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1183U -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1183U
CN212761183U CN202021042046.7U CN202021042046U CN212761183U CN 212761183 U CN212761183 U CN 212761183U CN 202021042046 U CN202021042046 U CN 202021042046U CN 212761183 U CN212761183 U CN 21276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clamping jaw
automatic position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mechanism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20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若东
范恩亮
孔令越
高凤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Mei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Meike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Meike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Meike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20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包括夹具本体,其顶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下端通过夹爪拉杆连接夹爪,第一拉杆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下端通过涨套拉杆连接涨套,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通过涨套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大径端通过夹爪卡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通过涨套和夹爪从上下分别卡紧差速器壳体,双重保证差速器壳体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加工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产品不断被引进并应用,国内相关客车差速器壳的加工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目前,差速器壳体在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夹具进行夹持和定位,然后进行各种加工,然而由于差速器壳体的轴向长度比较长,目前的装夹工装只能夹持差速器壳体的一端,夹持的稳定不够,严重影响加工的精度和安全性,需要返工或报废,成本高,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差速器壳体夹持工装,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包括夹具本体,其顶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下端通过夹爪拉杆连接夹爪,第一拉杆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下端通过涨套拉杆连接涨套,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通过涨套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大径端通过夹爪卡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为圆柱形,其内部形成锥形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拉杆在第一拉杆带动下沿锥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卡紧或放松差速器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夹具本体的周向,每个夹爪通过一个夹爪拉杆连接第一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设置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拉杆通过连接盘连接第一拉杆,连接盘水平固定在第一拉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多个夹爪拉杆的上端均匀分布在连接盘的周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和连接法兰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内侧固定有汽检支钉,汽检支钉的下表面高于夹爪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涨套通过涨套拉杆带动活动在涨套座内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通过涨套和夹爪从上下分别卡紧差速器壳体,双重保证差速器壳体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检支钉;2、夹爪;3、涨套;4、涨套座;5、涨套拉杆;6、夹爪拉杆;7、夹具本体;8、连接法兰;9、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连接盘;12、弹簧;13、差速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包括汽检支钉1、夹爪2、涨套3、涨套座4、涨套拉杆5、夹爪拉杆6、夹具本体7、连接法兰8、第一拉杆9、第二拉杆10、连接盘11和弹簧12。
其中,该夹具本体7,具体可为圆柱形,结构节凑,其内部形成锥形滑动槽。
夹具本体7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8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9。
第一拉杆9下端通过夹爪拉杆6连接夹爪2,所述夹爪拉杆6在第一拉杆9带动下沿锥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卡紧或放松差速器壳体。具体地,所述夹爪2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夹具本体7的周向,例如设置为四个。每个夹爪2通过一个夹爪拉杆6连接第一拉杆9。所述夹爪拉杆6通过连接盘11连接第一拉杆9,连接盘11水平固定在第一拉杆9的下端。多个夹爪拉杆6的上端均匀分布在连接盘11的周向上。为了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连接盘11和连接法兰8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弹簧12。
第一拉杆9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10,节约空间,第二拉杆10下端通过涨套拉杆5连接涨套3。所述涨套3通过涨套拉杆5带动活动在涨套座4内外。
由于差速器壳体轴向方向长度较长,因此,差速器壳体13的小径端通过涨套3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13的大径端通过夹爪2卡紧固定,保证差速器壳体夹持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快速定位,所述夹爪2内侧固定有汽检支钉1,汽检支钉1的下表面高于夹爪2的下表面,使用时,位于差速器壳体下部的大径端通过夹爪2卡紧后随第一拉杆9上行,差速器壳体下部接触汽检支钉1后通过启动第二拉杆10带动涨套拉杆5上行,将涨套3涨紧于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上下分别卡紧,双重保证差速器壳体13夹持的稳定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持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7),其顶端通过连接法兰(8)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9),第一拉杆(9)下端通过夹爪拉杆(6)连接夹爪(2),第一拉杆(9)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10),第二拉杆(10)下端通过涨套拉杆(5)连接涨套(3),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通过涨套(3)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大径端通过夹爪(2)卡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7)为圆柱形,其内部形成锥形滑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拉杆(6)在第一拉杆(9)带动下沿锥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卡紧或放松差速器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夹具本体(7)的周向,每个夹爪(2)通过一个夹爪拉杆(6)连接第一拉杆(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设置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拉杆(6)通过连接盘(11)连接第一拉杆(9),连接盘(11)水平固定在第一拉杆(9)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夹爪拉杆(6)的上端均匀分布在连接盘(11)的周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1)和连接法兰(8)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弹簧(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内侧固定有汽检支钉(1),汽检支钉(1)的下表面高于夹爪(2)的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3)通过涨套拉杆(5)带动活动在涨套座(4)内外。
CN202021042046.7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Active CN21276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046.7U CN212761183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046.7U CN212761183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1183U true CN21276118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2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2046.7U Active CN212761183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1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2678U (zh) 一种用于筒型薄壁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CN106808031A (zh) 一种高精度快换轴用磨齿夹具
CN103009105A (zh) 内部夹紧装置
CN211052878U (zh) 一种具有双联动机构的气动卡盘
CN212761183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CN201423453Y (zh) 一种用于cv内环车内孔加工的专用夹具
CN105081385A (zh) 环类零件卡盘工装
CN210173017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4489557U (zh) 一种隔膜蓄能器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的随行托盘夹具
CN103659390A (zh) 车工定位夹具
CN215033733U (zh) 差速器壳车内端面车用夹具
CN209754641U (zh) 一种用于摇臂件上高精度球形孔钻孔专用夹具
CN205733991U (zh) 一种小型圆柱体冲压零件快速夹紧机构
CN107671580B (zh) 一种高尔夫球头夹持治具
CN218312007U (zh) 一种用于薄壁环类产品的端面及侧面加工的工装夹具
CN219151610U (zh) 一种斜轴式液压马达壳体车床加工辅助夹具
CN213034386U (zh) 一种卡盘顶爪磨长槽用夹具
CN209849907U (zh) 一种三爪夹具
CN216097539U (zh) 电机壳车内孔和端面的工装夹具
CN219787251U (zh) 用于卷焊机导料筒的定位装夹装置
CN217452180U (zh) 一种装夹非对称工件的双v型卡盘
CN210115690U (zh) 油缸的缸头、杆头加工用夹具
CN211890866U (zh) 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气动夹爪
CN219093660U (zh) 异型台车床用两爪夹具
CN214923678U (zh) 一种压缩机活塞头夹紧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277, Xixin Street,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rovince, 130013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Mei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77, Xixin street,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MEIKE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