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4037U - 深孔角度检具 - Google Patents
深孔角度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74037U CN212674037U CN202021829199.6U CN202021829199U CN212674037U CN 212674037 U CN212674037 U CN 212674037U CN 202021829199 U CN202021829199 U CN 202021829199U CN 212674037 U CN212674037 U CN 2126740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hole
- gauge
- diameter
- isosceles trapezo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孔角度检具,用于检测产品的检具本体,所述的产品内设有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检具本体包括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所述的第一检具包括第一圆柱和与第一圆柱同轴的第二圆柱,所述的第二检具包括第三圆柱和与第三圆柱同轴的第四圆柱,所述的第一圆柱的直径小于第三圆柱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圆柱和第三圆柱的直径均大于等腰梯形上底的长度且第一圆柱和第三圆柱的直径均小于等腰梯形下底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圆柱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直径,所述的第四圆柱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直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效率高的深孔角度检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孔角度检具。
背景技术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如图2所示,内角A的角度需要达到30°左右才符合使用要求,需要检测内角A的角度,据现有技术,检测需要经常剖料来测1件/4小时,过程生产费用较高,过程剖料及检测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调试或换刀待机时间较长,另外如果购买轮廓仪断针来测量,但是整体测量时间较长且无空余设备来加工。无法实现产品全检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效率高的深孔角度检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孔角度检具,用于检测产品的检具本体,所述的产品内设有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检具本体包括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所述的第一检具包括第一圆柱和与第一圆柱同轴的第二圆柱,所述的第二检具包括第三圆柱和与第三圆柱同轴的第四圆柱,所述的第一圆柱的直径小于第三圆柱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圆柱和第三圆柱的直径均大于等腰梯形上底的长度且第一圆柱和第三圆柱的直径均小于等腰梯形下底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圆柱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直径,所述的第四圆柱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直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把第一检具伸进锥形孔内,第一圆柱抵靠在锥形孔的侧壁上,此时在第二圆柱上与产品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一圆柱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上底到产品端面的深度;把第二检具伸进锥形孔内,第三圆柱抵靠在锥形孔的侧壁上,此时在第四圆柱上与产品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三圆柱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下底到产品端面的深度,再把这两个数值相减得到等腰梯形的高,由于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已知的,通过三角函数算出内角A的角度,从而判断内角A的角度是否达到要求,成本低,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的长度相同,便于测量,不容易出错。
作为优选,所述的产品内还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的第一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孔位于锥形孔和第二孔之间,所述的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等腰梯形上底和第一孔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圆柱伸在第一孔内,提高测量精度,防止第二圆柱进入第一孔内影响测量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圆柱通过第一孔伸在第二孔内,所述的第二圆柱的直径等于第二孔的直径,便于利用第一检具进行测量,精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圆柱通过第一孔伸在第二孔内,所述的第四圆柱的直径等于第二孔的直径,便于利用第二检具进行测量,精度高。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V型块,所述的产品在检测时定位在V型块内,对产品进行定位,便于把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伸在产品内进行测量,精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检具端面中心和第二检具端面中心均设有通孔,便于对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深孔角度检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深孔角度检具产品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第一检具,2、第二检具,3、产品,4、锥形孔,5、第一圆柱,6、第二圆柱,7、第三圆柱,8、第四圆柱,9、第一孔,10、第二孔,A、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孔角度检具,用于检测产品3的检具本体,所述的产品3内设有锥形孔4,所述的锥形孔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检具本体包括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所述的第一检具1包括第一圆柱5和与第一圆柱5同轴的第二圆柱6,所述的第二检具2包括第三圆柱7和与第三圆柱7同轴的第四圆柱8,所述的第一圆柱5的直径小于第三圆柱7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圆柱5和第三圆柱7的直径均大于等腰梯形上底的长度且第一圆柱5和第三圆柱7的直径均小于等腰梯形下底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圆柱6直径大于第一圆柱5直径,所述的第四圆柱8直径大于第三圆柱7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把第一检具1伸进锥形孔4内,第一圆柱5抵靠在锥形孔4的侧壁上,此时在第二圆柱6上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一圆柱5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上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把第二检具2伸进锥形孔4内,第三圆柱7抵靠在锥形孔4的侧壁上,此时在第四圆柱8上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三圆柱7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下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再把这两个数值相减得到等腰梯形的高,由于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已知的,通过三角函数算出内角A的角度,从而判断内角A的角度是否达到要求,成本低,效率高。
所述的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的长度相同,便于测量,不容易出错,直接测量第二圆柱6端面到记号的数据以及第四圆柱8端面到记号的数据,再把这两个数值相减。
所述的产品3内还分别设有第一孔9和第二孔10,所述的第一孔9的直径小于第二孔10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孔9位于锥形孔4和第二孔10之间,所述的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等腰梯形上底和第一孔9之间,第一孔9和第二孔10均是产品3现有的结构,第一孔9和第二孔10便于锥形孔4的加工。
所述的第一圆柱5伸在第一孔9内,提高测量精度,防止第二圆柱6进入第一孔9内影响测量精度。
所述的第一圆柱5通过第一孔9伸在第二孔10内,所述的第二圆柱6的直径等于第二孔10的直径,便于利用第一检具1进行测量,精度高。
所述的第三圆柱7通过第一孔9伸在第二孔10内,所述的第四圆柱8的直径等于第二孔10的直径,便于利用第二检具2进行测量,精度高。
它还包括V型块,所述的产品3在检测时定位在V型块内,对产品进行定位,便于把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伸在产品3内进行测量并利用高度尺进行测量,精度高。
所述的第一检具1端面中心和第二检具2端面中心均设有通孔,便于对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进行测量。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设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把第一检具1伸进锥形孔4内,第一圆柱5抵靠在锥形孔4的侧壁上,此时在第二圆柱6上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一圆柱5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上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把第二检具2伸进锥形孔4内,第三圆柱7抵靠在锥形孔4的侧壁上,此时在第四圆柱8上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三圆柱7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下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再把这两个数值相减得到等腰梯形的高,由于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已知的,通过三角函数算出内角A的角度,从而判断内角A的角度是否达到要求,成本低,效率高。
在测量的时候第一圆柱5越靠近等腰梯形的上底,第三圆柱7越靠近等腰梯形的下底,精度越高,也就是说第一次测量和第二次测量的数据的差值越大精度就越高,也就是说等腰梯形的高越大误差就越小。
具体地,第二圆柱6和第四圆柱8的直径相同均等于第二孔10的直径。
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16.6mm,下底为20.13mm为例来描述检测过程,第一圆柱5的直径选17.3mm,第三圆柱7的直径选19.1mm。
动作过程:一、把产品3垂直夹在V型块上;二、把第一检具1的第一圆柱5从产品3上端插入,第一圆柱5依次经过第二孔10、第一孔9进入锥形孔4内,此时在第二圆柱6外侧面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一圆柱5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上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第二圆柱6卡在第二孔10内;三、把第二检具2的第三圆柱7从产品3上端插入,第三圆柱7依次经过第二孔10、第一孔9进入锥形孔4内,此时在第四圆柱8外侧面与产品3端面平齐的位置划上记号,利用高度尺或高度规测量第一圆柱5端面到记号的高度,测出来等腰梯形下底到产品3端面的深度,第四圆柱8卡在第二孔10内。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深孔角度检具,用于检测产品(3)的检具本体,所述的产品(3)内设有锥形孔(4),所述的锥形孔(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具本体包括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所述的第一检具(1)包括第一圆柱(5)和与第一圆柱(5)同轴的第二圆柱(6),所述的第二检具(2)包括第三圆柱(7)和与第三圆柱(7)同轴的第四圆柱(8),所述的第一圆柱(5)的直径小于第三圆柱(7)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圆柱(5)和第三圆柱(7)的直径均大于等腰梯形上底的长度且第一圆柱(5)和第三圆柱(7)的直径均小于等腰梯形下底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圆柱(6)直径大于第一圆柱(5)直径,所述的第四圆柱(8)直径大于第三圆柱(7)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3)内还分别设有第一孔(9)和第二孔(10),所述的第一孔(9)的直径小于第二孔(10)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孔(9)位于锥形孔(4)和第二孔(10)之间,所述的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等腰梯形上底和第一孔(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柱(5)伸在第一孔(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柱(5)通过第一孔(9)伸在第二孔(10)内,所述的第二圆柱(6)的直径等于第二孔(10)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圆柱(7)通过第一孔(9)伸在第二孔(10)内,所述的第四圆柱(8)的直径等于第二孔(1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V型块,所述的产品(3)在检测时定位在V型块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具(1)端面中心和第二检具(2)端面中心均设有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9199.6U CN21267403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深孔角度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9199.6U CN21267403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深孔角度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74037U true CN212674037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2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29199.6U Active CN212674037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深孔角度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74037U (zh)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29199.6U patent/CN2126740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4488B (zh) | 一种厚度及平行度智能检测装置 | |
CN201607184U (zh) | 一种快速测量高度值的推拉式专用量规 | |
CN110542366A (zh) | 一种气缸盖垂直通孔宽度及相交度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 |
CN212674037U (zh) | 深孔角度检具 | |
CN203414038U (zh) | 检测曲轴几何形状的装置 | |
CN105783796A (zh) | 一种气动仪测量头 | |
CN107063216B (zh) | 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孔挤压芯棒垂直度校准方法与装置 | |
CN211696129U (zh) | 一种检测零部件的检具 | |
CN210981133U (zh) | 电池防护梁检具 | |
CN210833389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局部平面度检验尺 | |
CN207923102U (zh) | 一种活塞销孔垂直度测量仪 | |
CN106931858A (zh) | 一种齿轮泵上盖30度斜孔专用检测设备 | |
CN207570502U (zh) | 一种内锥大径尺寸检测仪 | |
CN214842895U (zh) | 阀体内锥面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尺寸专用检具 | |
CN210220942U (zh) | 一种提高右体检验准确度和检验效率的工装 | |
CN211668463U (zh) | 专用距离检测装置 | |
CN216745895U (zh) | 同轴度检测工具 | |
CN210512946U (zh) | 一种气缸盖垂直通孔宽度及相交度测量工具 | |
CN209894101U (zh) | 一种气缸体缸孔环槽深度检测专用检具 | |
CN207881605U (zh) | 圆管内壁直径检测装置 | |
CN213067460U (zh) | 一种测针器 | |
CN212674106U (zh) | 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 | |
CN217005703U (zh) | 铣刀测量辅助治具 | |
CN203672279U (zh) | 用于检验齿轮内孔孔径的检具 | |
CN218155835U (zh) | 一种测量锥孔位置度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