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0574U - 一种板材冲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冲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0574U
CN212760574U CN202021388713.7U CN202021388713U CN212760574U CN 212760574 U CN212760574 U CN 212760574U CN 202021388713 U CN202021388713 U CN 202021388713U CN 212760574 U CN212760574 U CN 212760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aterial loading
plate
loading platform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87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合
钱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Zhongsheng Stainless Steel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Zhongsheng Stainless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Zhongsheng Stainless Steel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Zhongsheng Stainless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87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0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0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0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材冲角机,包括上料台,上料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上料台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导向台,上料台靠近上料机械手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横向开设有活动槽,上料台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升降气缸的活塞端,上料台的头端设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活塞端设有若干个推板,上料台的末端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有压板,压板的底面上周向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弹簧,若干个弹簧之间的底面上固定有套环。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减小了冲压时板材边角受力并向板材中心传力,导致板材变形形成废品的概率,提高了板材的成形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冲角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制备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冲角机。
背景技术
在制备消音器时,通常采用加工好尺寸的板材卷成筒状,而后在该筒状结构两端固定塞子,为了提高塞子的密封性,需要将板材卷在中心一端的两个边角去除,一般采用板材冲角机去除板材的边角。目前使用的板材冲角机,其冲压工作台面与上料台面平齐,然而消音器板材较薄,导致上料时板材伸出上料台面的边缘有向下搭耸的趋势,容易出现传送不到冲压工作台面的情况,若将上料台面与冲压工作台面上下错开,则冲压工作台面上的板材不平整,使得冲角后板材边缘不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冲角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冲角机,包括上料台,所述上料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所述上料台上设有板材,所述上料台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导向台,所述上料台靠近上料机械手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横向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上料台靠近上料机械手的一侧活动连接在活动槽内,所述上料台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升降气缸的活塞端,所述上料台的头端设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端设有若干个推板,任意一个所述推板位于每两个所述导向台之间,所述上料台的末端设有工作台,所述导向台的顶面与工作台的顶面上下错开,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周向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弹簧,若干个所述弹簧之间的底面上固定有套环,所述压板远离上料台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压角模,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压角槽,两个所述压角槽与压角模上下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台的顶面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处于同一导向台上的若干个所述滚轮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端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推板固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台远离挡板的一端设有矫正气缸,所述矫正气缸的活塞端固定有矫正板,所述矫正板与挡板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与压角槽上下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中心设有钢印模,所述钢印模固定在所述压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上料机械手将板材抓取放置在导向台之上,推料气缸带动推板推动板材前进,导向台的顶面高于工作台的顶面,使得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板材较软、搭耸导致其传递不到工作台的情况,板材的边角正对压角槽时,通过升降气缸调整上料台的高度,进而能够保证压模前,导向台顶面与工作台顶面平齐,开启液压缸向下冲压,套环、压角模向下压板材,套环贴合板材顶面,由弹簧给予缓冲、支撑,对板材中心受力变形的趋势形成阻碍,同时不妨碍压角模继续向下冲压,大幅度减小了冲压时板材边角受力并向板材中心传力,导致板材变形形成废品的概率,提高了板材的成形质量,同时压角模将板材边角切除落入压角槽,完成冲角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材冲角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材冲角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品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料台,2为上料机械手,3为下料机械手,4为板材,5为导向台,6为挡板,7为活动槽,8为升降气缸,9为推料气缸,10为推板,11为工作台,12为液压缸,13为压板,14为弹簧,15为套环,16为压角模,17为压角槽,18为滚轮,19为连杆,20为固定杆,21为矫正气缸,22为矫正板,23为垫板,24为通槽,25为钢印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冲角机,包括上料台1,所述上料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料机械手2和下料机械手3,上料机械手2和下料机械手3均采用现有设备即可,上料机械手2抓取待加工的板材4搭接在导向台5之间,冲角完毕后,下料机械手3抓取板材4下料,所述上料台1上设有板材4,板材4为质地较软的金属板,成品板材需卷成筒状,并在上下两个筒口处固定密封塞(图中未显示),所述上料台1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导向台5,优选为3个,所述上料台1靠近上料机械手2的一侧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横向开设有活动槽7,所述上料台1靠近上料机械手2的一侧活动连接在活动槽7内,活动槽7的尺寸设计需要提前考虑导向台5的顶面与工作台11的顶面之间的错开距离,并在活动范围内能够使得两者平齐,所述上料台1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升降气缸8的活塞端,通过升降气缸8调整上料台1的高度,所述上料台1的头端设有推料气缸9,所述推料气缸9的活塞端设有若干个推板10,任意一个所述推板10位于每两个所述导向台5之间,保证推料时推板10与导向台5互不干涉,所述上料台1的末端设有工作台11,所述导向台5的顶面与工作台11的顶面上下错开,错开的距离保证板材4边缘脱离导向台顶面时,其向下搭耸时能够搭接到工作台11的顶面上,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设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端固定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的底面上周向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弹簧14,若干个所述弹簧14之间的底面上固定有套环15,所述压板13远离上料台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压角模16,所述工作台11上开设有压角槽17,两个所述压角槽17与压角模16上下对应设置,开启液压缸12向下冲压,套环15、压角模16向下压板材4,套环15贴合板材4顶面,由弹簧14给予缓冲、支撑,对板材4中心受力变形的趋势形成阻碍,同时不妨碍压角模16继续向下冲压,同时压角模16将板材4边角切除落入压角槽17,完成冲角工作。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台5的顶面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18,处于同一导向台5上的若干个所述滚轮18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推料时板材4在滚轮18上滑动,提高传动效率,减少摩擦。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推料气缸9的活塞端固定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与推板10固接,固定杆20的长度应不小于导向台5的长度,保证板材4能够被推向工作台11的顶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料台1远离挡板6的一端设有矫正气缸21,所述矫正气缸21的活塞端固定有矫正板22,所述矫正板22与挡板6对应设置,上料机械手2上料后,矫正气缸21带动矫正板22推动板材4的一侧,使其另一侧紧贴挡板6,保证板材4传动方向不偏移。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工作台11的顶面上固定有垫板23,所述垫板23上开设有两个通槽24,所述通槽24与压角槽17上下对应设置,垫板23采用质地较硬的橡胶材料,增大与板材4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冲角时板材4活动。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套环15的中心设有钢印模25,所述钢印模25固定在所述压板13的底面上,成品板材4需要具备钢印,初始状态下钢印模25的高度在套环15之上,在冲角时压角模16率先接触板材4,套环15贴合板材4,而后弹簧14被挤压,再往后钢印模25接触板材4并冲印,冲角完成时,钢印模25刚好完成工作。
本实施例所述上料机械手2、下料机械手3、升降气缸8、推料气缸9、液压缸12、矫正气缸21均信号连接PLC,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通过PLC统一调控各设备同步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板材冲角机,包括上料台(1),所述上料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料机械手(2)和下料机械手(3),所述上料台(1)上设有板材(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1)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导向台(5),所述上料台(1)靠近上料机械手(2)的一侧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横向开设有活动槽(7),所述上料台(1)靠近上料机械手(2)的一侧活动连接在活动槽(7)内,所述上料台(1)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升降气缸(8)的活塞端,所述上料台(1)的头端设有推料气缸(9),所述推料气缸(9)的活塞端设有若干个推板(10),任意一个所述推板(10)位于每两个所述导向台(5)之间,所述上料台(1)的末端设有工作台(11),所述导向台(5)的顶面与工作台(11)的顶面上下错开,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设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端固定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的底面上周向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弹簧(14),若干个所述弹簧(14)之间的底面上固定有套环(15),所述压板(13)远离上料台(1)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压角模(16),所述工作台(11)上开设有压角槽(17),两个所述压角槽(17)与压角模(16)上下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冲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台(5)的顶面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18),处于同一导向台(5)上的若干个所述滚轮(18)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冲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气缸(9)的活塞端固定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与推板(10)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冲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1)远离挡板(6)的一端设有矫正气缸(21),所述矫正气缸(21)的活塞端固定有矫正板(22),所述矫正板(22)与挡板(6)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冲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1)的顶面上固定有垫板(23),所述垫板(23)上开设有两个通槽(24),所述通槽(24)与压角槽(17)上下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冲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5)的中心设有钢印模(25),所述钢印模(25)固定在所述压板(13)的底面上。
CN202021388713.7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板材冲角机 Active CN212760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8713.7U CN21276057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板材冲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8713.7U CN21276057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板材冲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0574U true CN212760574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8713.7U Active CN21276057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板材冲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0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2386B (zh) 一种汽车前摇臂下支架冲压系统
CN210996183U (zh) 一种管廊抗震抱箍成型机
CN212760573U (zh) 一种板材冲角机
CN212760574U (zh) 一种板材冲角机
CN210497989U (zh) 一种用于加工大型车体钣金件的模具
CN111545669A (zh) 一种货车高摩闸瓦瓦背自动生产线
CN217798429U (zh) 一种落料拉延冲孔复合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的设备
CN214719636U (zh) 一种具有防回弹防变形功能的全自动卡环成形模具
CN210702102U (zh) 一种散热器主片冲压成型模具
CN211276146U (zh) 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
CN212216878U (zh) 冲床旋转送件机
CN211247955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
CN210816797U (zh) 一种垫片坯料整平装置
CN210702008U (zh) 一种散热器主片冲孔模具
CN217252206U (zh) 一种冰箱风冷翅片模具
CN212216834U (zh) 一种冲床物料推送装置
CN216501895U (zh) 一种适用于双侧负角零件的侧整形模具结构
CN219112600U (zh) 一种多工序筒体模块翻边成型模
CN217726776U (zh) 一种锅体成型装置
CN220259181U (zh) 一种n折成型调整模具结构
CN216461210U (zh) 一种瓦楞形钢片冲压模具
CN217550927U (zh) 一种冷挤压垫片专用倒角模
CN219632414U (zh) 一种全自动冲床生产线设备
CN216461093U (zh) 一种拉延模上料板延时复位装置
CN209775615U (zh) 一种长型受电弓滑板压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