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1123U -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1123U
CN212531123U CN202020584370.5U CN202020584370U CN212531123U CN 212531123 U CN212531123 U CN 212531123U CN 202020584370 U CN202020584370 U CN 202020584370U CN 212531123 U CN212531123 U CN 212531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sing
fixedly connected
pivot
loading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43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永灿
宋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e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e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e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e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43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1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1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1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壳与上壳体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壳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壳,所述套壳外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内,两组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连接壳的上表面和下壳体的上表面。该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通过固定槽、圆环、卡块、卡槽和连接壳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于本装置为可拆分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加工设备的高度添加合适层数的连接壳和第二转轴,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加工设备,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保障上料的及时性,往往需要使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但是普通的上料装置往往是固定高度的,难以根据不同的自动化加工设备提高或者降低上料装置的高度,从而难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不便于人们使用,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解决了普通的上料装置难以根据不同的自动化加工设备提高或者降低上料装置的高度,不便于人们使用,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壳与上壳体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与连接壳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壳,所述套壳外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套接有圆环。
所述圆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内,两组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连接壳的上表面和下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套壳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卡接在圆环的右侧面。
所述上壳体内壁上表面和下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端搭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旋叶片,三个所述螺旋叶片的位置和角度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和连接壳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开设在连接壳的上表面和下壳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螺栓外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卡接在圆环的右侧面,所述螺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箱,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排料管,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与进料箱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和上方第一转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开设在下方第一转轴的顶端和第二转轴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块底端的形状设置为锥形,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直径均不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机箱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机箱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槽的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卡块的最大宽度小于卡槽的最小宽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通过螺栓、固定槽、圆环、卡块、卡槽、第二转轴和连接壳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较高的设备进行上料时,使用者可以先将上方的螺栓拧出固定槽,再向后转动圆环,使得圆环可以带动若干个卡块向后转动并分别脱离若干个卡槽深处,再通过向上移动上壳体将若干个卡块分别拉出若干个卡槽,使得使用者可以在第二转轴顶端继续放置一个第二转轴,再取出一个新的连接壳放置到原本的连接壳表面进行固定,由于本装置为可拆分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加工设备的高度添加合适层数的连接壳和第二转轴,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加工设备,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该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使得当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限位槽内时便可以对上壳体的角度进行固定,使得上壳体不能随意旋转,再配合卡块与卡槽对上壳体的上下限位,使得上壳体与连接壳的连接更加稳定。
3、该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通过将四个第二限位块的大小设置为不同,使得当使用者需要对第二转轴进行安装时,必须将不同的第二限位块分别放置到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中才可以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在安装第二转轴和螺旋叶片时上方和下方的螺旋叶片不能对齐的问题,保障了螺旋叶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壳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壳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壳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块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连接壳、3上壳体、4套壳、5第一轴承、6圆环、7卡块、8卡槽、9第一限位块、10第一限位槽、11固定槽、12固定装置、121螺栓、122螺母、13第二轴承、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螺旋叶片、17第二限位块、18第二限位槽、19驱动装置、191电机、192机箱、20进料箱、21通孔、22排料管、23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壳2与上壳体3的下表面搭接,通过设置上壳体3、连接壳2和下壳体1,使得上壳体3可以连接电机191来驱动本装置并通过排料管22将物料排出,而下壳体1可以对物料进行收集,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壳2的数量来调节本装置的高度,上壳体3的外表面与连接壳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壳4,套壳4外卡接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外套接有圆环6,通过设置第一轴承5,使得第一轴承5可以为圆环6的转动提供一个支撑点,保障了圆环6稳定的转动。
圆环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7,卡块7设置在卡槽8内,通过设置卡块7和卡槽8,使得当卡块7卡入卡槽8深处时便可以对连接壳2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使得连接壳2不能上下移动,两组卡槽8分别开设在连接壳2的上表面和下壳体1的上表面,套壳4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设置有固定装置12,固定装置12卡接在圆环6的右侧面。
上壳体3内壁上表面和下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4,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3,使得第一转轴14转动时可以在第二轴承13内转动,使得第二轴承13可以为第一转轴14的转动提供一个支撑点,保障了第一转轴14的稳定转动,两个第一转轴14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转轴15的两端搭接,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转轴1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旋叶片16,三个螺旋叶片16的位置和角度相对应,通过设置三个螺旋叶片16的位置和角度相对应,使得当第一转轴14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时,其表面设置的螺旋叶片16可以正常对物料进行输送。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下壳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箱20,下壳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21,通过设置进料箱20和通孔21,且通孔21与进料箱20的位置相对应,使得使用者将物料放入进料箱20内时,物料便可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通孔21落入下壳体1内,上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9,驱动装置19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上壳体3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排料管22,下壳体1的下表面与进料箱20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23,通过设置支撑腿23,使得支撑腿23可以对本装置进行支撑,从而降低了地面的潮气对下壳体1和进料箱20的侵蚀,保障了本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驱动装置19包括电机191,通过设置电机191,使得电机191工作时可以为螺旋叶片的上料工作提供动力,电机191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191固定连接在机箱192内壁的上表面,机箱192固定连接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机箱192,使得机箱192可以对电机191进行保护,使得电机191不会受到外力冲击,且机箱19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从而可以保障电机191的正常散热,由于本装置为可拆分结构,使得使用者对本装置内部的清理更加方便。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壳体3的下表面和连接壳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块9,第一限位块9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0内,两组第一限位槽10分别开设在连接壳2的上表面和下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9和第一限位槽10,使得当第一限位块9卡入第一限位槽10内时便可以对上壳体3的角度进行固定,使得上壳体3不能随意旋转,再配合卡块7与卡槽8对上壳体3的上下限位,使得上壳体3与连接壳2的连接更加稳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12包括螺栓121,螺栓121设置在固定槽11内,螺栓121外螺纹连接有螺母122,螺母122卡接在圆环6的右侧面,通过设置螺栓121,使得当螺栓121卡入固定槽11内时便可以对圆环6的角度进行固定,使得圆环6不能转动,螺栓1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把,通过设置转把,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转把转动螺栓121,方便了使用者对螺栓121的转动。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卡槽8的形状设置为L形,卡块7的最大宽度小于卡槽8的最小宽度,通过将卡槽8的形状设置为L形,且卡块7的最大宽度小于卡槽8的最小宽度,使得卡块7可以由上至下正常卡入卡槽8,保障了卡块7和卡槽8之间的正常配合工作。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二转轴15的底端和上方第一转轴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块17,第二限位块17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8内,两组第二限位槽18分别开设在下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和第二转轴15的顶端,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二限位块17和若干个第二限位槽18,使得若干个第二限位块17分别卡入若干个的第二限位槽18内时便可以对第二转轴15与第一转轴14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固定,使得第一转轴14转动可以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二限位块17底端的形状设置为锥形,通过将第二限位块17底端的形状设置为锥形,使得第二限位块17可以快速的卡入第二限位槽18内,若干个第二限位槽18的直径均不相同,通过将四个第二限位块17的大小设置为不同,使得当使用者需要对第二转轴15进行安装时,必须将不同的第二限位块17分别放置到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18中才可以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在安装第二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时上方和下方的螺旋叶片16不能对齐的问题,保障了螺旋叶片16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需要本装置配合较高的加工设备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先将上方的螺栓121拧出固定槽11,再向后转动圆环6,使得圆环6可以带动若干个卡块7向后转动并分别脱离若干个卡槽8深处,再通过向上移动上壳体3将若干个卡块7分别拉出若干个卡槽8,同时若干个第一限位块9分别脱离若干个第一限位槽10,使得使用者可以将上壳体3拆下,此时使用者可以在第二转轴15顶端继续放置一个第二转轴15,使得若干个不同的第二限位块17可以分别卡入若干个不同的第二限位槽18;
S2、使得连续的两个螺旋叶片16可以对齐,再取出一个新的连接壳2放置到原本的连接壳2表面,使得若干个第一限位块9可以分别卡入若干个第一限位槽10内,同时若干个卡块7可以分别卡入若干个卡槽8,再通过螺栓121向前转动圆环6,使得圆环6可以带动若干个卡块7分别卡入若干个卡槽8深处,再向后转动螺栓121,使得螺栓121可以在与螺母122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左移动并卡入固定槽11,从而对新的连接壳2的位置进行固定;
S3、使用者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根据加工设备的需要继续添加合适数量的连接壳2和第二转轴15,最后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将上壳体3固定在最上方的连接壳2表面,当需要使用本装置进行上料时,使用者可以先将物料倒入进料箱20内,使得物料可以通过通孔21落入下壳体1,再控制电机191工作,使得电机191可以通过两个第一转轴14和若干个第二转轴15带动螺旋叶片16转动,使得螺旋叶片16可以将物料向上输送并通过排料管2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壳(2)与上壳体(3)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壳体(3)的外表面与连接壳(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壳(4),所述套壳(4)外卡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外套接有圆环(6);
所述圆环(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7),所述卡块(7)设置在卡槽(8)内,两组所述卡槽(8)分别开设在连接壳(2)的上表面和下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套壳(4)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内设置有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12)卡接在圆环(6)的右侧面;
所述上壳体(3)内壁上表面和下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轴承(13)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4),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4)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转轴(15)的两端搭接,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转轴(1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旋叶片(16),三个所述螺旋叶片(16)的位置和角度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的下表面和连接壳(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块(9),所述第一限位块(9)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0)内,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10)分别开设在连接壳(2)的上表面和下壳体(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2)包括螺栓(121),所述螺栓(121)设置在固定槽(11)内,所述螺栓(121)外螺纹连接有螺母(122),所述螺母(122)卡接在圆环(6)的右侧面,所述螺栓(1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箱(20),所述下壳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21),所述上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9),所述驱动装置(19)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3)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排料管(22),所述下壳体(1)的下表面与进料箱(20)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5)的底端和上方第一转轴(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块(17),所述第二限位块(17)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8)内,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18)分别开设在下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和第二转轴(15)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7)底端的形状设置为锥形,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槽(18)的直径均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9)包括电机(191),所述电机(191)的输出轴与上方第一转轴(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91)固定连接在机箱(192)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机箱(192)固定连接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8)的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卡块(7)的最大宽度小于卡槽(8)的最小宽度。
CN202020584370.5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1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4370.5U CN21253112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4370.5U CN21253112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1123U true CN21253112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437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112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1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31123U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上料装置
CN211098532U (zh) 一种高效的混料机
CN210356889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正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
CN211464246U (zh) 一种废旧电池自动破切装置
CN210732889U (zh) 一种工艺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加工装置
CN219505110U (zh) 搅拌机的搅拌机构
CN209886184U (zh) 一种超细非金属粉末精细气流分级机
CN209506956U (zh) 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下料机
CN110449669B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夹压式滚刀座
CN210385561U (zh) 一种电池极料搅拌机
CN114653238A (zh) 一种往复螺杆螺套结构、饲料搅拌机、制造工艺
CN210356789U (zh) 一种可间歇性进料的高低压绝缘子生产用搅釉机
CN218442379U (zh) 一种炉前双螺旋给料机的给料结构
CN220033412U (zh) 一种新型喂料机
CN212235319U (zh) 一种胶囊机药粉填充装置
CN211755656U (zh) 一种能够均匀进料的云母粉生产用气流旋涡微粉机
CN208586007U (zh) 一种水下作业用蜗轮丝杆升降机
CN212055274U (zh) 一种泵中用于前衬板的旋转调节机构
CN22054791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包侧板加工的分切装置
CN219625530U (zh) 一种生箔机电源电流波动检测装置
CN212318367U (zh) 高效电机后倾式风扇叶片
CN109158028A (zh) 一种有机物与无机物发生反应设备
CN213536256U (zh) 一种高效的螺旋输送机
CN211411019U (zh) 一种单效蒸发器
CN215547374U (zh) 一种启动电机外壳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