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5646U -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5646U
CN212595646U CN202021225652.2U CN202021225652U CN212595646U CN 212595646 U CN212595646 U CN 212595646U CN 202021225652 U CN202021225652 U CN 202021225652U CN 212595646 U CN212595646 U CN 212595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cavity
communica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56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彦超
罗学东
董振
孙艳华
周超
单凯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s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s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s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s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56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5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5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5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外壳顶部的盖板,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物料进管与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出料口与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进料口与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由第一管道泵入冷凝机构中,经过冷凝机构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物料从反应釜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22002403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冷却装置,由盘管、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组成,盘管的盘绕圈数减少,总高度变低,述盘管为内盘管,其中内盘管的高度降低,盘管总长变短,粘附于盘管表面的胶粘剂减少,减少浪费,提高产量;但是,盘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的内部,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流动性较差,导致其内部物料冷却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另外,反应釜内壁一般为搪瓷材质,其内壁光滑,盘管不易固定,盘管故障后在反应釜内部不易维护。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冷却均匀,方便制造及维护的外降温反应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均匀,方便制造及维护的外降温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盖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分隔出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物料出管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所述外壳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的下方为回流腔;所述进料腔、出料腔均通过换热管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所述物料隔板下方的上隔板底部设置有冷却液隔板,所述冷却液隔板分隔出冷却进腔及冷却出腔,所述冷却进腔与所述冷却出腔之间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管与所述冷却进腔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与所述冷却出腔相连通。
所述物料隔板为中空板体结构。
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由第一管道泵入冷凝机构中,经过冷凝机构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
(2)物料从反应釜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
(3)通过对反应釜外部管路的改进,在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冷凝机构,不必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改造,方便生产及对冷凝机构进行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2中A-A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具有进料口101及出料口102;冷凝机构2,冷凝机构2具有外壳213及可拆卸设置在外壳213顶部的盖板205,外壳213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201及冷却液出管202,盖板205上设置有物料进管203及物料出管204,物料进管203与物料出管204之间通过换热管208连通;出料口102与物料进管203之间通过第一管道4连通,进料口101与物料出管204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5,第一管道4上设置有循环泵6;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1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6由第一管道4泵入冷凝机构2中,经过冷凝机构2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同时物料从反应釜1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1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1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冷凝机构2由冷却液进管201用于接收外部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外壳213内部与物料进行换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换热后的冷却液从冷却液出管202排出;通过对反应釜1外部管路的改进,在反应釜1的外部设置有冷凝机构2,不必对反应釜1内部进行改造,方便生产及对冷凝机构2进行检修维护。
如图2和3所示,外壳213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214,上隔板214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206分隔出进料腔210及出料腔211,物料进管203与进料腔210相连通,物料出管204与出料腔211相连通;外壳213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209,下隔板209的下方为回流腔212;进料腔210、出料腔211均通过换热管208与回流腔212连通;工作时物料从物料进管203进入进料腔210,再通过换热管208进行第一次换热后进入回流腔212,然后再进入换热管208进行第二次换热后进入出料腔211,最后从物料出管204排出。
物料隔板206下方的上隔板214底部设置有冷却液隔板207,冷却液隔板207分隔出冷却进腔215及冷却出腔216,冷却进腔215与冷却出腔216之间的底部相连通,冷却液进管201与冷却进腔215相连通,冷却液出管202与冷却出腔216相连通;工作时冷却液由冷却液进管201进入冷却进腔215,在冷却进腔215的内部与其内部的换热管208完成一次换热,然后冷却液进入冷却出腔216,在冷却出腔216的内部与其内部的换热管208完成另一次换热,然后冷却液由冷却液出管202排出;其中由冷却出腔216内部的冷却液由于经过了一次换热温度较高,对进入冷凝机构2的物料进行第一次换热,通过冷却进腔215内部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完成第二次换热,通过物料回流的结构设计,延长了换热时间,提高降温效果。
进一步的,物料隔板206为中空板体结构,物料隔板206焊接固定在上隔板214的顶部,物料隔板206与盖板205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物料隔板206中部具有中空夹层,减少出料腔211与进料腔210内的物料之间的热传递;另外,也可以将物料隔板206的中部夹层抽真空,更进一步的减少出料腔211与进料腔210内的物料之间的热传递。
盖板205与外壳213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盖板205可拆卸,便于对进料腔210及出料腔211的内部进行清理维护。
如图1所示,出料口102上连接有第一三通管3,第一三通管3上连接有第一阀门8及第一管道4,循环泵6与第一三通管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9,出料口102上连接有第二三通管7,第二三通管7通过第三阀门10与第二管道5连接;反应釜1的内部通过第二三通管7向其内部进料,反应过程中,关闭第一阀门8,开启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使物料在循环泵6的作用下循环进入冷凝机构2中进行冷却降温,反应完毕后,开启第一阀门8即可将反应后的物料排出,在进行不需要冷凝机构2介入的反应时,关闭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盖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
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分隔出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物料出管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所述外壳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的下方为回流腔;所述进料腔、出料腔均通过换热管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隔板下方的上隔板底部设置有冷却液隔板,所述冷却液隔板分隔出冷却进腔及冷却出腔,所述冷却进腔与所述冷却出腔之间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管与所述冷却进腔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与所述冷却出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隔板为中空板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
CN202021225652.2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Active CN212595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5652.2U CN2125956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5652.2U CN2125956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5646U true CN21259564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5652.2U Active CN2125956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5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490A1 (zh) 一种连续化反应器
CN206184438U (zh) 一种液相加氢反应器
CN109821492A (zh) 一种空心螺旋内加热叶片反应釜
CN212595646U (zh)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CN110201624A (zh) 一种用于合成反应的连续分段进料反应器
CN210357147U (zh) 恒温加热反应釜
CN106215830A (zh) 一种乙二醛氧化合成乙醛酸的反应装置
CN205517779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8389999U (zh) 一种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水解反应过程中冷却装置
CN212512594U (zh) 一种mtbe装置双效进料预热器
CN209810150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医药中间体生产用的反应釜
CN109464971A (zh) 一种液料混合冷却装置
CN110201625A (zh) 一种用于合成反应的连续分段进料螺旋管式反应器
CN203370551U (zh) 一种合成反应釜
CN206103912U (zh) 一种乙二醛氧化合成乙醛酸的反应装置
CN213590442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的散热装置
CN211246541U (zh) 一种皂脚和醋酸溶液反应系统
CN217830006U (zh) 一种酸碱中和反应釜用降温装置
CN218160527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锂电池用反应器
CN211585287U (zh) 一种换热稳定的重质纯碱结晶器
CN216321899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反应釜
CN214765500U (zh) 一种螺旋管式nmp反应床
CN204208545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反应釜系统
CN220091358U (zh)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CN214810817U (zh) 一种金属防锈涂料乳液温度控制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