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2331U - 一种移动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门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12331U CN212712331U CN202021255075.1U CN202021255075U CN212712331U CN 212712331 U CN212712331 U CN 212712331U CN 202021255075 U CN202021255075 U CN 202021255075U CN 212712331 U CN212712331 U CN 212712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cross beam
- screw
- turbine
- screw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门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门架。一种移动门架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吊装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横梁、竖梁、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横梁一端与第一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万向轮;吊装组件包括手摇绞车、滑轮组、吊绳、吊爪和十字横梁,吊绳穿插于滑轮组,吊绳通过动滑轮连接吊爪并通过定滑轮连接手摇绞车,手摇绞车固定于立柱的中部;吊爪与十字横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涡轮丝杆来控制移动门架的高度,实现了移动门架的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中吊爪连接十字横梁,利用十字横梁上的吊钩来吊挂重物,提高了移动门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门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门架。
背景技术
移动门架为可移动的轻小型起重设备。移动门架主梁为工字钢等型材,既承重又作为葫芦的横移轨道。龙门架支腿下装有万向载重轮,可在平整地面上全方位移动。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现有移动门架的高度也是不能自由调节的,对于所起重的重物尺寸有要求,限制了其使用的场景,给使用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架吊起重物后,重物不容易保持平衡,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重物容易晃动,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研制一种高度可调,运输过程中稳定、安全的移动门架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移动门架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吊装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横梁、竖梁、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横梁一端与第一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第一竖梁包括第一上部和第一下部;第二竖梁包括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第一上部及第二上部为立柱,第一下部及第二下部为三角结构,立柱下部与三角结构的顶角处活动连接;第一涡轮丝杆顶端与第一上部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涡轮丝杆顶端与第二上部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涡轮丝杆及第二涡轮丝杆中部固定于三角结构上;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万向轮,三角结构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置万向轮;吊装组件包括手摇绞车、滑轮组、吊绳、吊爪和十字横梁,吊绳穿插于滑轮组,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固定于横梁上,动滑轮设置于吊爪上,吊绳通过动滑轮连接吊爪并通过定滑轮连接手摇绞车,手摇绞车固定于立柱的中部;吊爪包括两片第一梯形薄板,第一梯形薄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动滑轮,动滑轮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两片第一梯形薄板上,吊绳通过动滑轮与吊爪连接,三角结构的底角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十字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横梁与第一竖梁及第二竖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包括两片第二梯形薄板,两片第二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在横梁与第一竖梁及第二竖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加强板。
进一步的,立柱下端与三角结构的顶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包括两片第三梯形薄板,两片第三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立柱与三角结构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加强板。
进一步的,移动门架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为长方体形,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两个三角结构的底边之间。
进一步的,移动门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一水平横梁,另一个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二水平横梁,第一水平横梁及第二水平横梁为长方体形,第一涡轮丝杆中部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中部,第二涡轮丝杆中部固定于第二水平横梁中部,第一水平横梁及第二水平横梁为长方体形,第一水平横梁及第二水平横梁的两端通过螺母与螺栓配合安装于三角结构的中部。
进一步的,第一涡轮丝杆包括第一涡轮减速机和第一丝杆,第一丝杆顶端与第一上部固定连接,第一涡轮减速机与第一水平横梁固定连接,第二涡轮丝杆包括第二涡轮减速机和第二丝杆,第二丝杆顶端与第二上部固定连接,第二涡轮减速机与第二水平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涡轮丝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中部,第一丝杆与第一水平横梁垂直,第二涡轮丝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二水平横梁中部,第二丝杆与第二水平横梁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门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移动门架放置于所需运输的重物周围,将万向轮锁住,使移动门架固定;
(2)根据重物的大小,调节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利用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控制横梁的高度,直至移动门架能够起重重物;
(3)摇动手摇绞车,手摇绞车通过滑轮组带动十字横梁移动,吊爪包括两片第一梯形薄板,第一梯形薄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定滑轮,定滑轮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两片第一梯形薄板上,吊绳通过定滑轮与吊爪连接,第一梯形薄板的底角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十字横梁连接,吊钩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柱及第二横柱的两个端点处,当十字横梁移动到重物附近时,将十字横梁与重物连接;
(4)摇动手摇绞车将重物吊起,将重物吊起一定高度后,停止摇动手摇绞车,使重物固定;
(5)启动万向轮,推动移动门架至指定的运送地点并卸载重物。
进一步的,一种移动门架的使用方法,还包括(4)为摇动手摇绞车将重物吊起,将重物吊起一定高度后停止摇动手摇绞车,将重物放置于支撑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门架,利用涡轮丝杆来控制移动门架的高度,实现了移动门架的高度可调节,拓宽了移动门架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吊爪连接十字横梁,利用十字横梁上的吊钩来吊挂重物,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吊爪悬挂重物相比采用十字横梁悬挂重物更加稳定,避免悬挂起的重物在空中晃动,提高了移动门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移动门架的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门架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门架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门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吊爪与十字横梁的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的结构图;
其中,1-支撑组件、11-横梁、12-竖梁、121-第一竖梁、1211-第一上部、1212-第二下部、122-第二竖梁、1221-第二上部、1222-第二下部、123-第一加强板、124-第二加强板、125-支撑杆、126-第一水平横梁、127-第二水平横梁、13-第一涡轮丝杆、131-第一涡轮减速机、132-第一丝杆、133-转动部件、14-第二涡轮丝杆、141-第一涡轮减速机、142-第一丝杆、2-移动组件、3-吊装组件、31-手摇绞车、32-滑轮组、321-定滑轮、322-动滑轮、33-吊绳、34-吊爪、35-十字横梁、351-第一横柱、352-第二横柱、353-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移动门架包括支撑组件1、移动组件2 和吊装组件3,其中,
支撑组件1包括横梁11、竖梁12、第一涡轮丝杆13和第二涡轮丝杆14,竖梁12包括第一竖梁121和第二竖梁122,横梁11一端与第一竖梁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122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第一竖梁121包括第一上部1211和第一下部1212;第二竖梁122包括第二上部1221和第二下部1222,第一上部1211及第二上部1221为立柱,第一下部1212 及第二下部1222为三角结构,立柱下部与三角结构的顶角处活动连接;第一涡轮丝杆13顶端与第一竖梁121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涡轮丝杆14顶端与第二竖梁122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涡轮丝杆13及第二涡轮丝杆14中部固定于三角结构上。支撑组件1组成移动门架的支撑结构。
移动组件2包括若干万向轮,三角结构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可以带动移动门架移动。
吊装组件3包括手摇绞车31、滑轮组32、吊绳33、吊爪34和十字横梁35,吊绳33穿插于滑轮组32,滑轮组32包括定滑轮321和动滑轮322,定滑轮321固定于横梁11上,动滑轮322设置于吊爪34上,吊绳33通过动滑轮322连接吊爪34并通过定滑轮321连接手摇绞车31,手摇绞车31固定于立柱的中部;吊爪34包括两片第一梯形薄板,第一梯形薄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动滑轮322,动滑轮322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两片第一梯形薄板上,吊绳33通过动滑轮322与吊爪34连接,三角结构的底角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十字横梁35连接,十字横梁35包括第一横柱351、第二横柱352和若干吊钩353,第一横柱352与第二横柱353交叉设置形成十字结构。吊装组件3用于吊装重物,并通过摇动手摇绞车31调节所吊装重物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门架通过在移动门架上设置涡轮丝杆来控制移动门架的高度,使移动门架的高度可调节,拓宽了移动门架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门架在吊爪 34上连接十字横梁35,在起重重物的过程中,将重物悬挂在十字横梁35上,相比于将重物直接吊挂在吊爪34上,十字横梁35的结构可以使吊装的物体更稳固,提高了移动门架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横梁11与第一竖梁121及第二竖梁12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23,第一加强板123包括两片第二梯形薄板,两片第二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在横梁11 与第一竖梁121及第二竖梁12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加强板123。本实用新型在横梁11与第一竖梁121及第二竖梁122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加强板123,第一加强板123可以使横梁与第一竖梁121及第二竖梁12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此外,两片第二梯形薄板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横梁11与第一竖梁121及第二竖梁12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加强板123。
进一步的,立柱下端与三角结构的顶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24,第二加强板124包括两片第三梯形薄板,两片第三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立柱与三角结构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加强板124。本实用新型在立柱下端与三角结构的顶角处设置第二加强板124,第二加强板的设置使立柱与三角结构的连接更稳固,避免移动门架在吊装重物时,竖梁12因为重物的压力发生损坏。此外,两片第三梯形薄板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立柱与三角结构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加强板124。
进一步的,移动门架还包括支撑杆125,支撑杆125为长方体形,支撑杆125的端部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两个三角结构的底边之间。在移动门架的三角结构的底边之间设置支撑杆125,当移动门架将重物吊起时,可将重物放在支撑杆125上。与现有的移动门架将重物在吊起后悬挂在空中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重物吊起后放置在支撑杆125上,可避免在移动门架运动的过程中重物晃动,也可以在悬挂重物的过程中减少吊绳33的受力,可进一步提高移动门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移动门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25。三角结构底边之间支撑杆12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为了保证重物能稳定放置在支撑杆125上,支撑杆12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一水平横梁126,另一个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二水平横梁127,第一水平横梁126及第二水平横梁127为长方体形,第一涡轮丝杆13 中部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126中部,第二涡轮丝杆14中部固定于第二水平横梁127中部,第一水平横梁126及第二水平横梁127为长方体形,第一水平横梁126及第二水平横梁127的两端通过螺母与螺栓配合安装于三角结构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门架的稳定性,使移动门架可以吊起重量较大的物体,在移动门架的两个三角结构的中部分别安装第一水平横梁126和第二水平横梁127,第一水平横梁126和第二水平横梁127的安装可进一步提高移动门架中支撑框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涡轮丝杆13包括第一涡轮减速机131和第一丝杆132,第一丝杆132顶端与第一上部1211固定连接,第一涡轮减速机131与第一水平横梁125固定连接;第二涡轮丝杆14包括第二涡轮减速机141和第二丝杆142,第二丝杆142顶端与第二上部1221固定连接,第二涡轮减速机141与第二水平横梁125固定连接。第一涡轮丝杆13和第二涡轮丝杆14均由涡轮减速机和丝杆组成,涡轮减速机的转动可以控制丝杆的上下移动,丝杆的上下移动可以带动竖梁12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移动门架的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利用涡轮丝杆对移动门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第一涡轮丝杆13还包括转动部件133,转动部件133与第一涡轮减速机131 连接,通过旋转转动部件133可带动第一涡轮减速机13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涡轮丝杆131 上下移动。转动部件133为圆环形并设置有把手,此结构的设计复合人体工学要求,使操作者在旋转转动部件133时更省力。同样第二涡轮丝杆14也包括第二把手,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涡轮丝杆13与第二涡轮丝杆14的结构相同,因此说明书中不再对第二涡轮丝杆的结构结合附图进行介绍。
进一步的,第一涡轮丝杆13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125中部,第一丝杆132与第一水平横梁125垂直,第二涡轮丝杆14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二水平横梁126中部,第二丝杆132与第二水平横梁126垂直。第一水平横梁125和第二水平横梁126水平设置在三角结构中部,第一涡轮丝杆13和第二涡轮丝杆14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125和第二水平横梁126时,保持第一涡轮丝杆13与第一水平横梁125垂直,第二涡轮丝杆14与第二水平横梁126 垂直,这样可以使第一涡轮丝杆13与第一竖梁121在同一直线上设置,第二涡轮丝杆14与第二竖梁122在同一直线上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涡轮丝杆在运动的过程中控制第一上部 1211和第二上部1221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保证横梁11一直处在水平方向上,避免横梁11 发生倾斜,影响吊装重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门架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来控制移动门架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控制器与移动门架中的万向轮连接,控制万向轮的工作状态。具体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启万向轮使移动门架能够移动,控制器也可以控制锁死万向轮,使移动门架可以固定在地面。
进一步的,控制器中可存储预定的程序,当控制器控制移动门架工作的过程中可通过调动预定程序来辅助操纵移动门架。
具体的,控制器中可对一定体积、质量的重物所能吊起的高度进行预设,当移动门架所吊起一定体积的重物时,控制器对所吊起重物的高度与其预设的高度进行比较,当达到预设的高度时,控制器做出判断,并发出提醒。
具体的控制器辅助移动门架的工作状态时可以结合传感器、报警器等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门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移动门架放置于所需运输的重物周围,将万向轮锁住,使移动门架固定;
具体的,万向轮的锁住方式可以通过手动锁住,也可以通过控制器电动控制将万向轮锁住。
(2)根据重物的大小,调节第一涡轮丝杆13和第二涡轮丝杆14,利用第一涡轮丝杆13 和第二涡轮丝杆14控制横梁11的高度,直至移动门架能够起重重物;
具体的,在起重重物之前,可以根据重物的大小,来预估所需要的移动门架的高度,通过旋转第一涡轮减速机131使第一丝杆132向上运动,旋转第二涡轮减速机141带动第二丝杆142向上运动,第一丝杆132和第二丝杆142带动第一上部1211和第二上部1221向上移动,从而调节移动门架的高度;
(3)摇动手摇绞车31,手摇绞车31通过滑轮组带动十字横梁35移动,十字横梁35包括第一横柱351、第二横柱352和若干吊钩353,第一横柱351与第二横柱352交叉设置形成十字结构,吊爪34包括两片第一梯形薄板,第一梯形薄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动滑轮322,动滑轮33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两片第一梯形薄板上,吊绳33通过动滑轮322与吊爪34 连接,第一梯形薄板的底角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十字横梁35连接,吊钩353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柱351及第二横柱352的两个端点处,当十字横梁35移动到重物附近时,将吊钩353与重物连接;
(4)摇动手摇绞车31将重物吊起,将重物吊起一定高度后,停止摇动手摇绞车31,使重物固定;
进一步的,控制器中可对一定体积、质量的重物所能吊起的高度进行预设,当移动门架所吊起一定体积的重物时,控制器对所吊起重物的高度与其预设的高度进行比较,当达到预设的高度时,控制器做出判断,并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者停止摇动手摇绞车。
进一步的,十字横梁35将重物吊起后,将重物吊起一定高度后停止摇动手摇绞车,将重物放置于支撑杆124上。
(5)启动万向轮,推动具有十字横梁35的移动门架至指定的运送地点并在指定地点卸载重物。
具体的,万向轮可以手动启动也可以通过控制器电动控制其启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门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架高度不可调节,吊装重物过程中不稳定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十字横梁可以通过控制器电动控制,使移动门架的使用过程便利和智能。
Claims (8)
1.一种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吊装组件,其中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梁、竖梁、第一涡轮丝杆和第二涡轮丝杆,所述竖梁包括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梁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所述第一竖梁包括第一上部和第一下部;所述第二竖梁包括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所述第一上部及第二上部为立柱,所述第一下部及第二下部为三角结构,所述立柱下部与所述三角结构的顶角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一上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涡轮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二上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丝杆及第二涡轮丝杆中部固定于所述三角结构上;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万向轮,所述三角结构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置所述万向轮;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手摇绞车、滑轮组、吊绳、吊爪和十字横梁,所述吊绳穿插于所述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动滑轮设置于所述吊爪上,所述吊绳通过动滑轮连接所述吊爪并通过所述定滑轮连接所述手摇绞车,所述手摇绞车固定于所述立柱的中部;所述吊爪包括两片第一梯形薄板,所述第一梯形薄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所述动滑轮,所述动滑轮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于两片所述第一梯形薄板上,所述吊绳通过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吊爪连接,所述三角结构的底角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所述十字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竖梁及第二竖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两片第二梯形薄板,两片所述第二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竖梁及所述第二竖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与所述三角结构的顶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包括两片第三梯形薄板,两片所述第三梯形薄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所述立柱与所述三角结构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长方体形,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底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一水平横梁,另一个所述三角结构的中部安装第二水平横梁,所述第一水平横梁及所述第二水平横梁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涡轮丝杆中部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中部,所述第二涡轮丝杆中部固定于第二水平横梁中部,所述第一水平横梁及所述第二水平横梁的两端通过螺母与螺栓配合安装于所述三角结构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丝杆包括第一涡轮减速机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一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减速机与所述第一水平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涡轮丝杆包括第二涡轮减速机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二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涡轮减速机与所述第二水平横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丝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一水平横梁中部,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水平横梁垂直,所述第二涡轮丝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二水平横梁中部,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水平横梁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55075.1U CN21271233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移动门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55075.1U CN21271233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移动门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12331U true CN212712331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62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55075.1U Active CN21271233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移动门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123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2509A (zh) * | 2020-06-30 | 2020-10-20 | 广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55075.1U patent/CN2127123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2509A (zh) * | 2020-06-30 | 2020-10-20 | 广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11046A (zh) | 车载式变压器装卸装置 | |
CN212712330U (zh) | 一种十字横梁移动门架 | |
CN116588819A (zh) | 一种玻璃幕墙板块的吊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JP2010228827A (ja) | 移動式搬送装置 | |
CN111792509A (zh) | 一种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2712331U (zh) | 一种移动门架 | |
CN116201348A (zh) | 一种外墙施工爬架结构及其健康安全监测系统 | |
WO2023184882A1 (zh) | 物料提升装置 | |
JP2000145129A (ja) | 荷揚げ機付き架台 | |
CN111776929A (zh) | 一种十字横梁移动门架及其使用方法 | |
JP2000143139A (ja) | クレーン用吊り治具 | |
CN211664594U (zh) | 一种可移动式起重设备 | |
CN215160340U (zh) | 一种简易移动龙门吊支架 | |
CN214570286U (zh) | 一种便捷型条板墙安装辅助器具 | |
CN113175222B (zh) | 一种内嵌式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安装方法 | |
CN105883645B (zh) | 塔机附着装置的拆除方法 | |
CN210763956U (zh) | 一种自动化设备起吊机 | |
JPH0892916A (ja) | 橋桁の扛上扛下工法,扛上機およびベント部材 | |
CN217975293U (zh) | 一种建筑便携式升降架 | |
CN218201880U (zh) | 一种物料提升装置 | |
CN220412757U (zh) | 一种便于科技厂房alc墙板辅助安装的吊装支架 | |
CN105883646B (zh) | 塔机及其所使用的扒杆吊 | |
JP2504541Y2 (ja) | 可動吊り治具装置 | |
CN214575554U (zh) | 一种电梯井操作架 | |
CN218809755U (zh) | 一种玻璃起重吊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