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9922U - 自动售货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售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9922U
CN212569922U CN202021468038.9U CN202021468038U CN212569922U CN 212569922 U CN212569922 U CN 212569922U CN 202021468038 U CN202021468038 U CN 202021468038U CN 212569922 U CN212569922 U CN 212569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receiving
frame
cargo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80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逢博
谢宏伟
李泉
张政民
宫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80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9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9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9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内的货架和递送装置、以及设置于机柜外的出货装置;递送装置能在货架和出货装置之间递送货物;机柜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出货装置包括框架和接货件,框架与机柜固定连接,框架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开设有与机柜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接货件具有邻近于第一开口的第一端和邻近于第二开口的第二端,接货件与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当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第一端高于第二端。该自动售货机便于用户取走货物,提高了取货效率,还能避免用户误碰机柜内的递送装置,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机用于自动售卖货物,能够24小时无人售货,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关技术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机柜,以及设置于机柜内的货架和递送装置,机柜的表面设置取货口,递送装置能够在自动售货机的货架和取货口之间递送货物,在递送装置出货时,递送装置与取货口相对,递送装置上的闸门打开出货口,人手即可从取货口伸入递送装置,取出递送装置内的货物;但是人手伸入递送装置内取货的操作费时费力,并且人手容易误碰递送装置内的其他部件而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其能够便于用户取走货物,且能够提高用户取走货物的效率,还能避免用户人手误碰机柜内的递送装置,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其包括机柜、货架、递送装置和出货装置,货架和递送装置设置于机柜内部,出货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机柜外部;货架用于存放货物,递送装置用于在货架和出货装置之间递送货物;其中,机柜的侧壁开设有与机柜的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出货装置包括框架和接货件,框架与机柜固定连接,框架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开设有与机柜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接货件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接货件具有邻近于第一开口的第一端和邻近于第二开口的第二端,接货件与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当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当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第一端高于第二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货装置还包括转轴,接货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面,支撑架通过转轴与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架能够绕转轴转动,以使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或第一接货位置;支撑面设置于支撑架,用于接收递送装置递送的货物;当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支撑面向机柜的内部倾斜;当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支撑面向机柜的外部倾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货件还包括多个输送辊,多个输送辊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且多个输送辊依次平行地排布,共同组成支撑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和/或,支撑架设置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共同形成支撑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第一方向排布,支撑架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均位于底板的上方,且均与底板呈夹角连接;第一挡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挡板设置于底板邻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两个第二挡板分别与第一挡板的两端呈夹角连接,且两个第二挡板的长度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角度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货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件,电机设置于框架上,传动件传动连接于接货件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且传动件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接货件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之间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件包括齿轮,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齿轮设置有驱动槽,接货件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与接货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驱动轴与驱动槽插接;当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转动时,驱动槽通过驱动轴带动接货件在第一出货位置和第一接货位置之间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容纳腔,接货件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电机和齿轮均设置于第一侧壁背离第二侧壁的一侧,且第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为以接货件的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弧槽;驱动轴穿过限位槽与驱动槽插接;当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驱动轴位于限位槽的第一端;当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驱动轴位于限位槽的第二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货装置还包括闸门机构,闸门机构还包括闸门,闸门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开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闸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闸门包括拍打门,拍打门与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弹性件连接于拍打门和框架之间,用于使拍打门具有向关闭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框架还设置有限位件;当拍打门位于关闭位置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拍打门与限位件抵接,限位件用于阻止拍打门继续转动;递送装置包括货斗,货斗能够在货架和出货装置之间递送货物,且货斗具有与货架相对的第二接货位置和与出货装置相对的第二出货位置;当货斗位于第二接货位置时,货斗能够接收货架输出的货物;当货斗位于第二出货位置时,货斗能够驱动拍打门转动至打开位置,并能够将其接收的货物递送至接货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售货机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机柜、货架、递送装置和出货装置,货架和递送装置设置于机柜内部,出货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机柜外部;货架用于存放货物,递送装置用于在货架和出货装置之间递送货物;其中,机柜的侧壁开设有与机柜的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出货装置包括框架和接货件,框架与机柜固定连接,框架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开设有与机柜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接货件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接货件具有邻近于第一开口的第一端和邻近于第二开口的第二端,接货件与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当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当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第一端高于第二端。由于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接货件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接货件上支撑的货物朝向机柜的外部,进而便于用户从出货装置的接货件上取走货物,且货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向第二开口,进而更加便于用户取走出货装置内的货物,且能够提高取走货物的效率,还能避免用户的手伸入机柜内部误碰递送装置,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售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售货机在售卖货物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件位于第一出货位置,且货斗位于第二接货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其中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且货斗位于第二接货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件位于第一接货位置、货斗位于第二出货位置、且翻转体位于第三出货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开口打开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封闭的示意图。
图标:010-自动售货机;100-机柜;110-货架;111-货道;120-递送装置;130-货斗;131-入货口;132-出货口;133-第一支撑架;134-翻转体;135-第二输送机构;136-第一输送组件;137-第二输送组件;140-第一开口;200-出货装置;210-框架;211-容纳腔;212-第二开口;213-第一侧壁;214-第二侧壁;215-顶壁;216-限位槽;220-接货件;221-转轴;230-第二支撑架;231-支撑面;232-输送辊;233-支撑板;234-第一板;235-第二板;236-输送辊组件;241-底板;242-第一挡板;243-第二挡板;244-容纳空间;250-驱动组件;251-第二电机;252-传动件;253-第一齿轮;254-第二齿轮;255-齿轮轴;256-传动轴;257-驱动槽;258-驱动轴;260-闸门机构;261-闸门;262-拍打门;263-弹性件;264-枢接轴;265-限位件;300-接货机器人;400-检测组件;410-检测件;421-第一传感器;422-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术语“第一方向”为图中ab箭头的方向,术语“第二方向”为图中cd箭头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售货机0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售货机010在售卖货物时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且货斗130位于第二接货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010,其包括机柜100、货架110、递送装置120和出货装置200,货架110和递送装置120设置于机柜100的内部,出货装置200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机柜100的外部;货架110用于存放货物,递送装置120用于在货架110和出货装置200之间递送货物;其中,机柜100的侧壁开设有与机柜100的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140;出货装置200包括框架210和接货件220,框架210和机柜100固定连接,框架210设置有容纳腔211,容纳腔211开设有与机柜10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212,且第一开口140与容纳腔211连通;接货件220设置于容纳腔211的底部,接货件220具有邻近于第一开口140的第一端和邻近于第二开口212的第二端,接货件220与框架210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本实施例中,出货装置200全部位于机柜100的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出货装置200还可以嵌在第一开口140处,部分位于机柜100的外部。
本实施例的自动售货机010在出货时,接货件220转动至第一接货位置,由递送装置120接收货架110输出的货物,再由递送装置120将其接收的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的接货件220接收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用户能够从出货装置200取货,且出货装置200的接货件220接收货物后,接货件220切换至第一出货位置,接货件220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接货件220上支撑的货物朝向机柜100的外部,进而便于用户从出货装置200的接货件220上取走货物,且货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向第二开口212,进而更加便于用户取走出货装置200内的货物,且能够提高取走货物的效率,还能避免用户的手伸入机柜100内部误碰递送装置120,降低安全隐患。
在递送装置120将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之前,接货件220切换至第一接货位置,接货件220的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以便于确保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能够顺利的进入出货装置200的容纳腔211内,且由接货件220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自动售货机010出货时,可以由用户直接取走出货装置200的第二开口212递出的货物,也可以由接货机器人300从第二开口212取走出货装置200递出的货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2,货架110包括多个货道111,每个货道111均能够用于存放货物。为了使货道111内存放的货物能够顺利地被递送至递送装置120,每个货道111内均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图未示出),用于将货道111内存放的货物朝向货道111的出口输送,以使货道111内的货物能够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递送装置12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推板机构、传送带机构等各种与相关技术类似的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递送装置120包括货斗130和与货斗130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图未示出),货斗130具有与货架110相对的第二接货位置和与出货装置200相对的第二出货位置;当货斗130位于第二接货位置时,货斗130能够接收货架110输出的货物;当货斗130位于第二出货位置时,货斗130能够将其接收的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驱动机构与货斗13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货斗130在第二接货位置和第二出货位置之间移动。
请继续参照图2,货斗130具有入货口131和出货口132,货架110输送至货斗130的货物能够从入货口131进入货斗130内部,货斗130内装载的货物能够从出货口132被递送至出货装置200。
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其中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货斗130位于第二接货位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货斗130位于第二出货位置、且翻转体134位于第三出货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请参照图3至图5,货斗130包括第一支撑架133和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33的翻转体134,翻转体134具有第三接货位置和第三出货位置;当货斗130位于第二接货位置,且翻转体134位于第三接货位置时,翻转体134能够接收货架110输出的货物;当货斗130位于第二出货位置,且翻转体134位于第三出货位置时,货斗130内被翻转体134支撑的货物能够被递送至出货装置200。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递送装置120还包括设置于货斗130内部的第二输送机构135,第二输送机构135能够接收货架110输出的货物,还能够将接收的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
第二输送机构135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选地,第二输送机构135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136和第二输送组件137,且第一输送组件136和第二输送组件137均设置于翻转体134;当货斗130位于第二接货位置,且翻转体134位于第三接货位置时,第一输送组件136组件能够接收货架110输出的货物,且能够将其接收的货物输送至货斗130内部;货斗130位于第二出货位置,且翻转体134位于第三出货位置时,由第一输送组件136支撑的货物随着翻转体134的转动移动至第二输送组件137,由第二输送组件137支撑,且在货物由第二输送组件137支撑时,第二输送组件137能够将货物输送至出货装置200。
可选地,第二输送机构135包括一个设置于翻转体134的输送组件,输送组件能够接收从入货口131进入货斗130的物品,并对进入货斗130内的货物进行支撑,且输送组件还能够将由其支撑的货物经出货口132递送至出货装置200。
可选地,在第二输送机构135仅包括一个输送组件的实施方式中,翻转体134可以固定设置于货斗130的第一支撑架133内部。
可选地,货斗130内部不设置第二输送机构135,当翻转体134转动至第三出货位置时,翻转体134朝向出货装置200向下倾斜,货物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翻转体134滑动至出货装置200。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136和第二输送组件137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输送带组件、输送辊组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与货斗130的第一支撑架133传动连接,以驱动货斗130在第二接货位置和第二出货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传送带机构、传送链机构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均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框架210与机柜100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出货装置200还包括转轴221,接货件220包括支撑架(下文称第二支撑架230)和支撑面231,第二支撑架230通过转轴221与框架2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撑架230能够绕转轴221转动,以使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或第一接货位置;支撑面231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用于接收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支撑面231向机柜100的内部倾斜;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支撑面231向机柜100的外部倾斜。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在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使得接货件220的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进而确保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能够顺利的进入出货装置200的容纳腔211,并由支撑面231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在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使支撑面231支撑的货物朝向机柜100外部,并使得货物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向第二开口212滑动,进而便于用户取走出货装置200内的货物。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架230包括靠近第一开口140的第一端和靠近第二开口212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架230的第二端通过转轴221与框架2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撑架230的第一端能够绕转轴221转动,以使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或第一出货位置,进而便于利用接货件220接收货斗130输出的货物,并将接货件220接收的货物递送至机柜100外部。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230包括底板241,接货件220还包括多个输送辊232,多个输送辊232均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且均位于底板241的上方,多个输送辊232依次平行的排布,共同组成支撑面231;即多个输送辊232能够共同支撑货物。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40和第二开口212沿第一方向排布,输送辊232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如此设置,当接货件220切换至第一出货位置时,支撑面231支撑的货物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顺利的在多个输送辊232的表面向第二出口的方向移动;且由于输送辊23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当货物在支撑面231滑动时,与货物接触的输送辊232均能发生转动,以减小货物与支撑面231之间的摩擦,进而使得货物能够更加顺畅的向第二开口212移动。
第一方面和第二方向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角度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角度可以是88°、93°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接货件220还包括第一电机(图未示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多个输送辊2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个输送辊232同时自转。如此设置,可以在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利用多个输送辊232同步自转,带动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顺利进入容纳腔211,还可以在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同时利用货物的自重以及多个输送辊232同步自转的双重作用确保货物朝向第二开口212移动,以便于用户取走货物。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6,接货件220包括多个输送辊组件236,沿第二方向,多个输送辊组件236依次并排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每个输送辊组件236均包括两个支撑板233和多个输送辊232,沿第二方向,多个支撑板233均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每个输送辊组件236中的各个输送辊2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支撑板233可转动地连接,且每个输送辊组件236中的多个输送辊232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如此设置,可以在装配接货件220时,将各个输送辊组件236装配好之后,再将各个输送辊组件236作为整体模块装配于第二支撑架230,进而使得接货件220的装配起来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6,上述输送辊组件236设置于底板241的上表面;具体地,各个支撑板233均与底板2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再进一步地,支撑板233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支撑板233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234和第二板235,第二板235与第二支撑架230的底板2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输送辊232与第一板23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板234和第二板235的夹角角度可以是90°、87°、92°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二板235与底板241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货件220不包括输送辊232,第二支撑架230的底板241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231,即底板241的上表面用于支撑货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货件220包括多个滚珠,多个滚珠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上,且多个滚珠共同形成支撑面231,货物落在由多个滚珠形成的支撑面231上,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的同时各滚珠滚动,进一步确保货物朝向第二开口212移动,以便于用户取走货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货件220还包括带输送组件(图未示出)和第一电机(图未示出),带输送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带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带轮和由两个带轮支撑的输送带,两个带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30或框架210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带轮中的其中一个带轮传动连接,位于两个带轮之间的输送带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231。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230还包括第一挡板242和两个第二挡板243,第一挡板242和两个第二挡板243均位于底板241的上方,且均与底板241呈夹角连接;第一挡板242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挡板242设置于底板241邻近第一开口140的一端,两个第二挡板243分别与第一挡板242的两端呈夹角连接,且两个第二挡板243的长度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底板241、第一挡板242和两个第二挡板243共同围成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244,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接货件220的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递送装置120递送至出货装置200的货物可以落在容纳空间244,第一挡板242和两个第二挡板243能够防止货物从支撑面231滑落,进而提高接货件220支撑货物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242和第二挡板243与底板241的夹角角度、以及第一挡板242和第二挡板243的夹角角度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90°、85°、95°、10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242和第二挡板243与底板241的连接方式、第一挡板242和第二挡板243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一体成型、焊接、卡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出货装置200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转轴221,两个转轴221与两个第二挡板243一一对应地设置,即两个转轴221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挡板243和框架210之间,以提高第二支撑架230与框架210可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200在第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的出货装置200还包括驱动组件250,驱动组件250包括电机(下文称第二电机251)和传动件252,第二电机251设置于框架210上,传动件252传动连接于接货件220和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之间,且传动件252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接货件220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之间转动。如此设置,即可灵活的利用第二电机251驱动传动件252带动接货件220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之间切换,以确保接货件220能够顺利地接收递送装置120递送的货物,并在接货件220接收到货物之间,将接货件220切换至第一出货位置,以供用户取走货物。
传动件252包括齿轮(下文称第一齿轮253),第一齿轮253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齿轮253设置有驱动槽257,具体地,第一齿轮253的端面开设有驱动槽257;接货件220设置有驱动轴258,驱动轴258与接货件220的转轴221轴线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二支撑架230设置有驱动轴258,驱动轴258与转轴221间隔设置;驱动轴258与驱动槽257插接;当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253转动时,驱动槽257随第一齿轮253同步转动,驱动槽257通过驱动轴258带动接货件220转动,即驱动槽257的槽壁能够与驱动轴258抵接,以带动第二支撑架230转动,以使接货件220在第一出货位置和第一接货位置之间转动。
上述驱动槽25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齿轮253的径向一致;当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253转动时,驱动轴258与驱动槽257远离第一齿轮253的转动轴线的一端抵接,以便于在驱动槽257随第一齿轮253同步转动时,由驱动槽257带动驱动轴258驱动第二支撑架230转动,使得接货件220在第一出货位置和第一接货位置之间转动。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6和图7,沿转轴221的轴线,第二支撑架230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258,传动件252包括传动轴256、两个第一齿轮253以及两个第二齿轮254;其中,两个第二齿轮254固定套设于传动轴256的两端,两个第一齿轮253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254啮合,且两个第一齿轮253上设置的驱动槽257分别与第二支撑架230设置的两个驱动轴258插接;如此设置,可以由第二支撑架230的两端驱动第二支撑架230装置,以使接货件220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切换时的运动更加平稳。
再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与两个第一齿轮253中的其中一个传动连接。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0包括两个第二电机251,两个第二电机251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253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253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可以通过蜗轮蜗杆组件传动连接,或者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253同轴固定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轴258与第二支撑架230的第二挡板243背离容纳空间244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一体成型、焊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30设置有长槽(图未示出),驱动组件250包括电磁铁(图未示出),电磁铁包括衔铁、线圈和弹簧;当电磁铁断电时,在弹簧的作用衔铁位于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两个中的一个;当电磁铁通电时,衔铁克服弹簧的弹力运动至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两个中的另一个;衔铁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够带动接货件220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之间转动。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框架2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之间形成容纳腔211,接货件220设置于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之间,第二电机251和第一齿轮253均设置于第一侧壁213背离第二侧壁214的一侧,其中,第一齿轮253通过齿轮轴255与第一侧壁213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电机251的壳体与第一侧壁213固定连接;第一侧壁213上设置有限位槽216,限位槽216为以接货件220的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弧槽,具体地,限位槽216为以转轴221为圆心的圆弧槽;驱动轴258穿过限位槽216与驱动槽257插接;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驱动轴258位于限位槽216的第一端;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驱动轴258位于限位槽216的第二端。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驱动轴258稳定地沿限位槽216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接货件220稳定地在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之间转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限位槽21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制驱动轴258的移动范围,进而限制接货件220的转动范围,避免接货件220在转动时越过第一接货位置或第一出货位置,进而确保接货件220接货和出货的稳定性。
可选地,框架210还包括顶壁215,顶壁215同时与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连接,顶壁215、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之间共同围成容纳腔211;顶壁215的一端、第一侧壁213的一端和第二侧壁214的一端均与机柜100的外壁固定连接,并围设在第一开口140,以使第一开口140与容纳腔211连通;顶壁215的远离机柜100的一端、第一侧壁213的远离机柜100的一端以及第二侧壁214的远离机柜100的一端共同围成第二开口212。
需要说明的是,顶壁215、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与机柜100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货装置200在第二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8,出货装置200还包括检测组件400,检测组件400包括检测件410、第一传感器421和第二传感器422,第一传感器421和第二传感器422设置于框架210上,检测件410设置于接货件220或传动件252;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时,检测件410与第一传感器421配合,而与第二传感器422分离,第一传感器421输出第一检测信号,例如高电平,第二传感器422输出第二检测信号,例如低电平;当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时,检测件410与第二传感器422配合,第一传感器421输出第二检测信号,例如低电平,第二传感器422输出第一检测信号,例如高电平。如此设置,根据第一传感器421和第二传感器422输出的信号,可以准确的掌握接货件220是否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或第一出货位置,进而确保接货件220接货和出货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检测件410与第一齿轮253固定连接,当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253转动时,带动检测件410同步转动,以使检测件410能够转动至于第一传感器421配合或与第二传感器422配合,进而检测接货件220是位于第一接货位置或第一出货位置。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件410可以固定连接于框架210的第一侧壁213或第二侧壁214,或者检测件410还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254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421和第二传感器422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可以是光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的出货装置200还包括闸门机构260,闸门机构260包括闸门261,闸门261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开口140;如此设置,可以在有用户购买商品,且递送装置120将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时,才打开第一开口140,进而避免不法分子盗取机柜100内的商品。
闸门261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选地,请参照图9和图10,闸门261包括拍打门262,闸门机构260还包括弹性件263,拍打门262与框架210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具体地,拍打门262通过枢接轴264与框架210可转动地连接;弹性件263连接于拍打门262和框架210之间,用于使拍打门262始终具有向关闭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框架210还设置有限位件265;当拍打门262位于关闭位置时,在弹性件263的作用,拍打门262与限位件265抵接,限位件265用于阻止拍打门262继续转动;当货斗130位于第二出货位置时,货斗130能够驱动拍打门262转动至打开位置,并能够将其接收的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200。这样一来,利用货斗130移动至第二出货位置即可使拍打门262切换至打开位置,且货斗130离开第二出货位置时,拍打门262可以在弹性件263的作用下即可切换至关闭位置,进而不需要格外设置动力装置驱动拍打门262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一方面节省成本,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提高出货效率。
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9和图10,闸门机构260包括两个拍打门262和两个弹性件263,框架210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265,两个拍打门262分别通过两个枢接轴264与框架210枢接;当两个拍打门26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两个拍打门262并列排布,以共同关闭第一开口140;当两个拍打门262均位于打开位置时,两个拍打门262共同打开第一开口140;两个弹性件263分别连接于两个拍打门262和框架210之间,用于使两个拍打门262均始终具有向关闭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并能够在弹性件263的作用下使得对应的拍打门262能够与各自对应限位件265抵接,以使两个拍打门262稳定地停留在关闭位置,即可确保自动售货机010的防盗性。
进一步地,当货斗130移动至第二出货位置,且与第一开口140相对,且翻转体134由第三接货位置转动至第三出货位置时,翻转体134与位于位于关闭位置的两个拍打门262抵接,并驱动两个拍打门262转动至打开位置,翻转体134上支撑的货物即可通过第一开口140进入出货装置200。
弹性件26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弹性件263可以是扭簧,扭簧套设于枢接轴264,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拍打门262抵接,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框架210抵接;或者,弹性件263还可以是拉簧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枢接轴264可以与第一侧壁213、第二侧壁214或机柜100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限位件265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框架210的限位杆、限位块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闸门机构260包括第三电机(图未示出),闸门261与框架210滑动连接,且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闸门261相对于框架210滑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一开口140。在其他实施例中,闸门261与框架210可转动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闸门261相对于框架210转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一开口140。
本实施例的自动售货机010出货的工作原理包括:驱动递送装置120的货斗130移动至第二接货位置,货架110的货道111内的货物被输送至货斗130内,再驱动货斗130移动至第二出货位置;然后将翻转体134切换至第三出货位置,打开第一开口140,翻转体134支撑的货物被递送至出货装置200,由位于第一接货位置的接货件220支撑;然后切换接货件220至第一出货位置,接货件220上支撑的货物向第二开口212移动,以便于用户从第二开口212取走货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010在出货时,接货件220位于第一出货位置,接货件220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接货件220上支撑的货物朝向机柜100的外部,进而便于用户从出货装置200的接货件220上取走货物,且货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向第二开口212,进而更加便于用户取走出货装置200内的货物,且能够提高取走货物的效率,还能避免用户的手伸入机柜100内部误碰递送装置120,降低安全隐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货架、递送装置和出货装置,所述货架和所述递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柜内部,所述出货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机柜外部;所述货架用于存放货物,所述递送装置用于在所述货架和所述出货装置之间递送货物;其中,
所述机柜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机柜的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出货装置包括框架和接货件,所述框架与所述机柜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开设有与所述机柜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接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接货件具有邻近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端和邻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端,所述接货件与所述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货位置和第一出货位置;
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不高于所述第二端;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出货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接货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面,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架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出货位置或第一接货位置;
所述支撑面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用于接收所述递送装置递送的货物;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货位置时,所述支撑面向所述机柜的内部倾斜;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出货位置时,所述支撑面向所述机柜的外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货件还包括多个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且多个所述输送辊依次平行地排布,共同组成所述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支撑面;和/或,
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共同形成所述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均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均与所述底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邻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呈夹角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角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接货件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且所述传动件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接货件在所述第一接货位置和所述第一出货位置之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设置有驱动槽,所述接货件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接货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槽插接;当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驱动槽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接货件在所述第一出货位置和所述第一接货位置之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接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以所述接货件的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弧槽;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驱动槽插接;
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货位置时,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端;当所述接货件位于所述第一出货位置时,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闸门机构,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闸门,所述闸门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闸门包括拍打门,所述拍打门与所述框架可转动地连接,且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拍打门和所述框架之间,用于使所述拍打门始终具有向所述关闭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所述框架还设置有限位件;当所述拍打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拍打门与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阻止所述拍打门继续转动;
所述递送装置包括货斗,所述货斗具有与所述货架相对的第二接货位置和与所述出货装置相对的第二出货位置;当所述货斗位于所述第二接货位置时,所述货斗能够接收所述货架输出的货物;当所述货斗位于所述第二出货位置时,所述货斗能够驱动所述拍打门转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并能够将其接收的货物递送至所述接货件上。
CN202021468038.9U 2020-07-22 2020-07-22 自动售货机 Active CN212569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038.9U CN212569922U (zh) 2020-07-22 2020-07-22 自动售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038.9U CN212569922U (zh) 2020-07-22 2020-07-22 自动售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9922U true CN21256992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8038.9U Active CN212569922U (zh) 2020-07-22 2020-07-22 自动售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9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9691A (zh) * 2021-12-21 2022-05-03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自动推送装置、售货柜及出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9691A (zh) * 2021-12-21 2022-05-03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自动推送装置、售货柜及出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9230B2 (en) Product delivery and discharge system for a vending machine
JP4910481B2 (ja) 錠剤充填装置
US11640743B2 (en) Cabinet and vending machine
CN113763628B (zh) 一种取货装置、自动售货机及自动售货系统
CN109035571A (zh) 托盘、售货设备以及出货方法
CN108074341B (zh) 自动售卖机的商品储存机构以及该商品储存机构的出货装置
CN212569922U (zh) 自动售货机
CN111833520B (zh) 出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214042441U (zh) 一种层板装置和自动售货机
CN110796786A (zh) 一种出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110796795A (zh) 自动售货机
CN210155773U (zh)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自动售货机
CN111839020B (zh) 自提柜
CN210593683U (zh) 货柜
JP3524777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210199865U (zh) 货斗和自动售货机
CN212061305U (zh) 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110660157B (zh) 自动售货机
JP3468083B2 (ja) 自動販売機
CN210666975U (zh) 一种贩售机
JP347509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WO2020024940A1 (zh) 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213241353U (zh) 取货装置和货柜
WO2021057631A1 (zh) 货斗和自动售货机
CN112907823B (zh) 一种智能货斗及其自动售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