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3268U -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 Google Patents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3268U
CN215633268U CN202121773509.1U CN202121773509U CN215633268U CN 215633268 U CN215633268 U CN 215633268U CN 202121773509 U CN202121773509 U CN 202121773509U CN 215633268 U CN215633268 U CN 215633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way catalyst
catalytic converter
inlet cylinder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5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六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yuan Longx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Three Way Vehicle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Three Way Vehicle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Three Way Vehicle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35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3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3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3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元催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元催化器主体,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内设有网状隔板,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与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在进入三元催化器主体之前,通过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将载体进行加热,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完成转化后通过出气口进行排出。

Description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元催化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三元催化器的转化效率与其载体的温度密切相关。如果载体的温度低于100摄氏度,其转化效率几乎为零,如果载体的温度达到250至350度,通常转化效率能够达到最高转化效率的50%(即催化器起燃温度),如果载体的温度超过600度,则其最高转化效率可达到95%以上。现有的三元催化器通常是依靠内燃机的排气温度对载体和涂覆进行加热。这种方式的弊端是车辆及内燃机冷机启动的排放污染物要大大高于充分热机之后产生的排放污染物,转化效率和实用性较为一般。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三元催化器[申请号:201620955394.0],包括进气格栅、导热柱、出气管、进气管、固定孔、轴承和填充剂,所述进气格栅与蜂窝瓷相连接,且其上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钢珠,且其侧边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固定轴与扇叶相连接,所述一级过滤器与电离板相连接,且电离板的右端设置有集尘板,所述复合过滤器的右端设置有催化剂,所述出气管的右端设置有滤网,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其内部设置有填充剂。该新型三元催化器结合现在的汽车尾气处理的三元催化器进行的改造,我们设置有活动的能够随着废气排入而转动的蜂窝瓷,能够有效的避免随时间增长而造成堵塞的问题,大大的增长了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排放污染物仍然较多,存在转化效率和实用性较为一般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包括三元催化器主体,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内设有网状隔板,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与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进气口与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设有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与网状隔板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气口与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的一级加热件和二级加热件,所述的一级加热件位于进气口与二级加热件之间,所述的二级加热件位于一级加热件和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一级加热件包括设置于进气口与二级加热件之间的一级进气筒,所述的一级进气筒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套板,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套板与一级进气筒相紧贴配合。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一级进气筒一端与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二级加热件相连,所述的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固定件,所述的进气固定件与一级进气筒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进气固定件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上的进气固定板,所述的进气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沿进气固定板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进气固定板内设有进气扩口,所述的进气扩口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的横截面积。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二级加热件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和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的二级进气筒,所述的二级进气筒上设有第二电加热套板,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套板与二级进气筒相紧贴配合。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二级进气筒与一级进气筒之间设有直通连管,所述的直通连管一端与二级进气筒相连,另一端与一级进气筒相连。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出气口与三元催化器主体之间的连接长管,所述的连接长管上设有固定防偏板。
在上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中,所述的出气口上设有出气固定板,所述的出气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沿出气固定板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在进入三元催化器主体之前,通过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将载体进行加热,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完成转化后通过出气口进行排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扩口,可方便对位进入的气体,进气扩口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增大了进气的口径,提高了进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三元催化器主体1、网状隔板2、进气口3、出气口4、连接件5、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一级加热件7、二级加热件8、一级进气筒9、第一电加热套板10、进气固定件11、进气固定板12、进气扩口13、二级进气筒14、第二电加热套板15、直通连管16、连接长管17、固定防偏板18、出气固定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包括三元催化器主体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1内设有网状隔板2,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3,另一端设有出气口4,所述的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件5,所述的进气口3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设有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与网状隔板2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口3进入,在进入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前,通过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将载体进行加热,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1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连接件5用以连接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完成转化后通过出气口4进行排出。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包括设置于进气口3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一级加热件7和二级加热件8,所述的一级加热件7位于进气口3与二级加热件8之间,所述的二级加热件8位于一级加热件7和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
具体地说,气体在进入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前,先通过一级加热件7对载体进行一级加热,再通过二级加热件8对载体进行二级加热,实现多级温升,确保温度上升快,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1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
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的一级加热件7包括设置于进气口3与二级加热件8之间的一级进气筒9,所述的一级进气筒9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套板10,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套板10与一级进气筒9相紧贴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气体先经过一级进气筒9,通过第一电加热套板10对一级进气筒9进行电加热,使一级进气筒9温度上升,进行一级升温,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1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电加热套板10可采用市售的电加热板。
所述的一级进气筒9一端与进气口3相连,另一端与二级加热件8相连,所述的进气口3上设有进气固定件11,所述的进气固定件11与一级进气筒9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进气固定件11对进气口3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进气口3在进气时发生泄漏,安全性较好。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进气固定件11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9上的进气固定板12,所述的进气固定板12上设有若干沿进气固定板12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本实施例中,进气固定板12对进气口3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进气口3在进气时发生泄漏,安全性较好,螺孔便于安装定位进气固定板12。
所述的进气固定板12内设有进气扩口13,所述的进气扩口13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3的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进气扩口13可方便对位进入的气体,进气扩口13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3的横截面积,增大了进气的口径,提高了进气效率。
所述的二级加热件8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9和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二级进气筒14,所述的二级进气筒14上设有第二电加热套板15,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套板15与二级进气筒14相紧贴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气体先经过一级进气筒9,通过第一电加热套板10对一级进气筒9进行电加热,使一级进气筒9温度上升,进行一级升温,再经过二级进气筒14,通过第二电加热套板15对二级进气筒14进行电加热,使二级进气筒14温度上升,进行二级升温,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1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二电加热套板15可采用市售的电加热板。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二级进气筒14与一级进气筒9之间设有直通连管16,所述的直通连管16一端与二级进气筒14相连,另一端与一级进气筒9相连。
本实施例中,直通连管16起到连接二级进气筒14与一级进气筒9的作用。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件5包括设置于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连接长管17,所述的连接长管17上设有固定防偏板18。
本实施例中,连接长管17用以连接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固定防偏板18用以固定连接长管17,避免连接长管17发生弯曲。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出气口4上设有出气固定板19,所述的出气固定板19上设有若干沿出气固定板19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本实施例中,出气固定板19对出气口4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出气口4在进气时发生泄漏,安全性较好,螺孔便于安装定位出气固定板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口3进入,进气固定板12对进气口3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进气口3在进气时发生泄漏,安全性较好,螺孔便于安装定位进气固定板12,进气扩口13可方便对位进入的气体,进气扩口13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3的横截面积,增大了进气的口径,提高了进气效率,
在进入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前,气体先经过一级进气筒9,通过第一电加热套板10对一级进气筒9进行电加热,使一级进气筒9温度上升,进行一级升温,再经过二级进气筒14,通过第二电加热套板15对二级进气筒14进行电加热,使二级进气筒14温度上升,进行二级升温,可以在冷机时帮助加快提升载体温升,同时,当内燃机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辅助进行加热以弥补排气温度下降带来的载体温度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排放的作用,提高三元催化器主体1的转化效率,实用性较强,连接长管17用以连接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固定防偏板18用以固定连接长管17,避免连接长管17发生弯曲,完成转化后通过出气口4进行排出。
出气固定板19对出气口4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出气口4在进气时发生泄漏,安全性较好,螺孔便于安装定位出气固定板1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三元催化器主体1、网状隔板2、进气口3、出气口4、连接件5、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一级加热件7、二级加热件8、一级进气筒9、第一电加热套板10、进气固定件11、进气固定板12、进气扩口13、二级进气筒14、第二电加热套板15、直通连管16、连接长管17、固定防偏板18、出气固定板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包括三元催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1)内设有网状隔板(2),所述的三元催化器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3),另一端设有出气口(4),所述的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件(5),所述的进气口(3)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设有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与网状隔板(2)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式电加热提效组件(6)包括设置于进气口(3)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一级加热件(7)和二级加热件(8),所述的一级加热件(7)位于进气口(3)与二级加热件(8)之间,所述的二级加热件(8)位于一级加热件(7)和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加热件(7)包括设置于进气口(3)与二级加热件(8)之间的一级进气筒(9),所述的一级进气筒(9)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套板(10),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套板(10)与一级进气筒(9)相紧贴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进气筒(9)一端与进气口(3)相连,另一端与二级加热件(8)相连,所述的进气口(3)上设有进气固定件(11),所述的进气固定件(11)与一级进气筒(9)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固定件(11)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9)上的进气固定板(12),所述的进气固定板(12)上设有若干沿进气固定板(12)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固定板(12)内设有进气扩口(13),所述的进气扩口(13)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3)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加热件(8)包括设置于一级进气筒(9)和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二级进气筒(14),所述的二级进气筒(14)上设有第二电加热套板(15),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套板(15)与二级进气筒(14)相紧贴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进气筒(14)与一级进气筒(9)之间设有直通连管(16),所述的直通连管(16)一端与二级进气筒(14)相连,另一端与一级进气筒(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5)包括设置于出气口(4)与三元催化器主体(1)之间的连接长管(17),所述的连接长管(17)上设有固定防偏板(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4)上设有出气固定板(19),所述的出气固定板(19)上设有若干沿出气固定板(19)中心线对称的螺孔。
CN202121773509.1U 2021-08-02 2021-08-02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Active CN215633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509.1U CN215633268U (zh) 2021-08-02 2021-08-02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509.1U CN215633268U (zh) 2021-08-02 2021-08-02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3268U true CN215633268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509.1U Active CN215633268U (zh) 2021-08-02 2021-08-02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3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1040B2 (en) Exhaust-gas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exhaust-gas cooler fo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in motor vehicles
CN101415916A (zh) 车辆的废气排放装置
CN215633268U (zh)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CN212177261U (zh) 一种国六柴油发动机紧耦合后处理器
CN102797595A (zh) 柴油机egr系统
CN210122930U (zh)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CN200999646Y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装置
CN103806994A (zh) 一种增压柴油机智能化提升排气温度系统
CN216477616U (zh) 一种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CN215521024U (zh) 一种带u型端盖的简易高效尿素混合装置
CN209800061U (zh) 一种发动机用排气机构
CN212615080U (zh) 一种egr连接管组件
CN208502917U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排气引射装置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2883072U (zh) 一种机动车排气系统
CN208252237U (zh) 一种基于egr的废气循环系统
CN215633265U (zh) 一种催化器总成
CN212774543U (zh) 一种集成egr阀座的进气管
CN219570184U (zh) 一种集成egr接口的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CN103775180A (zh) 一种利用废气引流控制排气温度的进气装置
CN219953485U (zh) 一种国六柴油排气后处理装置
CN217926032U (zh) 一种双scr系统、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
CN212708839U (zh) 暖风系统及汽车
CN217462315U (zh) 一种内燃机车尾气颗粒物净化装置
CN219317033U (zh) 一种紧耦合scr后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3 Shuangnan Village, Toutuo Town,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2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yuan Longx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No. 59, Yongda Road, Jiangkou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THREE-WAY VEHICLE CATALYTIC CONVERTE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