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5921U -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5921U
CN212675921U CN202022033280.XU CN202022033280U CN212675921U CN 212675921 U CN212675921 U CN 212675921U CN 202022033280 U CN202022033280 U CN 202022033280U CN 212675921 U CN212675921 U CN 212675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channel
normal
cell array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32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寗树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220332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5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5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5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存储器装置包括: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测试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为失败地址;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其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使多个通道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Description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易失性存储器具有较快的读写速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集成度的增加,一个易失性存储器芯片中包括越来越多的正常存储单元,若其中一个正常存储单元不可用,或者甚至整行或者整列的正常存储单元无法使用,可能导致整颗芯片不可用,严重降低了芯片的良率。
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在易失性存储器芯片中设置除正常存储单元以外的备用存储单元用来替换上述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即正常存储单元是指测试成功时会优先用于数据读写的存储单元,备用存储单元是指某个或某些存储单元不可用时,用来替换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
同时,随着对高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存储器装置中会集成多个通道,如何在这种高带宽应用场景下,合理地用备用存储单元对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进行替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可以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满足高宽带需求的包括多个通道的存储器装置中,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冗余替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器装置,所述存储器装置包括: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测试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为失败地址;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其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器系统,所述存储器系统包括:至少一层存储层;以及存储器控制器,其被构造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层存储层。其中,每层存储层包括: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多个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测试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失败地址;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其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本公开某些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一方面,通过让包括多个通道的存储器装置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满足高带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来存储该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对应的失败地址,可以在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在掉电后,仍然能够获知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的哪个或者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这样,在下次重新上电后,不需要重新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每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所采用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高速读写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扫描主机和各通道的锁存块的各个接口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图9中各信号的时序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图1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2.5维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图1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图1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中一层存储层的示意图。
图2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中一层存储层的示意图。
图2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通道、测试控制电路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图1实施例中,以存储器装置100包括通道1和通道2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其通道数量,只要大于或者等于2即可。
每个通道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每个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每个正常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每个正常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其中,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是指掉电后里面存储的数据会丢失的存储器单元。
例如,图1中,通道1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1,存储器单元阵列1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正常单元阵列1可以包括正常存储单元1至正常存储单元12。类似的,通道2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2,存储器单元阵列2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2,正常单元阵列2也可以包括正常存储单元1至正常存储单元12。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每个正常单元阵列包括12个正常存储单元仅是用于举例说明的,实际上每个正常单元阵列所包括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这些正常单元阵列可由多个存储块(Bank)构成,正常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存储单元可连接至不同的字线、位线。
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存储器装置100的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为失败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每个失败地址可能是单个正常存储单元的行地址、列地址、存储块(Bank)地址等中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一个失败地址所指代的含义。
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是指掉电的情况下,其内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的存储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例如,图1中,假设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1至5,但这里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数量仅用于举例说明,实际上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包括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以任意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例如,可以利用熔丝(fuse)、电熔丝(efuse)、反熔丝(anti-fuse)、磁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M,FeRAM)、闪存(Flash)等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本公开实时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一方面,通过让包括多个通道的存储器装置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满足高带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来存储该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对应的失败地址,可以在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在掉电后,仍然能够获知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的哪个或者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这样,在下次重新上电后,不需要重新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每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所采用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高速读写性能。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图2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200与上述图1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100的区别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反熔丝阵列,对应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可以为反熔丝单元。
例如,图2中的反熔丝单元1可以对应图1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1,反熔丝单元2可以对应图1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2,反熔丝单元3可以对应图1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3,反熔丝单元4可以对应图1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4,反熔丝单元5可以对应图1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5。
在下面的举例说明中,均以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为反熔丝阵列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功能的单元来排布实现。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3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300与上述图2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200的区别之处在于,反熔丝阵列还可以包括控制块(Control Block)。其中控制块可以用于控制反熔丝阵列的编程,将从测试控制电路接收的失败地址存储于反熔丝阵列中的反熔丝单元中。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采用反熔丝阵列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并利用反熔丝阵列中的反熔丝单元来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正常单元阵列中的失败地址,由于反熔丝单元较小,因此占用芯片面积小,易于实现,能够抗辐射抗干扰,不受电磁辐射影响。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4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400与上述图3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300的区别之处在于,每个通道还可以包括锁存块。
例如,图4中,通道1还可以包括锁存块1,通道2还可以包括锁存块2。
图4实施例中,反熔丝阵列还可以包括扫描主机(Scan Host)。其中,所述扫描主机可以用于在存储器装置400上电时,将反熔丝阵列中存储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
例如,图4中,在存储器装置400上电时,可以将存储于反熔丝阵列中的失败地址转存至通道1的锁存块1和/或通道2的锁存块2中。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为了保证较快的读写速度,因此每个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的各个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由于每个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包括较多的正常存储单元,为了提高芯片良率,需要在出厂前对每个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单元阵列进行测试,获得失败地址。同时,为了掉电后数据不丢失,需要将这些失败地址存储至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例如反熔丝阵列。但在使用该存储器装置时,在对正常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存储单元进行快速读写时,也需要快速地获取到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若在快速读写时再去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读取失败地址,则由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读数据速度相比易失性存储器单元较慢,则会导致无法及时获取所需的失败地址。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在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存储的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从而能够在存储器装置读写过程中快速替换掉或者不采用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5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500与上述图4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400的区别之处在于,每个锁存块可以包括第一数量的锁存器,每个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可以包括备用单元阵列,每个备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备用存储单元,每个备用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存块也可以用寄存块替代,即采用寄存块中的寄存器来实现锁存器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每个备用存储单元中可以包括一个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对应失败地址为单个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也可以包括一条字线上的一行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对应失败地址为行地址),或者一条位线上的一列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对应失败地址为列地址),或者一个存储块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对应失败地址为存储块地址)等。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例如,图5中,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和备用单元阵列1,备用单元阵列1中可以包括4个(即假设第一数量=4,但这里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备用存储单元,如备用存储单元1至备用存储单元4。对应的,锁存块1可以包括4个锁存器,如锁存器1至锁存器4。需要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个锁存器代表能够存储一个失败地址的锁存器。
类似的,通道2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2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2和备用单元阵列2,备用单元阵列2中可以包括4个备用存储单元,如备用存储单元1至备用存储单元4。对应的,锁存块2可以包括4个锁存器,如锁存器1至锁存器4。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通道中的锁存块中的各个锁存器与对应通道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一一对应。
例如,图5实施例中,通道1中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1与通道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对应,通道1中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2与通道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2对应,通道1中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3与通道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3对应,通道1中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4与通道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4对应。
通道2中的锁存块2中的锁存器1与通道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2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对应,通道2中的锁存块2中的锁存器2与通道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2中的备用存储单元2对应,通道2中的锁存块2中的锁存器3与通道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2中的备用存储单元3对应,通道2中的锁存块2中的锁存器4与通道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2中的备用存储单元4对应。
本公开实施例中,反熔丝阵列中的扫描主机可以用于在存储器装置500上电时,将反熔丝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的对应锁存器,以确定用于替代所述失败地址的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修复地址。
例如,图5中,假设测试时发现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行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测试失败,则将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行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的访问地址作为一个失败地址,将其存储至反熔丝阵列中的反熔丝单元1。则在存储器装置500上电时,扫描主机可以将反熔丝单元1中存储的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行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的失败地址转存至通道1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1,则可以确定使用与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1对应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作为目标备用存储单元,将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的访问地址作为替代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行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的失败地址的修复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举例说明中,以假设正常存储单元表示单个存储单元,而备用存储单元表示多个存储单元为前提,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上述描述仅仅只是为了示意本实施例对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冗余替换过程。
再例如,假设测试时发现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列的正常存储单元1、正常存储单元5和正常存储单元9测试失败,则将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列的正常存储单元1、正常存储单元5和正常存储单元9的访问地址作为一个失败地址,将其存储至反熔丝阵列中的反熔丝单元2。则在存储器装置500上电时,扫描主机可以将反熔丝单元2中存储的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列的正常存储单元1、正常存储单元5和正常存储单元9的失败地址转存至通道1的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2,则可以确定使用与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2对应的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2作为目标备用存储单元,将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2的访问地址作为替代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的第一列的正常存储单元1、正常存储单元5和正常存储单元9的失败地址的修复地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正常单元阵列可以包括第二数量的正常存储单元,所述第二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
例如,图5中,通道1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假设包括12(即假设第二数量=12,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个正常存储单元,通道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包括4个备用存储单元,即一般设置同一通道中的备用存储单元数量小于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设置每个通道中的锁存块中的各个锁存器与对应通道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一一对应,并不严格要求每个备用存储单元与锁存器的序号严格一一对应,只要一个锁存器能够确定一个备用存储单元即可,例如在上面图5的举例说明中,也可以设置备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对应锁存块1中的锁存器2。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为了解决每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单元阵列,在测试阶段测试出存在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可以在每个通道中设置一些冗余的备用存储单元用来替换这些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但为了防止掉电丢失,需要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记住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并指定用哪些备用存储单元来替换,这些被指定用来替换的备用存储单元称之为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称之为修复地址。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存储的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时,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每个通道的锁存块中的锁存器与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备用存储单元一一对应,这样当失败地址存储至哪个锁存器确定后,即可确定采用哪个备用存储单元作为替换该失败地址对应的正常存储单元的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由此减少了锁存块的存储容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存储的失败地址及其修复地址同时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的锁存器中,此时,锁存器的数量会多与对应通道中的备用存储单元的数量。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图6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600与上述图5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500的区别之处在于,每个通道还可以包括读写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
其中,读写电路可以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所述测试指令,并响应所述测试指令将第一写数据写入对应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目标正常存储单元中,并比较从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读取的第一读数据与所述第一写数据,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指示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测试通过或者测试失败的指示信号。
读写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并在所述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测试失败时,将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所述失败地址,将所述失败地址返回至所述测试控制电路。
例如,图6实施例中,通道1中还可以包括读写电路1和读写控制电路1。通道2中还可以包括读写电路2和读写控制电路2。
读写电路1可以从测试控制电路接收测试指令,响应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将第一写数据写入到通道1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目标正常存储单元中,例如假设是按行写入的,则假设首先将第一写数据写入正常单元阵列1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然后再从正常单元阵列1的正常存储单元1至4中按行读出第一读数据,若第一写数据和对应的第一读数据是一致的,则说明对应的正常存储单元测试通过;若第一写数据和对应的第一读数据不一致,则说明对应的正常存储单元测试失败。依次逐行测试,则可以获得整个正常单元阵列1中每一行中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测试通过或测试失败的指示信号。将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失败地址返回至测试控制电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写控制电路可以还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以将准备写入由所述失败地址指定的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的第二写数据写入由所述修复地址指定的所述目标备用存储单元。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在存储器装置出厂前对各个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正常存储单元进行测试,比较读写数据是否一致,从而获得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失败地址,然后将失败地址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这样,当后续对存储器装置中的正常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时,可以利用与该失败地址对应的修复地址所表示的目标备用存储单元来替换掉对应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读写。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以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装置中的任一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为例,每个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块。
例如,图7中,以通道1为例,且以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包括两个存储块(即存储块1和存储块2)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实际上,每个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的存储块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图7中假设存储块1中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1,正常单元阵列11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11至正常存储单元18。假设存储块2中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2,正常单元阵列12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21至正常存储单元28。上述实施例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可以包括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1和正常单元阵列12。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通道中的所述多个存储块可以共享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第一数量(图7中假设等于4)的备用存储单元(例如图7中的备用存储单元11、12、21和22),每个备用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锁存器(例如图7中的锁存器11、12、21和22)。
如图7所示,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假设包括设置于存储块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1和设置于存储块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2,锁存块1假设包括设置于存储块1中的锁存块11和设置于存储块2中的锁存块12。假设存储块1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1包括备用存储单元11和备用存储单元12,存储块2中的备用单元阵列12包括备用存储单元21和备用存储单元22。假设存储块1中的锁存块11包括锁存器11和锁存器12,存储块2中的锁存块12包括锁存器21和锁存器22。
虽然图7实施例中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可以分布设置于各个存储块中,但在调配使用时,同一通道内的多个存储块可以共享该通道内的所有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
例如,图7中,若存储块1中有超过2行的正常存储单元测试失败,锁存块11中假设只有2个锁存器,则锁存块1中只能存储对应2行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的2个失败地址,对应的,这2个失败地址可以采用备用单元阵列11中的2个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修复地址。则此时可以将剩余的测试失败的存储块1中其他行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对应的失败地址存储于存储块2中的锁存块12的锁存器中,对应的,将存储于锁存块12的锁存器中的失败地址采用备用单元阵列12中的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修复地址。
在图7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备用存储单元11与锁存器11对应,备用存储单元12与锁存器12对应,备用存储单元21与锁存器21对应,备用存储单元22与锁存器22对应。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
与图7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8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每个通道中的所述多个存储块共享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也可以不将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分布设置于各个存储块,而可以在所述多个存储块的外部集中设置该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
例如,图8中,存储块1中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1,正常单元阵列11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11至18,存储块2中包括正常单元阵列12,正常单元阵列12包括正常存储单元22至28。在存储块1和存储块2外、在通道1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集中设置备用单元阵列1,备用单元阵列1包括备用存储单元1至4。在存储块1和存储块2外、在通道1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集中设置锁存块1,锁存块1包括锁存器1至4。
在图8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备用存储单元1至4分别与锁存器1至4一一对应。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当每个通道内的正常存储单元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块时,不管每个通道内的锁存器和备用存储单元是分布式设置于每个存储块内,还是集中设置在对应通道内,均可以通过共享每个通道内的锁存块中的锁存器和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备用存储单元,可以解决某些情况下,有的存储块中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较多,其对应设置的锁存器和备用存储单元不够用,而有的存储块中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较少,其对应设置的锁存器和备用存储单元闲置的问题,通过统一调度每个通道内的锁存器和备用存储单元,可以达到均衡的目的。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扫描主机和各通道的锁存块的各个接口的示意图。图10示意性示出了图9中各信号的时序图。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还可以包括扫描主机。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可以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例如,图9和10中,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一接口和扫描主机的第一接口可以用于接收使能信号Se;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二接口和扫描主机的第二接口可以用于接收时钟信号SC。
其中,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可以用于在扫描主机的第一接口接收到的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例如图10中为高电平,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其也可以设置第一电平为低电平)时,根据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二接口接收到的时钟信号SC,依次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例如通道1的锁存块1、通道2的锁存块2至通道n的锁存块n(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的第三接口发送通道地址、存储块地址和锁存块地址(通过图10中的Si信号依次传输),以从所述多个通道中确定出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目标存储块及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锁存块中的目标锁存器。
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通过Si信号向各个通道的各个锁存块发送完上述通道地址、存储块地址和锁存块地址之后,接着可以发送一个命令(R/W),例如若为高电平,则该命令为读命令,即从目标通道读取数据帧;若为低电平,则该命令为写命令,即将数据帧写入目标通道,例如这里是将失败地址写入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的锁存器中。
这里假设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先向每个通道的各个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了一个写命令,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的第三接口接收到该写命令后,会给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返回一个响应信号(ACK),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接收到该响应信号后,则可以继续通过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向每个通道的各个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数据帧,在该数据帧中携带了失败地址,则实现了将失败地址转存至目标锁存器中。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接口及其对应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Si信号,可以正确地将失败地址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中转存至锁存器中,以便能够实现每个通道的正常单元阵列的快速读写。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进一步的,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还包括第四接口。其中,当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读命令时,通过所述扫描主机的第四接口从所述目标锁存器读取数据(通过So信号),以将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与读取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是否正确写入。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一方面,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接口及其对应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Si信号,可以正确地将失败地址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中转存至锁存器中,以便能够实现每个通道的正常单元阵列的快速读写。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四接口将转存至目标锁存器中的失败地址读取出来,验证写入的失败地址是否正确,从而可以保证每个通道的正常单元阵列的正确读写。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一一映射了每个通道中的各个锁存器与对应通道内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例如一个通道内假设有100个备用存储单元,则可以设置或者采用100个锁存器,一个锁存器对应一个备用存储单元,假设将失败地址存储至第5个锁存器,则可以使用第5个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该失败地址的修复地址,这样就不用同时使用锁存器存储一个失败地址及其修复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失败地址转存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图9和图10的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变换通道地址、存储块地址和锁存块地址的发送先后顺序,例如,扫描主机可以先发送锁存块地址,当某个通道监听到该锁存块地址与其内部的锁存块一致,且其内部的锁存块可用时,则可以向扫描主机返回一个响应信号,这样,扫描主机就可以提前确定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是否可用,从而能够很快获知是否能够继续把失败地址发送给这个目标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过使能信号使能失败地址的开始写操作,扫描主机可以通过发送通道地址,确定当前要将失败地址写入哪个目标通道,目标通道接收到通道地址之后,也可以给扫描主机回复一个响应信号,告知扫描主机其正常监听到了通道地址,从而使扫描主机可以继续发送失败地址的相关数据给该目标通道;扫描主机然后发送存储块地址,告知当前待存储的失败地址对应的是目标通道内的哪个目标存储块内的正常存储单元,之后发送锁存块地址,告知将失败地址存储至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中的哪个目标锁存器,从而可以确定出如何将失败地址转存至相应通道的相应锁存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锁存块的第四接口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锁存块地址之后,向所述扫描主机的第四接口发送响应信号,用于告知扫描主机其接收到了该锁存块地址。而非目标通道的其他通道对应的非目标锁存块的其他锁存块的第四接口在接收到所述锁存块地址后,与其自身锁存块地址比对,发现不一致,则不会向扫描主机的第四接口发送响应信号。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道的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通道还可以包括读写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当每个通道中包括多个存储块时,所述读写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交替读写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存储块。
例如,基于图7的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图11中,以通道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假设通道1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包括存储块1和存储块2,通道1还包括读写电路1和读写控制电路1。则读写控制电路1可以控制读写电路1交替读写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存储块1和存储块2。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还考虑到存储块中的读写都不是实时能够完成的,让同一个通道中的各个存储块交替读写,可以使得该同一个通道的操作速度更快,从外部来看,就好像是在实时的读写数据,从而提高了每个通道的整体读写速度。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提供的存储器装置700与上述图4提供的存储器装置400的区别在于,所述反熔丝阵列还可以包括模拟块。所述模拟块可以用于为反熔丝阵列中的反熔丝单元提供电源电压。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考虑到反熔丝单元所需的高电压,可以在反熔丝阵列中设置一个模拟块,用于为反熔丝单元的读写操作提供所需的高电压,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反熔丝单元的正常读写。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800可以包括垂直堆叠的多层存储层,例如存储层110和存储层120,这里仅用于举例说明,实际可以包括比两层更多的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层存储层包括至少一个通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层存储层可以包括一个通道,则存储器装置800可以有多少层存储层,则有多少个通道,这多层存储层对应的多个通道可以共享同一个反熔丝阵列。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通过垂直堆叠的多层存储层,可以使得在同一个存储器装置中容纳更多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同时不会加大存储器装置的面积,能够满足高带宽需求,并通过多个通道共享同一个反熔丝阵列,能够在这多个通道内统一调度该反熔丝阵列,实现均衡功能,避免了某些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较多导致没有足够的反熔丝单元存储失败地址,某些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较少导致有些反熔丝单元空闲的问题。同时,通过该反熔丝阵列集中存储该多个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失败地址,节约了反熔丝阵列所占据的面积,提高了存储器装置的集成度,降低了制作工艺的复杂度。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4实施例中,每层存储层可以包括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即每层存储层中的多个通道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不同存储层的多个通道使用不同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例如,图14中,假设存储器装置900中包括存储层110和存储层120,并假设存储层110中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类似的,存储层120中也可以包括通道1和通道2。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通过垂直堆叠的多层存储层,并且让每层存储层中包括多个通道,可以使得在同一个存储器装置中容纳更多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同时不会加大存储器装置的面积,进一步满足高带宽需求,并通过每层存储层中的多个通道共享同一个反熔丝阵列,能够在这多个通道内统一调度该反熔丝阵列,实现均衡功能,避免了某些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较多导致没有足够的反熔丝单元存储失败地址,某些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数量较少导致有些反熔丝单元空闲的问题。同时,通过该反熔丝阵列集中存储每层存储层中的多个通道内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失败地址,节约了反熔丝阵列所占据的面积,提高了存储器装置的集成度,降低了制作工艺的复杂度。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1000中的每层存储层还可以包括电荷泵、温度传感器和芯片标识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电荷泵可以用于为对应存储层的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或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提供电源。
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试对应存储层的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或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的温度。
芯片标识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对应存储层的芯片标识信息。
继续参考图15,存储器装置1000的每层存储层还可以包括共享模拟电路和电容。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每层存储层中的多个通道可以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电荷泵、测试控制电路、共享模拟电路和电容、温度传感器和芯片标识存储器。
下面以存储器装置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存储器装置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
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以三维(3-dimension,3D)垂直堆叠的DRAM立方体(cube)为例,在逻辑控制电路上依次垂直堆叠DRAM核(core)#4、DRAM核#3、DRAM核#2、DRAM核#1。
三维堆叠DRAM是通过3D封装技术,将多层DRAM堆叠而成的新型内存,能够提供很大的内存容量和内存带宽。
图1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2.5维(2.5D)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在转接板(interposer)上依次垂直堆叠DRAM核#4、DRAM核#3、DRAM核#2、DRAM核#1,同时,在该转接板上设置有逻辑控制电路。此时,通过转接板实现逻辑控制电路与各个DRAM核之间的数据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6和17以四个DRAM核垂直堆叠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实际上本公开对垂直堆叠的DRAM核的数量并不做限定。
图1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以上述图16三维集成电路为例,在图18实施例中,假设每个DRAM核包括两个通道,例如DRAM核#4、DRAM核#3、DRAM核#2、DRAM核#1各自包括通道1和通道2。
每个通道中可以包括一个单独的DRAM芯片,可以将多个通道中的多个DRAM芯片集成在一层存储层中,逻辑控制电路可以独立控制每个通道的引脚,也可以同时控制。
每个通道例如可以包括64根正常数据引脚,还可以包括8根ECC(ErrorCorrecting Code,错误检查和校正)校验引脚。ECC校验引脚可以用于对从每个通道提供的数据执行错误检测和校正,可检测数据是否有错误并且可校正错误。
图1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中一层存储层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以DRAM核#1作为存储器装置中的一层存储层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电荷泵、测试控制电路、共享模拟电路和电容、温度传感器和芯片标识存储器。
图19中,假设每个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4个存储块。例如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包括存储块1至存储块4,通道2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2包括存储块1至存储块4。
图19实施例中,假设每个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多个存储块共享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且共享的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被分布式设置于各个存储块中,即统一调度同一个通道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备用存储单元和锁存块中的锁存器。
例如,通道1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存储块1中设置正常单元阵列11(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11至18)、备用单元阵列11(假设包括备用存储单元11和备用存储单元12)和锁存块11(假设包括锁存器11和锁存器12),存储块2中设置正常单元阵列12(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21至28)、备用单元阵列12(假设包括备用存储单元21和备用存储单元22)和锁存块12(假设包括锁存器21和锁存器22),存储块3中设置正常单元阵列13(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31至38)、备用单元阵列13(假设包括备用存储单元31和备用存储单元32)和锁存块13(假设包括锁存器31和锁存器32),存储块4中设置正常单元阵列14(假设包括正常存储单元41至48)、备用单元阵列14(假设包括备用存储单元41和备用存储单元42)和锁存块14(假设包括锁存器41和锁存器42)。
若通道1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块中的失败地址的数量超过其内设置的锁存块的锁存器的数量,则可以调用通道1中的其他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块中的锁存块的锁存器用于存储剩余的失败地址,也可以使用该其他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块中的备用单元阵列的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剩余的失败地址的修复地址。
图19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存储块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与对应存储块中的锁存块中的锁存器一一对应。
图19实施例中,通道1中的读写控制电路1可以控制读写电路1交替轮流读写存储块1至存储块4。
图19中的通道2的描述可以参照通道1。
图2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三维集成电路中一层存储层的示意图。
如图20所示,还是以DRAM核#1为例,在测试阶段,测试控制电路可以从外部测试设备或者包括DRAM核#1的存储器系统中的存储器控制器接收测试指令,响应该测试指令,测试通道1的存储器单元阵列1中的存储块1至4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1至14和通道2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2中的存储块2至4中的正常单元阵列11至14,获得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失败地址。
然后,测试控制电路将获得的失败地址发送至反熔丝阵列的控制块,通过控制块将其存储至反熔丝阵列的反熔丝单元中。
在使用阶段,当DRAM核#1上电时,扫描主机将存储于反熔丝阵列的反熔丝单元中的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对应锁存块中。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层存储层以及存储器控制器。所述存储器控制器可以被构造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层存储层。
存储器控制器可以将地址、命令和控制信号提供至每层存储层,以控制每层存储层的编程(或写)操作和读操作。例如命令可为读命令或写命令。例如,地址可以包括每层存储层中的向其写数据或从中读数据的位置。
其中,每层存储层可以包括:多个通道、测试控制电路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其中,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测试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失败地址。
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控制器可以用于向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提供所述测试指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系统可以连接外部测试设备,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可以从所述外部测试设备接收所述测试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系统的其他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装置的描述。
本公开实时方式提供的存储器系统,一方面,通过让包括多个通道的存储器装置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满足高带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来存储该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对应的失败地址,可以在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在掉电后,仍然能够获知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的哪个或者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这样,在下次重新上电后,不需要重新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每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所采用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高速读写性能。
图2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存储器装置可以包括多个通道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每个通道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如图2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10中,接收测试指令。
例如,可以通过存储器控制器向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提供所述测试指令,也可以由与存储器装置连接的外部测试设备向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提供所述测试指令,本公开实施例对测试指令的来源不做限定。
在步骤S2120中,根据所述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为失败地址。
在步骤S2130中,将所述失败地址发送并存储至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装置的测试方法的其他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实施例的描述。
本公开实时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的测试方法,一方面,通过让包括多个通道的存储器装置共享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满足高带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来存储该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不可用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对应的失败地址,可以在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在掉电后,仍然能够获知该多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的哪个或者哪些正常存储单元是不可用的,这样,在下次重新上电后,不需要重新测试,节约了测试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每个通道中的存储器单元阵列所采用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高速读写性能。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存储器装置可以包括多个通道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每个通道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可以存储有用于表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的失败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锁存块可以包括第一数量的锁存器,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可以包括备用单元阵列,所述备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备用存储单元,所述备用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每个通道中的锁存块中的各个锁存器可以与对应通道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一一对应。
其中,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可以包括: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的对应锁存器,以确定用于替代所述失败地址的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修复地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块,所述多个存储块可以共享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所述备用单元阵列可以包括第一数量的备用存储单元,所述备用存储单元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所述锁存块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锁存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可以包括扫描主机,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可以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其中,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可以包括:通过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一接口接收使能信号;通过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二接口接收时钟信号;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在所述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通过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依次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通道地址、存储块地址和锁存块地址,以分别确定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目标存储块及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锁存块中的目标锁存器,并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写命令,以通过所述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将所述失败地址写入所述目标锁存块的目标锁存器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还可以包括第四接口。
其中,当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读命令时,通过所述扫描主机的第四接口从所述目标锁存器读取数据;将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与读取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
本公开实时方式提供的存储器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将测试阶段测试出来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对应锁存器中,从而可以在使用各个通道的正常单元阵列时,可以保持正常单元阵列中的易失性存储器单元较快的读写速度,并保证读写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20)

1.一种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测试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为失败地址;
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其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反熔丝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
控制块,用于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的编程,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还包括锁存块;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包括:
扫描主机,用于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存块包括第一数量的锁存器,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包括备用单元阵列,所述备用单元阵列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备用存储单元,所述备用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其中,
每个通道中的锁存块中的各个锁存器与对应通道中的备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备用存储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扫描主机用于在所述存储器装置上电时,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所述失败地址转存至对应通道的锁存块中的对应锁存器,以确定用于替代所述失败地址的目标备用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修复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还包括:
读写电路,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所述测试指令,并响应所述测试指令将第一写数据写入对应通道的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目标正常存储单元中,并比较从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读取的第一读数据与所述第一写数据,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指示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测试通过或者测试失败的指示信号;以及
读写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并在所述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测试失败时,将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所述失败地址,将所述失败地址返回至所述测试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以将准备写入由所述失败地址指定的所述目标正常存储单元的第二写数据写入由所述修复地址指定的所述目标备用存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第二数量的正常存储单元,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存储块,所述多个存储块共享对应通道的备用单元阵列和锁存块,所述备用单元阵列包括第一数量的备用存储单元,所述备用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所述锁存块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锁存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包括扫描主机;其中,
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
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一接口均用于接收使能信号;
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二接口均用于接收时钟信号;
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用于在所述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依次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通道地址、存储块地址和锁存块地址,以分别确定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目标存储块及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锁存块中的目标锁存器,并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写命令,以通过所述目标通道的目标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将所述失败地址写入所述目标锁存块的目标锁存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的锁存块和所述扫描主机均还包括第四接口;其中,
当所述扫描主机的第三接口向每个通道的锁存块的第三接口发送读命令时,通过所述扫描主机的第四接口从所述目标锁存器读取数据,以将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与读取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写入的所述失败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还包括读写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所述读写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读写电路交替读写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中的各个存储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还包括:
模拟块,用于为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提供电源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装置包括垂直堆叠的多层存储层,每层存储层包括至少一个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存储层包括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存储层还包括:
电荷泵,用于为对应存储层的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或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提供电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存储层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对应存储层的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和/或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的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存储层还包括:
芯片标识存储器,用于存储对应存储层的芯片标识信息。
18.一种存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层存储层;以及
存储器控制器,其被构造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层存储层,
其中,每层存储层包括:
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所述存储器单元阵列包括正常单元阵列,所述正常单元阵列包括多个正常存储单元,所述正常存储单元为易失性存储器单元;
测试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测试指令,控制测试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确定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正常单元阵列中测试失败的正常存储单元的访问地址作为失败地址;
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其包括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用于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接收并存储所述失败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测试控制电路提供所述测试指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系统连接外部测试设备,所述测试控制电路从所述外部测试设备接收所述测试指令。
CN202022033280.XU 2020-09-15 2020-09-15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Active CN212675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280.XU CN212675921U (zh) 2020-09-15 2020-09-15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280.XU CN212675921U (zh) 2020-09-15 2020-09-15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5921U true CN212675921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3280.XU Active CN212675921U (zh) 2020-09-15 2020-09-15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59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795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系统
CN116013376A (zh) * 2023-03-27 2023-04-25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版图及存储器
US11854640B2 (en) 2020-09-15 2023-12-26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Memory device, testing method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mory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7954A (zh) * 2020-09-15 2022-03-15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系统
WO2022057333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系统
US11854640B2 (en) 2020-09-15 2023-12-26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Memory device, testing method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mory system
CN116013376A (zh) * 2023-03-27 2023-04-25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版图及存储器
CN116013376B (zh) * 2023-03-27 2023-08-04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器版图及存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75921U (zh) 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器系统
CN106548807B (zh) 修复电路、使用它的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系统
US9058897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storing memory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memory module and memor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315657B2 (en) Stacked memory apparatus using error correction code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8891322B2 (en) Memory system with a layer comprising a dedicated redundancy area
US1028226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pairing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memory die and an interface
US10861577B2 (en) Module controllers for memory devices and memory modules including the module controllers
KR20160143744A (ko) 로컬 메모리를 갖는 제어기를 가진 메모리 디바이스
US8675431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defective cell relieving method
CN107919160B (zh) 测试单元阵列的方法及执行其的半导体器件
CN107103934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US10395755B2 (en) Stacked memory device using base die spare cel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the same
WO2005015568A1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storing fail addresses of a memory cell
KR20210147523A (ko) 리던던시 분석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CN106782666B (zh) 一种三维堆叠存储器
CN116543823A (zh) 存储器装置及其自修复方法、芯片及其测试方法
US1055327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11983059B2 (en) Memory expansion card
CN114187954A (zh) 存储器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系统
US11854640B2 (en) Memory device, testing method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mory system
CN113362883B (zh) 可配置软封装后修复(sppr)方案
CN115019871A (zh) 三维堆叠存储芯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216902263U (zh) 三维堆叠的存储芯片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51845B (zh) 一种分级管理冗余存储的mram芯片
US20240136007A1 (en) Memory Repai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