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0709U -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0709U
CN212750709U CN202020911757.7U CN202020911757U CN212750709U CN 212750709 U CN212750709 U CN 212750709U CN 202020911757 U CN202020911757 U CN 202020911757U CN 212750709 U CN212750709 U CN 212750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flywheel
switch
lower mounting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17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创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ichua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hichua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hichua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hichua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17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0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0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0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水平放置的下安装板,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自转的合分闸转换飞轮,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合闸机构,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与上述合闸机构联动连接,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驱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的分闸机构,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储能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柱上开关是指用在电线杆上保障用电安全的一类安全开关,主要作用是隔离电路的高压。
目前市场上的柱上开关形式多样,性能也各不相同。具体可按以下6种方式分类:①按生产国可分为国产和进口2种;②按触头灭弧能力可分为断路器;负荷开关;③按绝缘介质可分为油绝缘、空气绝缘、SF6绝缘;④按操动机构可分为电磁操动机构、弹簧操动机构、永磁操动机构;⑤按控制器的功能可分为断路器;重合器;分段器;⑥按出线套管的材质可分为瓷套管和硅橡胶套管等。
对于目前使用弹簧操动机构的柱上开关,弹簧操动机构是上述柱上开关的主要结构,使原真空管的开关距离为8-10mm,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且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的动作过程为:电机储能+线圈合闸+线圈分闸,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低、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纵向水平放置的下安装板,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自转的合分闸转换飞轮,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合闸机构,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与上述合闸机构联动连接,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驱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的分闸机构,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储能机构,上述储能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合闸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前侧能自转的开关主轴,上述开关主轴上设有连接组件,上述开关主轴上方的上述下安装板上设有能自转的定位合闸板,上述定位合闸板能与上述连接组件互锁连接,上述定位合闸板远离其互锁部的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联动连接,上述连接组件上铰接有第一弹性组件,上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上述开关主轴的后侧贯穿下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上述开关主轴上的连接件,上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柱,上述定位合闸板上设有与上述连接件互锁的U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联动板,上述联动板的一端与上述定位合闸板远离上述U形槽的一端铰接,上述联动板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上述定位合闸板的铰接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的铰接部均可在联动板上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连接片,上述连接片上的一端设有滑动槽,上述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上述连接孔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上述滑动槽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上述连接片上套设有弹簧,上述弹簧位于上述第一连接轴与上述第二连接轴之间,上述第一连接轴与上述弹簧之间、上述第二连接轴与上述弹簧之间均设有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上设有与上述U形槽互锁配合的锁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闸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前侧能自转的分闸板,上述分闸板能带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上述下安装板的后侧设有第二弹性组件,上述第二弹性组件能带动上述合分闸转动飞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弹性组件与上述第一弹性组件结构相同,上述第二弹性组件能与上述第一弹性组件同步运动,上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上述下安装板连接,上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处储能机构包括电机、与上述开关主轴合分闸配合的主开关辅助微动开关、储能辅助微动开关,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储能飞轮,上述储能飞轮上连接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储能卡子,上述储能卡子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上述储能辅助微动开关与上述储能飞轮合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上安装板,上述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相对设置,上述上安装板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上述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储能机构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或上述上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纵向水平放置的下安装板,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自转的合分闸转换飞轮,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合闸机构,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与上述合闸机构联动连接,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驱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的分闸机构,上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储能机构,上述储能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述合闸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合闸前合闸机构处于互锁状态,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合分闸转换飞轮带动合闸机构的互锁处于断开,同时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分闸时,分闸机构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逆向转动,使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处于断开状态,合闸机构内处于互锁状态。在上述合闸过程中,储能机构同时完成储能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完成一整套的合闸分闸操作,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柱上负荷开关时,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35mm以上,相对于原有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8-10mm大大增加,间距增加意味着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合分闸转换飞轮带动合闸机构、分闸机构的运动,代替了传动的线圈合闸、线圈分闸,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复杂性,增加了稳定性,少了分合闸线圈,也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上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开关主轴、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合分闸转动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储能飞轮、储能卡子、储能辅助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合分闸转换飞轮,2-定位合闸板,3-分闸板,4-储能飞轮,5-储能卡子,6-开关主轴,7-联动板,8-第一弹性组件,801-连接片,802-第一连接轴,803-第二连接轴,804-垫片,805-弹簧,806-滑动槽,807-连接孔,9-电机,10-下安装板,11-储能辅助微动开关,12-主开关辅助微动开关,13-第二弹性组件,14-上安装板,15-连接柱,16-锁柱,17-连接件,18-锁轴,19-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纵向水平放置的下安装板10,上述下安装板10的前侧设有能自转的合分闸转换飞轮1,上述下安装板10的前侧设有合闸机构,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与上述合闸机构联动连接,上述下安装板10的前侧设有能驱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的分闸机构,上述下安装板10的前侧设储能机构,上述储能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述合闸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合闸前合闸机构处于互锁状态,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合闸机构的互锁处于断开,同时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分闸时,分闸机构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使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处于断开状态,合闸机构内处于互锁状态。在上述合闸过程中,储能机构同时完成储能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完成一整套的合闸分闸操作,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柱上负荷开关时,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35mm以上,相对于原有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8-10mm大大增加,间距增加意味着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合闸机构、分闸机构的运动,代替了传动的线圈合闸、线圈分闸,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复杂性,增加了稳定性,少了分合闸线圈,也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805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请参照图2、图5、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合闸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10前侧能自转的开关主轴6,上述开关主轴6上设有连接组件,上述开关主轴6上方的上述下安装板10上设有能自转的定位合闸板2,上述定位合闸板2能与上述连接组件互锁连接,上述定位合闸板2远离其互锁部的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联动连接,上述连接组件上铰接有第一弹性组件8,上述第一弹性组件8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铰接,上述开关主轴6的后侧贯穿下安装板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合闸前,定位合闸板2与连接组件处于互锁状态,第一弹性组件8处于释能状态,合闸状态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定位合闸板2转动,定位合闸板2与连接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同时定位合闸板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定位合闸板2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处于互锁状态。分闸状态时,分闸机构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使合分闸转换飞轮1与定位合闸板2处于断开状态,定位合闸板2与连接组件处于互锁状态。
请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上述开关主轴6上的连接件17,上述连接件17上设有连接柱15,上述定位合闸板2上设有与上述连接件17互锁的U形槽19。
在上述实施例中,合闸前,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与连接柱15处于卡接状态,使定位合闸板2与开关主轴6之间处于互锁状态,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带动定位合闸板2转动,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19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同时连接柱15与定位合闸板2分离式,连接件17带动开关主轴6快速转动,驱动开关主轴6完成合闸动作。分闸状态时,分闸机构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定位合闸板2的U形槽19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处于断开状态,在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19与连接柱15处于互锁状态,即完成分闸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联动板7,上述联动板7的一端与上述定位合闸板2远离上述U形槽19的一端铰接,上述联动板7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铰接,上述定位合闸板2的铰接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的铰接部均可在联动板7上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联动板7实现合分闸转动飞轮1与定位合闸板2的联动连接,在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联动板7移动,联动板7带动定位合闸板2转动,促使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在分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联动板7移动,联动板7带动定位合闸板2转动,使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与连接柱15处于互锁状态。定位合闸板2的铰接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的铰接部均可在联动板7上滑动,使定位合闸板2、合分闸转换飞轮1均与联动板7之间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具有合理性。
请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性组件8包括连接片801,上述连接片801上的一端设有滑动槽806,上述连接片80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807,上述连接孔807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802,上述滑动槽806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803,上述连接片801上套设有弹簧805,上述弹簧805位于上述第一连接轴802与上述第二连接轴803之间,上述第一连接轴802与上述弹簧805之间、上述第二连接轴803与上述弹簧805之间均设有垫片804。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802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连接,第二转换飞轮与连接件17连接,当处于合闸前时,即定位合闸板2与连接柱15处于互锁状态时,弹簧805处于释能状态。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定位合闸板2的铰接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的铰接部在联动板7上滑动一端距离,弹簧805压缩,合分闸转换飞轮1持续转动,联动板7使定位合闸板2的U形槽与连接柱15分离,定位合闸板2的U形槽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处于互锁状态,弹簧805释能,促使连接件17转动,连接件17带动开关主轴6转动,开关主轴6完成合闸操作。
请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上设有与上述U形槽19互锁配合的锁柱16。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定位合闸板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定位合闸板2上的U形槽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上的锁柱16卡接,实现合分闸转换飞轮1与定位合闸板2的互锁。
请参照图2、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闸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10前侧能自转的分闸板3,上述分闸板3能带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上述下安装板10的后侧设有第二弹性组件13,上述第二弹性组件13能带动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
在上述是实施例中,在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合闸机构完成合闸时,分闸板3能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完成分闸操作,第二弹性组件13能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快速完成分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弹性组件13与上述第一弹性组件8结构相同,上述第二弹性组件13能与上述第一弹性组件8同步运动,上述第二弹性组件13的一端与上述下安装板10连接,上述第二弹性组件13的另一端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弹性组件13与第一弹性组件8的状态相同,但在第一弹性组件8释能时,第二弹性组件13不具有释能状态,在分闸板3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不与定位合闸板2处于互锁状态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在第二弹性组件13回复力的作用下快速复位,促使分闸操作的快速完成。
请参照图2、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处储能机构包括电机9、与上述开关主轴6合分闸配合的主开关辅助微动开关12、储能辅助微动开关11,上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有储能飞轮4,上述储能飞轮4上连接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储能卡子5,上述储能卡子5能与上述储能飞轮4互锁连接,上述储能辅助微动开关11与上述储能飞轮4合闸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储能飞轮4上设有锁轴18,储能卡子5上设有与锁轴18配合的卡槽,通过电机9的带动作用,储能飞轮4运动,旋转到位时,由储能卡子5卡住储能飞轮4,代表储能到位,同时压迫储能辅助微动开关11,微动开关信号由常闭变常开,切断电机9电源,马达停止。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上安装板14,上述上安装板14与下安装板10相对设置,上述上安装板14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10的前侧,上述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储能机构设置在上述下安装板10或上述上安装板14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储能机构的结构大部分设置上安装板14与下安装板10之间,对整体机构更具保护作用。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储能机构的部分结构设置在上安装板14、下安装板10上,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805操动机构,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一:上述合闸机构能与上述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合闸前合闸机构处于互锁状态,合闸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转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合闸机构的互锁处于断开,同时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互锁连接。分闸时,分闸机构带动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向转动,使合闸机构与合分闸转换飞轮1处于断开状态,合闸机构内处于互锁状态。在上述合闸过程中,储能机构同时完成储能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完成一整套的合闸分闸操作,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柱上负荷开关时,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35mm以上,相对于原有柱上负荷开关开断距离8-10mm大大增加,间距增加意味着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合分闸转换飞轮1带动合闸机构、分闸机构的运动,代替了传动的线圈合闸、线圈分闸,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复杂性,增加了稳定性,少了分合闸线圈,也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柱上开关的弹簧805操动系统存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二:
1、合闸前(分闸状态):第一弹性组件8上的弹簧805处于释能状态,合闸定位板的U形槽挂住连接件17上的连接轴,保持开关主轴6上的轴不动,继而开关不动。
2、合闸中:顺时针旋转合分闸转换飞轮1,压缩第一弹性组件8、第二弹性组件13的弹簧805,同时驱动联动板7往下运动。
3、合闸完:等第一弹性组件8的弹簧805压缩到合适位置,往下运动的联动板7受力,驱动合闸定位板逆时针运动,合闸定位板的U形槽释放,第一弹性组件8的弹簧805马上释能,驱动开关主轴6顺时针旋转,驱动开关主轴6,完成合闸动作。同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左上部的锁柱16卡到定位合闸板2的U形槽中,合分闸转换飞轮1、开关主轴6及开关状态因此保持。
3、分闸中:逆时针旋转分闸板3,等到U形槽无法卡1合分闸转换飞轮1左上部的互锁轴18时,由于第二弹性组件13上弹簧805的压迫作用,迫使合分闸转换飞轮1逆时针旋转,同时迫使联动板7向上运动,迫使合闸定位板顺时针旋转;合分闸转换飞轮1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开关主轴6上的连接轴挂上定位合闸板2的U形槽中。分闸完成同时合分闸转换飞轮1、开关主轴6及开关状态因此保持。
4、电动储能操作:通过电机9的带动作用,储能飞轮4及轴顺时针运动,旋转到位时,由储能卡子5的卡槽卡住储能飞轮4的锁轴18,代表储能到位,同时压迫储能辅助微动开关11,微动开关信号由常闭变常开,切断电机9电源,马达停止。
通过以上的设计,操作机构能完成了一整套的合闸分闸操作,从而驱动开关的分闸操作。同时加装的电机9和配套的辅件,完成了该机构的电动操作,使得该机构能够进一步和配套的自动化设备联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水平放置的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自转的合分闸转换飞轮,所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合闸机构,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与所述合闸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能驱动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的分闸机构,所述下安装板的前侧设储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前侧能自转的开关主轴,所述开关主轴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开关主轴上方的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能自转的定位合闸板,所述定位合闸板能与所述连接组件互锁连接,所述定位合闸板远离其互锁部的一端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联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上铰接有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所述开关主轴的后侧贯穿下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关主轴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定位合闸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互锁的U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合闸板远离所述U形槽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所述定位合闸板的铰接部、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的铰接部均能在联动板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滑动槽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连接片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弹簧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弹簧之间均设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互锁配合的锁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前侧能自转的分闸板,所述分闸板能带动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转动,所述下安装板的后侧设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能带动所述合分闸转动飞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能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同步运动,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处储能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开关主轴合分闸配合的主开关辅助微动开关、储能辅助微动开关,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储能飞轮,所述储能飞轮上连接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储能卡子,所述储能卡子能与所述合分闸转换飞轮互锁连接,所述储能辅助微动开关与所述储能飞轮合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上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储能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或所述上安装板上。
CN202020911757.7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Active CN212750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1757.7U CN21275070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1757.7U CN21275070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0709U true CN212750709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1757.7U Active CN21275070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0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504631A (ja) 電力開閉器
CN104835694B (zh) 智能断路器
CN111564333A (zh)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CN212750709U (zh) 一种柱上开关的弹簧操动机构
CN111081482A (zh) 断路器电磁操作机构
CN103295806A (zh) 手动电动合分闸双功能带防护连锁永磁机构
CN216487912U (zh) 断路器
CN213124949U (zh) 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12659457U (zh) 开关组件及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10805609U (zh) 断路器
CN109192627B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212010882U (zh) 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
CN219696379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辅助触件
CN21552766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09804569U (zh) 一种辅助脱扣结构
CN212783326U (zh) 一种断路器自动合闸、分闸装置及断路器
CN218585903U (zh) 一种动触头机构及直动式断路器
CN211294900U (zh) 断路器电磁操作机构
CN218333670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开关装置
KR101948723B1 (ko) 수동 트립 메커니즘을 갖는 직류 차단기
CN218333671U (zh) 强制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CN214956688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N117524757B (zh) 开关触头和插拔式断路器
CN211350544U (zh) 一种设有极限保护装置的断路器
CN219759495U (zh) 防撞型智能弹操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