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9810U -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9810U
CN212709810U CN202021334304.9U CN202021334304U CN212709810U CN 212709810 U CN212709810 U CN 212709810U CN 202021334304 U CN202021334304 U CN 202021334304U CN 212709810 U CN212709810 U CN 212709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locomotive
mounting shaft
rear wheel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43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燕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wu Xin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43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9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9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9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该后轮包括:第一轮、第二轮、安装轴、弹性件以及释放锁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轮与所述安装轴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轮与所述安装轴贯穿连接并可沿所述安装轴滑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之间的部分所述安装轴上;所述释放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轮外侧的所述安装轴的端部。一种机车,包括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本申请把后轮一分为二的方式完成机车停放所需要的三个支撑点,提高了停放便捷性,同时两个后轮在其中一个不能工作时另一个依然能支持机车继续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车通常配置有侧支撑架和主支撑架,采用侧支撑架停靠时重心会偏离机车,稳定性差,且依赖平坦的地面;再者,现有侧支撑架所采用的钢制材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变形。而主支撑架使用时需要先将架脚放下踩住,然后将机车后部向后上45°施力抬起,主支撑架的架脚底部容易压到脚趾,非常费力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解决机车停放依赖支撑架的问题,使机车停放简单、方便且易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包括:第一轮、第二轮、安装轴、弹性件以及释放锁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轮与所述安装轴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轮与所述安装轴贯穿连接并可沿所述安装轴滑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之间的部分所述安装轴上;所述释放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轮外侧的所述安装轴的端部。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释放锁定机构包括:踏板、弹扣弹簧以及锁定孔,所述踏板的一端嵌入所述安装轴内部并与所述弹扣弹簧的弹簧端连接,所述弹扣弹簧的弹扣端与所述锁定孔匹配设置,所述锁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的内部还设有一供所述踏板转动的旋转支点。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弹扣弹簧与所述锁定孔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安装轴的外部还设有一限位柱,其中,所述限位柱设置所述第二轮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安装轴为方形轴。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安装轴为部分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第一轮具有第一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一轮胎匹配的第一轮毂,所第二轮具有第二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二轮胎匹配的第二轮毂,且所述第一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的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进一步地,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上。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机车,包括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把后轮一分为二的方式完成机车停放所需要的三个支撑点(前轮、两个后轮)提高了停放便捷性,同时两个后轮在其中一个不能工作时另一个依然能支持机车继续行驶,此外本申请中的安装轴采用方轴设计,能有效地保证两个后轮始终保证运动一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申请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在闭合状态下的等轴侧视图;
图2:本申请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在闭合状态下的锁定原理图;
图3:本申请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在闭合状态下的整体外观图;
图4:本申请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在锁定释放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本申请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在锁定释放状态时的等轴侧视图;
图6:本申请机车在后轮分离状态时的效果图一;
图7:本申请机车在后轮分离状态时的效果图二;
图8:本申请机车在后轮闭合状态时的效果图一;
图9:本申请机车在后轮闭合状态时的效果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包括:第一轮10、第二轮20、安装轴50、弹性件40以及释放锁定机构30,其中,所述第一轮10与所述安装轴50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轮20与所述安装轴50贯穿连接并可沿所述安装轴50滑动;所述弹性件40套设在所述第一轮10和所述第二轮20之间的部分所述安装轴50上;所述释放锁定机构30设置在所述第二轮20外侧的所述安装轴50的端部。其中,上述的第一轮10可以是固定轮,上述的第二轮20可以是第二轮20。
本实施例将后轮一分为二(分为第一轮10和第二轮20)的方式完成机车停放所需要的三个支撑点提高了停放便捷性,同时两个后轮在其中一个不能工作时另一个依然能支持机车继续行驶。
所述第一轮10具有第一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一轮胎匹配的第一轮毂,所第二轮20具有第二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二轮胎匹配的第二轮毂,且所述第一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的大小均一致。其中,上述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均拥有独立的气密性,当一侧的第一轮胎或第二轮胎漏气后,还有另一侧的第二轮胎或第一轮胎能提供支撑,从而保留一部分机车的继续行驶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50为方形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轮10和第二轮20采用一根方形轴连接左右两部分轮毂,同样的,两侧的轮毂与方形轴 (车轴)的插孔也为方形,由于机车的传动、制动都最终作用在车轴,所以,上述方形轴设计能保证第一轮10与第二轮20运动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50优选为部分中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50靠近所述第二轮20的安装侧优选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的设置是用于容纳释放锁定机构30等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包括弹簧。
其中,所述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抵接(非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轮10 和所述第二轮20上。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锁定机构30包括:踏板31、弹扣弹簧32以及锁定孔33,所述踏板31的一端嵌入所述安装轴50内部并与所述弹扣弹簧32的弹簧端连接,所述弹扣弹簧32的弹扣端321与所述锁定孔33匹配设置,所述锁定孔33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轴50上;所述安装轴50的内部还设有一供所述踏板31转动的旋转支点34。
所述安装轴50的外部还设有一限位柱60,其中,所述限位柱60设置所述第二轮20的外侧。所述限位柱60与上文所述的释放锁定机构30相配合,以实现对第二轮20滑动行程的限位。
其中,上述的踏板31具有两种状态,分别是锁定状态(参照图1至图3 中的踏板31为抬起状态)和释放状态(参照图4和图5中的踏板31为下压状态)。先稍微倾斜车身,向下踩压所述踏板31,所述踏板31沿着旋转支点 34转动,在与之连接的弹簧锁扣得到外加施力即而从安装轴50上的锁定孔 33脱离,此时的第二轮20在弹性件40的弹性势力作用下沿着安装轴50向左(释放锁定机构30的安装方向)滑动,从而完成了第二轮20与第一轮10 的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可知,由上述的分离状态达到闭合锁定状态的操作方式为,先稍微倾斜车身,使第二轮20脱离地面,一只脚踩在第二轮20的第二轮毂上并向第一轮10方向施力,此时弹性件40在外力作用下收敛压缩,直至限位点处于锁定弹扣内侧后,顺势用脚尖上抬起踏板31,弹簧锁扣落入锁定孔 33中,从而完成第一轮10和第二轮20的合并锁定。
所述弹扣弹簧32与所述锁定孔33为过盈配合,即,弹扣弹簧32落入锁定孔33以及脱离锁定孔33都需要额外施力,此外力既要保证锁定的稳定效果又不能过于费力,结合操作方式为脚踩,所以参考值大概为50至80牛顿),否则将保持施力前的相应状态。根据设计需要,弹性件40需要具备在第二轮 20稍稍脱离地面时将其推出的弹力,此弹力大小没有具体要求,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第二轮20的整体重量、方轴与轮毂滑动时的摩擦系数、第二轮 20脱离地面的角度等等,不过根据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机车后轮的平均尺寸和重量估算,弹性件40的压缩弹力大致需要50至80牛顿,也就是说合并后轮时需要施加大约50到80牛顿的外力。
实际使用中,要使第二轮20弹出,需要稍微倾斜车身,让第二轮20脱离地面,从而使车轮在克服地面摩擦力的情形下顺利弹出。
如图6至图9所示,本申请的另外一实施例中,一种机车M,包括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
其中,关于上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的结构特征,见上文的具体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其中,如图6和图7,示意的是机车后轮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示意的是机车后轮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把机车后轮一分为二的方式完成机车停放所需要的三个支撑点 (前轮、两个后轮)提高了停放便捷性,同时两个后轮在其中一个不能工作时另一个依然能支持机车继续行驶,此外本申请中的安装轴采用方轴设计,能有效地保证两个后轮始终保证运动一致。因此,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第二轮、安装轴、弹性件以及释放锁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轮与所述安装轴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轮与所述安装轴贯穿连接并可沿所述安装轴滑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之间的部分所述安装轴上;所述释放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轮外侧的所述安装轴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锁定机构包括:踏板、弹扣弹簧以及锁定孔,所述踏板的一端嵌入所述安装轴内部并与所述弹扣弹簧的弹簧端连接,所述弹扣弹簧的弹扣端与所述锁定孔匹配设置,所述锁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的内部还设有一供所述踏板转动的旋转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弹簧与所述锁定孔为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的外部还设有一限位柱,其中,所述限位柱设置所述第二轮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为方形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为部分中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具有第一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一轮胎匹配的第一轮毂,所第二轮具有第二轮胎以及与所述第二轮胎匹配的第二轮毂,且所述第一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胎和所述第二轮毂的大小均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8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上。
10.一种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
CN202021334304.9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Active CN212709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4304.9U CN2127098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4304.9U CN2127098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9810U true CN21270981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7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4304.9U Active CN2127098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9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09810U (zh)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CN111661214A (zh) 一种免支撑架的机车后轮及机车
CN201566411U (zh) 购物车电梯脚轮
CN202966397U (zh) 双人滑雪车
CN201216857Y (zh) 自动轮滑鞋
CN201287757Y (zh) 一种平地台阶两用减震婴儿手推车
CN201558499U (zh) 多功能滑板
CN215826800U (zh) 一种具有防溜车功能的儿童车
CN214689711U (zh) 一种防溜坡婴儿推车
CN215436576U (zh) 一种新型儿童手推车
CN220147088U (zh) 万向轮支撑配件、滑板车
CN212605644U (zh) 一种儿童车的刹车机构
CN2327404Y (zh) 摇跳行走木马
CN21699472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制动装置
CN213323287U (zh) 一种手推车制动装置
CN220410194U (zh) 一种带刹车的脚轮
CN215794122U (zh) 一种新式履带平衡车
CN219601346U (zh) 一种停车架的延迟复位脚刹组件
CN216915697U (zh) 一种汽车用侧踏板
CN214420599U (zh) 一种二轮车脚架
CN214138116U (zh) 一种具有防滑刹车功能的箱包万向轮
WO2002074592A1 (en) Brake for a vehicle
CN213100817U (zh) 车辕集成多功能的木牛装置
CN218431372U (zh) 拖车刹车机构和户外拖车
CN2438644Y (zh) 新型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101-1103, No. 433, Songh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anwan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1103, No. 433, Songh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