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5080U -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5080U
CN212615080U CN202021322373.8U CN202021322373U CN212615080U CN 212615080 U CN212615080 U CN 212615080U CN 202021322373 U CN202021322373 U CN 202021322373U CN 212615080 U CN212615080 U CN 212615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gas
egr
cooler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23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响
张猛
周晋成
石彦明
李乾语
张杰坤
蒋巍伟
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nma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23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5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5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连接管组件,包括: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长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一排气歧管连接,长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短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二排气歧管连接,短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高温废气经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进入冷却器之后,冷却器借助发动机冷却器系统对废气进行降温,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气一同参与燃烧。其中通过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分别取气,可避免气流的相互干扰,进而保证冷却器进气压力。此外相对于单根管径较大的连接管,通过两根管径较小的连接管,可减小折弯半径,进而使得EGR连接管组件结构紧凑,从而保证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对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和使用经济性要求,需要在发动机燃烧引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引入部分低温废气,使新鲜空气进入减少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也需要保证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等。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是指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等多原子气体,而CO2等气体不能燃烧却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目前主要采用单个EGR连接管从排气歧管取气,管径比较大,为了满足EGR冷却器进气压力,所以就要加大废气进气流量,这样会使EGR率比较高。EGR率高意味着新鲜空气量减少,缸内燃烧会恶化,缸内压力和最大爆发压力都明显下降,达到峰值压力的时间推迟,放热率峰值下降,放热率曲线整体推后,使缸内燃烧状况有所恶化。碳烟排放增加导致发动机积碳严重,从而导致发动机燃油、气经济性下降,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GR连接管组件,能够减少气流在进入EGR冷却器前气流压力及动能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包括: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一排气歧管连接,所述长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二排气歧管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通孔,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排气歧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设有多根所述连接柱以及与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长连接管的排气端和所述短连接管的排气端通过法兰与所述冷却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取气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二排气歧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与其本体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长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波纹管段。
优选地,所述短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波纹管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包括: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长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一排气歧管连接,长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短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二排气歧管连接,短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高温废气经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进入冷却器之后,冷却器借助发动机冷却器系统对废气进行降温,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器一同参与燃烧,CO2作为较大比热值的惰性气体延迟了着火,并减缓了燃烧效率,因此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压力和最大爆发力都明显下降,达到峰值压力的时间推迟,放热率峰值下降,放热率曲线整体退后,使缸内燃烧状况有所恶化,使排气温度降低。此外通过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分别取气,可避免气流的相互干扰,进而保证冷却器进气压力。其次相对于单根管径较大的连接管,通过两根管径较小的连接管,可减小折弯半径,进而使得EGR连接管组件结构紧凑,从而保证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长连接管,1-1为连接柱,1-2为紧固件,1-3为法兰,1-4为螺栓,1-5为垫片,1-6为长连接管的取气端,2为短连接管,3为冷却器,4为排气歧管前段,5为排气歧管中段,6为排气歧管后段,7为后隔热罩,8为前隔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与排气歧管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包括:长连接管1和短连接管2,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用以与第一排气歧管连接,长连接管1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3的进气端连接;短连接管2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二排气歧管连接,短连接管2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3的进气端连接。高温废气经长连接管1和短连接管2进入冷却器3之后,冷却器3借助发动机冷却器系统对废气进行降温,废气经过EGR阀在电系统的控制下,进入进气侧,燃烧的时候,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气一同参与燃烧,CO2作为较大比热值的惰性气体延迟了着火,并减缓了燃烧效率,因此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压力和最大爆发力都明显下降,达到峰值压力的时间推迟,放热率峰值下降,放热率曲线整体退后,使缸内燃烧状况有所恶化,使排气温度降低。此外通过长连接管1和短连接管2分别取气,可避免气流的相互干扰,进而保证冷却器3进气压力。其次相对于单根管径较大的连接管,通过两根管径较小的连接管,可减小折弯半径,进而使得EGR连接管组件结构紧凑,从而保证安装空间。
以六缸发动机为例进行说明,缸盖本体连接排气歧管入口,将其中的排气引入排气歧管前段4、排气歧管中段5、排气歧管后段6中,排气歧管前段4、排气歧管中段5和排气歧管后段6之间通过圆柱间隙配合连接,从而构成了两个互不干扰的内部流通气道,排气歧管前段4和排气歧管中段5形成一个内部流通气道,排气歧管中段5和排气歧管后段6形成另一个内部流通气道,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与排气歧管中段5连接,短连接管2的取气端与排气歧管后段5连接。另外缸盖本体上设有后隔热罩7和前隔热罩8,以起到隔离排气歧管热量的作用。
进一步地,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设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上设有通孔,连接柱1-1和通孔共轴,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通过第一紧固件1-2穿过连接柱1-1与排气歧管中段5连接,其中第一紧固件1-2优选螺栓。由于排气温度较高,螺栓容易烧结,通过连接柱1-1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以防止螺栓烧结,从而造成维护时难以拆卸的问题。
其中,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设有多根连接柱1-1以及与连接柱1-1一一对应的第一紧固件1-2,以提高取气端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长连接管1的排气端和短连接管2的排气端通过法兰1-3与冷却器3可拆卸连接,短连接管2的取气端通过法兰1-3与排气歧管后段6可拆卸连接,其中长连接管1的排气端优选与法兰1-3焊接,短连接管2的排气端与其相对应的法兰1-3焊接,短连接管2的取气端也与其相对应的法兰1-3焊接,各法兰1-3分别通过螺栓1-4进行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各法兰1-3的安装面设有垫片1-5。后期长连接管1和短连接管2在损坏后,只需单独更换长连接管1或短连接管2即可,因此可降低后期使用成本。
此外,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与其本体通过法兰1-3可拆卸连接,即长连接管1的本体与其取气端1-6为分体式结构,进而能够便于长连接管1的维护。其中法兰优选为菱形,菱形的边角处设有圆角,可在法兰的两个锐角处各设一个供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此外为了获取较小的折弯角,长连接管1的取气端1-6优选铸件制成。
进一步地,长连接管1上设有第一波纹管段,短连接管2上设有第二波纹管段。由于波纹管的可弯折性,可便于长连接管1和短连接管2的走管排布,进而合理利用安装空间。长连接管上位于其排气端和第一波纹管段之间的区段优选钢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EGR连接管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连接管和短连接管,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一排气歧管连接,所述长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取气端用以与第二排气歧管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排气端用以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气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通孔,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排气歧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设有多根所述连接柱以及与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管的排气端和所述短连接管的排气端通过法兰与所述冷却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连接管的取气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二排气歧管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管的取气端与其本体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波纹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GR连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波纹管段。
CN202021322373.8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Active CN21261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2373.8U CN21261508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2373.8U CN21261508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5080U true CN21261508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2373.8U Active CN212615080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50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81A (zh) * 2020-07-08 2020-09-11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81A (zh) * 2020-07-08 2020-09-11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5080U (zh)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CN20153520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废气再循环通道结构
CN209855894U (zh) 一种电控egr柴油机排气歧管
CN105156235A (zh) 一种矿用防爆电控egr系统
CN111648881A (zh)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CN217813655U (zh) 一种分层集成排气歧管及发动机系统
CN2881504Y (zh) 一种防止热变形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CN210370939U (zh) 一种适配egrc长芯体中部有弹簧支撑的浮动式密封板
CN210660363U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以及发动机
CN21026495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egr系统
CN201125804Y (zh)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104420978A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1336025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无egr搭配排气制动阀
CN108644036A (zh) 一种v型egr发动机多通道废气连接装置
CN213655009U (zh)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CN203515782U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20185255U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19317039U (zh) 具有冷却效果的防爆柴油机排气歧管
CN220869508U (zh) 排气歧管、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5633268U (zh)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CN218882387U (zh) 带水冷和风冷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CN210239873U (zh) 一种车辆及其egr混合弯管
CN218151195U (zh) 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和车辆
CN213016581U (zh) 一种egr隔热装置及发动机
CN217002027U (zh) 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8

Address after: 243071 No. 359 Huxin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Hanma Eng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61 No. 359, Huxi South Road,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