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4632U -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4632U
CN212494632U CN202021194208.9U CN202021194208U CN212494632U CN 212494632 U CN212494632 U CN 212494632U CN 202021194208 U CN202021194208 U CN 202021194208U CN 212494632 U CN212494632 U CN 212494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shaping
reshaping
baffle
utmos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42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秋艳
刘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LB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B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LB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42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4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4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4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极耳整形装置设置于夹紧本体上,夹紧本体被配置为夹固电芯,电芯上设置有极耳,极耳具有根部和连接部,根部设置于电芯上,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伸出于夹紧本体一侧。极耳整形装置包含至少两块整形挡板。两块整形挡板分别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夹紧本体一侧并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两块整形挡板之间形成供连接部穿过的整形开口。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能够利用两块整形挡板对极耳整形,以使极耳沿第二方向偏移,防止极耳在弯折过程中产生撕裂现象。

Description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的装配过程中,需利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将电芯极耳与盖板软连接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再将极耳进行弯折(例如按照“Z”字型折弯),以便于安装保持架。在上述折弯过程中,极耳根部受力后容易发生撕裂现象,由此导致电池压装后撕裂的极耳与盖板接触后有短路风险,后段测试中电池内部DCR(DC internal resistance,直流内阻)存在增大的风险,并且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温升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对极耳整形以防止极耳在弯折过程中产生撕裂现象的极耳整形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极耳整形装置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中,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设置于夹紧本体上,所述夹紧本体被配置为夹固电芯,所述电芯上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具有根部和连接部,所述根部设置于所述电芯上,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夹紧本体一侧。所述极耳整形装置包含至少两块整形挡板。所述两块整形挡板分别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夹紧本体一侧并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所述两块整形挡板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整形开口。其中,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所述极耳整形,以使所述极耳沿第二方向偏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能够利用两块整形挡板对极耳整形,以使极耳沿第二方向偏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包含夹紧本体以及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公开提出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能够在电芯由夹紧本体带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利用极耳整形装置的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极耳整形,以使极耳沿第二方向偏移,防止极耳在例如折弯过程等其他制程中因受力而发生撕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极耳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极耳整形装置的整形挡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示出的极耳整形装置的整形挡板的侧视放大图;
图4是一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示出的电芯的极耳经由极耳整形装置整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第一夹紧结构;
120.第二夹紧结构;
200.电芯;
210.极耳;
211.根部;
212.连接部;
300.极耳整形装置;
310.第一整形挡板;
311.连接端部;
3111.过渡结构;
3112.安装孔;
312.延伸端部;
3121.导向结构;
320.第二整形挡板;
330.整形开口;
C1~C2.中心线;
L1~L2.长度;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基于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的设计构思,在本公开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极耳整形装置包含至少两块整形挡板。两块整形挡板分别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夹紧本体一侧并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两块整形挡板之间形成供连接部穿过的整形开口。需说明的是,极耳整形装置设置于夹紧本体上,夹紧本体用于夹固电芯,电芯上设置有极耳,极耳具有根部和连接部,根部设置于电芯上,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伸出于夹紧本体一侧。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极耳整形装置能够为通过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极耳整形,以使极耳沿第二方向产生偏移。另外,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设置于电池极耳连接装置时,能够防止极耳在例如折弯过程等其他制程中因受力而发生撕裂。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并具体示出了该极耳整形装置300设置于一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加紧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是以应用于在对极耳210焊接前进行整形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公开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或其他工艺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能够设置于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夹紧本体。该夹紧本体用于夹固电芯200,电芯200的极耳210具有根部211和连接部212,根部211设置于电芯200,连接部212沿第一方向X伸出于夹紧本体一侧。其中,配合参阅图2至图5,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极耳整形装置300的整形挡板的主视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极耳整形装置300的整形挡板的侧视放大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一种电芯2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4示出的电芯200的极耳210经由极耳整形装置300整形后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夹紧本体具有两个夹紧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且这两个夹紧结构是沿第二方向Y相对间隔布置。电池极耳连接装置能够利用夹紧本体的两个夹紧结构,分别夹固于电芯200的位于第二方向Y上的相反两侧。其中,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夹紧本体亦可采用其他结构设计,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Y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亦可分别代表其他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亦可不限于相互垂直,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承上所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包含两块整形挡板。具体而言,这两块整形挡板分别沿第二方向Y设置于夹紧本体一侧,两块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而使两块整形挡板之间形成整形开口330,该整形开口330能够供极耳210的连接部212穿过。其中,该整形开口330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L1,小于极耳210的根部21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L2,以使整形开口330的中心线C1在第二方向Y上偏离于根部211的中心线C2。其中,上述中心线C1是指整形开口330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心线,上述中心线C2是指根部211在整形前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心线。其中,上述长度L1指整形开口330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上述长度L2指极耳210的根部21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并且,中心线C1相对于中心线C2产生的偏移,是指在第二方向Y上的偏移(例如图1示出的向下偏移)。据此,当电芯200由夹紧本体带动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极耳整形装置300能够通过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Y对极耳210的根部211进行整形,其中一种整形效果可对比参阅图4和图5。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300,能够在焊接前对极耳210根部211进行整形,防止极耳210在折弯过程中因受力而发生撕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亦可包含两块以上整形挡板,例如三块、四块、五块、六块等。其中,至少两块整形挡板分为两组,两组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布置,且每组整形挡板包含沿另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至少一块整形挡板,该另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定义的平面,即图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再者,两组整形挡板各自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相等。当两组整形挡板的数量相等时,可分别属于两组的多个整形挡板一一对应地布置。另外,当极耳整形装置包含两块以上整形挡板时,除上述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两块整形挡板以外,其余整形挡板亦不限于上述的各种布置方式,多块整形挡板亦可呈多个不同角度布置或其他布置方式,并共同定义至少一个整形开口,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连接端部311和延伸端部312。具体而言,整形挡板是通过连接端部311设置于夹紧本体一侧,两块整形挡板的两个延伸端部312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整形开口330形成于两个延伸端部312之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基于整形挡板具有连接端部311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端部311相对且对称布置。例如,两个连接端部311相对中心线C2对称布置,即,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连接端部311与中心线C2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此基础上,两块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不相等,据此,整形开口330的中心线C1偏离于中心线C2,使得整形后的极耳210沿第二方向Y偏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于中心线C1偏离于中心线C2的结构设计,两块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亦可相等,则可以将两个连接端部311的设置位置调整为非对称形式,例如,两个连接端部311与中心线C2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方向Y为竖直方向为例,定义位于上方的一块整形挡板为第一整形挡板310,位于下方的另一块整形挡板为第二整形挡板320。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心线C1向下偏移于中心线C2的结构设计,第一整形挡板310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整形挡板320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使得整形后的极耳210沿第二方向Y偏移,并偏向于第二整形挡板320的方向。
可选地,如图3所示,基于整形挡板具有延伸端部312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具有分别朝向和背向夹紧本体的内侧和外侧。在此基础上,整形挡板的延伸端部312的内侧设置有导向结构3121,该导向结构3121能够在整形挡板对极耳210整形时提供导向功能。
可选地,如图3所示,基于延伸端部312的内侧设置有导向结构3121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向结构3121为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者倒角结构等。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整形挡板具有连接端部311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的连接端部3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大于整形挡板的其余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整形挡板通过连接端部311设置于夹紧本体时,上述厚度差异的结构设计,能够优化整形挡板的连接端部311的结构强度,保证整形挡板与夹紧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亦可采用厚度均匀的结构设计,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基于整形挡板的上述厚度差异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的外侧为平面,则连接端部311的内侧沿第一方向X朝向夹紧本体凸出。在此基础上,连接端部311的内侧与其余部分的内侧之间设置有过渡结构3111。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整形挡板能够利用过渡结构3111缓解连接端部311与其余部分的连接处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优化结构受力,提升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夹紧本体,连接件例如螺栓或者铆钉等。在此基础上,整形挡板开设有供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3112,且该安装孔3112可以为沉头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整形挡板能够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夹紧本体的可拆装地连接。并且,通过沉头孔的设计,能够供连接件(例如螺栓的螺头部分)完全容纳于沉头孔内,有利于保持整形挡板的结构整体性和表面光滑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形挡板表面的粗糙度可以为3.2Ra/μm。即,整形挡板的表面外观情况大致为“微见加工痕迹”。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极耳整形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公开原理的许多种极耳整形装置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极耳整形装置的任何细节或极耳整形装置的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能够利用两块整形挡板对极耳整形,以使整形后的极耳在第二方向上产生偏移。
基于上述对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公开提出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包含夹紧本体和本公开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极耳整形装置。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夹紧本体包含第一夹紧结构110和第二夹紧结构120,且第一夹紧结构110和第二夹紧结构120是在第二方向Y(例如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整形挡板310设置于第一夹紧结构110一侧,第二整形挡板320设置于第二夹紧结构120一侧。在此基础上,在电芯200由夹紧本体带动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极耳整形装置300能够通过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Y对极耳210整形,从而使极耳210在第二方向Y上产生偏移。
承上所述,通过极耳整形装置300对极耳210的整形,整形后极耳210状态如图5所示。整形动作完成后进行极耳210与盖板的焊接,此后,极耳整形装置300释放极耳210根部211,例如两块整形挡板分别随两个夹紧结构沿第二方向Y相反运动,从而使整形开口330扩大,进而释放极耳210根部211。通过极耳整形装置300的整形,极耳210能够提前预留余量,从而减小极耳210根部211在折弯过程中的受力程度,防止极耳210根部211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撕裂。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公开原理的许多种电池极耳连接装置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任何细节或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出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能够在电芯由夹紧本体带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利用极耳整形装置的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极耳整形,以使整形后的极耳在第二方向上产生偏移,防止极耳在例如折弯过程等其他制程中因受力而发生撕裂。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公开提出的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公开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10)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设置于夹紧本体上,所述夹紧本体被配置为夹固电芯,所述电芯上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具有根部和连接部,所述根部设置于所述电芯上,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夹紧本体一侧,所述极耳整形装置包含:
至少两块整形挡板,所述两块整形挡板分别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夹紧本体一侧并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所述两块整形挡板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整形开口;
其中,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所述极耳整形,以使所述极耳沿第二方向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开口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根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连接端部和延伸端部,所述连接端部连接于所述夹紧本体一侧,所述两块整形挡板的所述延伸端部相对且相间隔地布置,所述整形开口形成于所述两个延伸端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端部相对且对称布置;其中,所述两块整形挡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挡板具有朝向所述夹紧本体的内侧和背向所述夹紧本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延伸端部的内侧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整形挡板对所述极耳整形时对所述极耳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者倒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位于上方的一块所述整形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另一块所述整形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和/或,所述整形挡板的所述连接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整形挡板的其余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挡板经由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紧本体,所述整形挡板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
9.一种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包含夹紧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极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本体包含第一夹紧结构和第二夹紧结构,所述两块整形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夹紧结构一侧;其中,所述极耳整形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电芯由所述夹紧本体带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经由所述两块整形挡板沿第二方向对所述极耳整形。
CN202021194208.9U 2020-06-24 2020-06-24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Active CN212494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208.9U CN212494632U (zh) 2020-06-24 2020-06-24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208.9U CN212494632U (zh) 2020-06-24 2020-06-24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4632U true CN21249463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4208.9U Active CN212494632U (zh) 2020-06-24 2020-06-24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46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570A (zh) * 2022-04-07 2022-07-05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连接方法、电池生产装置及电池
WO2023226944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整形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9570A (zh) * 2022-04-07 2022-07-05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连接方法、电池生产装置及电池
WO2023226944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整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4632U (zh) 极耳整形装置及电池极耳连接装置
CN106207067A (zh) 极片连接结构、极片连接方法、集流体及锂电池
CN213660575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车辆
CN109888159A (zh) 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模组
CN211238368U (zh) 电芯连接件及电池模组
CN213459999U (zh) 电池
CN202284588U (zh) 塑料件夹具
EP4365921A1 (en) Capacitor module and motor inverter
CN113629360A (zh) 电芯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KR102216862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9766672U (zh) 一种适用于弯折电池连接件的铜箔软连接
CN215869693U (zh) 电芯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08336282A (zh) 电池连接装置和电池模组
CN2281007Y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排端子
CN212323111U (zh) 电池模组
CN209753861U (zh) 一种非标准范围钢筋桁架腹筋波浪成型装置
CN210723205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转接板、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7281284U (zh) 一种大电流充电端子
CN210182466U (zh) 一种电池模组极耳支架结构
CN212874702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21200327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铜铁拼接式涡轮
CN21046795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芯固定结构
CN213920933U (zh) 一种新型后保险杠安装支架
CN218616208U (zh) 用于安装浮动式插件的安装支架
CN213592150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lith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lith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lithium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