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3903U -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3903U
CN212613903U CN202020427646.9U CN202020427646U CN212613903U CN 212613903 U CN212613903 U CN 212613903U CN 202020427646 U CN202020427646 U CN 202020427646U CN 212613903 U CN212613903 U CN 212613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s
concrete
brick
reinforcing
concre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76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平
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Yuel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Yuel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Yuel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Yuel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76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3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3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3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楼体包括墙板和楼板,墙板包括老旧楼原有砖混结构墙体,砖混结构墙体由内向外还包括钢筋加固层、混凝土层和装饰层,钢筋加固层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砖混结构墙体上下两端,均纵向间隔设有若干贯通钢筋,贯通钢筋贯穿相邻顶板和底板,纵向钢筋与贯通钢筋连接,横纵向钢筋垂直交叉点处选择性设有植筋孔,孔内设有拉结植筋,横纵向钢筋与拉结植筋固定连接;一楼墙体原有基础表面设有基础钢筋加固层和基础混凝土层;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设有碳纤维布层和装饰层。该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无季节地域限制。在实际施工中质量可靠,施工安全效率高,极大提高室内布局及使用功能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特别在近二十年来,由于对房屋建设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建设于2000年以前的建筑大部分均需要进行修缮与改造,以满足现代人新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原有的砖混结构建筑,其建筑时间较早,原有抗震性能较差,并且改造过程中避免不了对原有砖混结构进行破坏,在改造施工中表现出使用功能局限大,安全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该结构操作便捷,在施工现场得以应用,表现出增加了改造空间的灵活性,施工效率高、增强建筑原有结构质量、施工安全性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所述的楼体包括墙板和楼板,其中:
所述的墙板包括老旧楼原有砖混结构墙体,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由内向外还包括钢筋加固层、混凝土层和装饰层,所述的钢筋加固层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具体布置方式为: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上下两端,均纵向间隔设有若干贯通钢筋,所述的贯通钢筋贯穿相邻顶板和底板,所述的纵向钢筋与贯通钢筋连接;
所述的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交叉连接,所述的墙体表面钻有植筋孔,所述的植筋孔对应设于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的交叉点,所述的植筋孔内设有拉结植筋,所述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拉结植筋固定连接;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的一楼墙体包括原有基础,所述的原有基础表面设有基础钢筋加固层和基础混凝土层;
所述的楼板包括老旧楼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还设有碳纤维布层和装饰层,所述的碳纤维布层层数≥3层。
所述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贯通钢筋与拉结植筋之间均通过绑扎方式连接。
所述的墙体门洞口与窗口周边均加设一组钢筋。
所述的纵向钢筋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
所述的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间隔均为200mm。
所述的横向钢筋长度与墙体宽度一致,末端不植入墙体,所述的横向钢筋无接头,当有接头存在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所述的贯通钢筋向上贯通屋面顶板,向下深入至将新设扩大基础内部,保证新增扩大基础钢筋植入原有基础内部。
所述的贯通钢筋设置数量根据加固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贯通钢筋设置数量≤纵向钢筋数量,优选的,每间隔两根纵向钢筋设置一根贯通钢筋。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的一楼墙体原有基础表面设有贯通钢筋;具体操作时,对原有混凝土地梁及基础进行凿毛处理,新增扩大基础钢筋植入原有基础内部后,浇筑混凝土,新浇筑混凝土型号应高于原有基础混凝土型号,且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通过贯通钢筋设置,以提高墙体整体性,同时不增加原有基础承力。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通过设置拉结植筋,以防止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连接后中间空鼓。
所述的植筋孔设置数量根据加固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植筋孔数量≤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交叉点数量,优选的,每间隔一个交叉点设置一处拉结植筋。
所述的混凝土层为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厚度为50mm。
所述的碳纤维布为纵横向设置,所述的碳纤维布宽度≤100mm,所述的碳纤维布设置防止楼板塌陷、开裂。
所述的楼板碳纤维布末端均在墙体混凝土层内,以提高加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设计工艺原理:该砖混结构墙板复合加固结构通过提前在计算机上对施工位置进行定位,排布,精确的计算好所使用的材料,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室内现场加工材料工作移到加工场地施工。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喷射的混凝土层,省去了混凝土支模、拆模等工序,降低了人工使用及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机械化和施工适用范围。同时,使用碳纤维布对楼板进行加固,既提高了楼板的抗压、抗剪强度,又有效的减少加固材料自重,碳纤维布末端伸进至混凝土层内,提高了加固的整体性及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应用前景广阔,土木工程改建、扩建施工中均适用,无季节、地域限制,可广泛老旧砖混结构小区改造施工中,值得行业内推广。同时节约资源和成本,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经实际验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提高了建筑结构安全,使室内布局及使用功能的灵活性极大的提高,工人施工安全性高。具体的:
(1)提高改造空间的灵活性:砖混结构建筑使用空间小,布局上受到极大的限制,采用墙体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及楼板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的复合加固方法,可增加墙体强度及楼板承载力,为室内空间重新分割、室内使用功能改变提供可行性。
(2)提高施工效率:由技术人员及设计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电脑建模提前计算钢筋及碳纤维布尺寸、数量,对材料进行预加工,现场只进行安装,施工质量好控制,也利于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管理。相较传统的施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
(3)提高建筑原有结构质量:砖混结构的缺点在于结构自重大,抗震能力低,采用本改进的加固结构之后,可明显提高墙、板的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同时在加固施工中最小的对原有建筑结构进行扰动,墙体钢筋网加固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使原有的承重砖墙的结构性能趋近于混凝土剪力墙,楼板碳纤维加固提高了楼板的整体性及承载能力,变相增加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使加固区上部空间可改变使用功能。
(4)提高施工安全性:该复合加固结构形式能够实现对材料进行预加工,减少施工人员在现场作业时间,施工过程中,危险性因素少,施工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的墙体钢筋布置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的墙体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的相邻楼层处墙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一楼加固结构侧视图;其中:
A-原有砖混结构墙体,B-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1-横向钢筋,2-纵向钢筋,3-贯通钢筋,4-植筋孔,5-拉结植筋,6-混凝土层,7-碳纤维布,8-装饰层,a-C2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钢筋及其辅料扎丝均符合规范要求质量标准;碳纤维布、植筋胶、碳纤维布粘结剂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碳纤维布粘结剂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层采用混凝土型号应高于原有基础混凝土型号,且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涉及的钢筋绑扎采取双钢丝满扎。
横向筋直径6mm,竖向筋直径10mm,拉结植筋深入墙体内深度为120mm,拉结植筋长度70mm,端部植筋孔距离楼板表面距离为300mm,贯通筋直径为d,贯通筋楼板外的长度≥40d,
实施例1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为单面加固砖混墙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楼体包括墙板和楼板,其中:
墙板包括老旧楼原有砖混结构墙体A,砖混结构墙体由内向外还包括钢筋加固层、混凝土层6和装饰层8,混凝土层6为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层,厚度为50mm,钢筋加固层包括横向钢筋3和纵向钢筋4,墙体钢筋布置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墙体局部结构侧视图如图3所示,相邻楼层处墙体结构侧视图如图4所示,具体布置方式为:
砖混结构墙体上下两端,均纵向间隔设有若干贯通钢筋3,贯通钢筋3贯穿相邻顶板和底板,纵向钢筋4与贯通钢筋3连接;贯通钢筋3设置数量为每间隔两根纵向钢筋4设置一根贯通钢筋3;
横向钢筋3与纵向钢筋4垂直交叉连接,墙体表面钻有植筋孔4,植筋孔4对应设于横向钢筋3与纵向钢筋4垂直的交叉点,植筋孔4设置数量根据横向钢筋3与纵向钢筋4垂直交叉点数量确定,每间隔一个交叉点设置一处拉结植筋5,植筋孔4内设有拉结植筋5,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与拉结植筋5固定连接;拉结筋宜在灰缝中通过;
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贯通钢筋3与拉结植筋5之间均通过绑扎方式连接。
墙体门洞口与窗口周边均加设一组钢筋。
纵向钢筋4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纵向钢筋4及横向钢筋3间隔均为200mm横向钢筋3长度与墙体宽度一致,末端不植入墙体,横向钢筋3无接头,当有接头存在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砖混结构墙体的一楼墙体包括原有基础,原有基础表面设有基础钢筋加固层和基础混凝土层;
贯通钢筋3向上贯通屋面顶板,向下深入至将新设扩大基础内部,保证新增扩大基础钢筋植入原有基础内部;一楼加固结构侧视图如图5所示,基础钢筋层具体操作过程为:对原有混凝土地梁及基础进行凿毛处理,新增扩大基础钢筋植入原有基础内部后,浇筑C25混凝土a,保证高于原有基础混凝土型号,且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楼板包括老旧楼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B,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还设有碳纤维布层和装饰层8,碳纤维布层层数≥3层;碳纤维布7为纵横向设置,碳纤维布7宽度≤100mm,并保证碳纤维布7末端均在墙体混凝土层6内,以提高加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整体施工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技术及设计人员图纸分解细化→钢筋、碳纤维布加工→加固墙体基础开挖、加固→操作脚手架搭设→纵向贯通钢筋施工→墙面植筋→墙面钢筋网绑扎→楼板基础处理→碳纤维布施工→墙体喷射混凝土→墙面整平、清理→验收。
本实用新型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施工时,先依据施工图纸及现场,使用电脑中绘制墙体模型,验算承重系数,计算所需材料尺寸及数量,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分解细化,包括细化植筋点位、纵横向钢筋布局、贯通钢筋位置、碳纤维布布局等。
核心步骤如下:
墙体施工如下:开挖需加固的墙体的基础,对墙体基础进行扩大加固,剔除待加固墙体表面抹灰,露出砖面,清灰,植筋孔吹扫、擦拭保证清洁,按钢筋放线定位线及在墙体上标记出的植筋位置进行拉结筋与纵向贯通钢筋的植筋工作,设置纵向贯通钢筋,墙面转孔植筋,向植筋孔内饱满注胶,纵向贯通钢筋注胶应楼板下部设置临时挡板。植入除锈拉结钢筋,将孔内残留空气排除,确保孔内结构胶饱满,使胶沿钢筋表面溢出。进行纵横向钢筋绑扎。拉结筋植筋与纵向贯通钢筋完成后第二日方可进行钢筋网绑扎,钢筋绑扎应与拉结筋连接牢靠,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30d,并根据图纸要求做好穿连接结筋的绑扎。完成钢筋绑扎后,润湿墙体表面,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0mm,一次喷射完成,刮平,养护后,进行装饰层施工。
楼板施工过程如下:搭设操作脚手架→基层整平修补→涂刷底胶→粘贴碳纤维布→细部调整。其中,楼板碳纤维加固在墙体钢筋网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喷射完成后,碳纤维布末端均在混凝土层内,以保证混凝土喷射施工完成后与墙体有效连接,区别于传统施工模式。
具体的:
去除楼板混凝土表面的抹灰层,露出楼板混凝土面,并打磨平整,进行清洁处理,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采用找平胶进行找平,刮平,涂刷粘接胶于相应位置,粘结碳纤维布,用塑料刮板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刮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继续在粘贴好的第1层碳纤维布表面刮胶,进行第2、第3层碳纤布的粘贴,在粘贴过程中保证碳纤维布粘结密实度,不得有空鼓等缺陷。并保证碳纤维布施工的有效粘结面积,保证楼板的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非锚固区粘结面积不应小于85%。粘贴后完成固化。
本实施例中的碳纤维布施工质量要求如下表1所示:表1
Figure BDA0002430517950000061

Claims (8)

1.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体包括墙板和楼板,其中:
所述的墙板包括老旧楼原有砖混结构墙体,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由内向外还包括钢筋加固层、混凝土层和装饰层,所述的钢筋加固层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具体布置方式为: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上下两端,均纵向间隔设有若干贯通钢筋,所述的贯通钢筋贯穿相邻顶板和底板,所述的纵向钢筋与贯通钢筋连接;
所述的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交叉连接,所述的墙体表面钻有植筋孔,所述的植筋孔对应设于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的交叉点,所述的植筋孔内设有拉结植筋,所述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拉结植筋固定连接;
所述的砖混结构墙体的一楼墙体包括原有基础,所述的原有基础表面设有基础钢筋加固层和基础混凝土层;
所述的楼板包括老旧楼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还设有碳纤维布层和装饰层,所述的碳纤维布层层数≥3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贯通钢筋与拉结植筋之间均通过绑扎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钢筋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所述的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间隔均为200mm,所述的横向钢筋长度与墙体宽度一致,末端不植入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钢筋设置数量≤纵向钢筋数量,每间隔两根纵向钢筋设置一根贯通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筋孔设置数量根据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垂直交叉点数量进行设置,每间隔一个交叉点设置一处拉结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层为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厚度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布为纵横向设置,所述的碳纤维布宽度≤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布末端均在墙体混凝土层内。
CN202020427646.9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Active CN212613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7646.9U CN21261390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7646.9U CN21261390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3903U true CN21261390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7646.9U Active CN21261390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390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1515A (zh) * 2022-05-09 2022-09-02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老旧墙体加固方法
CN115234025A (zh) * 2022-07-20 2022-10-25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楼板增厚施工方法
CN116717105A (zh) * 2023-08-09 2023-09-08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楼板倾斜处理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1515A (zh) * 2022-05-09 2022-09-02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老旧墙体加固方法
CN115234025A (zh) * 2022-07-20 2022-10-25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楼板增厚施工方法
CN116717105A (zh) * 2023-08-09 2023-09-08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楼板倾斜处理施工方法
CN116717105B (zh) * 2023-08-09 2023-10-20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楼板倾斜处理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3903U (zh) 一种砖混结构老旧楼体复合加固结构
CN102116061B (zh)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4018598B (zh) 一种外墙结构及施工安装方法
CN104358341B (zh) 一种建筑砌体及施工砌筑方法
CN109339220B (zh) 装配整体式楼梯间及其生产施工方法
CN105604343B (zh) 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
CN101818541B (zh) 开有门窗洞口的预制复合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01517B (zh) 一种预制多孔板砖混合结构的校舍体外加固加强方法
CN106499091A (zh) 一种基于alc板的装配式隔墙施工方法
CN103266767A (zh)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CN101831985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7959612U (zh) 一种框架、剪力墙现浇结构用装配式轻质填充墙
CN106760110A (zh) 基于bim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楼盖施工工法
CN102116092A (zh) 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裂缝的加强带施工方法
CN105201101A (zh)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体砌筑施工方法
CN105649235A (zh) Ms密实薄壁填充砌块施工工艺
CN103306497B (zh)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CN106894538A (zh)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整体成型方法
CN109555238A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砼体免抹灰的加工方法
CN105019593A (zh) 建筑保温预制块及其模块式配筋现浇法施工方法
CN104675138B (zh) 一种用于隔声降噪改造的板式阳台加固方法
CN106368445A (zh) 既有建筑加固自承重保温一体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4594654B (zh) 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
CN208152311U (zh) 一种双面叠合型钢剪力墙
CN213233548U (zh) 一种提升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外观平直度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