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0286U - 夹具和机床 - Google Patents

夹具和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0286U
CN212600286U CN202021060326.0U CN202021060326U CN212600286U CN 212600286 U CN212600286 U CN 212600286U CN 202021060326 U CN202021060326 U CN 202021060326U CN 212600286 U CN212600286 U CN 212600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fixing
clamp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03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洪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603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0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0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02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具,该夹具包括承载件;固定件,固定件设于承载件;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承载件,第一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第一夹持件被驱动靠近固定件时,第一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承载件,第二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第二夹持件被驱动靠近固定件时,第二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该夹具一次性对两个工件进行装夹,降低对工件的更换次数而提高对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夹具和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具和应用该夹具的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例如:铣扁机、开槽机以及钻孔机等)在工件进行加工时,一般需要通过夹具对该工件进行固定,以使其准确并稳固的置于预设安装位置而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加工。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夹具通常为单工位,使得该夹具每次只能固件一个工件,并在对该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其拆卸下来方可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固定以及加工。如此使得该过程对工件的更换次数较多,导致降低了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具,旨在使其一次性对两个工件进行装夹,降低对工件的更换次数而提高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具,包括:
承载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承载件;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以及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所述第二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相对两侧中另一侧;
所述夹具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伸缩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于所述承载件转动而靠近所述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
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所述伸缩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主体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主体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和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限位槽,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夹持限位槽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限位槽,并在对应所述第二夹持限位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限位槽和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固定部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固定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凸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承载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转动面上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均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设有第一夹持轴孔,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设有第二夹持轴孔,两个所述限位块对应所述第一夹持轴孔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轴孔,并在对应所述第二夹持轴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轴孔;
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所述第一限位轴孔和第一夹持轴孔内,所述第二转轴插入所述第二限位轴孔和第二夹持轴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靠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靠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安装于该机床本体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
承载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承载件;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以及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所述第二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夹具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通过将两个工件分别置于第一夹持件与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的第一夹持工位、第二夹持件与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的第二夹持工位。之后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被驱动靠近固定件时,通过第一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并通过第二夹持件和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从而完成了对两个工件的夹持固定。由于本方案中的夹具通过第一夹持和第二夹持件与固定件相配合而可以一次性的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固定的夹具,本方案中的夹具能够降低对工件的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具一实施例的夹持有工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具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承载件 51 第一夹持主体部
11 避让孔 511 第一夹持轴孔
13 避让孔 53 第一夹持部
15 限位块 531 第一夹持限位槽
151 第一限位轴孔 70 第二夹持件
153 第二限位轴孔 71 第二夹持主体部
30 固定件 711 第二夹持轴孔
31 第一固定部 73 第二夹持部
311 第一固定限位槽 731 第二夹持限位槽
33 第二固定部 80 伸缩件
331 第二固定限位槽 91 第一转轴
50 第一夹持件 93 第二转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具。
请结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夹具包括承载件10、固定件30、第一夹持件50以及第二夹持件70;其中,固定件30设于承载件10;第一夹持件50可转动地设于承载件10,第一夹持件5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第一夹持件50 被驱动靠近固定件30时,第一夹持件5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第二夹持件70可转动地设于承载件10,第二夹持件7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第二夹持件70被驱动靠近固定件30时,第二夹持件7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承载件10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固定件30、第一夹持件50以及第二夹持件70等。其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呈方形状设置或者圆形状设置,以使其较为规则而便于加工。而承载件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ABS、POM、PS、PMMA、 PC、PET等,以降低承载件10的质量;当然也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不锈钢材料,以提高承载件10的强度。固定件30主要用于与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相配合分别形成第一夹持工位和第二夹持工位,以一次性的对两个工件进行夹持。其中,第一夹持工位和第二夹持工位可以是对同一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也可以是对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而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可以是通过驱动件自动驱动,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以是通过人工手动驱动,之后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限位件使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限位固定而对工件进行夹持。另外,本申请对固定件30、第一夹持件50以及第二夹持件70的数量可以不作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该夹具可以是包括一个固定件30、至少两个第一夹持件 50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夹持件70,每一个第一夹持件50和该固定件 3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每一个第二夹持件70和该固定件30 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或者,该夹具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件 30、至少两个第一夹持件50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夹持件70,一个第一夹持件50和一个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一个第二夹持件70和一个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如此可以形成更多的第一夹持工位和第二夹持工位,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夹具一次所能够固定工件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夹具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通过将两个工件分别置于第一夹持件50与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的第一夹持工位、第二夹持件70与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的第二夹持工位。之后在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被驱动靠近固定件30时,通过第一夹持件5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并通过第二夹持件70和固定件30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从而完成了对两个工件的夹持固定。由于本方案中的夹具通过第一夹持和第二夹持件70与固定件30相配合而可以一次性的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固定的夹具,本方案中的夹具能够降低对工件的更换次数,从而提高了机床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第一夹持件50位于固定件30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第二夹持件70位于固定件30相对两侧中另一侧;夹具还包括伸缩件 80,伸缩件80连接于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伸缩件80可驱动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而靠近固定件30。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一个伸缩件80可同时驱动第一夹持件 50和第二夹持件70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能够降低伸缩件80的使用数量而降低该夹具的制造成本。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固定件30具有长度方向,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沿固定件3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此时夹具可以是包括两个伸缩件80,一个伸缩件80连接于承载件10和第一夹持件50,另一个伸缩件80连接于承载件10和第二夹持件70。如此通过两个伸缩件80分别驱动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使得两个伸缩件80的其中之一发生损坏时,该夹具仍然可以通过另一伸缩件80驱动工作。其中,伸缩件80可以为气缸,使得伸缩件 80可以自动伸长驱使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转动靠近固定件30,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并自动回缩驱使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件转动远离固定件30,实现对工件的解锁。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伸缩件80也可以是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承载件10 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第一避让孔11和第一避让孔13;固定件30位于承载件10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伸缩件80位于承载件10的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第一夹持件5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一夹持的一端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并和固定件30相配形成第一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11并和伸缩件80连接;第二夹持件7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夹持的一端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并和固定件 30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13并和伸缩件 80连接。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固定件30、伸缩件80、第一夹持件50以及第二夹持件70安装的更为紧凑。从而能够降低对空间的占用,以便于该夹具安装于机床的机床本体。另外,第一避让孔11的孔壁和第一避让孔13的孔壁对第一夹持件50、第二夹持件70的转动也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夹持件50和第二夹持件7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第一避让孔11和第一避让孔13可以是贯穿承载件10的端面,以降低该第一避让孔11和第一避让孔13加工成型的复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50包括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一夹持部53,第一夹持主体部51转动连接于承载件10,第一夹持主体部51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一夹持主体部51的一端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11 并和伸缩件80连接,第一夹持部5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夹持主体部 51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并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第一夹持部53和固定件3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第二夹持件70包括第二夹持主体部71和第二夹持部73,第二夹持主体部71转动连接于承载件10,第二夹持主体部71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夹持主体部71的一端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13并和伸缩件80连接,第二夹持部7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夹持主体部71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并位于承载件10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第二夹持部73和固定件30相配和形成第二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可以理解,第一夹持件50由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一夹持部 53组成,并通过第一夹持部53和固定件30相配合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而第一夹持部5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如此使得第一夹持部53在发生较大的磨损时,可以将其从第一夹持主体部 5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以保证该夹具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效果。同样的,第二夹持件70由第二夹持主体部71和第二夹持部73组成,并通过第二夹持部73和固定件30相配合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而第二夹持部7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夹持主体部71。如此使得第二夹持部73在发生较大的磨损时,可以将其从第二夹持主体部7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以保证该夹具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效果。其中,第一夹持部53可以是通过螺钉、卡扣或者磁吸固定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第二夹持部73可以是通过螺钉、卡扣或者磁吸固定于第二夹持主体部 71。另外,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可以分别设有安装缺口,以分别安装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73,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一夹持部53、第二夹持主体部71和第二夹持部73安装更为紧凑。另外,伸缩件80与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以是螺钉或者卡扣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53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限位槽531,第二夹持部73面向固定件30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限位槽731,固定件30对应第一夹持限位槽531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限位槽311,并在对应第二夹持限位槽731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限位槽331,第一夹持限位槽531和第一固定限位槽311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第二夹持限位槽731和第二固定限位槽331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可以理解,第一夹持限位槽531和第一固定限位槽311相配合以及第二夹持限位槽731和第二固定限位槽331相配合,可以分别对位于第一夹持工位、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贴合的更为紧密,从而提高对工件的夹持效果。其中,第一夹持限位槽531、第一固定限位槽311、第二夹持限位槽731以及第二固定限位槽331可以为弧形槽,当然也可以为方形槽,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来限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能够保证第一夹持限位槽531、第一固定限位槽311、第二夹持限位槽731以及第二固定限位槽331的形状和工件的形状相适配即可。
请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0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3,第一固定部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件 10,第一固定部31面向第一夹持部53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限位槽 311,第二固定部33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件10,第二固定部33面向第二夹持部7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限位槽331。
可以理解,在第一夹持工位和第二夹持工位需要具有较长的距离时,通过将固定件30设置为体积相对较小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3,使得该固定件30的生产材料可以得到降低,从而能够降低该固定件30的制造成本。而第一固定部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件 10和第二固定部33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件10,使得两个在发生较大的磨损时,可以将其从承载件10上拆卸下来,提高更换的便利性。其中,第一固定部31可以是通过螺钉、卡扣或者磁吸固定于承载件 10。同样的,第二固定部33也可以是通过螺钉、卡扣或者磁吸固定于承载件10。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承载件10凸设有两个限位块15,两个限位块15分别位于承载件10在垂直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转动面上的相对的两侧,两个限位块 15均抵接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
可以理解,通过两个限位块15可以对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的转动进行限位导向,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便第一夹持部53和第二夹持部73对工件的稳定夹持。其中,两个限位块15均呈长条状设置,其可以是和承载件10为一体结构。而转动面即垂直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的转动中心的平面,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于该平面内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主体部51设有第一夹持轴孔511,第二夹持主体部71设有第二夹持轴孔711,两个限位块15对应第一夹持轴孔511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轴孔151,并在对应第二夹持轴孔711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轴孔153;夹具还包括第一转轴91和第二转轴93,第一转轴91插入第一限位轴孔151和第一夹持轴孔511内,第二转轴93插入第二限位轴孔153 和第二夹持轴孔711内。
可以理解,将第一转轴91和第一夹持主体部51分开制造、第二转轴93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分开制造,在将第一夹持主体部51、第二夹持主体部71安装于承载件10时,再将插入第一限位轴孔151 和第一夹持轴孔511内、第二转轴93插入第二限位轴孔153和第二夹持轴孔711内。如此能够便于第一转轴91和第二转轴93的插入,从而提高该夹具组装的便利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夹持主体部51无需开设第一夹持轴孔511,该第一转轴91直接固定第一夹持主体部51,限位块15还设有连通第一限位轴孔151和外界的第一卡孔,此时第一转轴91通过该第一卡孔卡入第一限位轴孔 151内;而第二夹持主体部71也无需开设第二夹持轴孔711,该第二转轴93直接固定第二夹持主体部71,限位块15还设有连通第二限位轴孔153和外界的第二卡孔,此时第二转轴93通过该第二卡孔卡入第二限位轴孔153内。本申请对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与承载件10的具体转动方式不作限定,能够保证第一夹持主体部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可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主体部51远离伸缩件80 的一端和第一转轴9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夹持主体部51靠近伸缩件 80的一端和第一转轴91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持主体部71远离伸缩件80的一端和第二转轴9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夹持主体部71靠近伸缩件80的一端和第二转轴93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伸缩件80在驱动第一夹持主体部 51和第二夹持主体部71相对于承载件10转动时,可以降低所需要的驱动力。例如,在采用气缸作为伸缩件80时,可以直接选用功率相对较小的气缸,此时能够降低制造该夹具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安装于该机床本体的夹具,该夹具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机床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机床可以为铣扁机、开槽机以及钻孔机、攻牙机、倒角机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承载件;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一夹持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以及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工位,所述第二夹持件被驱动靠近所述固定件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相对两侧中另一侧;
所述夹具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伸缩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于所述承载件转动而靠近所述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
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所述伸缩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工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主体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主体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承载件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固定件相配和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工位,并可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部面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限位槽,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夹持限位槽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限位槽,并在对应所述第二夹持限位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限位槽和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工位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工位的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一固定部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固定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凸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承载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转动面上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均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设有第一夹持轴孔,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设有第二夹持轴孔,两个所述限位块对应所述第一夹持轴孔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轴孔,并在对应所述第二夹持轴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轴孔;
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所述第一限位轴孔和第一夹持轴孔内,所述第二转轴插入所述第二限位轴孔和第二夹持轴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部靠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远离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部靠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具,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机床本体。
CN202021060326.0U 2020-06-10 2020-06-10 夹具和机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00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0326.0U CN212600286U (zh) 2020-06-10 2020-06-10 夹具和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0326.0U CN212600286U (zh) 2020-06-10 2020-06-10 夹具和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0286U true CN21260028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03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00286U (zh) 2020-06-10 2020-06-10 夹具和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0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1534A (en) Detachable jaw for vise-like workholding apparatus
CN101176928A (zh) 电液伺服阀盖板的周向和轴向孔组合加工用钻模
CN212600286U (zh) 夹具和机床
CN201124254Y (zh) 电液伺服阀盖板孔组加工用钻模
CN217667175U (zh) 激光切割机
CN213592275U (zh) 刀具治具
CN210147495U (zh) 一种气缸体加工定位装置
CN217193324U (zh) 夹具和激光切割设备
CN210451955U (zh) 镗、铣刀置刀架
CN213164301U (zh) 一种下拉式夹具
CN213857495U (zh) 固定夹具和针阀式热流道加工设备
CN220740798U (zh) 一种v型定位夹具
CN216990422U (zh) 一种激光打标夹具
CN113579791B (zh) 定位工装
CN216264597U (zh) 钥匙胚切削夹具及切削设备
CN216263512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6904617U (zh) 装配工装
CN218487803U (zh) 用于压臂加工的柔性工装夹具
CN213437238U (zh) 一种镗刀夹块
CN219359142U (zh) 定位机构及加工装置
CN216227991U (zh) 一种推进器轮毂的加工定位车工夹具
CN213410206U (zh) 一种叉车式锻造设备
CN219704269U (zh) 一种用于锁扣件的夹具结构
CN218926295U (zh) 一种方料加工的新型三爪夹盘
CN219027249U (zh) 定位治具和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