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0534U -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0534U
CN212710534U CN202021054642.7U CN202021054642U CN212710534U CN 212710534 U CN212710534 U CN 212710534U CN 202021054642 U CN202021054642 U CN 202021054642U CN 212710534 U CN212710534 U CN 21271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hell
groups
positions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46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芹
康佳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anghui Garde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anghu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anghu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anghu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46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涉及山地造林材料运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客土腔,且壳体的下表面两侧前后位置之间均焊接有载重柱,载重柱的两侧壁底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夹槽,且载重柱的内部通过夹槽卡接有填充块,填充块的下表面和相邻载重柱的下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两组填充块的底部位置之间焊接有基板,壳体的下表面四周边缘位置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本实用新型客土运输装置可沿一定轨迹进行定向传送以实现客土的批量转运,适用范围广并提高装置的运输效率和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装置可进行有序堆叠组装且组装结构装配的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山地造林材料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山地造林工程是提高城镇建设绿化和避免土壤流失的重要建设项目,在山地造林工程过程中,需用到大量的客土,因此,常使用运输装置对从外地运来的泥土进行输送以满足施工使用。
现有的客土运输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沿一定轨迹进行定向传送导致客土的批量转运不便,适用范围受限降低了装置的运输效率和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装置不能有序堆叠组装,导致在搬运时需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通过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不能沿一定轨迹进行定向传送导致客土的批量转运不便,适用范围受限降低了装置的运输效率和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装置不能有序堆叠组装,导致在搬运时需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客土腔,且壳体的下表面两侧前后位置之间均焊接有载重柱,所述载重柱的两侧壁底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夹槽,且载重柱的内部通过夹槽卡接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下表面和相邻所述载重柱的下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两组所述填充块的底部位置之间焊接有基板,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四周边缘位置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柱,四组所述定位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转动销,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定位柱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远离定位柱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导板,所述导板的两侧外壁前后位置之间均螺纹连接有插销,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位置开设有四组柱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且壳体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为空心结构,且客土腔的顶部和壳体的上表面相对应。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载重柱再前后方平行分布,且载重柱和壳体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平行设置在壳体的下方,且基板的上表面滑动安装在载重柱的下表面位置,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螺纹连接有四组固定栓,四组所述固定栓均匀分布在两组所述填充块的两侧位置,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设置在基板的上方,且基板设置在四组所述定位柱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和定位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相接触,相邻两组所述导板以壳体的纵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且导板的纵截面形状为L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顶部前后位置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和插销相对应匹配,且导板通过销孔以及插销活动安装在壳体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泡沫材质,且缓冲层填充在柱槽的内部,所述客土腔设置在四组所述柱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通过缓冲层垂直活动安装在相邻所述壳体的顶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后表面顶部中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握把,且垫片填充在导板和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载重柱作为承重体,提供运输装置的放置支撑,并配合由夹槽定位安装的填充块作为连接体,和基板构成安装体,通过安装体和传输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实现运输装置沿一定轨迹的定向传送,从而可实现客土的批量转运,适用范围广并提高装置的运输效率和操作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柱和由柱槽导向安装的缓冲层配合构成定位结构,实现多组装置在竖向上的有序堆叠,从而提高装置搬运的便捷性,配合由转动销安装的安装块和导板构成夹体,包覆在拼接区的两侧进行限位,提高组装结构装配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客土腔;3、载重柱;4、夹槽;5、填充块;6、基板;7、定位柱;8、转动销;9、安装块;10、导板;11、销孔;12、插销;13、柱槽;14、缓冲层;15、垫片;16、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客土腔2,且壳体1的下表面两侧前后位置之间均焊接有载重柱3,载重柱3的两侧壁底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夹槽4,且载重柱3的内部通过夹槽4卡接有填充块5,填充块5的下表面和相邻载重柱3的下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两组填充块5的底部位置之间焊接有基板6,壳体1的下表面四周边缘位置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柱7,四组定位柱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转动销8,位于同一侧两组定位柱7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通过转动销8活动连接有安装块9,且安装块9远离定位柱7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导板10,导板10的两侧外壁前后位置之间均螺纹连接有插销12,壳体1的上表面位置开设有四组柱槽13,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14,且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垫片15。
其中,壳体1的顶部为空心结构,且客土腔2的顶部和壳体1的上表面相对应。
其中,两组载重柱3再前后方平行分布,且载重柱3和壳体1垂直设置。
其中,基板6平行设置在壳体1的下方,且基板6的上表面滑动安装在载重柱3的下表面位置,基板6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螺纹连接有四组固定栓,四组固定栓均匀分布在两组填充块5的两侧位置,定位柱7的下端设置在基板6的上方,且基板6设置在四组定位柱7的中间位置。
其中,安装块9和定位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相接触,相邻两组导板10以壳体1的纵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且导板10的纵截面形状为L形。
其中,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前后位置均开设有销孔11,销孔11和插销12相对应匹配,且导板10通过销孔11以及插销12活动安装在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
其中,缓冲层14为泡沫材质,且缓冲层14填充在柱槽13的内部,客土腔2设置在四组柱槽13的中间位置,定位柱7的下端通过缓冲层14垂直活动安装在相邻壳体1的顶部位置。
其中,壳体1的前后表面顶部中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握把16,且垫片15填充在导板10和壳体1之间。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壳体1作为运输装置的外壳结构,通过客土腔2提供客土的盛放空间,配合握把16施力以便于运输装置的搬运、卸料和转运等操作,载重柱3作为承重体,提供运输装置的放置支撑,并配合由夹槽4定位安装的填充块5作为连接体,和基板6构成安装体,通过安装体和传输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实现运输装置沿一定轨迹的定向传送,从而可实现客土的批量转运,适用范围广并提高装置的运输效率和操作的灵活性,定位柱7和由柱槽13导向安装的缓冲层14配合构成定位结构,实现多组装置在竖向上的有序堆叠,从而提高装置搬运的便捷性,配合由转动销8安装的安装块9和导板10构成夹体,包覆在拼接区的两侧进行限位,提高组装结构装配的稳定性,垫片15作为隔层提高夹体和壳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由销孔11定位的插销12作为连接体实现拼接机构和外壳之间的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客土腔(2),且壳体(1)的下表面两侧前后位置之间均焊接有载重柱(3),所述载重柱(3)的两侧壁底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夹槽(4),且载重柱(3)的内部通过夹槽(4)卡接有填充块(5),所述填充块(5)的下表面和相邻所述载重柱(3)的下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两组所述填充块(5)的底部位置之间焊接有基板(6),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四周边缘位置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柱(7),四组所述定位柱(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转动销(8),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定位柱(7)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通过转动销(8)活动连接有安装块(9),且安装块(9)远离定位柱(7)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导板(10),所述导板(10)的两侧外壁前后位置之间均螺纹连接有插销(1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位置开设有四组柱槽(13),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14),且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垫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为空心结构,且客土腔(2)的顶部和壳体(1)的上表面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载重柱(3)再前后方平行分布,且载重柱(3)和壳体(1)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6)平行设置在壳体(1)的下方,且基板(6)的上表面滑动安装在载重柱(3)的下表面位置,所述基板(6)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螺纹连接有四组固定栓,四组所述固定栓均匀分布在两组所述填充块(5)的两侧位置,所述定位柱(7)的下端设置在基板(6)的上方,且基板(6)设置在四组所述定位柱(7)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9)和定位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相接触,相邻两组所述导板(10)以壳体(1)的纵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且导板(10)的纵截面形状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前后位置均开设有销孔(11),所述销孔(11)和插销(12)相对应匹配,且导板(10)通过销孔(11)以及插销(12)活动安装在壳体(1)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4)为泡沫材质,且缓冲层(14)填充在柱槽(13)的内部,所述客土腔(2)设置在四组所述柱槽(13)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柱(7)的下端通过缓冲层(14)垂直活动安装在相邻所述壳体(1)的顶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后表面顶部中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握把(16),且垫片(15)填充在导板(10)和壳体(1)之间。
CN202021054642.7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Active CN21271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642.7U CN21271053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642.7U CN21271053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0534U true CN212710534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4642.7U Active CN21271053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05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561A (zh) * 2021-10-26 2022-01-1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海洋地勘土样储运箱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561A (zh) * 2021-10-26 2022-01-1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海洋地勘土样储运箱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0534U (zh) 一种新型山地造林工程客土运输装置
CN101602425B (zh) 一种包装周转架、包装周转架组合及电子设备组合
CN21273790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井用运输装置
CN210708323U (zh) 一种吸塑盒及应用该吸塑盒的转运设备
CN213949018U (zh) 一种用于包装设备的固定装置
CN210029276U (zh) 一种物料袋码垛搬运设备
CN21716847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存储装置
CN219707715U (zh) 一种双层吸塑围板
CN212126011U (zh) 一种应用于齿轮减速机的防尘装置
CN213974896U (zh) 一种模块化便于堆放归类的重型物料托架
CN219835111U (zh) 一种细胞培养冻存管专用管架
CN218808016U (zh) 一种集装箱底座
CN211617817U (zh) 一种高铁线槽运输周转工装
CN218230295U (zh) 一种集装箱用眼板
CN213682790U (zh) 一种简易加强空心砖
CN218061717U (zh) 卡锁连接抱杆提升架底座模块
CN216402662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货物运输装置
CN215246496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运装置
CN220199382U (zh) 一种杆件长距离运输装置
CN216229388U (zh) 一种直角坐标机器人框架型材结构
CN218536770U (zh) 一种转运装置
CN215828152U (zh) 一种载物装置
CN220263893U (zh) 一种开顶集装箱辅助装载螺纹钢的前端结构
CN215795446U (zh) 一种可增加周转箱承重力的周转箱底板
CN218447844U (zh) 一种晶圆传输的对接装置及其形成的晶圆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28000 5-2-1, building B, urban oasis, Shumen North Road,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Kanghui Gard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28000 5-2-1, building B, urban oasis, Shumen North Road,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Kanghu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