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3895U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3895U
CN219243895U CN202222538880.0U CN202222538880U CN219243895U CN 219243895 U CN219243895 U CN 219243895U CN 202222538880 U CN202222538880 U CN 202222538880U CN 219243895 U CN219243895 U CN 21924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eating film
heat exchange
exchange devic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88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佳峰
周福胜
邵然
钟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irlpool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hirlpool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hirlpool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Whirlpool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88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3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内壁在朝向进水口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台阶部具有沿外壳径向延伸的台阶面,于内壁和外壁之间安装有加热膜,加热膜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其中,加热膜与外壁之间形成有连通进水口的液体流通路径,加热膜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位于定子的外围包裹设置有加热膜,并在其与定子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通路径,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加热效果,该种设计方案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轴向长度,实现小型化,同时加热效果得到提升,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进一步的于空间上可避开采用钕铁硼材质的设计方案,降低了装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热交换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的热交换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器件为泵体结构,泵体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输送液体,同时,在泵体内部通过设置有加热装置,使得液体在循环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泵体在启动前,其内部和吸水管充满水,在启动电机后,泵体内部的轴体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热交换装置(即泵体)由于其加热装置的导热膜体均是凸出于定子的结构设计,这就使得装置整体的长度较长,为了将泵体的整体长度限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使其不会过长,不得不采用钕铁硼材质来配合泵体的长度优化,以达到控制泵体尺寸的需求,这就导致材料成本显著提高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体为一种热交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基座和外壳,所述基座的一侧轴线上同轴设置有定子,所述外壳同轴套设于定子外侧,所述外壳具有内壁,所述定子具有外壁,外壳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所述内壁在朝向进水口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沿外壳径向延伸的台阶面,于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安装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其中,所述加热膜与外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口的液体流通路径,所述加热膜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
所述加热膜与内壁之间形成有预设大小的间隙。
所述加热膜具有加热膜本体和设置在加热膜本体外壁的电气连接端,所述加热膜本体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所述电气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供加热膜本体进行电加热。
所述加热膜本体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并套设于定子外侧。
所述加热膜本体具有位于一端环形布置的第一端,以及远离该端的并环形布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所述第二端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
还包括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基座于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槽口一,所述第一密封圈环形设置,其横截面设置为V字形结构,并形成有可供第二端插接于内的槽口二。
所述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有可供第一端插接于内的槽口三,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上。
所述加热膜的轴向长度小于定子的外壁轴向长度。
所述加热膜与外壁之间的间距为2-12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位于定子的外围包裹设置有加热膜,并在其与定子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通路径,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加热效果,该种设计方案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轴向长度,实现小型化,同时加热效果得到提升,提高了其使用效率;并且轴向长度的减小,进一步的于空间上可避开采用钕铁硼材质的设计方案,有效的降低了装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加热膜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剖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圈局部放大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圈局部放大图。
图中:001-间隙、002-液体流通路径、100-外壳、101-进水口、110-台阶部、111-台阶面、120-内壁、200-加热膜、210-加热膜本体、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0-电气连接端、300-基座、310-槽口一、400-定子、410-外壁、500-第一密封圈、510-槽口二、600-第二密封圈、610-槽口三。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见图2,于图2中示出了该热交换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包括有基座300和外壳100,基座300的一侧轴线上同轴设置有定子400,外壳100同轴套设于定子400外侧,外壳100具有内壁120,定子400具有外壁410,外壳100在远离基座300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101;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外壳100用于包裹定子400并连接基座300,于本实施例中,不限定外壳100外部具体结构形式,一般来说,热交换装置具有的进水口101用于液体进入装置内部,并在内部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热交换并从进水口101处再排除,通过进水和排水循环往复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请参见图1、3和4,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在位于外壳100和定子400之间设置加热膜200的形式,实现其对液体的加热,具体来说如下:
外壳100同轴套设于定子400外侧,外壳100具有内壁120,定子400具有外壁410,外壳100在远离基座300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101,内壁120在朝向进水口101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110,台阶部110具有沿外壳100径向延伸的台阶面111,于内壁120和外壁410之间安装有加热膜200,加热膜200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111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300的壁上;其中,加热膜200与外壁410之间形成有连通进水口101的液体流通路径002,加热膜200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中流通的液体进行加热;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于本实施例中,加热膜200用于实现对流体的加热,其通过基座300和外壳100的内壁120构型实现装配后的密封效果,从而形成位于其与外壁410之间的液体流通路径002,换句话说,装配后的加热膜200于外壳100共同形成了流体通道,的液体流通路径002为该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加热膜200可以是厚膜加热管,其整体呈圆筒状结构,在装配时,其套设在定子400的外部并于一端连接在基座300上以密封,另一端则在外壳100装配后与其装配连接并密封,从而形成液体流通路径002,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与的进水口101所连通。
加热膜200具有加热膜本体210和设置在加热膜本体210外壁的电气连接端220,加热膜本体210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中流通的液体加热,电气连接端22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供加热膜本体210进行电加热;加热膜本体210具有位于一端环形布置的第一端211,以及远离该端的并环形布置的第二端212;第一端211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台阶面111上,第二端212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基座300的壁上。具体来说,几所300的壁上形成有环形的槽口一310,采用第一密封圈500实现第二端212的配合密封连接,该第一密封圈500的横截面为V字形结构,其尖端朝向槽口一310装配,同时,第二端212嵌入至位于第一密封圈500的槽口二510内,装配时由于在轴向会施加力的作用,因此V字形结构的第一密封圈500的外壁则会抵靠并紧密贴合在槽口一310的内壁上,同时,第一密封圈500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因此位于槽口二510两侧的橡胶部便会挤压于第二端212的面上,这样一来通过该种密封手段可以使得第二端212有效的密封连接在基座300上。与之类似的是,第一密封圈500和第二密封圈60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由于在外壳100的内侧形成有台阶面111,装配过程中,轴向装配时施加的力则会使得第二密封圈600的尖端抵靠在该台阶面111上,同时,第二密封圈600的外侧缘抵靠在外壳100的内壁120上,由此,第一端211便可实现相对外壳100的密封从而形成液体流通路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有效的减少该装置的轴向长度,加热膜200的轴向长度小于定子400的外壁轴向长度,这样一来,加热膜200装配后的两端延伸长度便不会超过定子400本身,同时,液体流通路径002又可以高效的实现液体热量交换,这使得装置本身的长度有效得到缩小,进一步的来说,传统的设计方案为了减小轴长,需要采用钕铁硼材质设计,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膜200的结构设计,便可使得装置本身轴长减小,进而可以避免采用钕铁硼材质的设计方案,因此有效的减小了生产成本。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加热膜200与外壁410之间的间距为2-12mm,此空间限定可以保证装置具有较大流量的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加热效果,使得热交换的有效时间可以缩短50%左右。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基座(300)和外壳(100),所述基座(300)的一侧轴线上同轴设置有定子(400),所述外壳(100)同轴套设于定子(400)外侧,所述外壳(100)具有内壁(120),所述定子(400)具有外壁(410),外壳(100)在远离所述基座(300)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120)在朝向进水口(101)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110),所述台阶部(110)具有沿外壳(100)径向延伸的台阶面(111),于所述内壁(120)和外壁(410)之间安装有加热膜(200),所述加热膜(200)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111)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300)的壁上;
其中,所述加热膜(200)与外壁(410)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口(101)的液体流通路径(002),所述加热膜(200)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中流通的液体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与内壁(120)之间形成有预设大小的间隙(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具有加热膜本体(210)和设置在加热膜本体(210)外壁的电气连接端(220),所述加热膜本体(210)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所述电气连接端(22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供加热膜本体(210)进行电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本体(210)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并套设于定子(40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本体(210)具有位于一端环形布置的第一端(211),以及远离该端的并环形布置的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台阶面(111)上,所述第二端(212)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基座(300)的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密封圈(500),所述基座(300)于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槽口一(310),所述第一密封圈(500)环形设置,其横截面设置为V字形结构,并形成有可供第二端(212)插接于内的槽口二(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圈(600)与第一密封圈(500)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600)形成有可供第一端(211)插接于内的槽口三(610),所述第二密封圈(600)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的轴向长度小于定子(400)的外壁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与外壁(410)之间的间距为2-12mm。
CN202222538880.0U 2022-09-25 2022-09-25 一种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21924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880.0U CN219243895U (zh) 2022-09-25 2022-09-25 一种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880.0U CN219243895U (zh) 2022-09-25 2022-09-25 一种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3895U true CN21924389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8880.0U Active CN219243895U (zh) 2022-09-25 2022-09-25 一种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3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9809B2 (en) Driving motor, especially for a pump
US5951262A (en)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motive force and for pumping applications
CN211046642U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208633911U (zh) 一种电子水泵
CA2994839C (en) Magnetic drive, seal-less pump
CN114790988A (zh) 一种电动机轴二端各传动一泵结构的屏蔽电泵
TWI407018B (zh) Flat miniature pump
CN219243895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TW202201875A (zh) 樹脂模製轉子、屏蔽電機、屏蔽電動泵、風扇洗滌器、真空泵裝置
CN113494465A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110131163B (zh) 电动泵
CN216490168U (zh) 一种新型电机密封结构
CN210371202U (zh) 水流内循环水泵
CN218760600U (zh) 一种用于加热泵的定子和加热泵
CN208845377U (zh) 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
CN215646539U (zh) 无刷电机水泵及使用其的电池柜
CN221058098U (zh) 一种永磁直驱泵电机外壳
CN110762023A (zh) 水泵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21033159U (zh) 一种电机水泵一体机
CN216008924U (zh) 一种一体式自吸泵
CN215409276U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217055715U (zh) 一种具有水冷控制板功能的电动水泵结构
CN211370836U (zh) 一种用于水泵的金属屏蔽罩结构及其水泵
CN210949172U (zh) 一种电子水泵
CN117386630A (zh) 一种离心屏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