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7730U -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7730U
CN212717730U CN202020866512.7U CN202020866512U CN212717730U CN 212717730 U CN212717730 U CN 212717730U CN 202020866512 U CN202020866512 U CN 202020866512U CN 212717730 U CN212717730 U CN 212717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worm
imaginary plane
plane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65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琬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7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7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在对碟盘产生刹车作用时,对来令片及抵压来令片的制动元件加压摩擦,使卡钳于一定使用次数后即降低或失去刹车效果。本实用新型为提高机械式碟刹卡钳结构耐用程度,提供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包含:推抵件,具有蜗杆,蜗杆具有轴线及螺牙,螺牙具有牙顶,牙顶形成螺旋线,螺旋线上具有定位点,定位点位于第一假想平面,且轴线垂直于第一假想平面。垂直线通过定位点并垂直于轴线,螺旋线于定位点上具有切线,垂直线与切线位于第二假想平面,第一假想平面与第二假想平面相交所夹的锐角定义为导程角,导程角的角度介于9度至15.75度之间。

Description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机械式碟刹有关,特别指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一般可分为鼓式刹车与碟式刹车,而碟式刹车主要由碟盘与卡钳装置所组成,碟盘设置于轮胎且可同轮胎转动,而卡钳装置则设置于该碟盘边缘,于刹车时,借由单边或双边推动卡钳装置内的来令片,进而使来令片夹紧碟盘,达到降低轮胎转速的效果。其中,推动来令片的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或油压式,机械式碟刹以刹车线拉动设于卡钳装置外的曲杆,进而带动卡钳装置内的结构推动来令片;而油压式碟刹则借由加压连通至卡钳内活塞的油管,使卡钳内的活塞推动来令片夹紧碟盘。
于中国台湾M494854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用于机械式碟刹的双轴转子装置中,借由二转子与二定子的旋转错位,使多个滚珠于具有深槽、浅槽处的凹槽内滚动,当滚珠位于浅槽处时,因该二定子受到限位,该多个钢珠进而推顶该二转子,使该二转子推动二来令片,达到双边制动的效果。
于US 8,807,297B2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机械式碟刹卡钳总成中,以一转子与一定子的旋转错位,使多个滚珠推顶该转子,进而推动来令片,此外,更包含有一杠杆臂,借由一枢轴可枢转地设置于卡钳内,当该转子推动来令片时,同时推动该杠杆臂,使该杠杆臂旋转而推动另一来令片,由此达到双边制动的效果。
然而,卡钳装置是借由来令片夹持碟盘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减速,随着使用次数增加,来令片因磨耗而厚度降低,使该转子必须以更高的推动行程,才能达到抵压来令片的功能,但该多个滚珠在加压的情况下于凹槽内滚动,该多个滚珠与凹槽的接触面积小,施加于该多个滚珠的单位面积上的力量大而容易产生磨耗,导致转子的推动行程反而不断减少,大幅缩短卡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借由减少推抵结构于制动时所产生的磨损,提高卡钳的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包含有:一推抵件,具有一蜗杆,该蜗杆具有一轴线以及至少一螺牙,该至少一螺牙具有一牙顶,该牙顶形成一螺旋线,该螺旋线上具有一定位点,该定位点位于一第一假想平面,且该轴线垂直于该第一假想平面;一垂直线通过该定位点并垂直于该轴线,该螺旋线于该定位点上具有一切线,该垂直线与该切线皆位于一第二假想平面,其中,该第一假想平面与该第二假想平面相交所夹的锐角定义为一导程角,该导程角的角度介于9度至15.75度之间。
其中,该至少一螺牙的数量为三;且该推抵件更具有一压制板,该压制板呈圆平板状;该蜗杆的一端固设于该压制板,而另一端延伸一定位部。
较佳地,更包含有一蜗杆座,呈圆平板状,并具有一穿孔、一内螺纹、一第一平面以及一第二平面;该穿孔贯穿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二平面;该内螺纹沿该蜗杆座位于该穿孔的侧壁的周面螺旋设置;该推抵件借由该至少一螺牙螺接于该蜗杆座的该内螺纹;该蜗杆座于该第一平面向外延伸一延伸部,该穿孔更贯穿该延伸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蜗杆的结构。
图4为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结构分解图,显示于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与卡钳座的组合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于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与卡钳座的组合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于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与卡钳座以及制动杆的组合结构。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于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与卡钳座的组合结构。
其中,附图标记:
10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11 推抵件
12 蜗杆
13 压制板
14 螺牙
141 牙顶
142 螺旋线
15 定位部
I 轴线
P 定位点
S 第一假想平面
P’ 垂直线
L 切线
L’ 第二假想平面
D 导程角
21 蜗杆座
23 延伸部
24 穿孔
25 内螺纹
26 第一平面
27 第二平面
31 卡钳座
32 卡钳座体
321 上表面
322 第一侧壁
323 第二侧壁
33 凹槽
34 安装孔
35 刹车线限位部
351 限位开孔
41 制动杆
42 刹车线
43 弹簧
50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10,包含有:一推抵件11以及一蜗杆座21。
该推抵件11,具有一蜗杆12以及一压制板13,该压制板13呈圆平板状;该蜗杆12具有一轴线I以及一螺牙14,该蜗杆12的一端固设于该压制板13,而另一端延伸一定位部15。
其中,该螺牙14具有一牙顶141,该牙顶141形成一螺旋线142,该螺旋线142上具有一定位点P,该定位点P位于一第一假想平面S,且该轴线 I垂直于该第一假想平面S;一垂直线P’通过该定位点P并垂直于该轴线 I,该螺旋线142于该定位点P具有一切线L,该垂直线P’与该切线L皆位于一第二假想平面L’,其中,该第一假想平面S与该第二假想平面L’相交所夹的锐角定义为一导程角D,该导程角D的角度介于9度至15.75度之间。须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为明确表达该导程角D,请参阅图3所示,图3 的视角平行于该垂直线P’,因此,以图3视角,该定位点P与该垂直线P’可视为一点(P,P’);由于该定位点P位于该第一假想平面S以及该垂直线 P’,该垂直线P’垂直于该轴线I,该轴线I垂直于该第一假想平面S,该垂直线P’即位于该第一假想平面S,且该第一假想平面S以及该第二假想平面 L’的交叉线即该垂直线P’,因此,于图3视角,该第一假想平面S可视为一线(S),而该切线L与该第二假想平面L’可视为一线(L,L’)。
该蜗杆座21,呈圆平板状,具有一延伸部23、一穿孔24、一内螺纹 25、一第一平面26以及一第二平面27;该蜗杆座21于该第一平面26向外延伸该延伸部23;该穿孔24贯穿该第一平面26、该第二平面27以及该延伸部23;该内螺纹25沿该蜗杆座21位于该穿孔24的侧壁的周面螺旋设置;该推抵件11借由该螺牙14螺接于该蜗杆座21的该内螺纹25;该推抵件11借由与该蜗杆座21的螺接关系而相对于该蜗杆座21旋转时,可相对于该蜗杆座21沿该蜗杆12的轴向移动。
须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为维持该推抵件11相对于该蜗杆座21旋转时的稳定度以及耐用度,该螺牙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而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螺牙14的数量以八个为例。
须特别说明的另外一点是,本实用新型并非一完整的机械式碟刹结构,本实用新型是机械式碟刹结构中,用以制动碟刹来令片的元件,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的组合结构进行说明:
请再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设置于一卡钳座31 以及一制动杆41。
该卡钳座31,具有一卡钳座体32、一凹槽33、一安装孔34以及一刹车线限位部35,该卡钳座体32具有一上表面321;该凹槽33由下而上地凹设于该卡钳座体32,且开口向下,而使该卡钳座体32具有一第一侧壁322 以及一第二侧壁323;该安装孔34位于该第一侧壁322;该卡钳座体32自该上表面321向外向上延伸形成该刹车线限位部35,该刹车线限位部35位于靠近其延伸方向的末端具有一限位开孔351。其中,二来令片以及一簧片设置于该卡钳座体32,且位于该凹槽33内;而一碟盘设置于该二来令片之间,该二来令片与该簧片的设置关系以及该碟盘与轮胎的设置关系甚为习之,容不赘述。
其中,该蜗杆座21固设于该卡钳座体32,且位于该安装孔34内,而使该定位部15位于该卡钳座体32外;该压制板13位于该卡钳座体32与一该来令片之间,且该推抵件11沿该蜗杆12的轴向而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 向内移动时,该压制板13可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内推抵一该来令片。
该制动杆41,呈“U”型,一端固设于该定位部15,另一端枢设于该第二侧壁323,而可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旋转;该制动杆41于其弯折的区段设置一刹车线42,该刹车线42穿过该限位开孔351;其中,该制动杆41 以及该刹车线限位部35之间设置一弹簧43,且该弹簧43套设于该刹车线 42,并以其弹性复归力延伸方向的两端,推抵该制动杆41以及该刹车线限位部35。
以上说明了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接下来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
于使用者有刹车需求时,使用者可借由拉动该刹车线42,带动该制动杆41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旋转,使该制动杆41弯折的区段向该刹车线限位部35移动,进而带动该推抵件11相对于该卡钳座31旋转,使该压制板 13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内推抵一该来令片,由此使该二来令片夹持该碟盘。
而于使用者释放该刹车线42,该制动杆41弯折的区段与该刹车线限位部35借由该弹簧43的弹性复归力而相互远离,进而带动该推抵件11相对于该卡钳座31旋转,使该压制板13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外释放一该来令片,而一该来令片借由该簧片的弹性复归力,使一该来令片远离该碟盘。
值得一提的是,若该导程角D的角度过大,则会导致该推抵件11因旋转而产生沿该蜗杆12的轴向位移的距离过短,以拉动该刹车线42旋转该推抵件11的方式所产生的旋转角度,不足以为该推抵件11提供抵压一该来令片所需要的轴向位移;而若该导程角D的角度过小,虽然该推抵件11因旋转而产生沿该蜗杆12的轴向位移的距离长,但会导致使用者需耗费更大的力量拉动该刹车线42使该推抵件11旋转,进而推抵一该来令片,以达到刹车所需摩擦力。而借由多次实验,该导程角D于9度至15.75度的角度范围中,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其中,又以11.2度为该导程角D的最佳角度,且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程角D的角度同样以11.2度为例。
由此,相较于本说明书于背景技术所述的该转子而言,该推抵件11于加压的情况下相对于该蜗杆座21旋转时,该内螺纹25以及该螺牙14间的接触面积大,所施加于螺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小而不容易产生磨耗,进而达到提升该机械式卡钳耐用度的功效。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5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推抵件11、该蜗杆座21以及该安装孔34的数量为二,该二安装孔 34分别位于该第一侧壁322以及该第二侧壁323;其中,该二蜗杆座21皆固设于该卡钳座体32,且分别位于该二安装孔34内,而使二该定位部15 皆位于该卡钳座体32外;二该压制板13皆位于该卡钳座体32与该二来令片之间,且该二推抵件11沿该蜗杆12的轴向而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内移动时,二该压制板13可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内推抵该二来令片。
该制动杆4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二该定位部15,而可相对于该卡钳座体 32旋转。
于使用者有刹车需求时,使用者可借由拉动该刹车线42,带动该制动杆41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旋转,进而带动该二推抵件11相对于该卡钳座 31旋转,使二该压制板13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内推抵该二来令片,由此使该二来令片双向夹持该碟盘。
而于使用者释放该刹车线42,该制动杆41弯折的区段与该刹车线限位部35借由该弹簧43的弹性复归力而相互远离,带动该推抵件11相对于该卡钳座31旋转,使二该压制板13相对于该卡钳座体32向外释放该二来令片,而该二来令片借由该簧片的弹性复归力,使该二来令片远离该碟盘。
由此,于使用者拉动该煞车线42时,该二来令片即可双向夹持该碟盘,使该二来令片于多次对该碟盘产生制动效果后,该二来令片的磨耗程度更为平均。
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较佳实施例,容不赘述。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推抵件,具有一蜗杆,该蜗杆具有一轴线以及至少一螺牙,该至少一螺牙具有一牙顶,该牙顶形成一螺旋线,该螺旋线上具有一定位点,该定位点位于一第一假想平面,且该轴线垂直于该第一假想平面;一垂直线通过该定位点并垂直于该轴线,该螺旋线于该定位点上具有一切线,该垂直线与该切线皆位于一第二假想平面,其中,该第一假想平面与该第二假想平面相交所夹的锐角定义为一导程角,该导程角的角度介于9度至15.75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螺牙的数量为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抵件更具有一压制板,该压制板呈圆平板状;该蜗杆的一端固设于该压制板,而另一端延伸一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蜗杆座,呈圆平板状,并具有一穿孔、一内螺纹、一第一平面以及一第二平面;该穿孔贯穿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二平面;该内螺纹沿该蜗杆座位于该穿孔的侧壁的周面螺旋设置;该推抵件借由该至少一螺牙螺接于该蜗杆座的该内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蜗杆座自该第一平面向外延伸一延伸部,该穿孔更贯穿该延伸部。
CN202020866512.7U 2019-12-04 2020-05-21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Active CN2127177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157 2019-12-04
TW108216157U TWM593486U (zh) 2019-12-04 2019-12-04 機械式碟剎之來令片推抵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7730U true CN21271773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1133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6512.7U Active CN212717730U (zh) 2019-12-04 2020-05-21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7730U (zh)
TW (1) TWM59348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486U (zh) 2020-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71746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クリップ
RU27282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олодки с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ым износом
US20130186716A1 (en) Disk brake
JP5368528B2 (ja) 静止用機械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2717730U (zh) 机械式碟刹的来令片推抵结构
JP2009156432A5 (zh)
JP2009209961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3738795B (zh) 卡钳制动器摩擦片回位机构、卡钳制动器及汽车
JP2006336784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24473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8408368B2 (en) Caliper brake
KR20130084031A (ko) 패드 스프링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크 브레이크
TW201940804A (zh) 機械式碟剎結構改良
JP5659043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KR100994009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20120104740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0771004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2002227886A5 (zh)
JP4955095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2072848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および摩擦パッド
JP2012167739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KR100502515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와 패드심
KR101044715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20110061251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20230138982A (ko) 패드 스프링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캘리퍼 브레이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