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8872U - 加热泵和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加热泵和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8872U
CN212508872U CN202021109760.3U CN202021109760U CN212508872U CN 212508872 U CN212508872 U CN 212508872U CN 202021109760 U CN202021109760 U CN 202021109760U CN 212508872 U CN212508872 U CN 212508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groove
heat pump
shell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97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化豪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97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8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8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8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泵和洗碗机,加热泵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加热部安装于凹槽,且加热部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加热部的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泵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加热部安装在凹槽内,且加热部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使得加热泵的结构更加紧凑,加热部的设置不会增加加热泵的整体尺寸,并且实现了加热部与介质的对流换热,提高了介质加热的速率,同时,加热部的一部分设置在凹槽内,减小了加热部对容纳腔内的介质流动时的阻力,从而保证了加热泵的效率。

Description

加热泵和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泵和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泵加热流体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时,加热泵结构紧凑,但加热泵的热损失较大,使得加热泵的换热效率降低;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时,换热效率高,但需要将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完全置于泵体内,会增加泵体内的流动阻力,降低加热泵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泵。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洗碗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热泵,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加热部安装于凹槽,且加热部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加热部的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泵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壳体限定出容纳腔,用于盛装介质,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加热部安装在凹槽内,且加热部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一方面,加热部安装在凹槽内,使得加热泵的结构更加紧凑,加热部的设置不会增加加热泵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显露于容纳腔内的加热部能够直接与容纳腔内的介质接触,实现加热部与介质的对流换热,提高了介质加热的速率,同时,加热部的一部分设置在凹槽内,减小了加热部对容纳腔内的介质流动时的阻力,从而保证了加热泵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加热泵,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部与凹槽配合的表面积,与加热部的表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3/4。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加热部与凹槽配合的表面积,与加热部的总表面积之比设计为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3/4,既保证了凹槽与加热部的连接强度,又保证了加热部与介质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凹槽和加热部均为环形结构,加热部套设在凹槽内;或凹槽和加热部均为弧形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与加热部均为环形结构,加热部套设在凹槽内,提高了加热部的与凹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加热部的总的表面积,提高了加热部与介质的换热效率,且降低了加热部对容纳腔内介质的阻力,提高了加热泵的输送介质的效率;凹槽与加热部均为弧形结构,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加热部对介质的阻力,提升了加热泵输送介质的效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部和凹槽也可以是长条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部与凹槽为过盈配合;和/或加热部与凹槽焊接连接;和/或加热部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与凹槽为过盈配合、或者加热部与凹槽通过焊接连接、或者加热部与凹槽通过粘接剂粘贴在一起,使得加热部与凹槽形成密封连接,提升了加热部与凹槽连接的可靠性,在保证直接加热容纳腔内的介质的同时,降低了加热部对容纳腔内流场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组件还包括:接线部,接线部与加热部相连接;其中,凹槽上设有通孔,接线部由通孔伸出至容纳腔外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还包括接线部,接线部由凹槽上的通孔伸出容纳腔,从而实现对加热部的供电,进而对容纳腔内的介质加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接线部与通孔焊接连接;或接线部与通孔通过粘接剂密封;或加热泵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套设在接线部上并抵压在壳体的外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焊接、胶粘或者连接件压紧的方式实现了接线部与通孔之间的密封,进而避免容纳腔漏水,提升加热泵的安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部具有加热丝,加热丝与接线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具有加热丝,加热丝与接线部相连接,以通过接线部为加热丝供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丝的数量为一个;或加热丝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热丝并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丝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具体地,加热丝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适应较小加热功率的需求,当然,为了提高加热部的加热功率,也可以在加热部中并联多个加热丝,从而避免大功率加热时,加热丝发生熔断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凹槽和进水管,进水管与容纳腔相连通,凹槽围设在进水管周侧;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容纳腔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水管,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水管,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以限定出容纳腔,介质由进水管进入容纳腔,在容纳腔中被加热后由出水管流出以供使用,其中,凹槽围设在进水管周侧,加热部安装在凹槽内,从而使得加热泵结构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扣,卡扣与卡槽相配合以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卡槽和卡扣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便于拆卸及组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泵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于卡槽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密封。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泵还包括密封件,通过密封件的设置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泵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第二壳体相连接,驱动件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伸入容纳腔内;叶轮,叶轮位于容纳腔内,并与驱动轴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泵还包括驱动件和叶轮,驱动件驱动叶轮转动,进而驱动容纳腔内的介质由出水管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于凹槽和加热部均为圆环形结构,或基于凹槽和加热部均为圆弧形结构,凹槽的轴线、加热部的轴线、驱动轴的轴线相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和加热部的形状相同,使得加热部与凹槽紧密配合,当凹槽与加热部均为圆环形结构或者圆弧形结构时,驱动轴的轴线、叶轮的轴线以及凹槽的轴线、加热部的轴线均相同,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了加热部对容纳腔内介质流动时的阻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叶轮具有叶片,叶片的表面呈弧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叶轮的叶片呈弧形,能够有效增大叶轮对流体的驱动力,进而提升流体的输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叶轮包括以下任一种: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闭式叶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叶轮的形式可以具有多种,比如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闭式叶轮中的任一种均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以下任一种:直流电机、交流电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为电机,进一步地,驱动件为直流电机或者交流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包括:腔体,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加热泵,加热泵的出水管与进口相连通,加热泵的进水管与出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洗碗机,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加热泵,因此具有加热泵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洗碗机还包括过滤装置,设于腔体内,进水管通过过滤装置与腔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洗碗机还包括过滤装置,容纳腔内的液体通过喷淋的方式清洗完餐具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然后再经进水管流回加热泵,提升了对餐具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泵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泵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泵的第一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加热泵,102壳体,1020容纳腔,1022凹槽,1024通孔,104第一壳体,1040进水管,1042卡槽,106第二壳体,1060出水管,1062卡扣,108加热组件,1080加热部,1082接线部,1084加热丝,110密封件,112驱动件,1120驱动轴,114叶轮,1140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泵和洗碗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热泵100,包括:壳体102和加热组件108。
具体地,壳体102具有容纳腔1020,容纳腔1020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1022;加热组件108包括加热部1080,加热部1080安装于凹槽1022,且加热部1080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022内,加热部1080的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102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泵100包括壳体102和加热组件108,壳体102限定出容纳腔1020,用于盛装介质,容纳腔1020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1022,加热部1080安装在凹槽1022内,且加热部1080的一部分位于凹槽1022内,另一部分显露于容纳腔1020,一方面,加热部1080安装在凹槽1022内,使得加热泵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加热部1080的设置不会增加加热泵100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显露于容纳腔1020内的加热部1080能够直接与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接触,实现加热部1080与介质的对流换热,提高了介质加热的速率,同时,加热部1080的一部分设置在凹槽1022内,减小了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流动时的阻力,从而保证了加热泵100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4所示,加热部1080的形状与凹槽1022的形状相适配,加热部1080嵌套在凹槽1022内,使得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紧固连接,进而不需要增加多余的密封结构,保证了壳体102的密封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泵100既能加热介质,又能够泵送介质。容纳腔1020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1022,也就是容纳腔1020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向容纳腔1020的外部凹陷形成凹槽1022,将加热部1080嵌入在凹槽1022内,使得加热部1080与壳体102连接的更可靠且不需要增加多余的密封部件来密封加热部1080与壳体102的连接部分,同时,由于加热部1080的一部分设置在凹槽1022内,使得加热部1080不会占用太多容纳腔1020的空间,进而在加热泵100内的介质流动时,减小了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介质的阻力,提高了加热泵100的效率。
进一步地,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的形状相同,从而提高了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的连接强度,可靠性较高。也就是凹槽1022的形状根据加热部1080的形状而设计,具体地,加热部1080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矩形的棱角处设有倒角。
具体地,介质包括液态介质,或者气态介质,或者液态、气态混合介质,更进一步地,介质为液体。
实施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配合的表面积,与加热部1080的表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3/4。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部1080位于凹槽1022内的表面积过大时,会降低加热部1080与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换热效率,加热部1080位于凹槽1022内的表面积过小时,会降低加热部1080安装的可靠性,使得加热部1080容易脱落,因此,将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配合的表面积,与加热部1080的总表面积之比设计为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3/4,既保证了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的连接强度,又保证了加热部1080与介质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凹槽1022和加热部1080均为环形结构,加热部1080套设在凹槽1022内;或凹槽1022和加热部1080均为弧形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环形结构,加热部1080套设在凹槽1022内,提高了加热部1080的与凹槽1022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加热部1080的总的表面积,提高了加热部1080与介质的换热效率,且降低了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介质的阻力,提高了加热泵100的输送介质的效率;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弧形结构,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加热部1080对介质的阻力,提升了加热泵100输送介质的效率。
具体地,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弧形结构时,加热部1080的周向长度小于凹槽1022的周向长度,当然,加热部1080的周向长度也可以大于凹槽1022的周向长度。
具体地,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圆环形结构,或者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圆弧形结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部1080和凹槽1022也可以是长条形。
实施例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为过盈配合;和/或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焊接连接;和/或加热部1080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凹槽1022内。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为过盈配合、或者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通过焊接连接、或者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通过粘接剂粘贴在一起,使得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形成密封连接,提升了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连接的可靠性,在保证直接加热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的同时,降低了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流场的影响。
当然,加热部1080和凹槽1022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焊接连接、胶粘中任一种组合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加热组件108还包括:接线部1082,接线部1082与加热部1080相连接;其中,凹槽1022上设有通孔1024,接线部1082由通孔1024伸出至容纳腔1020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8还包括接线部1082,接线部1082由凹槽1022上的通孔1024伸出容纳腔1020,从而实现对加热部1080的供电,进而对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加热。
具体地,通孔1024设置在凹槽1022的底壁上。通孔1024的数量与接线部1082的数量一致。
具体地,接线部1082的数量为多个,任一接线部1082上设有两个接线端。
进一步地,接线部1082与通孔1024焊接连接;或接线部1082与通孔1024通过粘接剂密封;或加热泵100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套设在接线部1082上并抵压在壳体102的外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焊接、胶粘或者连接件压紧的方式实现了接线部1082与通孔1024之间的密封,进而避免容纳腔1020漏水,提升加热泵100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连接件包括螺母,螺母套设在接线部1082伸出至容纳腔1020外侧的部分,并压紧在容纳腔1020的外侧壁上,从而使得加热部1080紧贴凹槽1022的底壁,进而实现对设置在凹槽1022底壁上的通孔1024的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加热部1080具有加热丝1084,加热丝1084与接线部108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部1080具有加热丝1084,加热丝1084与接线部1082相连接,以通过接线部1082为加热丝1084供电。
具体地,加热丝1084为镍丝,加热部1080由铸铝、不锈钢、氧化镁等材料包裹镍丝构成,也就是加热部1080的本体由铸铝、不锈钢、氧化镁等材料构成,铸铝、不锈钢、氧化镁等材料包裹镍丝形成加热部1080。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加热丝1084的数量为一个;或如图7所示,加热丝108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热丝1084并联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丝108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具体地,加热丝108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适应较小加热功率的需求,当然,为了提高加热部1080的加热功率,也可以在加热部1080中并联多个加热丝1084,从而避免大功率加热时,加热丝1084发生熔断的情况。
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接线部1082两端的电压、或者改变加热丝1084的长度来调整发热功率。
实施例五: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壳体102包括:第一壳体104,第一壳体104上设有凹槽1022和进水管1040,进水管1040与容纳腔1020相连通,凹槽1022围设在进水管1040周侧;第二壳体106,第二壳体106与第一壳体104相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1020,第二壳体106上设有出水管1060,出水管1060与容纳腔102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2由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构成,第一壳体104上设有进水管1040,第二壳体106上设有出水管1060,并且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连接以限定出容纳腔1020,介质由进水管1040进入容纳腔1020,在容纳腔1020中被加热后由出水管1060流出以供使用,其中,凹槽1022围设在进水管1040周侧,加热部1080安装在凹槽1022内,从而使得加热泵100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槽1042,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扣1062,卡扣1062与卡槽1042相配合以连接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通过卡槽1042和卡扣1062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便于拆卸及组装。
具体地,卡槽1042设置在第一壳体104上,卡槽1042由第一壳体104的边缘弯折而成。
实施例六: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五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加热泵100还包括:密封件110,密封件110设于卡槽1042内,第一壳体104与第二壳体106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110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泵100还包括密封件110,通过密封件110的设置提高了第一壳体104和第二壳体106之间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七: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五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加热泵100还包括:驱动件112,驱动件112与第二壳体106相连接,驱动件112包括驱动轴1120,驱动轴1120伸入容纳腔1020内;叶轮114,叶轮114位于容纳腔1020内,并与驱动轴112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泵100还包括驱动件112和叶轮114,驱动件112驱动叶轮114转动,进而驱动容纳腔1020内的介质由出水管1060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具体地,驱动件112与第二壳体106相连接,且驱动轴1120伸入容纳腔1020,与容纳腔1020内的叶轮114相连接,通过叶轮114的转动,驱动介质流向出水管1060。
具体地,第二壳体106具有开口,第一壳体104盖设在开口上以与第二壳体106形成容纳腔1020,其中,容纳腔1020供驱动轴1120伸入的壁面与容纳腔1020形成凹槽1022的壁面相对设置,也即凹槽1022位于叶轮114的顶部,进一步地,加热部1080位于叶轮114的径向外侧,从而减小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介质流动的阻碍。
进一步地,基于凹槽1022和加热部1080均为圆环形结构,或基于凹槽1022和加热部1080均为圆弧形结构,凹槽1022的轴线、加热部1080的轴线、驱动轴1120的轴线相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凹槽1022和加热部1080的形状相同,使得加热部1080与凹槽1022紧密配合,当凹槽1022与加热部1080均为圆环形结构或者圆弧形结构时,驱动轴1120的轴线、叶轮114的轴线以及凹槽1022的轴线、加热部1080的轴线均相同,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了加热部1080对容纳腔1020内介质流动时的阻力。
进一步地,叶轮114具有叶片1140,叶片1140的表面呈弧形。
在该实施例中,叶轮114的叶片1140呈弧形,能够有效增大叶轮114对流体的驱动力,进而提升流体的输送效果。
进一步地,叶轮114包括以下任一种:开式叶轮114、半开式叶轮114、闭式叶轮114。
在该实施例中,叶轮114的形式可以具有多种,比如开式叶轮114、半开式叶轮114、闭式叶轮114中的任一种均可。
进一步地,驱动件112包括以下任一种:直流电机、交流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件112为电机,进一步地,驱动件112为直流电机或者交流电机。
实施例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图中未示出),包括:腔体,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加热泵100,加热泵100的出水管1060与进口相连通,加热泵100的进水管1040与出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洗碗机,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加热泵100,因此具有加热泵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具体地,洗碗机具有腔体,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液体在加热泵100内加热后由出水管1060流出,在腔体内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清洁,提升清洁效果,清洁后的水流由出口流入进水管1040,使得加热泵100与容纳腔1020之间形成闭式循环水路,节约了能源。
进一步地,洗碗机还包括过滤装置,设于腔体内,进水管1040通过过滤装置与腔体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洗碗机还包括过滤装置,容纳腔1020内的液体通过喷淋的方式清洗完餐具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然后再经进水管1040流回加热泵100,提升了对餐具的清洁效果。
实施例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泵100包括第一壳体104、第二壳体106、加热组件108、叶轮114和驱动件112。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104上设有进水管1040和凹槽1022,凹槽1022上设有一定数目的通孔1024;第二壳体106具有出水管1060,加热组件108具有加热部1080和接线部1082,加热部1080“镶嵌”在凹槽1022内,接线部1082由通孔1024伸出容纳腔1020,使得加热泵100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流体,提升了加热效率,且结构紧凑、密封性好、不增加多余密封部件、从而不会增加加热泵100的总体尺寸,同时,加热组件108的设置对壳体102内介质流场的影响很小,不会增加容纳腔1020内流场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加热泵100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连接方式上,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04与第二壳体106通过卡槽1042和卡扣1062的方式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件110;第二壳体106与驱动件112之间也是通过卡槽1042和卡扣1062的方式连接;第一壳体104与加热组件108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加焊接的方式将加热部1080固定在凹槽1022中,接线部1082与通孔1024之间采用焊接密封,叶轮114通过轴套固定在驱动轴1120上。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加热部1080是具有周向360°完整的环状加热部1080,其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棱角处设有倒角,加热部1080上的接线部1082有两个接线端;叶轮114是具有一定数目弧形叶片1140的半开式叶轮114。
当然,加热部1080的在周向上的长度不一定是完整的360°的圆环,可根据实际所需要的功率大小调整其长短,相应地,凹槽1022也可以随着加热部1080的长短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加热部1080和凹槽1022均与叶轮114同心,进一步地,加热部1080、凹槽1022和叶轮114的直径也可根据实际的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需要更大发热功率的场合,为了提高加热部1080的发热功率,还可以在加热部1080中以并联的形式增加电加热丝1084的数目,如图7所示是采用两根电加热丝1084的形式。一般地,采用一根电加热丝1084时当发热功率高时易发生熔断现象,而采用多根电加热丝1084并联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
进一步地,当我们需要改变加热部1080的发热功率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接线部1082两端的电压、改变电加热丝1084的长度来实现。
进一步地,加热泵100用于洗碗机,洗碗机包括用于容纳待洗餐具的容纳腔1020,加热泵100与容纳腔1020之间形成闭式循环水路,水路中设置过滤装置,加热泵100用于加热和输送循环水。
具体地,在将加热泵100安装在洗碗机中时,连接好水路管道并供给电源后,驱动件112的驱动轴1120转动并带动叶轮114转动形成水路动力,从而在洗碗机水路中形成水路循环。水流从热水泵的出水管1060流出,经管道到达洗碗机的容纳腔1020,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水流经过滤装置再经管路回到加热泵100进水管1040;同时,加热部1080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壳体102内部流动的水,从而实现对水的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加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凹槽;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安装于所述凹槽,且所述加热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加热部的另一部分显露于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表面积,与所述加热部的表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和所述加热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加热部套设在所述凹槽内;或
所述凹槽和所述加热部均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凹槽为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凹槽焊接连接;和/或
所述加热部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加热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凹槽上设有通孔,所述接线部由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部与所述通孔焊接连接;或
所述接线部与所述通孔通过粘接剂密封;或
所述加热泵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接线部上并抵压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具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所述接线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的数量为一个;或
所述加热丝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丝并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凹槽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凹槽围设在所述进水管周侧;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并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加热部均为圆环形结构,或基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加热部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凹槽的轴线、所述加热部的轴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相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具有叶片,所述叶片的表面呈弧形;
所述叶轮包括以下任一种: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闭式叶轮;
所述驱动件包括以下任一种:直流电机、交流电机。
15.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和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所述加热泵的出水管与所述进口相连通,所述加热泵的进水管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CN202021109760.3U 2020-06-16 2020-06-16 加热泵和洗碗机 Active CN212508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9760.3U CN212508872U (zh) 2020-06-16 2020-06-16 加热泵和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9760.3U CN212508872U (zh) 2020-06-16 2020-06-16 加热泵和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8872U true CN21250887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9760.3U Active CN212508872U (zh) 2020-06-16 2020-06-16 加热泵和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8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6833A (zh) * 2022-03-16 2023-09-05 贝克电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加热式的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6833A (zh) * 2022-03-16 2023-09-05 贝克电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加热式的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CN116696833B (zh) * 2022-03-16 2024-03-19 贝克电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加热式的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8872U (zh) 加热泵和洗碗机
CN110080988A (zh) 加热泵和洗碗机
CN101725569B (zh) 加热泵
PL192963B1 (pl) Pompa cyrkulacyjna, zwłaszcza do urządzeń gospodarstwa domowego z przepływem wody
CN110107504B (zh) 加热泵和洗碗机
CN112432547A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旋转式在线冲洗装置及工艺系统
CN20984886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反应釜
CN206801955U (zh) 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水泵
CN212394857U (zh) 导流罩、集热泵及家用电器
CN206487687U (zh) 一种带有独立流动通道结构的离心泵
CN112797003A (zh) 集热泵
CN213392721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泵
CN109595177A (zh)
CN208025825U (zh) 进水装置和电热水器
CN208185560U (zh) 结构紧凑的电磁阀
WO2021218708A1 (zh) 集热泵、家用电器及集热泵的组装方法
CN216812168U (zh) 离心泵
CN217604756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热交换器
CN212574828U (zh) 导流元件、集热泵及家用电器
CN214887767U (zh) 加热洗涤泵
EP2878250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water-circulating household appliance
CN217844320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c型直流加热模块
CN219243895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10762023A (zh) 水泵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1329427B (zh) 一种洗碗机泵结构和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