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5990U -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990U
CN212555990U CN202021399936.3U CN202021399936U CN212555990U CN 212555990 U CN212555990 U CN 212555990U CN 202021399936 U CN202021399936 U CN 202021399936U CN 212555990 U CN212555990 U CN 212555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rocket
chassis
heat preservation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99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南
白晓明
李学军
邢立成
覃艳明
董贺明
曹静蕾
刘沙沙
和锋
郑海洋
张广潭
苑喜斌
贾强乐
王磊
常立辉
汪睿超
李彬
李召飞
李雨中
马广杰
奚云鹏
张晓刚
张胜伟
张勋榜
张志超
闫亮
赵岩
孙银昆
张鑫鹏
刘志广
赵臣
王理政
才龙
宋宁
侯学利
刘艳波
孙铁栋
李通阳
孟庆友
王宏达
宋鹏飞
尹红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ted Equipmen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Qinhuangdao Youyi Chuanglia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ted Equipmen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Qinhuangdao Youyi Chuanglia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ted Equipmen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Qinhuangdao Youyi Chuanglia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ted Equipmen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99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5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包括牵引车、底盘、保温舱、起竖系统、发射台、调温系统、液压系统、车控系统和电源系统,牵引车上安装有牵引座,牵引座通过牵引销与底盘相连,保温舱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起竖系统铰接在底盘的后端,发射台铰接在底盘的后端,且发射台与起竖系统同轴,调温系统安装在保温舱的前方和内部,液压系统安装在底盘的下方,车控系统安装在保温舱的内部,操作面板位于保温舱的侧壁外部,电源系统安装在底盘的前部和保温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大大缩短长距离运输时间,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减震能力,保温舱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同时全开启设计满足起竖、发射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箭运输发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背景技术
美国空军最早提出“太空快速响应”概念,主要用于军事应急,当发生区域战争时,快速装配出一颗卫星,同时,配套的快速运载火箭能够应急地将其发射升空,保证从提出作战需求到航天器部署完毕,只需要几天或几周时间。为了实现“太空快速响应”,对火箭的发射效率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套具有发射成本低、准备周期短、保障条件少和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等特点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必不可少。
现有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大部分都是一体化底盘结构,强调越野性能,这使得它们在普通公路上的性能较差,无论是高速性能和续航里程均弱于常规车辆。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公路网建设得到了明显性的建设进展和完善,公路运输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何开发一款集贮存、转运、起竖和发射功能于一体的适用于公路行驶的火箭移动发射车,能明显提升火箭的运输和发射效率,更好地实现“太空快速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集贮存、转运、起竖和发射功能于一体的适用于公路行驶的火箭移动发射车,明显提升火箭的运输和发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包括牵引车、底盘、保温舱、起竖系统、发射台、调温系统、液压系统、车控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牵引车上安装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牵引销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保温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起竖系统铰接在所述底盘的后端,所述发射台铰接在所述底盘的后端,且所述发射台与所述起竖系统同轴,所述调温系统安装在所述保温舱的前方和内部,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车控系统安装在所述保温舱的内部,操作面板位于所述保温舱的侧壁外部,所述电源系统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前部和所述保温舱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具体设计为半挂结构,所述底盘包括顶部的车架、行走系统和多个液压支腿,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液压支腿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液压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两个所述前支腿通过前支腿油缸组成,两个所述后支腿通过后支腿油缸组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舱包括固定不动的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前侧板、可开启的顶盖和可开启的后盖,所述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前侧板、顶盖和后盖组合成一个中空的方舱,所述顶盖和后盖闭合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舱左顶盖和舱右顶盖,所述舱左顶盖和舱右顶盖均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舱侧板的顶部,所述舱侧板的顶部内侧安装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工作杆铰接在所述舱左顶盖和舱右顶盖的相对面上,所述伸缩缸左右对称布置且每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后盖包括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所述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通过旋转缸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的外侧面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弯角件和多个密封条,所述弯角件的一端连接在舱右顶盖或舱右后盖的外板侧面,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连接在所述弯角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舱左顶盖或舱左后盖的侧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分别设置在L型拐角面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起竖系统包括起竖架、火箭夹钳、火箭支座和发射台锁定销,所述起竖架水平放置在所述保温舱的底板上,所述火箭夹钳连接在所述起竖架的顶面中部横梁上,所述火箭支座连接在所述起竖架的顶面尾部横梁上,所述发射台锁定销设置在所述起竖架的顶面尾部铰接支架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火箭夹钳和火箭支座的支撑面设计为弧形,且弧形表面上安装有防护用的软垫,所述软垫具体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台与所述起竖系统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销油缸、锁紧销和接近开关,所述插销油缸安装在所述起竖架上,所述锁紧销安装在所述插销油缸的缸杆上,所述锁紧销为锥形结构,通过所述插销油缸动作实现与所述发射台锁定座相应的锥形部分的压紧与分离。
再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台包括发射台金属架、发射台锁定座、导流器、辅助支腿和火箭安装转接环,所述发射台锁定座连接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的两侧,所述导流器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内的底部,所述火箭安装转接环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的顶面中心位置,所述辅助支腿设置在远离连接端一侧的两个角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底盘的后部,所述发射台锁定座与所述发射台锁定销定位连接在一起。
再进一步的,所述调温系统包括空调和加热器,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保温舱的外侧前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舱的内部;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为整车提供电力的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所述发电机组安装在所示底盘的前端,所述蓄电池组安装在所述保温舱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火箭移动发射车,包括牵引车、底盘、保温舱、起竖系统、发射台、调温系统、液压系统、车控系统和电源系统,牵引车上安装有牵引座,牵引座通过牵引销与底盘相连,保温舱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起竖系统铰接在底盘的后端,发射台铰接在底盘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使用牵引车头做行走动力,牵引改造后的底盘,使得其可满足在各种恶劣的路况上高速行走,大大缩短长距离运输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的火箭发射车行走速度较慢,不适用于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运输发射流程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发射车打破常规的发射车,在保证整体通过性、制动性、爬坡能力和一定越野型的情况下,提高整车的行驶速度和经济性,该车的行走系统配备空气平衡悬挂,整体运输过程中减振性能好,同时行走系统带气制动功能,提高整车制动性能。起竖系统中火箭夹钳和火箭支座的设计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软垫的设计提高了减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发射车的保温舱,其顶盖和后盖均能完全开启,顶盖采用伸缩缸自动控制通过伸缩功能实现顶盖的开启和闭合作业,操作方便快捷重量轻、密封性能好;旋转缸与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的可靠连接,同时提高舱左后盖和舱右后盖的局部强度,防止旋转受力变形;该保温舱内部密封结构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保温防雨性能,能有效保护火箭弹体,使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环境气候的影响,适用性较强。顶盖及后盖自动开合设计,满足了火箭弹的密封保温运输及起竖发射作业。本实用新型可与液压、电控系统及电液调平起竖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航天运载装备快速调平与起竖,保证弹体的初始位姿,并达到技术指标精度要求,确保总体发射目标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采用牵引车加挂车的组合形式,大大缩短长距离运输时间,起竖系统中火箭夹钳和火箭支座的设计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软垫的设计提高了减震能力,保温舱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同时顶盖和后盖的全开启设计满足起竖、发射的需求。此外,起竖装置的移动发射车采用标准接口,可适配多种型号的牵引车,且本实用新型集贮存、转运、起竖和发射功能于一体,相较于传统发射车,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适合火箭的公路高速转运与发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箭贮存转运状态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箭起竖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箭待发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盘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舱的顶盖打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舱的后盖打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舱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起竖系统轴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射台轴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起竖系统与发射台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保温舱、空调系统、电源系统后,火箭与起竖架放置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车;2、底盘;3、保温舱;4、起竖系统;5、发射台;6、调温系统;7、液压系统;8、车控系统;9、电源系统;10、起竖油缸;
201、车架;202、行走系统;203、前支腿油缸;204、后支腿油缸;
301、舱左顶盖;302、舱右顶盖;303、伸缩缸;304、铰链;305、舱侧板; 306、舱左后盖;307、舱右后盖;308、加强板;309、旋转缸;
401、起竖架;402、火箭夹钳;403、火箭支座;404、发射台锁定销;405、起竖架铰接孔;
501、发射台金属架;502、发射台锁定座;503、导流器;504、辅助支腿; 505、火箭安装转接环;506、发射台铰接孔;
4041、插销油缸;4042、锁紧销;4043、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为地面测发控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配气系统等提供接口与安装空间;包括牵引车1、底盘2、保温舱3、起竖系统 4、发射台5、调温系统6、液压系统7、车控系统8和电源系统9,所述牵引车 1上安装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牵引销与所述底盘2相连,为整车提供移动动力;所述保温舱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2上,所述起竖系统4铰接在所述底盘2的后端,所述发射台5铰接在所述底盘2的后端,且位于保温舱3的外部,所述发射台5与所述起竖系统4同轴,所述调温系统6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前方和内部,所述液压系统7安装在所述底盘2的下方,为整车的各项动作提供动力;所述车控系统8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车控系统负责整车的动作控制;操作面板位于所述保温舱3的侧壁外部,所述电源系统9安装在所述底盘2的前部和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具体的,所述调温系统6包括空调和加热器,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外侧前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所述电源系统9包括为整车提供电力的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所述发电机组安装在所示底盘2的前端,所述蓄电池组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
如图4所示,所述底盘2具体设计为半挂结构,所述底盘2包括顶部的车架201、行走系统202和多个液压支腿,所述行走系统202安装在所述车架201 的下方,所述液压支腿安装在所述车架201的底部,所述液压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两个所述前支腿通过前支腿油缸203组成,两个所述后支腿通过后支腿油缸204组成;其中,所述车架201用于承载和安装整车其它部件,四个支腿油缸用于起竖前底盘调平作业,行走系统202用于底盘的支撑与行走,所述行走系统202包括悬挂、车桥、轮胎、轮辋和制动系统,均由牵引车提供动力和控制。具体的,所述底盘上还包括行车指示灯,为保证行走的安全提供照明提示功能,以及其他作业时的照明。
如图5、6所示,所述保温舱3包括固定不动的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305、前侧板、可开启的顶盖和可开启的后盖,所述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305、前侧板、顶盖和后盖组合成一个中空的方舱,所述顶盖和后盖闭合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具体的,所述顶盖包括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所述舱左顶盖301 和舱右顶盖302均通过铰链304连接在所述舱侧板305的顶部,所述舱侧板305 的顶部内侧安装有伸缩缸303,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铰接在所述舱左顶盖 301和舱右顶盖302的相对面上,所述伸缩缸303左右对称布置且每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后盖包括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通过旋转缸309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 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308,所述加强板308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的外侧面上。具体的,顶盖及后盖自动开合设计,满足了火箭弹的密封保温运输及起竖发射作业。
如图7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弯角件310和多个密封条,所述弯角件310 的一端连接在舱右顶盖302或舱右后盖307的外板侧面,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条311、第二密封条312和第三密封条313,所述第一密封条311连接在所述弯角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舱左顶盖301或舱左后盖306的侧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封条312和第三密封条313分别设置在L型拐角面上。具体的,该保温舱内部密封结构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保温防雨性能,能有效保护火箭弹体,使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环境气候的影响,适用性较强。
如图8、11所示,所述起竖系统4包括起竖架401、火箭夹钳402、火箭支座 403和发射台锁定销404,所述起竖架401水平放置在所述保温舱3的底板上,且所述起竖架401的尾端下部设置有起竖架铰接孔405,起竖架401的尾端下部嵌入到所述底盘2尾部的卡槽中后通过铰接轴贯穿到起竖架铰接孔405中定位;所述火箭夹钳402连接在所述起竖架401的顶面中部横梁上,所述火箭支座403连接在所述起竖架401的顶面尾部横梁上,所述发射台锁定销404设置在所述起竖架401 的顶面尾部铰接支架上。所述火箭夹钳402和火箭支座403的支撑面设计为弧形,且弧形表面上安装有防护用的软垫,所述软垫具体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还包括起竖油缸10,两个所述起竖油缸10对称安装在所述底盘2上,起竖油缸10的工作杆铰接在起竖架401上,起竖架401的尾部下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底板2 的尾部。
如图10所示,所述发射台5与所述起竖系统4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销油缸4041、锁紧销4042和接近开关4043,所述插销油缸4041安装在所述起竖架401上,所述锁紧销4042安装在所述插销油缸4041的缸杆上,所述锁紧销4042为锥形结构,通过所述插销油缸4041动作实现与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相应的锥形部分的压紧与分离。
如图9所示,所述发射台5包括发射台金属架501、发射台锁定座502、导流器503、辅助支腿504和火箭安装转接环505,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连接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两侧,所述导流器503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 内的底部,所述火箭安装转接环505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顶面中心位置,所述辅助支腿504设置在远离连接端一侧的两个角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发射台铰接孔506,发射台金属架501的前端底部嵌入到底盘2的后部的卡槽中后通过铰接轴贯穿所述发射台铰接孔506定位,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与所述发射台锁定销404相配合定位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如图1所示,火箭贮藏转运的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1)牵引车1内的发电机组开机,液压系统7开始工作;
2)底盘2的调整,底部的两个前支腿油缸203和两个后支腿油缸204启动伸出至地面上,在车控系统8的控制下自动将底盘2顶部的车架201调平;
3)保温舱3的顶盖和后盖打开;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伸出,将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向上顶起打开,旋转缸309启动带动所述舱左后盖 306和舱右后盖307向两侧旋转打开;
4)起竖系统4的工作:火箭夹钳402的夹紧臂通过油缸驱动其打开;此时所述发射台5处于非工作状态,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竖直放置,且发射台锁定座502与起竖系统4的发射台锁定销404定位连接在一起;
5)火箭吊装;火箭水平放置,吊装到所述起竖系统4上,此时火箭水平放置在所述火箭夹钳402和火箭支座403的弧形表面上,火箭的头部向里放置在保温舱3内,火箭的尾部嵌入到火箭安装转接环505内卡紧固定;
6)起竖系统的火箭夹钳闭合;当放置到指定位置后,所述火箭夹钳402的夹紧臂通过油缸驱动闭合,夹紧火箭的上部,火箭的尾部通过火箭安装转接环505卡紧固定;
7)保温舱3上顶盖和后盖的关闭;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回退,带动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下降闭合,旋转缸309反向旋转带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靠近关闭;
8)开启调温系统6;根据保温舱内的温度感应器,开启空调和加热器进行保温舱3内部温度的调节;
9)底盘2上的四个支腿油缸缩回;底部的两个前支腿油缸203和两个后支腿油缸204回退远离地面;
10)液压系统7停止工作,发电机组继续工作。
至此,火箭的贮藏作业完成,启动牵引车后即可进行火箭的转运。
其次,如图2、3所示,运输至指定位置后,火箭起竖发射的具体工法如下:
1)牵引机内的发电机组处于开机状态,液压系统7工作;
2)底盘2上的四个支腿油缸伸出,在车控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将底盘调平;
3)调温系统6停止工作,关闭空调和加热器停止对保温舱3内部温度的调节;
4)保温舱3的顶盖和后盖再次打开;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伸出,将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向上顶起打开,旋转缸309启动带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向两侧旋转打开;
5)起竖系统4工作,如图2、11所示,起竖油缸10的工作杆伸出动作,火箭开始起竖;当火箭起竖90°时,起竖停止,如图4所示;其中,起竖过程中,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与所述发射台锁定销404定位连接在一起;
6)发射台5作业,火箭起竖90°时发射台金属架501水平放置,辅助支腿 504上的油缸工作伸出,支撑到地面上;
7)起竖系统4的复位,首先,发射台锁定销404收回,发射台5和起竖架 401同步断开;其次,起竖架401上的火箭夹钳402打开;最后,起竖油缸10 的工作杆回收动作,带动起竖架401回落至保温舱3内;
8)保温舱3的顶盖和后盖的关闭;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回退,带动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下降闭合,旋转缸309反向旋转带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靠近关闭;
9)进行火箭发射前最后准备工作;
10)断开火箭固定拉杆,火箭发射。
其中步骤2、3、4、5可一键完成。
最后,火箭发射完成后发射车的回收工作方法;
1)清理火箭发射残余物;
2)保温舱3上后盖的打开,旋转缸309启动带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向两侧旋转打开;
3)发射台5上的翻转油缸动作,将发射台5翻回,旋转的时候以发射台金属架501与底盘2铰接的轴为旋转轴;具体的,翻转油缸一端连接底盘,一端连接发射台,实现发射台绕发射台与底盘连接的轴转动,起竖时候油缸随动,火箭发射完后,翻转油缸单独作用,将发射台翻转回去;
4)保温舱3上后盖的关闭;旋转缸309反向旋转带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靠近关闭;
5)发射台5上的辅助支腿504收回,辅助支腿504上的油缸回退,带动辅助支腿504复位;
6)底盘2上的支腿油缸收回,底部的两个前支腿油缸203和两个后支腿油缸204回退远离地面;
7)液压系统7停止工作;
8)发电机组关机;
9)启动牵引车1,带动底盘2及上面的一套系统驶离发射地点。
综上所述,该火箭移动发射车,集贮存、转运、起竖和发射功能于一体,相较于传统发射车,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适合火箭的公路高速转运与发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底盘(2)、保温舱(3)、起竖系统(4)、发射台(5)、调温系统(6)、液压系统(7)、车控系统(8)和电源系统(9),所述牵引车(1)上安装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牵引销与所述底盘(2)相连,所述保温舱(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2)上,所述起竖系统(4)铰接在所述底盘(2)的后端,所述发射台(5)铰接在所述底盘(2)的后端,且所述发射台(5)与所述起竖系统(4)同轴,所述调温系统(6)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前方和内部,所述液压系统(7)安装在所述底盘(2)的下方,所述车控系统(8)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操作面板位于所述保温舱(3)的侧壁外部,所述电源系统(9)安装在所述底盘(2)的前部和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具体设计为半挂结构,所述底盘(2)包括顶部的车架(201)、行走系统(202)和多个液压支腿,所述行走系统(202)安装在所述车架(201)的下方,所述液压支腿安装在所述车架(201)的底部,所述液压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两个所述前支腿通过前支腿油缸(203)组成,两个所述后支腿通过后支腿油缸(20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舱(3)包括固定不动的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305)、前侧板、可开启的顶盖和可开启的后盖,所述底板、左右对称的舱侧板(305)、前侧板、顶盖和后盖组合成一个中空的方舱,所述顶盖和后盖闭合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均通过铰链(304)连接在所述舱侧板(305)的顶部,所述舱侧板(305)的顶部内侧安装有伸缩缸(303),所述伸缩缸(303)的工作杆铰接在所述舱左顶盖(301)和舱右顶盖(302)的相对面上,所述伸缩缸(303)左右对称布置且每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后盖包括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通过旋转缸(309)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板(308),所述加强板(308)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舱左后盖(306)和舱右后盖(307)的外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弯角件(310)和多个密封条,所述弯角件(310)的一端连接在舱右顶盖(302)或舱右后盖(307)的外板侧面,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条(311)、第二密封条(312)和第三密封条(313),所述第一密封条(311)连接在所述弯角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舱左顶盖(301)或舱左后盖(306)的侧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封条(312)和第三密封条(313)分别设置在L型拐角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竖系统(4)包括起竖架(401)、火箭夹钳(402)、火箭支座(403)和发射台锁定销(404),所述起竖架(401)水平放置在所述保温舱(3)的底板上,所述火箭夹钳(402)连接在所述起竖架(401)的顶面中部横梁上,所述火箭支座(403)连接在所述起竖架(401)的顶面尾部横梁上,所述发射台锁定销(404)设置在所述起竖架(401)的顶面尾部铰接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夹钳(402)和火箭支座(403)的支撑面设计为弧形,且弧形表面上安装有防护用的软垫,所述软垫具体采用橡胶或聚氨酯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台(5) 与所述起竖系统(4)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销油缸(4041)、锁紧销(4042)和接近开关(4043),所述插销油缸(4041)安装在所述起竖架(401)上,所述锁紧销(4042)安装在所述插销油缸(4041)的缸杆上,所述锁紧销(4042)为锥形结构,通过所述插销油缸(4041)动作实现与发射台锁定座(502)相应的锥形部分的压紧与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台(5)包括发射台金属架(501)、发射台锁定座(502)、导流器(503)、辅助支腿(504)和火箭安装转接环(505),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连接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两侧,所述导流器(503)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内的底部,所述火箭安装转接环(505)安装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顶面中心位置,所述辅助支腿(504)设置在远离连接端一侧的两个角部;所述发射台金属架(501)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底盘(2)的后部,所述发射台锁定座(502)与所述发射台锁定销(404)定位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移动发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系统(6)包括空调和加热器,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外侧前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所述电源系统(9)包括为整车提供电力的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所述发电机组安装在所示底盘(2)的前端,所述蓄电池组安装在所述保温舱(3)的内部。
CN202021399936.3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Active CN212555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9936.3U CN21255599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9936.3U CN21255599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990U true CN212555990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9936.3U Active CN212555990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599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957A (zh) * 2021-04-15 2021-07-23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火箭方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11588A (zh) * 2021-04-22 2021-10-19 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启闭机油缸的翻转行走装置及方法
CN113581056A (zh) * 2021-07-19 2021-11-02 中国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柔性塔架用转运装置
CN113790632A (zh) * 2021-08-25 2021-12-14 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平台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箱
CN114771397A (zh) * 2022-04-18 2022-07-22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火箭运输的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94034A (zh) * 2022-04-14 2022-08-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车载封闭内筒的起竖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957A (zh) * 2021-04-15 2021-07-23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火箭方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11588A (zh) * 2021-04-22 2021-10-19 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启闭机油缸的翻转行走装置及方法
CN113511588B (zh) * 2021-04-22 2024-05-28 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启闭机油缸的翻转行走装置及方法
CN113581056A (zh) * 2021-07-19 2021-11-02 中国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柔性塔架用转运装置
CN113581056B (zh) * 2021-07-19 2022-07-01 中国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柔性塔架用转运装置
CN113790632A (zh) * 2021-08-25 2021-12-14 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平台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箱
CN114894034A (zh) * 2022-04-14 2022-08-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车载封闭内筒的起竖系统
CN114894034B (zh) * 2022-04-14 2022-1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车载封闭内筒的起竖系统
CN114771397A (zh) * 2022-04-18 2022-07-22 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火箭运输的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5990U (zh)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CN111791788A (zh) 一种火箭移动发射车
CN111006546B (zh) 一种火箭起竖臂
CN111023899B (zh) 火箭转运起竖系统
US11548637B2 (en)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103754288A (zh) 直升机移动机场
CN106585743B (zh) 一种大中型系留气球用车载式锚泊系统
US20150102155A1 (en) Road-and-air transport vehicle
CN114440704B (zh) 一种火箭运输保温发射装置
US11130525B2 (en) Rear crash safety profile
CN113790632A (zh) 一种适用于多平台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箱
KR20090114313A (ko) 검출 장치
CN103802896A (zh) 用于至少辅助性地驱动商用车和/或商用车拖车的挂车
CN103832508B (zh) 具有起降、保障功能的直升机拖车
CN111660741B (zh)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CN109050412A (zh) 集装箱运输车辆用半挂车
CN106477018B (zh) 集成化底盘锚泊车
CN208978743U (zh) 集装箱运输车辆用半挂车
US3010106A (en) Mobile antenn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erecting same
US10703185B2 (en) Rear crash management system (CMS)
CN101544244A (zh) 用于汽车的折叠式车架
CN211596348U (zh) 一种抢险救援高速轻型架桥车
CN212500064U (zh) 多功能货厢及其自卸运输专用车、车厢可卸式汽车
CN218751436U (zh) 一种高机动无人机智能机巢装置
CN110965455A (zh) 一种抢险救援高速轻型架桥车及其架桥收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