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0332U -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0332U
CN212760332U CN202021574180.1U CN202021574180U CN212760332U CN 212760332 U CN212760332 U CN 212760332U CN 202021574180 U CN202021574180 U CN 202021574180U CN 212760332 U CN212760332 U CN 212760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mbined
lifting
feed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41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党明
王亚庆
石磊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Ruig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Ger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Ger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Ger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41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0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0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03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包括底座;组合机架:所述组合机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底座上且控制组合机架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轧辊单元:包括轧辊支架:一对相对或相背滑动设置于组合机架上的轧辊支架;组合轧辊:轴线沿竖直方向且转动设置于轧辊支架;轧辊驱动单元:设置于轧辊支架上且控制组合轧辊的转动;进给驱动单元:设置于组合机架上且用于控制轧辊支架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组合轧辊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调整,增加加工适用范围,提升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轧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背景技术
辊轧机,是使金属塑性变形的设备。
现有公告号为CN20558742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轧机的轧辊机构,包括机座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轧辊支架,所述轧辊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伞齿轮箱接头、万向节、万向节中间轴、花键接头、花键套以及辊系组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当需要调整轧辊高度时,现有更换其中的辊系组件,十分的麻烦,影响轧辊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中组合轧辊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调整,增加加工适用范围,提升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包括
底座;
组合机架:所述组合机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
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底座上且控制组合机架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轧辊单元:包括
轧辊支架:一对相对或相背滑动设置于组合机架上的轧辊支架;
组合轧辊:轴线沿竖直方向且转动设置于轧辊支架;
轧辊驱动单元:设置于轧辊支架上且控制组合轧辊的转动;
进给驱动单元:设置于组合机架上且用于控制轧辊支架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时,将原材料置于组合轧辊之间,而后控制组合机架在竖直方向升降,定位组合轧辊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再控制轧辊支架相对移动,同时控制组合轧辊相对转动,实现对原材料的定位轧制,实现不同高度位置定位轧制的目的,提升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组合机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墙板,所述底座朝向墙板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直线导轨,所述墙板上设置有与升降直线导轨配合的升降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上升降滑座与底座上升降直线导轨的配合,保证组合机架在竖直方向稳定的移动,即保证组合轧辊竖直方向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减速机,所述升降减速架的输出端设置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升降丝杠,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与升降丝杠螺纹配合的升降固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丝杠与升降固定部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更加平稳的驱动组合机架的升降,且能够精确的控制组合机架以及组合轧辊升降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座上端设置有进给直线导轨,所述轧辊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与进给直线导轨配合的进给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给滑座与进给直线导轨之间的配合,保证了轧辊支架直线的相对移动,即保证了组合轧辊的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给驱动单元包括进给驱动电机,所述进给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进给减速机,所述进给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轴线平行于进给直线导轨的进给丝杠,所述轧辊支架上设置有与进给丝杠螺纹配合的进给固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给丝杠与进给固定部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更加平稳的驱动轧辊支架移动,且能够精确的控制组合轧辊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轧辊支架包括平行的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板之间相对一端以及顶板之间相对一端均可拆卸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底板或顶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组合轧辊两端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合轧辊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轧辊支架上,便于更换不同的组合轧辊,实现不同的规格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轧辊驱动单元包括轧辊驱动电机,所述轧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轧辊减速机,所述轧辊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组合轧辊包括同轴固定轴以及轧辊套,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固定于底板和顶板上,所述轧辊套绕其轴线转动,且所述轧辊套上同轴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
轧辊定位块:设置于组合机架上且位于轧辊支架之间,且所述轧辊定位块在水平面且沿垂直于轧辊支架移动的方向滑动;安装所述组合轧辊于轧辊支架上时,所述轧辊定位块抵接于轧辊套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组合轧辊于轧辊支架上时,驱动轧辊定位块移动至组合轧辊的下方,轧辊定位块支撑于组合轧辊的下方,保证组合轧辊安装的精度,进而提升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组合轧辊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调整,增加加工适用范围,提升加工效率;
2.采用紧凑的组合机架结构,能够减少设备体积,降低设备投入;
3.采用敞开式轧辊布置、轧辊分体驱动、轧辊快速定位换辊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采用轧辊采用精密组合结构、轧辊精密驱动和进给技术,提高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总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轧辊定位单元的结构。
图中,1、底座;11、升降直线导轨;2、组合机架;21、安装座;22、墙板;23、升降固定部;24、升降滑座;25、进给直线导轨;31、升降驱动电机;32、升降减速机;33、升降丝杠;5、轧辊支架;51、底板;52、顶板;53、连接板;54、安装槽;55、进给固定部;56、进给滑座;57、压板;6、组合轧辊;61、固定轴;62、轧辊套;63、从动齿轮;71、轧辊驱动电机;72、轧辊减速机;73、主动齿轮;81、进给驱动电机;82、进给减速机;83、进给丝杠;91、定位直线导轨;92、轧辊定位块;92、定位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包括底座1以及组合机架2,组合机架2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底座1上,在组合机架2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加工的轧辊单元,轧辊单元包括一对轧辊支架5,在轧辊支架5上均转动安装有组合轧辊6,且轧辊支架5在水平方向相对或相背移动;
在加工时,将原材料置于组合轧辊6之间,而后控制组合机架2在竖直方向升降,定位组合轧辊6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再控制轧辊支架5相对移动,同时控制组合轧辊6相对转动,实现对原材料的定位轧制,实现不同高度位置定位轧制的目的,提升加工效率。
组合机架2包括位于底座1上方的安装座21,在底座1中设置有驱动安装座21升降的升降驱动单元,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升降驱动电机31,升降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减速机32,升降减速机32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丝杠33,升降丝杠3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安装座21下端设置有与升降丝杠33螺纹配合的升降固定部23。同时,在安装座21水平方向相对两侧固有墙板22,底座1位于墙板22之间,在底座1朝向墙板22的一侧固定有升降直线导轨11,升降直线导轨11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墙板22朝向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升降滑座24,升降滑座24与升降直线导轨11滑动配合;
当启动升降驱动电机31时,升降驱动电机31的扭矩经过升降减速机32后传递至升降丝杠33,升降丝杠33转动,同时在升降滑座24与升降直线导轨11的配合限定了组合机架2的转动,使得安装座21下端的升降固定部23在升降丝杠33上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精确稳定控制组合轧辊6升降的目的,保证加工精度。
轧辊支架5包括平行的底板51以及顶板52,顶板52位于底板51的上方,并且在底板51与顶板52之间固定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竖直设置,底板、顶板以及连接板采用一体铸造形成,其中组合机架2中的墙板22竖直向上延伸至安装座21的上方,且墙板22与连接板53平行,在墙板22中间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轧辊支架5移动的进给驱动单元,进给驱动单元包括进给驱动电机81,进给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安装有进给减速机82,进给减速机82的机壳固定于墙板22上,且在进给减速机82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进给丝杠83,进给丝杠83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在连接板53上安装有与进给丝杠83螺纹配合的进给固定部55。同时,在安装座21的上端固定有进给直线导轨25,进给直线导轨25平行于进给丝杠83的轴线,在底板51的下端固定有进给滑座56,进给滑座56与进给直线导轨25之间滑动配合;
当启动进给驱动电机81时,进给驱动电机81的扭矩经过进给减速机82后传递至进给丝杠83,进给丝杠83转动,同时在进给滑座56与进给直线导轨25的配合限定了轧辊支架5的转动,使得连接板53上的进给固定部55在进给丝杠83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实现精确稳定控制组合轧辊6进给距离的目的,保证加工精度。
组合轧辊6包括固定轴61以及轧辊套62,轧辊套62同轴转动套设于固定轴61外,固定轴61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底板51与顶板52上,在底板51与顶板52水平方向一侧设置有压板57,压板57与底板51或顶板52之间设置有安装槽54,且压板57通孔螺钉安装于底板51或顶板52上,再将固定轴61的端部放置于安装槽54内后,转动螺钉,使得压板57挤压固定轴61端部,实现组合轧辊6的方便拆卸更换的目的,便于实现不同产品的加工。
其中组合机架2上还设置有轧辊安装定位单元9,轧辊安装定位单元9包括固定于安装座21上的定位直线导轨91,定位直线导轨91位于轧辊支架5的中间位置,且定位直线导轨91垂直于进给直线导轨25,同时在轧辊定位块92的下端与定位直线导轨91滑动配合,并且在定位直线导轨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定位丝杠93,定位丝杠93与轧辊定位块92螺纹连接,定位丝杠93的一端安装有手轮,手轮与组合机架2之间位置相对固定;
当需要更换组合轧辊时,首先转动定位丝杠93端头安装手轮,使得定位丝杠93带动定位块92沿定位直线导轨91移动至轧辊支架5中间位置;再将组合轧辊6的固定轴61的两端端部放置于轧辊支架5的上下端和压板57的安装槽上,轧辊套62下端面放置在轧辊定位块92上平面,满足两轧辊等高要求,保证组合轧辊6安装的精度,进而提升加工精度;然后通过螺钉使得压板57挤压固定轴61端部,可实现组合轧辊6的方便拆卸更换的目的,便于实现不同产品的加工。
同时在轧辊支架5上安装有驱动轧辊套62转动的轧辊驱动单元,轧辊驱动单元包括轧辊驱动电机71,在轧辊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安装有轧辊减速机72,轧辊减速机72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73,在轧辊套6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63,主动齿轮73与从动齿轮63啮合;
当启动轧辊驱动电机71时,轧辊驱动电机71的扭矩经过进给减速机82后传递至主动齿轮73,主动齿轮73与从动齿轮63之间的配合,使得轧辊套62转动,实现稳定轧制工件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首先将组合轧辊6安装于轧辊支架5上,而后驱动组合机架2在竖直方向移动,定位组合轧辊6竖直方向的位置,再驱动轧辊支架5相对移动,定位组合轧辊6之间的间隙,并同时启动轧辊驱动电机71,使得组合轧辊6转动,实现对工件的轧辊加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组合机架(2):所述组合机架(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
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底座(1)上且控制组合机架(2)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轧辊单元:包括
轧辊支架(5):一对相对或相背滑动设置于组合机架(2)上的轧辊支架(5);
组合轧辊(6):轴线沿竖直方向且转动设置于轧辊支架(5);
轧辊驱动单元:设置于轧辊支架(5)上且控制组合轧辊(6)的转动;
进给驱动单元:设置于组合机架(2)上且用于控制轧辊支架(5)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架(2)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下端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墙板(22),所述底座(1)朝向墙板(22)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直线导轨(11),所述墙板(22)上设置有与升降直线导轨(11)配合的升降滑座(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升降驱动电机(31),所述升降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减速机(32),所述升降减速架的输出端设置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升降丝杠(33),所述安装座(21)下端设置有与升降丝杠(33)螺纹配合的升降固定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上端设置有进给直线导轨(25),所述轧辊支架(5)的下端设置有与进给直线导轨(25)配合的进给滑座(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驱动单元包括进给驱动电机(81),所述进给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设置有进给减速机(82),所述进给减速机(82)的输出端设置有轴线平行于进给直线导轨(25)的进给丝杠(83),所述轧辊支架(5)上设置有与进给丝杠(83)螺纹配合的进给固定部(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支架(5)包括平行的底板(51)与顶板(52),所述底板(51)与顶板(5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3),所述底板(51)之间相对一端以及顶板(52)之间相对一端均可拆卸安装有压板(57),所述压板(57)与底板(51)或顶板(5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组合轧辊(6)两端的安装槽(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驱动单元包括轧辊驱动电机(71),所述轧辊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设置有轧辊减速机(72),所述轧辊减速机(72)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73),所述组合轧辊(6)包括同轴固定轴(61)以及轧辊套(62),所述固定轴(61)的两端固定于底板(51)和顶板(52)上,所述轧辊套(62)绕其轴线转动,且所述轧辊套(62)上同轴固定有与主动齿轮(73)啮合的从动齿轮(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轧辊定位块(92):设置于组合机架(2)上且位于轧辊支架(5)之间,且所述轧辊定位块(92)在水平面且沿垂直于轧辊支架(5)移动的方向滑动;安装所述组合轧辊(6)于轧辊支架(5)上时,所述轧辊定位块(92)抵接于轧辊套(62)的下端面。
CN202021574180.1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0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180.1U CN21276033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180.1U CN21276033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0332U true CN21276033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4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418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033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03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3442A (zh) * 2022-08-12 2022-11-04 天津中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调节辊系的立辊轧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3442A (zh) * 2022-08-12 2022-11-04 天津中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调节辊系的立辊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6959A (zh) 一种柔性多自由度对接调姿机构
CN113714330B (zh) 一种辊缝间距可调节的十五辊中板矫直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2760332U (zh) 一种垂直型两辊轧机
CN111823168B (zh) 三自由度随动支撑装置
CN201211534Y (zh) 薄板校平机
CN201969756U (zh) 可避免型材磨损的卷圆设备
CN206747274U (zh) 一种高精度小辊隙调控对辊轧机
CN106925613A (zh) 一种高精度小辊隙调控对辊轧机
CN1846889A (zh) 夹送辊装置
CN216989278U (zh) 板材矫平机
CN203061736U (zh) 一种数控折弯机后挡料装置
CN109290373B (zh) 数控轧机
CN202824143U (zh) 一种穿轧机轧辊调节机构
KR102373964B1 (ko) 회전 클램프가 구비된 압연기 구역 생산설비 및 열간압연 생산라인
CN212375326U (zh) 一种联合拉拔机的在线退火装置
CN107511532A (zh) 数控卧式圆锯床上料装置
CN210907398U (zh) 一种轧机机架在线修复装置
CN201760750U (zh) 拼焊矫一体机
CN112742929A (zh) 一种条形工件随动弯曲成形装置
CN111349775A (zh) 一种联合拉拔机的在线退火装置
CN214919292U (zh) 一种拉拔机用引导装置
CN219632217U (zh) 一种连续辊轧机用导料装置
CN111014393A (zh) 一种具有宽度调节功能的辊压成型机
CN101195127B (zh) 轧机主传动接轴定位抱紧装置
CN216461008U (zh) 数控全液压驱动变中心距三辊卷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1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86, Fuqiang Road, Guoqiang Industrial Zone, Sijia Town, Haime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RUIGE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 Binshui Road,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GER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