翻转机构,以使在装配电梯按钮时,可以在装配一面后,再装配另一面,非常的方便,相比较人工装配的话,就需要人为地将它翻过来再进行装配,且第一机械手组合和第二机械手组合在使用时,能非常准确地进行各部件的安装,省时省力,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缩减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和第六机械手,所述测试台和所述第六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六机械手用于将输送至所述传送带末端的已完成装配的电梯按钮夹取至所述测试台上,并对所述按钮多点按压以测试所述电梯按钮。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测试台和第六机械手,第六机械手将传送带末端输送过来的已装配好的电梯按钮夹取至测试台上进行测试,第六机械手对电梯按钮进行多点按压,以检测电梯按钮多个按压方向都能够正常工作,且按压后的工作灯也能够正常亮起来,以保证电梯按钮使用性能,本方案中的第六机械手不仅能够很好的实现搬运工作,同时,还能实现测试动作,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包括并排设置的与所述正向传送带相衔接的逆向传送带、第一移送装置以及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二移送装置用于将正向传送带上装配后的空载具移送至逆向传送带上,所述第一移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逆向传送带上的空载具移送至所述正向传送带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正向传送带和逆向传送带,以及第一移送装置和第二移送装置,以使载具能够进行循环使用,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即可回到正向传送带上进行工作,不需要人为的将载具放置在正向传送带上。
优选地,还包括料盘装载装置,所述料盘装载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料盘及实现上下升降,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盘平移至所述升降机构的正上方。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料盘装载装置,以使料盘能够在装满一个料盘后,能够将满载的料盘下移,空料盘上移,进行接力式的装载,不需要人工进行放置空料盘,同时也不需要人工将装满的料盘移走,只需要所有的料盘装满后一次性移走即可,也缩短了工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组合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所述底壳装载于所述载具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所述印板沿反方向将装设在所述底壳上;
所述第二机械组合包括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和第五机械手,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将所述弹簧和所述柔光板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四机械手用于将按钮帽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五机械手用于将按钮环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用以固定所述按钮帽。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台、第二装配台、第三装配台、第四装配台、第五装配台、第六装配台;
所述第一移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台上;
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台上,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二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台上;
所述热熔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装配台上;
所述翻转机构、第三机械手、第三供料装置和第四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四装配台上,且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将弹簧和所述柔光板装配在翻转后的所述底壳上;
所述第四机械手、第五机械手、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均设置在第五装配台上;
所述测试装置、第二移送装置、料盘装载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六装配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台上设置有第一正向传送带和第一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二装配台上设置有第二正向传送带和第二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三装配台上设置有第三正向传送带和第三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四装配台上设置有第四正向传送带和第四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五装配台上设置有第五正向传送带和第五逆向传送带;
其中所述第一正向传送带、第二正向传送带、第三正向传送带、第四正向传送带、第五正向传送带依次衔接组成正向传送带;
所述第五逆向传送带、第四逆向传送带、第三逆向传送带、第二逆向传送带、第一逆向传送带依次衔接组成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一移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正向传送带和所述第一逆向传送带;
所述第二移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和第五逆向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一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一阻挡机构,与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第二阻挡机构,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第四阻挡机构,所述第四阻挡机构用于阻挡所述载具,并使所述载具停留在第三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热熔机机构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三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五阻挡机构,与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六阻挡机构,所述第五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第三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六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五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七阻挡机构,与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八阻挡机构,所述第七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第五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八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上与所述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第三阻挡机构、第四阻挡机构、第五阻挡机构、第六阻挡机构、第七阻挡机构和第八阻挡机构,各阻挡机构的作用均是为了在传送带传送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以使传送机构能够停在对应的装配位点进行装配,确保装配的精确性,使每一个环节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一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一顶升机构,与第二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和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进行装配;
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四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四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进行热熔;
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五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五顶升机构,与第六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六顶升机构,所述第五顶升机构和所述第六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进行装配;
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七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七顶升机构,与第八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八顶升机构,所述第七顶升机构和所述第八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进行装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顶升机构、第二顶升机构、第三顶升机构、第四顶升机构、第五顶升机构、第六顶升机构、第七顶升机构、第八顶升机构,各顶升机构与各阻挡机构相对应,且载具被输送到各阻挡位时,各对应的顶升机构对其上的载具进行顶升,以避免与载具与传送带接触影响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第三阻档机构和与第三阻挡机构相对应的第三顶升机构,且第三正向传送带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顶升机构相匹配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位于所述第三顶升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第三顶升机构将所述载具顶升至与所述印板与所述校正件相抵,以使印板与底壳吻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阻挡件、第三顶升机构以及校正件,以使在使用,载具停留在第三阻挡机构的位置处,第三顶升机构将载具顶起,且顶升机构顶起载具后,印板与校正件相抵,使得印板能够很好的与底壳相吻合,以便于下个工序能够很好的通过热熔机构对底壳热熔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位于所述第四顶升机构处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三顶升机构将所述印板顶升至与所述限位件相抵,以将所述底壳与所述印板夹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件,以使在热熔时,第四顶升机构将载具顶起,然后印板与限位件相抵,使得装配好的底壳和印板能够紧贴在一起,以便于热熔机构进行热熔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有序设置的第一机械手组合和第二机械手组合,以及相应的供料装置,使整个电梯按钮的装配程序很简单,同时翻转机构的存在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时间,且整个生产的过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正向传送带、逆向传送带以及相应的移送装置,以使载具在进行装配输送时能够更好的进行循环在使用,不需要人为的进行放置和取走,大大的缩减了人工操作的步骤。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挡机构、顶升机构,以使在进行装配时,载具能够脱离传送带进行操作,使得在装配时更加精确,每一个装配步骤能够顺利的完成装配。
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校正件和限位件,使在进行热熔前和进行热熔时都能够分别对底壳和印板的位置进行校正和限位,以使最终热熔机构能够很好的融化底壳将印板和底壳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装配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正向传送带和第一逆向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装配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正向传送带和第二逆向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装配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正向传送带和第三逆向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装配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正向传送带和第四逆向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正向传送带和第五逆向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装配台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电梯按钮的组成构件及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第一装配台;110、第一基座;120、第一正向传送带;130、第一逆向传送带;140、第一移送装置;141、底板;142、输送机;143、拖链;144、滑轨;
200、第二装配台;210、第二基座;220、第二正向传送带;230、第二逆向传送带;240a、第一机械手;240b、第二机械手、250、第一阻挡机构;260、第一顶升机构;270、第二阻挡机构;280、第二顶升机构;
300、第三装配台;310、第三基座;320、第三正向传送带;330、第三逆向传送带;340、热熔机构;341、第三轨道;342、第四轨道;350、第三阻挡机构;360、第三顶升机构;370、第四阻挡机构;380、第四顶升机构;390、限位件;
400、第四装配台;401、第四基座;420、第四正向传送带;430、第四逆向传送带;440、翻转机构;450、第三机械手;460、第五顶升机构;470、第五阻挡机构;480、第六顶升机构;490、第六阻挡机构;
500、第五装配台;510、第五基座;520、第五正向传送带;530、第五逆向传送带;540、第四机械手、550、第五机械手;560、第七顶升机构;570、第八顶升机构;580、第八阻挡机构;590、第七阻挡机构;
600、第六装配台;610、第六基座;620、第六机械手;630、第二移送装置;640、测试台;650、料盘装载装置;
A、底壳; B、印版; C、弹簧; D、柔光板; E、按钮帽; F、按钮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与载具相配合,以实现电梯按钮装配,电梯按钮包括依次设置的印板、底壳、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底壳朝向印板的方向为反方向,底壳朝向柔光板的方向为正方向,底壳上设有四个立柱,印板上设有四个孔,装配时,印板的四个孔与底壳上的四个立柱对应,包括:机架、传送带和载具,传送带装设于机架上,载具用于承载电梯按钮的各部件,并沿传送带移动;以及沿传送带依次排布、且位于传送带旁侧的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三供料装置、第四供料装置、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分别用于承载底壳、印板、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
第一机械手240a组合设置在机架上,与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配合,以将底壳和印板依次沿反方向装载于载具;热熔机构340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在印板朝向反方向的一面进行熔接,以将印板固定于底壳上,在本实施例中,热熔机构340的具体组成不做过多的限制,只需要能够将底壳上用于与印板对位的立柱进行融化并固定印板和底壳;翻转机构440设置在机架上,用于翻转底壳,使印板朝向载具;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440夹取载具上装配好的部分组件翻转,使底壳上装有印板的一面靠近载具,本实施例中不局限翻转机构440的具体结构形式,只需要能够夹取底壳进行翻转即可。
第二机械手240b组合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沿正方向依次堆叠在底壳上;测试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测试装置位于装配系统装配的末端,用于测试电梯按钮。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定机架的具体设置,以及第一机械手240a组合和第二机械手240b组合的具体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只需要能够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机械手240a组合和第二机械手240b组合能够将电梯按钮的各个组件装配在一起即可,可以是六轴机械手,也可以是滑动轨道带动的机械臂,本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某一种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传送带包括并排设置的正向传送带和与逆向传送带、第一移送装置140以及第二移送装置630,第二移送装置630用于将正向传送带上装配后的空载具移送至逆向传送带上,第一移送装置140用于将逆向传送带上的空载具移送至正向传送带上。
具体的,第一机械手240a组合包括第一机械手240a和第二机械手240b,第一机械手240a用于将底壳装载载具上,第二机械手240b用于将印板沿反方向将装设在底壳上;第二机械组合包括第三机械手450、第四机械手540和第五机械手550,第三机械手450用于将弹簧和柔光板沿正方向装设在底壳上,第四机械手540用于将按钮帽沿正方向装设在底壳上,第五机械手550用于将按钮环沿正方向装设在底壳上,以固定按钮帽。
具体的,机架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装配台100、第二装配台200、第三装配台300、第四装配台400、第五装配台500、第六装配台600;
如图2-4所示,第一装配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第一移送装置140设置在第一装配台100上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装配台100包括第一基座110,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固定在第一基座110上,第一移送装置140位于第一正向传送带120的始端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的末端,第一移送装置140包括底板141、输送机142、滑轨144、拖链143以及气缸,底板141固定在第一基座110上,滑轨144固定在底板141上,而输送机142固定在滑轨144上,气缸与输送机142连接,用于驱动输送机142沿滑轨144滑动,拖链143连接在输送机142远离气缸的一侧,使输送机142能够保证滑动的距离是恒定的,分别滑动到与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相对的位置,第一逆向传送带130上的载具输送至输送机142上后,在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与第一正向传送带120相对应的位置,此时输送机142将载具推送至第一正向传送带120上进行传送;
如图5-6所示,第二装配台200上设置有第二正向传送带220和第二逆向传送带230;第一供料装置和第二供料装置设置在第二装配台200上(图中未示出第一供料装置和第二供料装置),第一机械手240a和第二机械手240b设置在第二装配台200上;具体实施时,第二装配台200包括第二基座210,第二正向传送带220和第二逆向传送带230固定在第二基座210上,第一供料装置和第二供料装置也固定在第二基座210上,且位于旁侧,第一机械手240a和第二机械手240b同样也是固定在第二基座210上,而第一机械手240a和第二机械手240b均包括滑轨、滑块、气缸、夹爪,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气缸设置在滑块上,夹爪与气缸远离滑块的一端连接,以使夹爪在装配的过程中可沿着滑轨滑动,当滑动至指定位置时,气缸带动夹爪上下运动,以实现第一机械手240a对底壳的放置,第二机械手240b将印板装配在底壳上;
具体实施时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上设置有与第一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一阻挡机构250,与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第二阻挡机构270,第一阻挡机构250使载具停留在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与第一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二阻挡机构270使载具停留在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上与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上设置有与第一阻挡机构250相对应的第一顶升机构260,与第二阻挡机构270相对应的第二顶升机构280,第一顶升机构260和第二顶升机构280用于顶升载具,使载具脱离第二正向传送带220进行装配,当载具输送至与第一供料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时,此时第一阻挡机上升阻挡载具,此时第一顶升机构260将载具顶升至与第一正向传送带120脱离,此时第一机械手240a开始作业,将底壳放置在载具上,放置结束后,第一顶升机构260和第一阻挡机构250均下降,以使载具沿着第一正向传送带120继续传送至与第二供料位置相对应处时,此时第二阻挡机构270和第二顶升机构280同样上升,第二机械手240b也移动至第二供料位置将印板夹取至底壳上方时,此时气缸带动夹爪下移,以使印板与底壳结合在一起;
如图7-9所示,第三装配台300上设置有第三正向传送带320和第三逆向传送带330;热熔机构340设置在第三装配台300上;具体实施时,第三装配台300包括第三基座310,第三正向传送带320和第三逆向传送带330固定在第三基座310上,热熔机构340也固定在第三基座310上,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第三阻档机构和与第三阻挡机构350相对应的第三顶升机构360,且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与第三顶升机构360相匹配的校正件(未图示),校正件位于第三顶升机构360的正上方,第三顶升机构360将载具顶升至印板与校正件相抵,以使印板与底壳吻合,在本实施例中,校正件上设有与底壳上的立柱相对应的凹槽,以使第三顶升机构360顶升时,底壳上的立柱能够与凹槽相对应,以使印板能够与底壳更好的贴合在一起。
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第四阻挡机构370,第四阻挡机构370用于阻挡载具,并使载具停留在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与热熔机机构对应的位置处;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位于第四顶升机构380处设置有限位件390,第三顶升机构360将印板顶升至与限位件390相抵,以将底壳与印板夹紧。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与第四阻挡机构370相对应的第四顶升机构380,用于顶升载具,使载具脱离第三正向传送带320进行热熔。
在本实施例中,热熔机构340包括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第三轨道341以及垂直于第三轨道341设置的第四轨道342,其中第四轨道342可沿着第三轨道341滑动,还包括超声波熔接机构或热熔熔接机构,超声波熔接机构或热熔熔接机结构通过气缸连接在第四轨道342上,以使超声波熔接机构或热熔熔接机构可沿第四轨道342滑动,同时还可以上下移动。
如图10-12所示,第四装配台400包括第四基座410,第四装配台400上设置有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和第四逆向传送带430,且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和第四逆向传送带430固定在第四基座410上;翻转机构440、第三机械手450、第三供料装置和第四供料装置设置在第四装配台400上,也固定在第四基座410上,且第三机械手450用于将弹簧和柔光板装配在翻转后的底壳上;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设置有与第三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五阻挡机构470,与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六阻挡机构490,第五阻挡机构470使载具停留在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与第三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六阻挡机构490使载具停留在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与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设置有与第五阻挡机构470相对应的第五顶升机构460,与第六阻挡机构490相对应的第六顶升机构480,第五顶升机构460和第六顶升机构480用于顶升载具,使载具脱离第四正向传送带420进行装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正向传送带320将载具输送至翻转机构440处时,此时翻转机构440将夹住底壳然后翻转,是印板朝着载具放置,同样的在翻转机构440处同样设置阻挡机构和顶升机构,翻转结束后,载具会随着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传送,传送到第三供料装置处时,在第五阻挡机构470和第五顶升机构460的作用下并在第三机械手450的作用下进行弹簧的装配,然后再随着第四正向传送带420输送至四供料装置处时,此时在第六阻挡装置和第六提升装置的作用下,载具停留在于第四供料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然后第三机械手450将弹簧一一的装配在底壳上,然后在将柔光板装在底壳上,第三机械手450是一个六轴机械臂,其上配制有抓取弹簧和柔光板的夹爪;
如图13-14所示,同样的,第五装配台500上包括第五基座510,第五装配台500上设置有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和第五逆向传送带530,且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和第五逆向传送带530固定在第五基座510上;第四机械手540、第五机械手550、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均固定在第五基座510上;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设置有与第五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七阻挡机构590,与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八阻挡机构580,第七阻挡机构590使载具停留在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与第五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八阻挡机构580使载具停留在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与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设置有与第七阻挡机构590相对应的第七顶升机构560,与第八阻挡机构580相对应的第八顶升机构570,第七顶升机构560和第八顶升机构570用于顶升载具,第五装配台500的工作方式与第二装配台200的工作方式相同,不同的是供料机构不一样,第四机械手540和第五机械手550上的夹爪不一样。
其中,第一正向传送带120、第二正向传送带220、第三正向传送带320、第四正向传送带420、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依次衔接组成互为相邻的正向传送带组合体;第五逆向传送带530、第四逆向传送带430、第三传送带330、第二传送带230、第一传送带130依次衔接组成互为相邻的、与正向传送带组合体相平行的逆向传送带组合体;各个装配台上的正向传送带和逆向传送带均是相互独立运行的,第一移送装置140连接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第二移送装置630连接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和第五逆向传送带530。
如图15-16所示,第六装配台600包括第六基座610,测试装置、第二移送装置630、料盘装载装置650以及第六机械手620均设置在第六装配台600上,即测试装置、第二移送装置630、料盘装载装置650以及第六机械手620固定在第六基座610上;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和第六机械手620,测试台和第六机械手620设置在机架上,第六机械手620用于将传送带末端的已完成装配的电梯按钮夹取至测试台上,并对电梯按钮多点按压以测试按钮。
还包括料盘装载装置650,料盘装载装置650包括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升降机构用于承载料盘上下升降,平移机构用于将料盘平移至升降机构的正上方,第六机械手620为六轴机械手臂,其上设置有用于夹取按钮的夹爪。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阻挡机构250、第二阻挡机构270、第三阻挡机构350、第四阻挡机构370、第五阻挡机构470、第六阻挡机构490、第七阻挡机构590、第八阻挡机构580结构相同工作方式一样,均是由阻挡板和气缸组成,气缸带动阻挡板上下移动,同样的,第一顶升机构260、第二顶升机构280、第三顶升机构360、第四顶升机构380、第五顶升机构、第六顶升机构480、第七顶升机构560以及第八顶升机构570结构相同工作方式相同,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配台上的阻挡机构以及相匹配的顶升机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增设,不限定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数量。
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第二正向传送带220将载具输送至与第一供料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时,第一机械手240a将第一供料装置上的底壳夹取至载具上;
S20、第二正向传送带220将步骤S10中的载具输送至与第二供料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使第二机械手240b将第二供料装置上的印板装配在底壳在;
S30、将步骤S20的载具输送至热熔机构340处,热熔机构340热熔底壳以将底壳与印板固定在一起;
S40、第三正向传送带320将步骤S20中的载具输送至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将载具输送至翻转机构440处,翻转机构440翻转底壳,使印板朝向载具;
S50、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将S40中的载具输送至与第三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三机械手450将弹簧和柔光板装配在底壳上;
S60、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将S50中的载具输送至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将载具输送至与第五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第四机械手540将电梯按钮帽装配再底壳上;
S70、将S60中的载具输送至与第六供料装置相对应位置处,第五机械手550将按钮环装配在底壳上以固定按钮帽;
S80、第六机械手620将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装配好的电梯按钮夹取至测试台上进行测试,待测试结束后,第六机械手620将电梯按钮夹取至料盘装载装置650上进行存放。
还包括步骤S90,第二移送装置630将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的空载具移送至第五逆向传送带530上进行逆向输送,并输送至第一逆向传送带130上。
还包括步骤S100,第二移送装置630将第一逆向传送带130上的载具输送至第一正向传送带120上,使载具再次进行循环使用。
在步骤S30和步骤S40之间,还设置步骤S31,载具输送至校正件处,第三顶升机构360将载具顶升,以使校正件与印板的固定位相抵,使印板与底壳相吻合。
还包括步骤S110,升降架构将装满的料盘下移,平移机构将空的料盘移送至满载料盘的正上方。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与载具相配合用以实现电梯按钮装配,所述电梯按钮包括依次设置的印板(B)、底壳(A)、弹簧(C)、柔光板(D)、按钮帽(E)、按钮环(F),所述底壳(A)朝向所述印板(B)的方向为反方向,所述底壳(A)朝向柔光板(D)的方向为正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送带,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载具,用于承载所述电梯按钮的各部件,并沿所述传送带移动;
沿传送带依次排布、且位于所述传送带旁侧的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三供料装置、第四供料装置、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分别用于承载底壳(A)、印板(B)、弹簧(C)、柔光板(D)、按钮帽(E)、按钮环(F);
第一机械手组合,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配合,以将所述底壳和所述印板依次沿反方向装载于所述载具;
热熔机构(340),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在印板朝向反方向的一面进行熔接,以将所述印板固定于所述底壳上;
翻转机构(440),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翻转所述底壳,使所述印板朝向所述载具;
第二机械手组合,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弹簧、柔光板、按钮帽、按钮环沿所述正方向依次堆叠在所述底壳上;
测试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测试装置位于装配系统装配的末端,用于测试所述电梯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640)和第六机械手(620),所述测试台(640)和所述第六机械手(620)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六机械手(620)用于将所述传送带末端的已完成装配的电梯按钮夹取至所述测试台(640)上,并对所述电梯按钮多点按压以测试所述电梯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并排设置的正向传送带和与逆向传送带、第一移送装置(140)以及第二移送装置(630),所述第二移送装置(630)用于将正向传送带上装配后的空载具移送至逆向传送带上,所述第一移送装置(140)用于将所述逆向传送带上的空载具移送至所述正向传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盘装载装置(650),所述料盘装载装置(650)包括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料盘装载装置(650)、并实现上下升降,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盘平移至所述升降机构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组合包括第一机械手(240a)和第二机械手(240b),所述第一机械手(240a)用于将所述底壳装载所述载具上,所述第二机械手(240b)用于将所述印板沿反方向将装设在所述底壳上;
所述第二机械组合包括第三机械手(450)、第四机械手(540)和第五机械手(550),所述第三机械手(450)用于将所述弹簧和所述柔光板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四机械手(540)用于将按钮帽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五机械手(550)用于将按钮环沿正方向装设在所述底壳上,以固定所述按钮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台(100)、第二装配台(200)、第三装配台(300)、第四装配台(400)、第五装配台(500)、第六装配台(600);
所述第一移送装置(140)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台(100)上;
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台(200)上,所述第一机械手(240a)和所述第二机械手(240b)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台(200)上;
所述热熔机构(340)设置在所述第三装配台(300)上;
所述翻转机构(440)、第三机械手(450)、第三供料装置和第四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四装配台(400)上,且所述第三机械手(450)用于将弹簧和所述柔光板装配在翻转后的所述底壳上;
所述第四机械手(540)、第五机械手(550)、第五供料装置、第六供料装置均设置在第五装配台(500)上;
所述测试装置、第二移送装置(630)、料盘装载装置(650)均设置在所述第六装配台(6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第一逆向传送带(130);
所述第二装配台(200)上设置有第二正向传送带(220)和第二逆向传送带(230);
所述第三装配台(300)上设置有第三正向传送带(320)和第三逆向传送带(330);
所述第四装配台(400)上设置有第四正向传送带(420)和第四逆向传送带(430);
所述第五装配台(500)上设置有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和第五逆向传送带(530);
其中所述第一正向传送带(120)、第二正向传送带(220)、第三正向传送带(320)、第四正向传送带(420)、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依次衔接组成正向传动带;
所述第五逆向传送带(530)、第四逆向传送带(430)、第三逆向传送带(330)、第二逆向传送带(230)、第一逆向传送带(130)依次衔接组成逆向传动带;
所述第一移送装置(140)连接所述第一正向传送带(120)和所述第一逆向传送带(130);
所述第二移送装置(630)连接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和所述第五逆向传送带(5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上设置有与第一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一阻挡机构(250),与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第二阻挡机构(270),所述第一阻挡机构(250)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阻挡机构(270)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上(220)与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第四阻挡机构(370),所述第四阻挡机构(370)用于阻挡所述载具,并使所述载具停留在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与所述热熔机构(340)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设置有与第三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五阻挡机构(470),与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六阻挡机构(490),所述第五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与所述第三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六阻挡机构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与所述第四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设置有与第五供料装置相对应的第七阻挡机构(590),与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第八阻挡机构(580),所述第七阻挡机构(590)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与所述第五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八阻挡机构(580)使载具停留在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与所述第六供料装置对应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220)上设置有与第一阻挡机构(250)相对应的第一顶升机构(260)与第二阻挡机构(270)相对应的第二顶升机构(280),所述第一顶升机构(260)和所述第二顶升机构(280)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二正向传送带(220)进行装配;
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与第四阻挡机构(370)相对应的第四顶升机构(380),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320)进行热熔;
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420)上设置有与第五阻挡机构(470)相对应的第五顶升机构(460),与第六阻挡机构(490)相对应的第六顶升机构(480),所述第五顶升机构(460)和所述第六顶升机构(480)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四正向传送带(420)进行装配;
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上设置有与第七阻挡机构(590)相对应的第七顶升机构(560),与第八阻挡机构(580)相对应的第八顶升机构(570),所述第七顶升机构(560)和所述第八顶升机构(570)用于顶升所述载具,使所述载具脱离所述第五正向传送带(520)进行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第三阻挡机构(350)和与第三阻挡机构(350)相对应的第三顶升机构(360),且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顶升机构(360)相匹配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位于所述第三顶升机构(360)的正上方,所述第三顶升机构(360)将所述载具顶升至所述印板与所述校正件相抵,以使印板与底壳吻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正向传送带(320)位于所述第四顶升机构(380)处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三顶升机构(360)将所述印板顶升至与所述限位件相抵,以将所述底壳与所述印板夹紧。
CN202022026267.1U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Active CN212762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6267.1U CN212762102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6267.1U CN212762102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2102U true CN21276210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8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6267.1U Active CN212762102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2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9842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自动供料机构
CN109390258B (zh) 一种芯片自动压盖设备
CN111792351B (zh) 一种无线模块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11993051A (zh)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JPS605417B2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治具台装置
CN210575520U (zh) 基于双转盘的电感线圈打扁裁切沾锡全自动化设备
CN111715480B (zh) Ep汽车电感装配机
CN112975220A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及其方法
CN209954139U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0497310B (zh) 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
CN212762102U (zh) 一种电梯按钮的自动化装配系统
CN220055234U (zh) 一种上料输送装置
CN211593832U (zh) 仓储设备
CN113458570A (zh) 一种uvled加工的焊接设备及工艺方法
CN210296529U (zh) 电芯自动扫码整形下料设备
CN216126139U (zh) 一种转盘式拆装设备
CN216370924U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产线的工件上料及检测装置
CN115464388A (zh) 一种手表外壳阳极前端自动拆装串杆设备
CN114899124A (zh) 芯片自动剥离、光学检测一体系统及芯片检测流程
CN210818222U (zh) L框自动焊接设备
CN210745801U (zh) 一种小型电池包pcb板自动安装设备
CN112589268A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组装焊接机
JP3860860B2 (ja) メタルベアリング組付装置
CN216376417U (zh) 平移式料盘供料器
CN112837923A (zh) 基于双转盘的电感线圈打扁裁切沾锡全自动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8 Tongqiang Road, Laogang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iling Intelligent Eleva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02, Tongqi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AOGANG SHENLING ELECTRIC CABL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