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6928U -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6928U
CN212636928U CN202021329246.0U CN202021329246U CN212636928U CN 212636928 U CN212636928 U CN 212636928U CN 202021329246 U CN202021329246 U CN 202021329246U CN 212636928 U CN212636928 U CN 212636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upper cover
state
piece
unc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92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92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6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6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6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芯本体和上盖;机芯本体上设有锁扣件以及开盖支架;锁扣件配置在机芯本体上且能够自动复位以处于锁定状态,锁扣件受控于外力以切换自身的状态;开盖支架铰接配置在机芯本体上,且经由用户按压使得开盖支架沿铰接方向转动以触发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上盖对应设有一触发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的第一触发部,经由第一触发部使得锁扣件切换至开盖状态,且在上盖盖合至机芯本体后,锁扣件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第一触发部以将上盖限制在机芯本体上。本申请采用了多种可选的盖合方式,利于日常操作使用,提升了打印工作效率等。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印机,一般采用按压式开关或侧滑式开关。现有的按压式开关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能舒适控制开盖过程,且合盖时组件装配易出现扣合不顺畅等问题。其中,侧开式开关在开盖时,需手扶打印机且用力不不符合人体力学,手法别扭,同时开盖结构对上壳空间要求较高:空间太小无法安装,空间太大会增大打印机体积。
现阶段,便携式热敏打印机或热转印打印机在更换耗材(标签纸等)时,需打开盖子以暴露出打印机的内部,从而装入耗材再闭合盖子进行打印工作。在日常使用中会频繁重复上盖的开合动作,所以锁紧盖合的便利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通常的,该打印机通过按压开盖按键,使得锁紧机构松开,从而达到快速打开盖子,且对应在合盖时经由锁紧机构对上盖进行限位锁紧。通用的开盖方式为按压开盖按键,然而现有对盖子的按压解锁方式较为繁琐,不利于频繁使用以及高效打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旨在改善现有打印机按压开盖方式较为繁琐且不利于打印工作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机芯本体和可翻转的开合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的上盖;所述机芯本体上设有用以锁合固定所述上盖的锁扣件以及驱动所述锁扣件在锁定状态和开盖状态之间切换的开盖支架;所述锁扣件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上且能够自动复位以处于锁定状态,所述锁扣件受控于外力以切换至开盖状态;所述上盖对应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在合盖时按压触发所述锁扣件以切换状态,且在所述上盖盖合至所述机芯本体后,经由所述锁扣件将其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上;所述开盖支架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以触发所述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使所述锁扣件沿正向移动以带动置于所述锁扣件的所述第一触发部上抬,且在外力撤销后所述锁扣件自动复位以沿反向移动,对应带动所述第一触发部沿开盖方向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触发部包括配置在所述上盖的打印胶辊,所述打印胶辊能够与所述机芯本体内的打印头正对配置;经由外力按压所述上盖,使所述打印胶辊抵接至所述锁扣件,以带动所述锁扣件切换至开盖状态,且在所述上盖合盖至所述机芯本体后,所述锁扣件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所述打印胶辊,以将所述上盖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件具有一容置所述打印胶辊的凹槽的卡勾,所述卡勾沿所述凹槽上方设有一具有倾角的第一导向部,所述打印胶辊经由外力按压抵接所述第一导向部以进入至所述凹槽内,且在所述打印胶辊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脱离时,使所述锁扣件回复至锁定状态以将所述打印胶辊限制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勾沿所述凹槽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相互对置且大致形成一V型开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机芯本体的基座上设有一卡槽,所述锁扣件与所述基座贴合配置,使得所述凹槽与所述卡槽大致重合以容置所述打印胶辊;且盖合后的打印胶辊的端部容置在所述卡槽内,此时所述卡勾至少部分侧向封闭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打印胶辊容置在所述卡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容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打印胶辊在所述开盖支架触发所述锁扣件沿开盖状态正向移动时,经由所述第二导向部以承托所述打印胶辊向上抬起至脱离所述凹槽,并且在锁扣件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时,上抬到预设高度的打印胶辊经由所述第一导向部沿反向继续向上将所述打印胶辊带离至所述卡槽外。
作为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所述锁扣件,且两个所述锁扣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的两侧,对应容置卡紧所述打印胶辊的两端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盖支架铰接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上;所述开盖支架包含杆体以及配置在所述杆体上的驱动部和第二触发部;所述杆体与所述锁扣件大致相垂直布设,且通过所述第二触发部与所述锁扣件相抵接,经由用户按压所述驱动部以使得所述杆体带动所述第二触发部沿朝向所述锁扣件的方向转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杆体的其中一端部,且所述机芯本体对应开设有一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内安装有一可自动复位的开关键,所述开关键触接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呈月牙状,其弧形面朝上且与所述开关键相触接,其平行面与所述按键孔内设有的圆弧形凸起相抵接,位于上方的弧形面受按压力以带动所述驱动部绕所述杆体转动且沿所述凸起的外轮廓抵接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盖支架在所述锁扣件复位至锁定状态时,使所述开盖支架经由其第二触发部在所述锁扣件的抵接下以回复至初始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触发部呈一拨杆状,且大致垂直配置在所述杆体上;所述锁扣件朝向所述第二触发部的转动端面延伸设有一弯折板,且所述弯折板与所述第二触发部始终抵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件沿第一方向滑动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上,以对应切换其自身的所处状态;所述杆体沿第二方向布设,所述锁扣件配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沿第一方向布设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带动所述锁扣件与所述杆体相抵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铰接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上,且靠近铰接处对应设有一弹力件,所述弹力件以提供上盖打开时沿开盖方向转动的弹力,使得所述上盖能够带动所述打印胶辊上抬至预设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便携式打印机,通过用户按压开盖支架使其沿铰接方向转动以对应触发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且锁扣件能够在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处于锁定状态,从而便于上盖在机芯本体上的平稳配置。其中,在合盖过程中,上盖的第一触发部使得锁扣件切换至开盖状态,且上盖盖合在机芯本体后,锁扣件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所述第一触发部以将上盖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上,从而实现直接通过按压上盖以将其锁定在机芯本体上,使上盖能简单、方便的与机芯本体扣合。并且,也可以是通过用户按压使得开盖支架沿铰接方向转动以触发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此时将上盖盖合在机芯本体上,再对应解除对开盖支架的按压,使得锁扣件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从而将上盖限制在机芯本体上。本申请采用了多种可选的盖合方式,利于日常操作使用,提升了打印工作效率等。
进一步地,在开盖时,开盖支架触发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使锁扣件沿正向移动以带动置于锁扣件的第一触发部上抬,且在外力撤销后,锁扣件自动复位以沿反向移动,对应带动第一触发部沿开盖方向移动。其中,当锁扣件沿锁定状态至开盖状态正向移动切换时,经由锁扣件带动第一触发部上抬至预设高度,此时撤销外力按压开盖支架,使得锁扣件在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以沿开盖状态至锁定状态反向移动,对应切换其自身状态,同时,反向移动的锁扣件带动上抬至预设高度的第一触发部继续上抬移动,使其沿开盖方向移动,对应带动上盖打开。在按压开盖过程中,锁扣件解锁的同时并给上盖提供一向上抬起的提升力,利于用户的开盖操作,且上抬动作便于提醒用户已完成开盖。并且,在用户取消按压力后,自动复位的锁扣件继续带动第一触发部沿开盖方向移动,从而使上盖在锁扣件的带动下抬起以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处于盖合状态;
图2是图1中上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更好的示意,开关键拆离至按键孔外;
图4是图1在其中一视角的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锁扣件与开盖支架在机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锁扣件处于锁定状态;
图6是图5中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锁扣件与开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图中锁扣件处于锁定状态,右侧图中锁扣件处于开盖状态。
图标:1-机芯本体;11-卡槽;2-上盖;21-第一触发部;211-打印胶辊;3-锁扣件;31-凹槽;32-第一导向部;33-第二导向部;34-弯折板;4-开盖支架;41-杆体;42-驱动部;43-第二触发部;5-开关键;6-圆弧形凸起;7-复位弹簧;8-弹力件;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机芯本体1和可翻转的开合配置在机芯本体1的上盖2。
在本实施例中,机芯本体1上设有用以锁合固定上盖2的锁扣件3以及驱动锁扣件3在锁定状态和开盖状态之间切换的开盖支架4。锁扣件3配置在机芯本体1上且能够自动复位以处于锁定状态,锁扣件3受控于外力以切换至开盖状态。开盖支架4铰接配置在机芯本体1上,且经由用户按压使得开盖支架4沿铰接方向转动以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上盖2对应设有一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的第一触发部21,经由第一触发部21按压至锁扣件3,使得锁扣件3切换至开盖状态,且在上盖2盖合至机芯本体1后,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第一触发部21以将上盖2限制在机芯本体1上。开盖支架4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以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使锁扣件3沿正向移动以带动置于锁扣件的第一触发部21上抬,且在外力撤销后锁扣件3自动复位以沿反向移动,对应带动第一触发部21沿开盖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用户按压开盖支架4使其沿铰接方向转动以对应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且锁扣件3能够在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处于锁定状态,从而便于上盖2在机芯本体1上的平稳配置。其中,在合盖过程中,上盖2的第一触发部21使得锁扣件3切换至开盖状态,且上盖2盖合在机芯本体1后,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所述第一触发部21以将上盖2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从而实现直接通过按压上盖2以将其锁定在机芯本体1上,使上盖2能简单、方便的与机芯本体1扣合。并且,也可以是通过用户按压使得开盖支架4沿铰接方向转动以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此时将上盖2盖合在机芯本体1上,再对应解除对开盖支架4的按压,使得锁扣件3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从而将上盖2限制在机芯本体1上。本申请采用了多种可选的盖合方式,利于日常操作使用,提升了打印工作效率等。
其中,在开盖时,开盖支架4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使锁扣件3沿正向移动以带动置于锁扣件3的第一触发部21上抬,且在外力撤销后,锁扣件3自动复位以沿反向移动,对应带动第一触发部21沿开盖方向移动。具体地,当锁扣件3沿锁定状态至开盖状态正向移动切换时,经由锁扣件3带动第一触发部21上抬至预设高度,此时撤销外力按压开盖支架4,使得锁扣件3在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以沿开盖状态至锁定状态反向移动,对应切换其自身状态。同时,反向移动的锁扣件3带动上抬至预设高度的第一触发部21继续上抬移动,使其沿开盖方向移动,对应带动上盖2打开。在按压开盖过程中,锁扣件3解锁的同时并给上盖2提供一向上抬起的提升力,利于用户的开盖操作,且上抬动作便于提醒用户已完成开盖。并且,在用户取消按压力后,自动复位的锁扣件3继续带动第一触发部21沿开盖方向移动,从而使上盖2在锁扣件3的带动下抬起以自动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触发部21包括配置在上盖2的打印胶辊211,打印胶辊211能够与机芯本体1内的打印头(图未示)正对配置。当上盖2盖合固定至机芯本体1时,打印胶辊211与打印头相对配置以形成走纸通道,从而允许标签纸进入以将打印内容再现于标签纸上。其中,锁扣件3具有一容置打印胶辊211的凹槽31的卡勾(图未示),卡勾沿凹槽31上方设有一具有倾角的第一导向部32。打印胶辊211经由按压抵接第一导向部32以进入至凹槽31内,且在打印胶辊211与第一导向部32相脱离时,使锁扣件3回复至锁定状态以将打印胶辊211限制在凹槽31内。与之对应的是,卡勾沿凹槽31相对第一导向部3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33,第一导向部32与第二导向部33相互对置且大致形成一V型开口。其中,在凹槽31远离限制打印胶辊211的一侧设有一具有倾斜度的第二导向部33,第一导向部32与第二导向部33分别配置在凹槽31的左右两侧,且连通凹槽31与外部空间。打印胶辊211按压第一导向部32以触发锁扣件3沿开盖状态移动,容置于凹槽31内的打印胶辊211在开盖支架4触发锁扣件3沿开盖状态移动时,经由第二导向部33以承托打印胶辊211向上抬起至脱离凹槽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部32与第二导向部33大致构成V型状的入口,使得打印胶辊211能够经由该入口进入至凹槽31内,且锁扣件3处于锁定状态时,按压上盖2使得打印胶辊211经由抵接至少部分第一导向部32,从而导向带动锁扣件3相对移动至开盖状态,以确保打印胶辊211经由入口进入至凹槽31内,且置于凹槽31时在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下,凹槽31的一侧与位于上方的第一导向部32以将打印胶辊211限制在其中。
特别的,机芯本体1的基座(图未示)上与锁扣件3对应开设有一适配于打印胶辊211端部的卡槽11,锁扣件3与基座相贴合配置,且盖合后的打印胶辊211的端部容置在卡槽11内,此时卡勾至少部分侧向封闭卡槽11,以使打印胶辊211容置在卡槽11内。其中,锁扣件3与卡槽11相侧向贴合配置,锁扣件3沿切换状态移动时,对应与卡槽11配合形成卡置空间以限制打印胶辊211,或相互避让以暴露卡槽11的开口,并允许第二导向部33承托打印胶辊211沿该开口朝开盖方向抬升。
具体地,请参考图4和图5,当锁扣件3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扣件的第一导向部32至少部分横置在所述卡槽11的开口位置,从而配合卡槽11将打印胶辊211的端部限制在两者形成的卡置空间内,利于相对卡合固定打印胶辊211的端部,且允许胶辊本体能够在打印过程中发生转动,以配合打印头工作。需要解锁开盖时,开盖支架4受外部按压以触发锁扣件3沿开盖状态移动,此时锁扣件3的第一导向部32远离卡槽11使其相互避让,且第二导向部33朝卡槽11正向移动。当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时,第二导向部33与其中一卡槽11的槽壁相重叠后且至少沿切换方向继续正向移动,从而使锁扣件3通过第二导向部33的倾斜度方向抵接带动打印胶辊211上抬移动,从而确保了容置于凹槽31内的打印胶辊211在开盖支架4触发锁扣件3沿开盖状态正向移动时,经由第二导向部33以承托打印胶辊211向上抬起至脱离凹槽31。特别的,第二导向部33的倾斜度小于卡槽11槽壁的倾斜度,第二导向部33在其锁扣件3位于开盖状态时,对应抵接承托打印胶辊211以将其抬升至预设高度,其中预设高度为至少高于第一导向部32的倾角的最低点高度。并且,在锁扣件3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时,上抬到预设高度的打印胶辊211经由第一导向部32沿反向继续向上将打印胶辊211带离至卡槽11外。使得用户在取消对开盖支架4按压时,通过锁扣件3的自动复位,经由第一导向部32沿反向移动,以沿倾角导向带动位于预设高度的打印胶辊211继续上抬,实现上盖2的自动打开。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锁扣件3,且两个锁扣件3分别配置在机芯本体1的两侧,对应容置卡紧打印胶辊211的两端部。在机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锁扣件3,上盖2经由打印胶辊211的两端部分别与两锁扣件3相固定连接,使得两侧受力平衡,具有稳固及均衡等特性。
请参阅图4至图8,开盖支架4包含杆体41以及配置在杆体41上的驱动部42和第二触发部43。杆体41与锁扣件3大致相垂直布设,且通过第二触发部43与锁扣件3相抵接,经由用户按压驱动部42以使得杆体41带动第二触发部43沿朝向锁扣件3的方向转动,从而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
进一步地,驱动部42配置在杆体41的其中一端部,且机芯本体1对应开设有一按键孔(图未示),按键孔内安装有一可自动复位的开关键5,开关键5触接设置在驱动部42上。通过用户按压开关键5,经由开关键5抵触在驱动部42上,从而带动驱动部42沿杆体41的铰接方向转动,使得配置在杆体41上的第二触发部43转动以触发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当用户撤销对开关键5的按压,锁扣件3在不受外力时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此时锁扣件3反向带动第二触发部43转动回至初始位置。
其中,驱动部42呈月牙状,其弧形面朝上且与开关键5相触接,其平行面与按键孔内设有的圆弧形凸起6相抵接,位于上方的弧形面受按压力以带动驱动部42绕杆体41转动且沿凸起的外轮廓抵接移动。通过将驱动部42限制在开关键5与圆弧形凸起6之间,使得按压开关键5带动驱动部42转动时的可转动阈值恒定,避免按压过深或难以按压等情况。
较佳地,第二触发部43呈一拨杆状,且大致垂直配置在杆体41上。锁扣件3朝向第二触发部43的转动端面延伸设有一弯折板34,且弯折板34与第二触发部43始终抵配。第二触发部43与弯折板34之间始终抵接,在开盖支架4不受用户按压力时,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以提供抵接至开盖支架4的弹性力。且在开盖支架4受用户的按压时,锁扣件3始终具有回复至锁定状态的趋势,从而确保了开盖支架4的第二触发部43与锁扣件3的弯折板34始终抵接配合。
请参阅图5至图7,开盖支架4在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时,使开盖支架4经由其第二触发部43在锁扣件3的抵接下以回复至初始位置。其中,锁扣件3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置在机芯本体1上,以对应切换其自身的所处状态。杆体41沿第二方向Y布设,锁扣件3配置有一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沿第一方向X布设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带动锁扣件3与杆体41相抵接。需要提到的是,锁扣件3与机芯本体1的滑动配合,可以是通过在锁扣件3与机芯本体1相配合的基座之间以滑块容置于滑槽的方式沿第一方向滑动配置,从而确保锁扣件3在两个状态下的来回移动切换。并且,复位弹簧7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使锁扣件3一直受到复位弹簧7的拉力作用,沿第一方向且朝向靠近开盖支架4复位移动。
本实施例中,上盖2铰接配置在机芯本体1上,且靠近铰接处对应设有一弹力件8,弹力件8以提供上盖2打开时沿开盖方向转动的弹力,使得上盖2能够带动打印胶辊211上抬至预设高度。其中,弹力件8以提供上盖2打开时沿开盖方向转动的弹力,以确保在按压开盖支架4时,增加弹力以直接将打印胶辊211抬升至预设高度位置,从而避免了仅由第二导向部33抵接带动打印胶辊211抬升到预设高度导致的所需制造精度大等问题。具体地,弹力件8为配置在上盖2或机芯本体1其中任意一内端面处的呈凸起状的弹片,经由两内端面盖合时,使得弹片对应蓄能,从而在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时,处于蓄能状态的弹片释放能力至回复到初始状态,同时为上盖2的打开提供沿开盖方向的弹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机芯本体(1)和可翻转的开合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1)的上盖(2);所述机芯本体(1)上设有用以锁合固定所述上盖(2)的锁扣件(3)以及驱动所述锁扣件(3)在锁定状态和开盖状态之间切换的开盖支架(4);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3)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且能够自动复位以处于锁定状态,所述锁扣件(3)受控于外力以切换至开盖状态状态;
所述上盖(2)对应设有第一触发部(21),所述第一触发部(21)在合盖时按压触发所述锁扣件(3)以切换状态,且在所述上盖(2)盖合至所述机芯本体(1)后,经由所述锁扣件(3)将其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
所述开盖支架(4)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以触发所述锁扣件(3)处于开盖状态,使所述锁扣件(3)沿正向移动以带动置于所述锁扣件(3)的所述第一触发部(21)上抬,且在外力撤销后所述锁扣件(3)自动复位以沿反向移动,对应带动所述第一触发部(21)沿开盖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21)包括配置在所述上盖(2)的打印胶辊(211),所述打印胶辊(211)能够与所述机芯本体(1)内的打印头正对配置;经由外力按压所述上盖(2),使所述打印胶辊(211)抵接至所述锁扣件(3),以带动所述锁扣件(3)切换至开盖状态,且在所述上盖(2)合盖至所述机芯本体(1)后,所述锁扣件(3)复位至锁定状态且相对卡勾固定所述打印胶辊(211),以将所述上盖(2)限制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3)为具有一容置所述打印胶辊(211)的凹槽(31)的卡勾,且所述卡勾上沿所述凹槽(31)上方设有一具有倾角的第一导向部(32),所述打印胶辊(211)经由外力按压抵接所述第一导向部(32)以进入至所述凹槽(31)内,且在所述打印胶辊(211)与所述第一导向部(32)相脱离时,使所述锁扣件(3)回复至锁定状态以将所述打印胶辊(211)限制在所述卡勾的凹槽(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沿所述凹槽(31)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部(3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33),所述第一导向部(32)与第二导向部(33)相互对置且大致形成一V型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本体(1)的基座上设有一卡槽(11),所述锁扣件(3)与所述基座相贴合配置,使得所述凹槽(31)与所述卡槽(11)大致重合以容置所述打印胶辊(211);且盖合后的打印胶辊(211)的端部容置在所述卡槽(11)内,此时所述卡勾至少部分侧向封闭所述卡槽(11),以使所述打印胶辊(211)容置在所述卡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容置于所述凹槽(31)内的打印胶辊(211)在所述开盖支架(4)触发所述锁扣件(3)沿开盖状态正向移动时,经由所述第二导向部(33)以承托所述打印胶辊(211)向上抬起至脱离所述凹槽(31),并且在锁扣件(3)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时,上抬到预设高度的打印胶辊(211)经由所述第一导向部(32)沿反向继续向上将所述打印胶辊(211)带离至所述卡槽(11)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支架(4)铰接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所述开盖支架(4)包含杆体(41)以及配置在所述杆体(41)上的驱动部(42)和第二触发部(43);所述杆体(41)与所述锁扣件(3)大致相垂直布设,且通过所述第二触发部(43)与所述锁扣件(3)相抵接,经由用户按压所述驱动部(42)以使得所述杆体(41)带动所述第二触发部(43)沿朝向所述锁扣件(3)的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2)配置在所述杆体(41)的其中一端部,且所述机芯本体(1)对应开设有一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内安装有一可自动复位的开关键(5),所述开关键(5)触接设置在所述驱动部(4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3)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以对应切换其自身的所处状态;所述杆体(41)沿第二方向(Y)布设,所述锁扣件(3)配置有一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沿第一方向(X)布设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带动所述锁扣件(3)与所述杆体(41)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铰接配置在所述机芯本体(1)上,且靠近铰接处对应设有一弹力件(8),所述弹力件(8)以提供上盖(2)打开时沿开盖方向转动的弹力,使得所述上盖(2)能够带动所述打印胶辊(211)上抬至预设高度。
CN202021329246.0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Active CN212636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9246.0U CN2126369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9246.0U CN2126369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6928U true CN212636928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9246.0U Active CN2126369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6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9451B2 (ja) 蓋体の開閉装置、電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84124B2 (en) Carriage for ink cartridg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097698A1 (en) Business Card Case
CN114961445A (zh) 微波炉的联锁装置和微波炉
CN212636928U (zh)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CN111845109A (zh)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便携式打印机
JP3802306B2 (ja) 蓋体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CN218039582U (zh) 一种电池盒
JP3564226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US5141123A (en) Electric-power lid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apparatus
JP3263680B2 (ja) 蓋体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CN114961443A (zh) 微波炉的联锁装置和微波炉
JP4296737B2 (ja) 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
CN220275522U (zh) 清洁设备
JP4605398B2 (ja) 給送用カセット装置、記録装置
JP2003118202A (ja) プリンタ
CN115104830B (zh) 牙刷收纳盒
JP2001223480A (ja) 電子機器
CN217048018U (zh) 打印机
CN218528597U (zh) 用于收纳马桶刷的收纳盒
JP2920145B1 (ja) ラッチ錠
CN21984614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JP2014191871A (ja) バッテリーカバーの開閉装置
JP3126920B2 (ja) 液体容器の蓋ヒンジ部のロック装置
JP2009097198A (ja) 開閉蓋支持装置、該開閉蓋支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