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7419U -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7419U
CN212617419U CN202020757788.1U CN202020757788U CN212617419U CN 212617419 U CN212617419 U CN 212617419U CN 202020757788 U CN202020757788 U CN 202020757788U CN 212617419 U CN212617419 U CN 212617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mobile device
bracing pie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7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Experiment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Experiment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Experiment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Binzhou Experimental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020757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7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74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属于教学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两个所述螺纹筒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通过扭块、螺纹杆、螺纹筒、放置壳和智能教学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教学时,该装置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高度相适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使用该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教学是学习知识的必经之路,传统的教学都是通过老师的口头和板书来进行教学的,效率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影像教学辅助装置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里,但现有的大发部分教学设备在进行放置后多是固定不动的,在不同的场地进行教学时,不便于教师对教学设备进行调整,使得教师的授课无法与教学设备进行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发部分教学设备在进行放置后多是固定不动的,在不同的场地进行教学时,不便于教师对教学设备进行调整,使得教师的授课无法与教学设备进行配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且两个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两个所述螺纹筒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分别与放置壳的下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壳内设置有智能教学设备,所述智能教学设备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设置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放置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且相邻两个连接块的相对面分别通过第三销轴分别与伸缩杆的两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旋转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扭块,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所述滑块的形状设置T字形,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的两端分别与螺纹杆的右端和扭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右侧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通过扭块、螺纹杆、螺纹筒、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放置壳和智能教学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只需转动扭块,使得两个螺纹筒相向移动,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相向移动,此时放置壳就会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挤压下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停止转动扭块,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教学时,该装置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高度相适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使用该装置。
2、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放置壳内的智能教学设备取下进行清理或维修时,只需想上提动智能教学设备,使得卡块在卡槽内滑动,当卡块脱离卡槽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将智能教学设备取下,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智能教学设备取下,且在将智能教学设备安装在放置壳内后,智能教学设备不易出现滑脱、掉落的情况。
3、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通过设置通孔,当工作人员转动扭块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就会在通孔移动,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移动时更加顺畅,且不易出现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滑槽、3滑块、4螺纹筒、5螺纹杆、6第一轴承、7第一销轴、8旋转装置、81第二轴承、82转轴、9通孔、10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二销轴、13放置壳、14智能教学设备、15连接块、16第三销轴、17伸缩杆、18扭块、19卡槽、2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 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两个滑块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4,且两个螺纹筒4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5,螺纹杆5的左端套接在第一轴承6内,第一轴承6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两个螺纹筒4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销轴7分别与第一支撑杆 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 11的顶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分别与放置壳13的下表面活动连接,通过扭块18、螺放置壳13和智能教学设备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教学时,该装置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高度相适配,使得工作人员方便的使用该装置,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放置壳13内设置有智能教学设备14,智能教学设备14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卡槽19,两个卡槽19内均设置有卡块20,两个卡块20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放置壳1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因设置有卡块20和卡槽19,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智能教学设备14取下,且在将智能教学设备14安装在放置壳13内后,智能教学设备14不易出现滑脱、掉落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15,且相邻两个连接块15的相对面分别通过第三销轴16分别与伸缩杆17的两端活动连接,螺纹杆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8,因设置有第二销轴12和第一销轴7,使得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在移动时,不易出现卡死的扯断的情况,旋转装置8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旋转装置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扭块18,因设置有第三销轴16,使得伸缩杆17在移动时,不易出现扯断的情况,因设置有伸缩杆17,使得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 在移动更加平稳,不易出现错位的情况,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9,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均位于通孔9内,旋转装置8包括转轴82,转轴82的左右的两端分别与螺纹杆5的右端和扭块18 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转轴82套接在第二轴承81内,第二轴承81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因设置有扭块18,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控制螺纹杆5的旋转,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具体的,如图3所示,螺纹杆5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滑块3的形状设置T字形,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因滑块3为T字形,使得螺纹杆5在转动时,螺纹筒4只会出现左右移动的情况,使得螺纹筒4不易发生转动的情况,因设置有有万向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移动该装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只需工作人员推动壳体1,使得四个万向轮滑动,当工作人员将该移动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刹车块将万向轮锁死即可;
S2、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只需转动扭块 18,使得扭块18带动螺纹杆5旋转,使得螺纹杆5正向旋转,此时两个螺纹筒4就会相向移动,使得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相向移动,使得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顶端缓缓向上翻转,此时放置壳13就会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挤压下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停止转动扭块 18;
S3、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放置壳13内的智能教学设备14取下进行清理或维修时,只需想上提动智能教学设备14,使得卡块20在卡槽 19内滑动,当卡块20脱离卡槽19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将智能教学设备14取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两个所述滑块(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4),且两个螺纹筒(4)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左端套接在第一轴承(6)内,所述第一轴承(6)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两个所述螺纹筒(4)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销轴(7)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顶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分别与放置壳(13)的下表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3)内设置有智能教学设备(14),所述智能教学设备(14)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卡槽(19),两个所述卡槽(19)内均设置有卡块(20),两个所述卡块(20)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放置壳(1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15),且相邻两个连接块(15)的相对面分别通过第三销轴(16)分别与伸缩杆(17)的两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8),所述旋转装置(8)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旋转装置(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扭块(18),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9),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均位于通孔(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所述滑块(3)的形状设置T字形,所述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8)包括转轴(82),所述转轴(82)的左右的两端分别与螺纹杆(5)的右端和扭块(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2)套接在第二轴承(81)内,所述第二轴承(81)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
CN202020757788.1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7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7788.1U CN212617419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7788.1U CN212617419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7419U true CN21261741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778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17419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7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9133A (zh) 心理教育用展示系统
CN212617419U (zh) 一种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用移动装置
CN112331096A (zh) 一种心理教育展示装置
CN206383713U (zh) 一种英语教学板
CN211857754U (zh) 一种大学英语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培训装置
CN211479434U (zh) 一种经济管理教学可调式演示教具
CN213877158U (zh) 一种智能节能管理装置
CN213751611U (zh) 一种供应链管理用沙盘实训教具
CN211669816U (zh) 一种思政用多角度插板教学装置
CN212208645U (zh) 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教学用教学板
CN211215164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便于调节的跳箱
CN211181303U (zh) 市场营销教学专用教具
CN210378367U (zh) 一种学生管理宣传装置
CN211124568U (zh) 一种英语教学辅助演示装置
CN208922508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移动教学机器人
CN212561278U (zh) 一种多功能型标志杆
CN216854144U (zh) 一种思政资料收集装置
CN213458728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警示牌
CN212256627U (zh) 一种居民用户智能电表抄核收模拟教学装置
CN213365801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卡片组成练习装置
CN216623541U (zh) 一种维护效果好的在线教育演示装置
CN214275032U (zh) 一种绘画教学用光影投射装置
CN112944119A (zh) 一种可调节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设备
CN213582788U (zh) 一种教学用机械结构起落架
CN215111841U (zh) 一种教育课程制作多角度调节拍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