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3853U - 进气道总成 - Google Patents

进气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3853U
CN212583853U CN202021574556.9U CN202021574556U CN212583853U CN 212583853 U CN212583853 U CN 212583853U CN 202021574556 U CN202021574556 U CN 202021574556U CN 212583853 U CN212583853 U CN 212583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shell
air inlet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45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忠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45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3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3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3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道总成,壳体的一侧面设置进气格栅,底面设置排气口;壳体内、位于进气格栅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挡水罩,挡水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外端部设置有排水阀;挡水罩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若干挡水板倾斜布置,相邻挡水板之间形成倾斜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罩在空气流入口处将绝大部分的水分拦截分离,空气流进入壳体内部空腔后进行流场重组,发生变向,产生旋流,进一步将空气流的中水分分离,水分离效率高,避免水分被吸入空气滤清器中,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进气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进气道总成。
背景技术
进气道作为内燃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进气系统中的初级过滤器,主要对进入发动机内部的气体进行水分分离,给发动机提供干燥的空气。
传统大马力自卸车在雨天环境,尤其是暴雨天气下作业时,其进气道总成的入口处的雨水不能及时被排除,会有雨水被吸入到空气滤清器内、打湿滤芯的滤纸,而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放大空气滤芯的颗粒透过率,从而造成发动机拉缸或者震动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大马力自卸车的进气道总成容易将雨水吸入空气滤清器,而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进气道总成,避免雨水被吸入空气滤清器,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气道总成,壳体的一侧面设置进气格栅,底面设置排气口,进气格栅、排气口导通壳体的内部空腔,壳体上位于进气格栅两侧的前、后壁面分别朝向内部空腔向内凹入形成有第二筋条、第三筋条,第二筋条与第三筋条相接触,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区域;壳体内、位于进气格栅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挡水罩,挡水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外端部设置有排水阀;挡水罩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若干挡水板倾斜布置,相邻挡水板之间形成倾斜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罩在空气流入口处将绝大部分的水分拦截分离,空气流进入壳体内部空腔后进行流场重组,发生变向,产生旋流,进一步将空气流的中水分分离,水分离效率高,避免水分被吸入空气滤清器中,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尤其在雨天环境、甚至暴雨天气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入口处的挡水罩及内部结构将空气流中的雨水及时排出后,给空气滤清器内提供干燥的空气,保证空气滤清器的正常运行,避免法定及拉缸或者震动熄火;适用于大马力自卸车在雨天环境的正常作业。壳体的前壁面上的第二筋条与后壁面上的第三筋条相接触,形成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结构,增加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强度,避免前后壁面之间发生塌陷变形,相互接触的第二筋条与第三筋条还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区域,进入内部空腔的空气流撞击到第二筋条、第三筋条表面上,气流流场进行重组,空气流发生变向,产生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流中的水分被分离至壳体的内壁面上,更利于将空气流中的水分分离,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提高空气流的水分分离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挡水罩的若干挡水板朝向进气格栅的外端部从上至下依次朝内缩入一定的距离。
若干挡水板的外端部连线朝向壳体的内部空腔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γ。
本实用新型的挡水罩的若干挡水板的前端部连线朝向壳体的内部空腔向内稍微倾斜一定的角度,即若干挡水板的外端部从上至下依次朝内缩入一定的距离,避免上一级挡水板滴落的水滴被下一级挡水板拦截、进而被吸入至壳体的内部空腔,保证各块挡水板上拦截的水分全部滴落至挡水罩底部、从排水口排出。
挡水板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若干挡水板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进气口沿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β,若干进气口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若干挡水板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若干进气口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更利于挡水板各部位的空气阻力分布均匀,气流进气过流面积最大化,降低流阻。
挡水罩的一侧面的下部设有凹槽,壳体的对应壁面形成有横筋,横筋凹入位于凹槽内。
壳体的前壁面形成有若干第一筋条;第二筋条凹入的高度大于第一筋条、横筋凹入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前、后壁面分别朝向内部空腔向内凹入形成有若干筋条结构,筋条结构可以增加前、后壁面的强度,避免吹塑成型时、前后壁面发生变形。
排气口的中央横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的中央、沿前后方向横置有加强筋,可以提排气口6的强度,避免排气口发生塌陷变形。
进气格栅上布置有若干叶片,叶片朝壳体的一侧壁面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叶片的内侧朝向壳体的左上方开口。
壳体对应进气格栅的一侧形成有台阶面,挡水罩设置于台阶面上方,挡水罩的一侧伸入位于壳体内,另一侧伸入位于进气格栅内,排水口位于挡水罩底部的最低点处、从壳体的台阶面及进气格栅底部伸出。
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位,右侧面设置有第三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第三安装位可以将进气道总成整体安装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合适位置,可以灵活、合理应用驾驶室后部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罩在空气流入口处将绝大部分的水分拦截分离,空气流进入壳体内部空腔后进行流场重组,发生变向,产生旋流,进一步将空气流的中水分分离,水分离效率高,避免水分被吸入空气滤清器中,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尤其在雨天环境、甚至暴雨天气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入口处的挡水罩及内部结构将空气流中的雨水及时排出后,给空气滤清器内提供干燥的空气,保证空气滤清器的正常运行,避免法定及拉缸或者震动熄火;适用于大马力自卸车在雨天环境的正常作业。壳体的前壁面上的第二筋条与后壁面上的第三筋条相接触,形成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结构,增加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强度,避免前后壁面之间发生塌陷变形,相互接触的第二筋条与第三筋条还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区域,进入内部空腔的空气流撞击到第二筋条、第三筋条表面上,气流流场进行重组,空气流发生变向,产生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流中的水分被分离至壳体的内壁面上,更利于将空气流中的水分分离,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提高空气流的水分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挡水罩的若干挡水板的前端部连线朝向壳体的内部空腔向内稍微倾斜一定的角度,即若干挡水板的外端部从上至下依次朝内缩入一定的距离,避免上一级挡水板滴落的水滴被下一级挡水板拦截、进而被吸入至壳体的内部空腔,保证各块挡水板上拦截的水分全部滴落至挡水罩底部、从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若干挡水板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若干进气口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更利于挡水板各部位的空气阻力分布均匀,气流进气过流面积最大化,降低流阻。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前、后壁面分别朝向内部空腔向内凹入形成有若干筋条结构,筋条结构可以增加前、后壁面的强度,避免吹塑成型时、前后壁面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的中央、沿前后方向横置有加强筋,可以提排气口6的强度,避免排气口发生塌陷变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第三安装位可以将进气道总成整体安装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合适位置,可以灵活、合理应用驾驶室后部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挡水罩的立体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安装位;3、进气格栅;4、叶片;5、排水阀;6、排气口;7、第一筋条;8、第二筋条;9、横筋;10、第三筋条;11、挡水罩;12、排水口;13、第二安装位;14、第三安装位;15、挡水板;16、进气口;17、凹槽;18、加强筋;19、台阶面;α、β、γ: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整体吹塑成型,其前、后、左、顶四个面为封闭面,其底面上开设排气口6,壳体1的下端部朝下延伸出一定的长度,在壳体1的形成有台阶面19,壳体1的右侧面、位于台阶面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格栅3,进气格栅3、排气口6导通壳体1的内部空腔;如图2所示,壳体1内、位于进气格栅3的内侧固定设置挡水罩11,挡水罩11设置于台阶面19上方,挡水罩11的右部伸入位于进气格栅3内,左部伸入位于壳体1内,挡水罩11的底部朝下伸出有排水口12,如图2、图3所示,排水口12从壳体1的台阶面19及进气格栅3底部伸出,伸出的外端部装设有排水阀5。如图1所示,进气格栅3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叶片4,叶片4朝壳体1的后壁面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叶片4的内侧朝向壳体1的左上方开口,可以引导空气流朝向壳体1的左上方进入壳体1的内部空腔。
如图1-图4所示,壳体1的前、后壁面分别朝向内部空腔向内凹入形成有若干筋条结构,筋条结构可以增加前、后壁面的强度,避免吹塑成型时、前后壁面发生变形。如图1、图3所示,壳体1的前壁面形成有若干第一筋条7、第二筋条8、横筋9,如图4、图5所示,第二筋条8凹入的高度大于第一筋条7、横筋9凹入的高度;如图2、图4、图5所示,壳体1的后壁面形成有第三筋条10,第三筋条10与前壁面上的第二筋条8相接触,形成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结构,增加前后壁面之间的支撑强度,避免前后壁面之间发生塌陷变形,相互接触的第二筋条8与第三筋条10还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区域,进入内部空腔的空气流撞击到第二筋条8、第三筋条10表面上,气流流场进行重组,空气流发生变向,产生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流中的水分被分离至壳体1的内壁面上,更利于将空气流中的水分分离,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提高空气流的水分分离效率。
如图3所示,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位2,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位13,右侧面、位于排水阀5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安装位14,通过第一安装位2、第二安装位13、第三安装位14可以将进气道总成整体安装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合适位置,可以灵活、合理应用驾驶室后部的安装空间。
如图4、图5所示,排气口6的中央、沿前后方向横置有加强筋18,可以提排气口6的强度,避免排气口6发生塌陷变形。
如图6所示,挡水罩11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15,相邻挡水板15之间形成进气口16,排水口12位于挡水罩11底部的最低点处,保证被挡水罩11拦截的水分全部从排水口12排出,避免水分沉积;挡水罩11前侧面的下部设有凹槽17,如图5所示,壳体1的横筋9凹入位于凹槽17内,对挡水罩11起定位作用,避免安装错位。如图2、图6所示,挡水板15为倾斜布置的弧形板,形成倾斜的进气口16,空气流流过挡水罩11时,若干倾斜的挡水板15将空气流中的绝大部分水分拦截分离,水分离效率高,避免水分被吸入空气滤清器中,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如图2所示,挡水板15的弧形两端之间的弦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范围为45°~75°,若干挡水板15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即最上方挡水板15的α角度最小,最下方挡水板15的α角度最大;进气口16沿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β,β的角度范围为55°~70°,若干进气口16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若干挡水板15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若干进气口16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更利于挡水板15各部位的空气阻力分布均匀,气流进气过流面积最大化,降低流阻。若干挡水板15的朝向进气格栅3的外端部连线朝向壳体1的内部空腔向内稍微倾斜一定的角度γ,γ的角度范围为0°<γ≤2°,即若干挡水板15的外端部从上至下依次朝内缩入一定的距离,避免上一级挡水板15滴落的水滴被下一级挡水板15拦截、进而被吸入至壳体1的内部空腔,保证各块挡水板15上拦截的水分全部滴落至挡水罩11底部、从排水口12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空气从进气格栅3进入壳体1内,挡水罩11的若干挡水板15将空气中的水分阻挡分离,被分离的水分沿挡水板15下滑、滴落汇集至挡水罩11底部的排水口12,从排水阀5排出;经挡水罩11将水分分离后的空气流从挡水罩11的若干进气口16进入壳体1的内部空腔,从排气口6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罩11在空气流入口处将绝大部分的水分拦截分离,空气流进入壳体1内部空腔后进行流场重组,发生变向,产生旋流,进一步将空气流的中水分分离,水分离效率高,避免水分被吸入空气滤清器中,确保滤芯的过滤效率;尤其在雨天环境、甚至暴雨天气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入口处的挡水罩11及内部结构将空气流中的雨水及时排出后,给空气滤清器内提供干燥的空气,保证空气滤清器的正常运行,避免法定及拉缸或者震动熄火;适用于大马力自卸车在雨天环境的正常作业。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进气道总成,壳体(1)的一侧面设置进气格栅(3),底面设置排气口(6),进气格栅(3)、排气口(6)导通壳体(1)的内部空腔,其特征在于:
壳体(1)上位于进气格栅(3)两侧的前、后壁面分别朝向内部空腔向内凹入形成有第二筋条(8)、第三筋条(10),第二筋条(8)与第三筋条(10)相接触,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区域;
壳体(1)内、位于进气格栅(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挡水罩(11),挡水罩(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2),排水口(12)的外端部设置有排水阀(5);
挡水罩(11)上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15),若干挡水板(15)倾斜布置,相邻挡水板(15)之间形成倾斜的进气口(1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挡水罩(11)的若干挡水板(15)朝向进气格栅(3)的外端部从上至下依次朝内缩入一定的距离。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若干挡水板(15)的外端部连线朝向壳体(1)的内部空腔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γ。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挡水板(15)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若干挡水板(15)的α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进气口(16)沿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β,若干进气口(16)的β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挡水罩(11)的一侧面的下部设有凹槽(17),壳体(1)的对应壁面形成有横筋(9),横筋(9)凹入位于凹槽(17)内。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壁面形成有若干第一筋条(7);第二筋条(8)凹入的高度大于第一筋条(7)、横筋(9)凹入的高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排气口(6)的中央横置有加强筋(18)。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进气格栅(3)上布置有若干叶片(4),叶片(4)朝壳体(1)的一侧壁面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叶片(4)的内侧朝向壳体(1)的左上方开口。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对应进气格栅(3)的一侧形成有台阶面(19),挡水罩(11)设置于台阶面(19)上方,挡水罩(11)的一侧伸入位于壳体(1)内,另一侧伸入位于进气格栅(3)内,排水口(12)位于挡水罩(11)底部的最低点处、从壳体(1)的台阶面(19)及进气格栅(3)底部伸出。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安装位(2),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位(13),右侧面设置有第三安装位(14)。
CN202021574556.9U 2020-08-03 2020-08-03 进气道总成 Active CN212583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556.9U CN212583853U (zh) 2020-08-03 2020-08-03 进气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556.9U CN212583853U (zh) 2020-08-03 2020-08-03 进气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3853U true CN212583853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4556.9U Active CN212583853U (zh) 2020-08-03 2020-08-03 进气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3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941A (zh) * 2022-09-21 2022-11-25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941A (zh) * 2022-09-21 2022-11-25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
CN115387941B (zh) * 2022-09-21 2024-01-05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133323A (en) Air cleaning device
CN212583853U (zh) 进气道总成
CN111622874A (zh) 汽车进气道总成
CN212583852U (zh) 进气道总成的挡水罩
CN212202300U (zh) 汽车进气道总成
CN112901382A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高效排水进气系统
CN212429052U (zh) 进气道总成的挡雨罩
CN208682829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的新风口
CN216278207U (zh) 一种车用egr系统除水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CN213928591U (zh) 分水进气道
CN220487742U (zh) 一种除水高位进气道总成
CN202732071U (zh) 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CN207311046U (zh) 一种防水侧围通风器
CN215106956U (zh) 一种挡雨风帽和排气系统
CN220059755U (zh) 一种适用于汽油发电机的旋风空滤器
CN114794968A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21074461U (zh) 一种进气道总成及车辆
CN110925122A (zh) 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
CN207212533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
CN210829482U (zh) 一种箱式发电机鸟翅膀式进气格栅结构
CN113202662B (zh) 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CN211715240U (zh) 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
CN214787753U (zh) 进气管总成
CN218293733U (zh) 进气管和车辆
CN217501834U (zh) 涉水喉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