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039U -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039U
CN212604039U CN202120059422.1U CN202120059422U CN212604039U CN 212604039 U CN212604039 U CN 212604039U CN 202120059422 U CN202120059422 U CN 202120059422U CN 212604039 U CN212604039 U CN 212604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adjusting rod
screen printing
fixed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94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贤杰
郑黎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anche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uachu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uachu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uachua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94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丝印机,涉及丝印机领域,包括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控制器、滑动连接在机座上的横梁、连接在机座与横梁之间的升降组件,机座上设置有导向组件,横梁滑动连接在导向组件上,工作台放置在机座上,然后将第一弹性件扣接在第一连接扣环上,以及将第二弹性件扣接在第二连接扣环上,进而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从工作台外侧安装在工作台对应的位置,直至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的侧面,进而继续转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使得工作台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最后拧紧快速锁紧结构,使得工作台被固定在机座上,并且安装方便;在需要调节工作台位置时,转动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即可,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半自动丝印机中,通过手动拿取工件,并通过手动启动丝印步骤的程序。在取放工件时,如果工人误触启动按键或忘记触发停机按键,伸手去拿取工件时,就会发生危险,造成人身伤害。并且,在正常生产中,启动按键和停机按键均设在机座的正面,正常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伸手去拿取工件时,人的身体需要略微向丝印机内倾斜,因此,身体也容易压到启动按键而导致工作人员的人身受到伤害,可见,其安全性不高。
并且现在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其工作台分别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丝杆结构和直线导轨连接在机座上,丝杆结构和直线导轨安装在工作台与机座之间,空间小,因此安装不方便。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丝印机,解决现有的半自动丝印机的工作台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包括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控制器、滑动连接在机座上的横梁、连接在机座与横梁之间的升降组件,机座上设置有导向组件,横梁滑动连接在导向组件上,导向组件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横板,横梁两端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丝网; 机座顶面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设在丝网的下方,工作台两侧设有快速锁紧结构;工作台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连接在工作台相邻的两侧,机座上设有倒置的梯形凸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相邻的侧面,另一端置于工作台外侧;机座与工作台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施给工作台的力与第一调节杆施给工作台的力相反,第二弹性件施给工作台的力与第二调节杆施给工作台的力相反。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支架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传感器,传感器和升降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传感器检测到阻碍物时,控制器控制升降组件驱动横梁上升。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机座的正面固定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上方设有压板,压板固定在机座上,限位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的曲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曲柄上和横梁上的连杆。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导向组件为竖向设置的导轨,横梁滑动连接在导轨的中部。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挠性件和主要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件,滑轮组件的定滑轮转动连接在连接横板上,滑轮组件的动滑轮转动连接在横梁上,挠性件一端固定在连接横板上,中部绕在滑轮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导向组件为导向柱,导向柱为两根且竖向设置,且分别设在横梁的两端,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机座上,挠性件固定在转轴的外表面,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工作台与机座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中,横梁两端的支架之间设有丝印结构,丝印结构一端滑动连接在横梁上,且在与横梁滑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
有益效果:工作台放置在机座上,然后将第一弹性件扣接在第一连接扣环上,以及将第二弹性件扣接在第二连接扣环上,进而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从工作台外侧安装在工作台对应的位置,直至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相邻的侧面,进而继续转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使得工作台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最后拧紧快速锁紧结构,使得工作台被固定在机座上,并且安装方便;在需要调节工作台位置时,分别转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即可,使得调节方便。
通过在支架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传感器,以及在机座的正面固定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上方设有压板,并且压板采用具有一定柔性材料制成,在使用中,当传感器检测到阻挡物,或人体压到压板而触发限位开关的信号,只要存在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控制器均控制丝印结构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驱动丝印组件上升,避免人们在丝印机工作期间将手等身体部位伸入在丝印机内部而导致意外发生,提高了丝印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半自动丝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自动丝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作台与机座的连接结构爆炸图,其中,机座仅示意性的画出上端结构。
图4是升降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丝网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丝网安装结构的爆炸图一。
图7是丝网安装结构的爆炸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机座,1.1-导向组件,1.2-连接横板,1.3-连接块,1.4-传感器,1.5-工作台,1.6-压板,1.7-限位开关,1.8-丝网,1.9-风机,1.51-倒置的梯形凸台,1.52-第一调节杆,1.53-第一弹性件,1.54-第二调节杆,1.55-第二弹性件,1.56-第一连接扣环,1.57-第二连接扣环,1.58-第一凸耳,1.59-第二凸耳,1.510-快速锁紧螺栓,1.511-快速锁紧结构;
2.1-第一驱动组件,2.11-驱动电机,2.12-转轴,2.2-曲柄,2.3-连杆,2.4-升降组件,2.5-滑轮组件,2.51-动滑轮,2.52-定滑轮,2.6-挠性件;
3.1-丝网固定架,3.2-第二转轴,3.3-第一转轴,3.4-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第一螺母,3.7-支架,3.8-滑动杆,3.9-连接板,3.10-螺纹套,3.11-丝杆,3.12-第二螺母,3.13-安装座,3.14-第三转轴,3.15-第三通孔,3.16-第三螺母,3.17-升降结构;
4.11-横梁,4.16-丝印结构,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丝印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和图2,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包括机座1、固定在机座1上的控制器6、滑动连接在机座1上的横梁4.11、连接在机座1与横梁4.11之间的升降组件2.4,机座1上设置有导向组件1.1,横梁4.11滑动连接在导向组件1.1上,导向组件1.1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横板1.2,横梁4.11两端固定有支架3.7,支架3.7固定有丝网1.8。其中,横梁4.11、支架3.7、丝网1.8以及滑动连接在横梁4.11中部的丝印结构4.16组成丝印组件,在使用时,需要印刷的工件置于机座1的工作台1.5上,进而升降组件2.4驱动横梁4.11带动丝网1.8下降并贴在工件的顶面,然后丝印结构4.16对工件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升降组件2.4驱动横梁4.11带动丝网1.8上升,使得丝网1.8与工作台1.5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方便对工件的取放。
具体的,在支架3.7远离横梁4.1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向机座1的正面延伸,连接块1.3上固定有传感器1.4,传感器1.4和升降组件2.4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且传感器1.4检测到阻碍物时,控制器6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横梁4.11上升。其中,所述传感器1.4可以是对射式光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
其中,传感器1.4安装在机座1正面边线的上方,当丝印组件处于最低位置时,传感器1.4的位置比机座1的工作台1.5顶面高10-50cm,使得当有人靠近丝印机内时,传感器1.4检测到阻挡物,进而发送信号给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丝印结构4.16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丝印组件上升,待传感器1.4不再检测到阻挡物、且工作人员给控制器6输入执行丝印工作的指令时,丝印机重新开始执行丝印工序。
上述中,通过在丝印机的支架3.7上固定连接块1.3,以及在连接块1.3上设置传感器1.4,传感器1.4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当传感器1.4检测到阻挡物,控制器6控制丝印结构4.16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丝印组件上升,避免人们在丝印机工作期间将手等身体部位伸入在丝印机内部而导致意外发生,提高了丝印机的安全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机座1的正面固定有限位开关1.7,限位开关1.7上方设有压板1.6,压板1.6固定在机座1上,限位开关1.7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其中,压板1.6和限位开关1.7固定在机座1正面的中部,压板1.6采用具有一定柔性材料制成,其可以是塑料材料或不锈钢片,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压板1.6可以折弯变形,在压力消除后,其可以自动恢复。
在使用中,当存在用力压在压板1.6上时,压板1.6推动限位开关1.7向下移动,进而触发限位开关1.7的信号,控制器6接收到限位开关1.7的信号后,控制丝印结构4.16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丝印组件上升。
上述中,根据正常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伸手去拿取工件时,人的身体需要略微向丝印机内倾斜,因此会阻挡传感器1.4前方,而且会压在压板1.6处,因此,当传感器1.4检测到阻挡物,或触发限位开关1.7的信号,只要存在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控制器6控制丝印结构4.16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丝印组件上升,避免人们在丝印机工作期间将手、上身等身体部位伸入在丝印机内部而导致意外发生,提高了丝印机的安全性。
参阅图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4包括固定在机座1上的第一驱动组件2.1、固定在第一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轴上的曲柄2.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曲柄2.2上和横梁4.11上的连杆2.3。其中,第一驱动组件2.1优选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座1上且在机座1的工作台1.5下方,连杆2.3置于机座1后侧且上端与横梁4.11的底面铰接,使得驱动电机转动时,连杆2.3推动横梁4.11升降。
具体的,导向组件1.1为竖向设置的导轨,横梁4.11滑动连接在导轨的中部,连接横板1.2固定在导轨的上端。其中,导轨为直线导轨,横梁4.11固定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导轨也可以为导向柱,横梁4.11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导向柱的中部。
参阅图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4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1、挠性件2.6和主要由定滑轮2.52和动滑轮2.51组成的滑轮组件2.5,滑轮组件2.5的定滑轮2.52转动连接在连接横板1.2上,滑轮组件2.5的动滑轮2.51转动连接在横梁4.11上,挠性件2.6一端固定在连接横板1.2上,中部绕在滑轮组件2.5上,且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2.1上,第一驱动组件2.1固定在机座1上。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电机2.11和与驱动电机2.11传动连接的转轴2.12,转轴2.12转动连接在机座1上,挠性件2.6固定在转轴2.12的外表面,驱动电机2.11固定在机座1上。
上述中,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驱动的正反方向的转轴2.12转动,挠性件2.6一端固定在转轴2.12上,挠性件2.6另一端通过滑轮组件2.5与连接横板1.2连接,且挠性件2.6的中部绕在滑轮组件2.5的动滑轮2.51上;因此,转轴2.12转动时,可以实现对挠性件2.6的收放,进而实现驱动横梁4.11升降。其中,由于滑轮组件2.5上有动滑轮2.51,因此在驱动横梁4.11升降时,可以减少驱动电机2.11的能耗。特别在驱动电机2.11启动的时候,由于存在加速过程,因此需要的电压或电流大于正常工作的电压或电流,因此能耗会变大,丝印机的丝印组件的升降是间歇性的过程,可见,在此处能耗损失会非常大。而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动滑轮2.51,因此可以减少驱动电机2.11的能耗,特别在驱动电机2.11启动时的能耗。
具体的,导向组件1.1为导向柱,且导向柱为两根且竖向设置,且分别设在横梁4.11的两端。
参阅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机座1的顶面放置有工作台1.5,工作台1.5设在丝网1.8的下方,工作台1.5两侧设有快速锁紧结构1.511,快速锁紧结构1.511用于将工作台1.5在调节后进行快速固定。其中,快速锁紧结构1.511包括设在工作台1.5的侧面的第一凸耳1.58、设在机座1侧面的第二凸耳1.59、以及将第一凸耳1.58和第二凸耳连接在一起的快速锁紧螺栓1.510,第一凸耳1.58和第二凸耳1.59上设有直径大于快速锁紧螺栓1.510的螺栓直径的通孔,且快速锁紧螺栓1.510的螺栓穿过通过实现机座1与工作台1.5之间的固定。由于通孔的直径大于快速锁紧螺栓1.510的螺栓直径,因此可以对工作台1.5的位置进行调节。
优选的,工作台1.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分别连接在工作台1.5相邻的两侧,机座1上设有倒置的梯形凸台1.51,第一调节杆1.52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1.54的一端分别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1.51相邻的侧面,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1.5外侧;机座1与工作台1.5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1.53和第二弹性件1.55,第一弹性件1.53施给工作台1.5的力与第一调节杆1.52施给工作台1.5的力相反,第二弹性件1.55施给工作台1.5的力与第二调节杆1.54施给工作台1.5的力相反。
具体的,工作台1.5的纵截面呈“冂”字形,机座1上倒置的梯形凸台1.51置于工作台1.5内部,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为丝杆结构,因此,转动第一调节杆1.52或第二调节杆1.54时,工作台1.5在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一弹性件1.53、或第二调节杆1.54和第二弹性件1.55的作用下移动,实现对工作台1.5与丝网1.8位置对应。第一弹性件1.53和第二弹性件1.55优选为拉伸弹簧。
具体的,工作台1.5和机座1对应第一弹性件1.53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扣环1.56,第一弹性件1.53两端扣接在第一连接扣环1.56上。同样的,工作台1.5和机座1对应第二弹性件1.55两端设有第二连接扣环1.57,第二弹性件1.55两端扣接在第二连接扣环1.57上。
具体的,在安装时,工作台1.5通过自身重力放置在机座1上,然后将第一弹性件1.53扣接在第一连接扣环1.56上,以及将第二弹性件1.55扣接在第二连接扣环1.57上,进而将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从工作台1.5外侧安装在工作台对应的位置,直至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的一端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1.51的侧面,进而继续转动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使得工作台1.5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最后拧紧快速锁紧结构1.511,使得工作台1.5被固定在机座1上,并且安装方便,在需要调节工作台1.5位置时,分别转动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即可,使得调节方便。
上述中,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安装在工作台上后,由于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与工作台螺纹连接的轴线方向被限制,结合第一弹性件1.53施给工作台1.5的力与第一调节杆1.52施给工作台1.5的力相反,第二弹性件1.55施给工作台1.5的力与第二调节杆1.54施给工作台1.5的力相反,使得工作台在横向和纵向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进而由于倒置的梯形凸台1.51的侧面与水平面呈钝角倾斜,因此,给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一个向下移动的分力,结合第一调节杆1.52和第二调节杆1.54与工作台螺纹连接的轴线方向被限制,因此工作台在自身重力和该向下的分力的作用下,工作台不会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工作台固定在机座1上。
在实际应用中,压板1.6和限位开关1.7可以固定在工作台1.5的正面这一侧。
具体的,工作台1.5与机座1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1.9,风机1.9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风机1.9启动后,空腔内形成负压,在工作台1.5的顶面设有微小的通孔,因此,工件放置在工作台1.5的顶面时,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住而实现工件的固定。
横梁4.11两端的支架3.7之间设有丝印结构4.16,丝印结构4.16一端滑动连接在横梁4.11上,且在与横梁4.11滑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
参阅图5、图6和图7,具体的,丝网1.8通过丝网安装结构固定在支架3.7上,其中丝网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支架3.7的安装座3.13,安装座3.13上固定有丝网1.8固定架,安装座3.13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3.4,其中,所述横向是以横梁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安装座3.13上还设有第二通孔3.5,第二通孔3.5的轴线与第一通孔3.4的轴线垂直,丝网1.8固定架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贯穿第一通孔3.4且在远离丝网1.8固定架一端的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6,第一转轴3.3中部连接有第二转轴3.2,第二转轴3.2贯穿第二通孔3.5且在远离第一转轴3.3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12,第一转轴3.3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3.4的直径,第二转轴3.2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3.5的直径,丝网1.8固定架远离第一转轴3.3的一端与安装座3.13转动连接。
其中,丝网1.8固定架远离第一转轴3.3的一端可以设有与第一转轴3.3平行的第三转轴3.14,安装座3.13对应第三转轴3.14位置设有第三通孔3.15,第三转轴3.14穿过第三通孔3.15且在远离丝网1.8固定架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3.16,实现其转动连接。
具体的,丝网1.8固定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3与安装座3.13连接,并且第一转轴3.3的直径小于安装座3.13上的第一通孔3.4的直径,使得第一转轴3.3可以在第一通孔3.4限定的范围内移动;而安装座3.13上还设有轴线与第一通孔3.4垂直的第二通孔3.5,且第二转轴3.2穿过第二通孔3.5与第一转轴3.3连接。其中,第一螺母3.6用于固定丝网1.8固定架,即拧紧第一螺母3.6时,第一螺母3.6与丝网1.8固定架夹在安装座3.13上,实现固定。第二螺母3.12用于调节第一转轴3.3在第一通孔3.4中的位置,拧动第二螺母3.12,第二转轴3.2会拉动第一转轴3.3在第一通孔3.4中移动,由于丝网1.8固定架远离第一转轴3.3的一端与安装座3.13转动连接,因此调节第一转轴3.3在第一通孔3.4中的位置,可以调节丝网1.8在前后方向的平面,使得其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1.5平行。
其中,由于第一转轴3.3与丝网1.8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2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3.5的直径,因此,在调节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第一转轴3.3和第二转轴3.2调节后的位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3中部设有阶梯孔,第二转轴3.2下端设有卡位凸环,并且第二转轴3.2下端置于阶梯孔内,第二转轴3.2上端穿过阶梯孔和第二通孔3.5并与第二螺母3.12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架3.7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8,滑动杆3.8下端与安装座3.13连接,滑动杆3.8上端连接有升降结构3.17,升降结构3.17固定在支架3.7上。升降结构3.17用于驱动滑动杆3.8带动安装座3.13升降,使得可以调节丝网1.8两端的高度,使得丝网1.8与工作台1.5平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滑动杆3.8为两根以上,优选为两根,两根滑动杆3.8顶部固定有连接板3.9,升降结构3.17的伸缩端连接在连接板3.9上。其中,两根滑动杆3.8对应安装座3.13的两端设置,升降结构3.17连接在连接板3.9中部,且两根滑动杆3.8关于升降结构3.17对称设置,使得升降结构3.17驱动连接板3.9升降时,连接板3.9两端的受力是平衡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结构3.17包括固定在支架3.7上的螺纹套3.10,螺纹套3.10上螺纹连接有丝杆3.11,丝杆3.11上端穿过连接板3.9且与连接板3.9转动连接。换言之,升降结构3.17为丝杆3.11结构,由于丝杆3.11下端与固定在支架3.7上的螺纹套3.10螺纹连接,丝杆3.11上端与连接板3.9转动连接,因此,转动丝杆3.11时,可以调节连接板3.9的高度位置,进而实现调节丝网1.8两端的高度位置。其中,丝杆3.11可以通过手动转动,也可以通过设置电机驱动其转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结构3.17可以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支架3.7上,气缸的活塞杆竖向向上伸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与连接板3.9的中部固定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气缸调节连接板3.9的高度位置,进而实现调节丝网1.8两端的高度位置。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外侧与连接板3.9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可以调节调节螺母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位置,实现安装座3.13的位置的调节。该实施例中,气缸的设置,也可以用于在印刷工作结束后,控制气缸将丝网1.8抬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3.7远离横梁4.1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固定有传感器1.4,以及在机座1的正面固定有限位开关1.7,限位开关1.7上方设有压板1.6,并且压板1.6采用具有一定柔性材料制成,在使用中,当传感器1.4检测到阻挡物,或人体压到压板1.6而触发限位开关1.7的信号,只要存在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控制器6均控制丝印结构4.16停止印刷工作,同时控制升降组件2.4驱动丝印组件上升,避免人们在丝印机工作期间将手等身体部分伸入在丝印机内部而导致意外发生,提高了丝印机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控制器、滑动连接在机座上的横梁、连接在机座与横梁之间的升降组件,机座上设置有导向组件,横梁滑动连接在导向组件上,导向组件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横板,横梁两端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丝网;机座顶面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设在丝网的下方,工作台两侧设有快速锁紧结构;工作台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连接在工作台相邻的两侧,机座上设有倒置的梯形凸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分别抵接在倒置的梯形凸台相邻的侧面,另一端置于工作台外侧;机座与工作台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施给工作台的力与第一调节杆施给工作台的力相反,第二弹性件施给工作台的力与第二调节杆施给工作台的力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支架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传感器,传感器和升降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传感器检测到阻碍物时,控制器控制升降组件驱动横梁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机座的正面固定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上方设有压板,压板固定在机座上,限位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的曲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曲柄上和横梁上的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为竖向设置的导轨,横梁滑动连接在导轨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挠性件和主要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件,滑轮组件的定滑轮转动连接在连接横板上,滑轮组件的动滑轮转动连接在横梁上,挠性件一端固定在连接横板上,中部绕在滑轮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在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为导向柱,导向柱为两根且竖向设置,且分别设在横梁的两端,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机座上,挠性件固定在转轴的外表面,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与机座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横梁两端的支架之间设有丝印结构,丝印结构一端滑动连接在横梁上,且在与横梁滑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
CN202120059422.1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Active CN212604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9422.1U CN21260403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9422.1U CN21260403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039U true CN21260403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9422.1U Active CN21260403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55133U (zh) 升降工作台
CN212604039U (zh) 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WO2021223576A1 (zh) 一种注塑机合模区域使用的安全维修工作平台
CN210877155U (zh) 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CN111660094B (zh) 一种汽车真空助力器主缸顶杆总成组装设备
CN218685167U (zh) 均整机
CN214929195U (zh) 座椅用电动头枕
CN214446043U (zh) 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对位的对位机构
CN213079893U (zh) 一种电子产品组装的剪线装置
CN212875578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无刷电机控制板检测治具
CN114193532A (zh) 一种橡皮布的裁切装置
CN221111702U (zh) 一种拉带固定装置
CN214354282U (zh)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装置
CN210055080U (zh) 一种全自动升降桌
CN216739008U (zh) 一种可调节自动裁剪机
CN115230342B (zh) 一种裁片智能编码机
CN220277989U (zh) 一种防掉落式管件加工装置
CN215093954U (zh) 一种胶料激光定位气动制样机
CN111097818A (zh) 一种消防机械人的车身加工平台
CN220638936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的压合装置
CN220515502U (zh) 一种汽车配件打孔装置
CN219204827U (zh) 一种防止晃动的电路板压平装置
CN216544875U (zh) 一种平压机台
CN217968360U (zh) 一种fpc柔性电路板折弯机
CN220520789U (zh) 一种服装摆围缝纫加工用模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4

Address after: 650200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China (Yun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Kunming Area, Guandu District, Yunnan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Group Co., Ltd., Heitu Ao Warehouse in the eastern suburbs

Patentee after: Yunnan Jiancheng Prin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No.9, workshop 4, No.28 Chuangye 2nd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huachuangx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