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0109U -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0109U
CN212500109U CN202020517631.1U CN202020517631U CN212500109U CN 212500109 U CN212500109 U CN 212500109U CN 202020517631 U CN202020517631 U CN 202020517631U CN 212500109 U CN212500109 U CN 212500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paulin
folding
gear
rod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76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wo Tarpaul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wo Tarpaul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wo Tarpaul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wo Tarpaul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76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0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0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0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厢上的折叠式货车篷布架,还包括覆盖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的篷布、固定在车厢一侧外壁上的篷布收卷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收折或展开的折叠驱动机构,所述篷布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上,另一侧固定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所述折叠式货车篷布架,包括若干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且其重量轻,易安装,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加盖方便,保障了人员安全,实现自动加盖。将篷布覆盖在自动折叠蓬杆机构上后,为防止雨雪天气出现积水、积雪的情况,会出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现象。

Description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属于货车遮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活塞杆运动,后向倾翻较普遍,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少数双向倾翻。自卸车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
自卸车车厢上部没有顶盖,货物基本暴露自然环境中,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缺乏有效的覆盖和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经常出现抛洒问题,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篷布的出现,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受青睐。因此,在车厢顶部覆盖篷布成为货车行驶时必要的措施。目前,上述车辆篷布的覆盖主要采取人工方式,驾驶员需要反复爬车盖篷布,因此带来很多危险和麻烦,并且篷布较重,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安全系数较低,特别在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下难以操作,极易造成驾驶员人身伤害和身体疲劳,疲劳后不利于驾驶货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厢上的折叠式货车篷布架,还包括覆盖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的篷布、固定在车厢一侧外壁上的篷布收卷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收折或展开的折叠驱动机构,所述篷布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上,另一侧固定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所述折叠式货车篷布架,包括若干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等距一字排列设置在车厢上,还包括联动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一侧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上表面为倾斜面,还包括主折叠杆、副折叠杆和折叠件,所述主折叠杆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的倾斜面上,所述主折叠杆的另一端通过折叠件与副折叠杆铰接,主折叠杆和副折叠杆通过折叠件可相对旋转,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折叠件包括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均一体设置在主折叠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安装有一球头,还包括抱设在球头外部的球头环,所述球头环固定在副折叠杆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副折叠杆靠近主折叠杆的一端套设有行走轮,安装板二的端部设置有供行走轮行走的行走面行走面,所述行走面是曲面。
优选地,所述球头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螺杆,螺杆通过对应的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所述车厢远离铰接座的一侧安装有与端部连杆配合的托座。
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20-50度;行走轮为套设在副折叠杆上的轴承。
优选地,所述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前端的主动牵引机构和固定在车厢尾端的从动牵引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中部连杆和端部连杆,所述中部连杆和端部连杆均沿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板一均与中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副折叠杆远离主折叠杆的一端均与端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端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动力连接,所述篷布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上,篷布的另一侧边绕过中部连杆并固定在端部连杆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前端的连接底座A和安装在连接底座A上的人字架A,所述从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尾端的连接底座B和安装在连接底座B上的人字架B,所述篷布收卷滚筒包括用于卷绕篷布的卷筒,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上套设有齿轮A和轴承A,所述轴承A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A的一侧,所述转轴二上套设有齿轮B和轴承B,所述轴承B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B的一侧;所述主动牵引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人字架A顶部的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人字架A远离篷布收卷滚筒的一端安装有端部改向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齿轮A呈三角形分布,且在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齿轮A上套设有链条A,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还安装有涨紧齿轮,链条A的下层链条从涨紧齿轮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A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A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A,所述连接片A端部在端部连杆的端部;所述从动牵引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人字架B顶部的齿轮C和齿轮D,所述人字架B远离篷布收卷滚筒的一端安装有齿轮E,所述齿轮C、齿轮E、齿轮B呈三角形分布,且在齿轮C、齿轮E、齿轮B上套设有链条B,链条B的下层链条从齿轮D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B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B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B,所述连接片B端部在端部连杆的端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车厢前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前端的卷扬机装置,所述卷扬机装置上缠绕有拉拽钢丝绳,所述拉拽钢丝绳的自由端穿过车厢的前侧板固定在首个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的安装板二上。
优选地,所述人字架A和人字架B的顶部均设置有链盒,用于保护链条,人字架A和人字架B的内侧面上具有篷布导轨,所述篷布的两侧边分别在对应的篷布导轨内运动。密封性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且其重量轻,易安装,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加盖方便,保障了人员安全,实现了自动盖收篷布,相比传统的盖收篷布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高、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采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能够方便自由的实现展开和折叠收拢,展开后,主折叠杆与副折叠杆呈两端低、中间高的拱形,将篷布覆盖在自动折叠蓬杆机构上后,为防止雨雪天气出现积水、积雪的情况,会出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现象。
4.中部连杆的设置既能起到支撑篷布的作用,同时避免折叠件对篷布造成划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篷布后的俯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货车篷布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牵引机构的前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动牵引机构拆除减速电机后的前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从动牵引机构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安装状态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安装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1、铰接座 2、主折叠杆 3、副折叠杆 4、折叠件 4.1、安装板一 4.2、安装板二 4.3、球头 4.4、球头环 4.5、行走轮 4.6、行走面 5、车厢 6、中部连杆 7、端部连杆 8、托座 9、篷布收卷滚筒 9.1、卷筒 9.2、转轴一 9.3、转轴二 9.4、齿轮A 9.5、齿轮B 9.6、轴承A 9.7、轴承B 10、篷布 11、连接底座A 12、人字架A 13、连接底座B 14、人字架B 15、电机安装板 16、减速电机 17、端部改向齿轮 18、链条A 19、涨紧齿轮 20、连接片A 21、齿轮C22、齿轮D 23、齿轮E 24、链条B 25、连接片B 26、卷扬机装置 27、拉拽钢丝绳 28、主动牵引机构 29、从动牵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12所示,所述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厢5上的折叠式货车篷布架,还包括覆盖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的篷布10、固定在车厢5一侧外壁上的篷布收卷滚筒9以及用于驱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收折或展开的折叠驱动机构,所述篷布10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9上,另一侧固定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所述折叠式货车篷布架,包括若干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等距一字排列设置在车厢5上,还包括联动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一侧的铰接座1,所述铰接座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还包括主折叠杆2、副折叠杆3和折叠件4,所述主折叠杆2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1的倾斜面上,所述主折叠杆2的另一端通过折叠件4与副折叠杆3铰接,主折叠杆2和副折叠杆3通过折叠件4可相对旋转,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折叠件4包括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均一体设置在主折叠杆2远离铰接座1的一端,安装板一4.1与安装板二4.2之间安装有一球头4.3,还包括抱设在球头4.3外部的球头环4.4,所述球头环4.4固定在副折叠杆3的端部;所述副折叠杆3靠近主折叠杆2的一端套设有行走轮4.5,安装板二4.2的端部设置有供行走轮4.5行走的行走面行走面4.6,所述行走面4.6是曲面;所述球头4.3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螺杆,螺杆通过对应的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上;所述车厢5远离铰接座1的一侧安装有与端部连杆7配合的托座8;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20-50度;行走轮4.5为套设在副折叠杆3上的轴承;所述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主动牵引机构28和固定在车厢5尾端的从动牵引机构29,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中部连杆6和端部连杆7,所述中部连杆6和端部连杆7均沿车厢5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板一4.1均与中部连杆6转动连接,所述副折叠杆3远离主折叠杆2的一端均与端部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端部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动力连接,所述篷布10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9上,篷布10的另一侧边绕过中部连杆6并固定在端部连杆7上;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5前端的连接底座A11和安装在连接底座A11上的人字架A12,所述从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5尾端的连接底座B13和安装在连接底座B13上的人字架B14,所述篷布收卷滚筒9包括用于卷绕篷布10的卷筒9.1,所述卷筒9.1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转轴一9.2和转轴二9.3,所述转轴一9.2上套设有齿轮A9.4和轴承A9.6,所述轴承A9.6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A11的一侧,所述转轴二9.3上套设有齿轮B9.5和轴承B9.7,所述轴承B9.7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B13的一侧;所述主动牵引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人字架A12顶部的电机安装板15,电机安装板15上安装有减速电机16,所述电机安装板15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人字架A12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端安装有端部改向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17、齿轮A9.4呈三角形分布,且在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17、齿轮A9.4上套设有链条A18,所述电机安装板15上还安装有涨紧齿轮19,链条A18的下层链条从涨紧齿轮19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A18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A18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A20,所述连接片A20端部在端部连杆7的端部;所述从动牵引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人字架B14顶部的齿轮C21和齿轮D22,所述人字架B14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端安装有齿轮E23,所述齿轮C21、齿轮E23、齿轮B9.5呈三角形分布,且在齿轮C21、齿轮E23、齿轮B9.5上套设有链条B24,链条B24的下层链条从齿轮D22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B24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B24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B25,所述连接片B25端部在端部连杆7的端部;还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卷扬机装置26,所述卷扬机装置26上缠绕有拉拽钢丝绳27,所述拉拽钢丝绳27的自由端穿过车厢5的前侧板固定在首个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的安装板二4.2上;所述人字架A12和人字架B14的顶部均设置有链盒,用于保护链条,人字架A12和人字架B14的内侧面上具有篷布导轨,所述篷布10的两侧边分别在对应的篷布导轨内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适用于无顶的车厢5,将本装置安装要求加装在车厢5上,需要加盖篷布10时,由减速电机16提供动力,减速电机16正转,减速电机16驱动链条A18运动,带动端部连杆7从靠近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侧向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侧运动,同时链条A18带动齿轮A9.4旋转,齿轮A9.4带动卷筒9.1旋转,卷筒9.1带动齿轮B9.5旋转,齿轮B9.5作为主动齿轮带动链条B24运动,链条B24带动连接片B25运动,其中连接片A20和连接片B25运动同步,同时拉动端部连杆7沿着上层链条的行走方向前进,在端部连杆7行进和卷筒9.1转动的同时将缠绕在卷筒9.1上篷布10释放,从而将篷布10覆盖在车厢5上方,篷布10展开完毕后,启动卷扬机装置26,卷扬机装置26收紧拉拽钢丝绳27,拉拽钢丝绳27拉紧固定首个主折叠杆2,实现整个折叠式货车篷布架的锁定。将篷布10覆盖在自动折叠蓬杆机构上后,也会出现中间高,两侧低,防止雨雪天气出现积水、积雪的现象。
需要揭开篷布10时,启动卷扬机装置26,卷扬机装置26释放拉拽钢丝绳27,解除拉拽钢丝绳27对首个主折叠杆2的限制,然后由减速电机16提供动力,减速电机16反转,减速电机16驱动链条A18运动,带动端部连杆7从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侧向靠近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侧运动,同时链条A18带动齿轮A9.4旋转,齿轮A9.4带动卷筒9.1旋转,卷筒9.1带动齿轮B9.5旋转,齿轮B9.5作为主动齿轮带动链条B24运动,链条B24带动连接片B25运动,其中连接片A20和连接片B25运动同步,同时拉动端部连杆7沿着上层链条的行走方向前进,在端部连杆7行进和卷筒9.1转动的同时将覆盖在车厢5上方的篷布10收卷到卷筒9.1上。
其中,铰接座1焊接固定在车厢5的内侧,本实用新型自动折叠蓬杆机构,能够方便自由的实现展开和折叠收拢,折叠收拢到展开的具体操作为:拉动固定在副折叠杆3端部的端部连杆7,由车厢5靠近铰接座1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主折叠杆2与副折叠杆3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增大范围在15-180度,端部连杆7从折叠收拢到达车厢5中部的过程中,端部连杆7是一个上升的过程,端部连杆7从车厢5中部到完全展开的过程中,端部连杆7是一个下降的过程,展开后,主折叠杆与副折叠杆呈两端低、中间高的拱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厢(5)上的折叠式货车篷布架,还包括覆盖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的篷布(10)、固定在车厢(5)一侧外壁上的篷布收卷滚筒(9)以及用于驱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收折或展开的折叠驱动机构,所述篷布(10)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9)上,另一侧固定在折叠式货车篷布架上,所述折叠式货车篷布架,包括若干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等距一字排列设置在车厢(5)上,还包括联动机构,多根自动折叠蓬杆机构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一侧的铰接座(1),所述铰接座(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还包括主折叠杆(2)、副折叠杆(3)和折叠件(4),所述主折叠杆(2)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1)的倾斜面上,所述主折叠杆(2)的另一端通过折叠件(4)与副折叠杆(3)铰接,主折叠杆(2)和副折叠杆(3)通过折叠件(4)可相对旋转,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4)包括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均一体设置在主折叠杆(2)远离铰接座(1)的一端,安装板一(4.1)与安装板二(4.2)之间安装有一球头(4.3),还包括抱设在球头(4.3)外部的球头环(4.4),所述球头环(4.4)固定在副折叠杆(3)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折叠杆(3)靠近主折叠杆(2)的一端套设有行走轮(4.5),安装板二(4.2)的端部设置有供行走轮(4.5)行走的行走面行走面(4.6),所述行走面4.6是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4.3)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螺杆,螺杆通过对应的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一(4.1)和安装板二(4.2)上;所述车厢(5)远离铰接座(1)的一侧安装有与端部连杆(7)配合的托座(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20-50度;行走轮(4.5)为套设在副折叠杆(3)上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主动牵引机构(28)和固定在车厢(5)尾端的从动牵引机构(29),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中部连杆(6)和端部连杆(7),所述中部连杆(6)和端部连杆(7)均沿车厢(5)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板一(4.1)均与中部连杆(6)转动连接,所述副折叠杆(3)远离主折叠杆(2)的一端均与端部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端部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动力连接,所述篷布(10)的一侧卷绕在篷布收卷滚筒(9)上,篷布(10)的另一侧边绕过中部连杆(6)并固定在端部连杆(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相对设置,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5)前端的连接底座A(11)和安装在连接底座A(11)上的人字架A(12),所述从动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车厢(5)尾端的连接底座B(13)和安装在连接底座B(13)上的人字架B(14),
所述篷布收卷滚筒(9)包括用于卷绕篷布(10)的卷筒(9.1),所述卷筒(9.1)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转轴一(9.2)和转轴二(9.3),所述转轴一(9.2)上套设有齿轮A(9.4)和轴承A(9.6),所述轴承A(9.6)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A(11)的一侧,所述转轴二(9.3)上套设有齿轮B(9.5)和轴承B(9.7),所述轴承B(9.7)的外圈固定在连接底座B(13)的一侧;
所述主动牵引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人字架A(12)顶部的电机安装板(15),电机安装板(15)上安装有减速电机(16),所述电机安装板(15)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人字架A(12)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端安装有端部改向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17)、齿轮A(9.4)呈三角形分布,且在主动齿轮、端部改向齿轮(17)、齿轮A(9.4)上套设有链条A(18),所述电机安装板(15)上还安装有涨紧齿轮(19),链条A(18)的下层链条从涨紧齿轮(19)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A(18)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A(18)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A(20),所述连接片A(20)端部在端部连杆(7)的端部;所述从动牵引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人字架B(14)顶部的齿轮C(21)和齿轮D(22),所述人字架B(14)远离篷布收卷滚筒(9)的一端安装有齿轮E(23),所述齿轮C(21)、齿轮E(23)、齿轮B(9.5)呈三角形分布,且在齿轮C(21)、齿轮E(23)、齿轮B(9.5)上套设有链条B(24),链条B(24)的下层链条从齿轮D(22)的上方绕过,使得链条B(24)的下层链条与上层链条相互平行,链条B(24)的上层链条安装有连接片B(25),所述连接片B(25)端部在端部连杆(7)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车厢(5)前端的卷扬机装置(26),所述卷扬机装置(26)上缠绕有拉拽钢丝绳(27),所述拉拽钢丝绳(27)的自由端穿过车厢(5)的前侧板固定在首个自动折叠蓬杆机构的安装板二(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架A(12)和人字架B(14)的顶部均设置有链盒,用于保护链条,人字架A(12)和人字架B(14)的内侧面上具有篷布导轨,所述篷布(10)的两侧边分别在对应的篷布导轨内运动。
CN202020517631.1U 2020-04-10 2020-04-10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Active CN212500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7631.1U CN212500109U (zh) 2020-04-10 2020-04-10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7631.1U CN212500109U (zh) 2020-04-10 2020-04-10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0109U true CN21250010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7631.1U Active CN212500109U (zh) 2020-04-10 2020-04-10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0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7727B2 (en) Deployable aerodynamic device for rear of a cargo body
GB2199549A (en) Retractable cover for vehicle load platforms
CN204978390U (zh) 一种自卸车篷布简易伸缩装置
CN216101733U (zh) 一种带有抚平装置的渣土车
CN212500109U (zh) 自卸车自动篷布装置
CN214396531U (zh) 一种低矮型矿井运输自卸车
CN201593321U (zh) 一种倾斜式简易停车库
CN110001996B (zh) 一种机场用移动式廊道
CN212500110U (zh) 自动折叠蓬杆机构和货车篷布架和货车用顶盖
CN2263089Y (zh) 运输货车用装卸装置
CN103434527B (zh) 一种铁路货车顶篷
CN203419138U (zh) 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
CN203033377U (zh) 一种二节式运砂自卸舶液压折叠输送臂
CN113320602B (zh) 一种带有可折叠顶棚的载货挂车及其使用方法
KR0137512B1 (ko) 트럭의 데크(Deck) 자동덮개장치
CN209972292U (zh) 篷布牵引装置和货车环保篷布自动收放装置
CN215663159U (zh) 一种货运汽车用轨道式折叠篷布
CN2825361Y (zh) 汽车厢槽自动伸缩封闭软蓬
EP0273740A2 (en) Retractable cover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platforms
CN209833477U (zh) 货车环保篷布密封装置
CN214267459U (zh) 一种防止渣土撒漏的渣土车车厢遮盖装置
CN108237960A (zh) 一种自卸式运输车
CN110254339A (zh) 一种新型清障车
CN219487099U (zh) 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
CN207875470U (zh) 一种自卸式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